应“合情”且“合理”地看待大学生的功利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6729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合情”且“合理”地看待大学生的功利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应“合情”且“合理”地看待大学生的功利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应“合情”且“合理”地看待大学生的功利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应“合情”且“合理”地看待大学生的功利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应“合情”且“合理”地看待大学生的功利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合情”且“合理”地看待大学生的功利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合情”且“合理”地看待大学生的功利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应应“合情合情”且且“合理合理”地看待大学生的功利化地看待大学生的功利化1 功利主义与功利化功利主义又称功用主义、乐利主义、实利主义,正式形成于 18世纪末与 19 世纪初期,是近代西方颇具影响力的伦理学流派之一。边沁在 1768 年对牛津大学的访问中首次提出功利原则,即“每个人的行为所遵循的道德规则应该为每一个有关者带来最大的好处或幸福。 ”后来又在其著作道德与立法原理绪论一书中提出“当我们对于一个行为予以赞成或不赞成的时候,我们看该行为增多还是减少当事者幸福。 ”由此,功利主义又称为“最大幸福主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功利主义被曲解,社会主体的功利状态由量变引发质变,走向了极端,即走

2、向了“功利化” 。功利化是指彻底地追求功利,即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利益,一切行为皆以满足自身需求为目的,着眼于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只顾自身利益而罔顾他人权益,不择手段只重结果的一种思想观点。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理想化向功利化的转变。这一转变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及社会人士的关注,他们在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学习内容及时间分配、社会交往、入党动机等方面作了研究,认为大学生的功利化在其学习、生活、工作中均有体现。尽管功利化思想受到人们普遍的谴责,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它仍旧如此根深蒂固,这是为什么呢?2 大学生功利化产生的原因发展到今天,大学生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已经不再是它是否存在、

3、以及在多大范围内存在的问题,而是如何看待、如何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个问题,就先要了解其产生的原因。众所周知,在古代,学校教育是被统治阶级所垄断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这是封建社会阶级关系的体现,占有物质生产资料的地主阶级同样地占有和享受着精神财富。如我国唐朝,政府明文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招生的身份标准,将教育的等级性以法令的形式加以制度化。由中央直接设定的学校仅有“六学二馆” ,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仅收官员的子孙和地主的子弟入学。二馆是东宫的祟文馆和门下省的弘文馆,此二馆专收皇帝、皇后的近亲及宰相大臣的儿子。而在地方设立的学校(州学、府学、县

4、学)入学条件虽无严格的等级限制,但由于名额所限,也只有地方官吏和富豪地主的子弟才有入学机会。至于历代的私学,由于学费的限制,贫困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子弟也是很难进去学习的。在古代,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不是达官贵人的后代,就是富豪地主之子孙,这些学生不用为衣食忧愁,自然可以整日里在书中寻找他们的“颜如玉” 、 “黄金屋” 。而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人皆享有受教育权,教育被普及,全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于是纷纷支持和鼓励子女接受高等教育。1999 年开始实行的高校扩招政策,让中国大学生数量呈几何级增长,2010 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创纪录地达到 630 万人,这个数字在 2007

5、年是 485 万,2004 年则为 280 万,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时代。上大学、成为大学生不再是专属权利,于是很多贫穷的农民家庭出身的学生都能考上并进入大学。同时,大学收费制又使得学生家庭必然为子女的教育支付一笔高额的教育费用据统计,中国大学学费近 10 年来上涨了 20 倍,而同期国民收入增长却不到 4 倍,中国教育花费,占农村家庭收入的比重已超过 30%,跻身世界学费最昂贵的国家之列,一个本科生的培养成本,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 35 年的纯收入。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 1943 年出版的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所言:人要生存,必须有维持生命的物质需要,这些物质需要能影响人的行为;同时,人的

6、需要是有层次的,只有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的满足后,才追求高一级的需要,他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也就解释了当前我国大学生为何如此功利,毕竟金钱的付出必然要求金钱的回报,更何况于受惠于高校扩招政策的中国的普通民众,他们不是古代的达官显贵或富豪地主,经济基础并不十分雄厚,对金钱回报的渴求自然就更为迫切。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公共知识分子玛莎努斯鲍姆在其著作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中写道:“各国及各国的教育制度都在拼命追求国家的利润,都在轻率地抛弃民主制度生存所必需的技能。 ”社会上对一个人的成就的评价标准即收入的多少、职位的高低,

7、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试问有哪个大学生愿意顶着“失败者”的头衔视金钱如粪土?玛莎努斯鲍姆担心:“这种倾向若是发展下去,世界各国很快就会产生一代代有用的机器,而不能造就完全的公民他们能独立思考,能批判传统,能理解他人苦难和成就的意义。 ”3 如何看待大学生功利化有些学者将大学生的功利化思想视为毒瘤,直欲除之而后快,为达到“去功利化”的目的,对大学生和高校乃至国家及社会提出了各种要求。但这些对策却殊无成效,大学生仍旧汲汲于高薪高职,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大多学者所提对策都是即便“合理”但却不“合情”的。发展到现在,大学生的功利化可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社会大背景得不到改变的情况下,要大学生视金

8、钱如粪土安贫乐道,那无异于对牛弹琴并妄图教它唱歌,这样的要求实在是过于苛刻,特别是于贫困家庭出身的大学生们而言,毕竟他们上大学的最初动力就是通过学习改变自身及家庭的境遇。也有不少学者将“功利主义”与“功利化”混为一谈,竭力淡化二者之间的质的区别,企图为大学生的功利化开脱,认为它无关紧要,打算放任其发展,甚至还认为它能为大学生提高自身提供动力、间接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而言,这是“合情”的,毕竟人都有“趋利性” 。但是他们没看到,抱持功利化思想的大学生往往会对个人身心健全与否无知无感、成为对他人和社会不闻不问的“工具人、橡皮人” ;他们极可能在维持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陷入迷

9、茫,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满足自身更高一级的需求,失落生命的本真和生活的意义;他们不注重对自身心灵、理性的培养,缺乏基本的道德规范,在金钱的诱惑下,还极可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犯罪,给社会带来危害。罗素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有预见性地指出了这种“重利轻义”的功利化倾向,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上去了,道德水平下来了” 。因此这种看法即便是“合情”的,但也是不“合理”的。应该如何看待大学生的功利化呢?一方面,首先要明了功利主义是一种消极的思想,放任其发展将后患无穷,但它也不是洪水猛兽,有它存在不至于造成人将不人、国之将亡的严重后果,且矫正之路将十分漫长,不可操之过急;另一方面,也要明白社会的大环境不改变

10、,大学生的功利化思想是很难得到矫正的,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坐以待毙,对其完全无计可施。只有灵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既“合情”又“合理”地看待大学生的功利化,才能真正达到去功利化的目的。4 大学生去功利化的对策尽管功利化思想受到人们普遍的谴责,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它仍旧如此根深蒂固,这是因为“去功利化”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仅仅被人宣讲,被人讲课,被人写作,这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的是大学生的主动地参与建构。如何让大学生主动地参与建构以达到去功利化目的呢?玛莎努斯鲍姆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批判反思的能力,想象能力、理解他人苦难和成就的意义的能力,即造就“完全的公民” 。而这些能力的

11、培养,则需借助于人文教育。但她指出:“在全世界,在各级学校中,艺术和人文学科的课程全都在被砍掉,以便为技术培训让路” ,教育成为了经济增长的工具,在中国情况也是如此。学校应改进教学方式,让“苏格拉底式的辩论”走进课堂,辩论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负起责任的方式,通过辩论,他们学会了独立的思考,并学会了了解自己;同时改变考核方式,现今高校的考试只要求学生背下重点知识,这样,所学的课程皆失去了人文因素,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主宰了一切,这是不悖于人文教育的宗旨。同时,国家和社会应明了这一点:强大的经济是实现人类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经济增长也并不一定导致更好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评价大学生、高校、高等教

12、育时不应以创造了多少价值、就业状况如何等这样的简单的标准,要知道,国家、社会及与之相应的媒体,在引领社会价值观走向上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总之,在大学生们的心中埋下人文的种子,让他们学会批判反思,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同情他人,给大学生们一点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满足了最低的物质需求后,有深入思考生命的真谛、人生的意义的可能,最终成功做到自我的“去功利化” 。参考文献:1穆勒功利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边沁,时殷弘.道德与立法原理绪论m.商务印书馆,2000:55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3-156.4孙俊三.教育原理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5玛莎努斯鲍姆.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m.新华出版社.2010.6易丽.当代大学生功利追求的教育反思.d.重庆:西南大学,2008.7马启鹏,孙龙存.为职业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正名j.比较教育研究,20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