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景可持续发展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6729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旅游景可持续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态旅游景可持续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态旅游景可持续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态旅游景可持续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态旅游景可持续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旅游景可持续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旅游景可持续发展规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远景谈生态旅游景区规划远景谈生态旅游景区规划摘要:本文概述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和景区规划的含义,以大石围天坑群风景区为例, 分析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基本因素和问题,阐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途径,提出生态旅 游可持续发展对策,旨在为生态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生态旅游景区规划资源保护与开发可持续发展前言20 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面临着 生存环境危机,全球兴起了保护人类自己生存环境的绿色浪潮。人们在厌恶城市噪音、环境 污染的同时,更趋向于走向大自然、溶入自然,把旅游、学习、教育、休养寄寓于自然之中, 于是,以“回归自然”为主旨的生态旅游

2、应时而生。2002 年,世界旅游组织明确指出生态旅 游是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生态旅游已成为 21 世纪世界旅游的发展方向。1、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1.1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特点1983 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 Ceballos-Lascurin 首先提出“生态旅游” 一词。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生态旅游概念才开始传入中国。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 态学的观点和理论指导广大公众,认识和欣赏自然及文化遗产的旅行,保证旅游区不受破坏和 污染,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详细划分,生态旅游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之分:广义概念注意人与环境的关系,不破坏污染环境,保证

3、游区的持续发展的一切旅游活 动,统称为生态旅游。狭义概念人们到大自然中去,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接受环境教育,提高 环境意识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有其它传统旅游所没有的独特的特点。一是品位高,旅游者一般文化素质较高, 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与人文知识;二是计划性强,旅游经营者一般是经过 生态环境可行性论证之后,在科学规划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参观旅游,以求获取大自然之知识、 探索自然生态之奥妙;三是强调自然性,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 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 统旅游的 1/4 左右;四是重视环境保

4、护,对环境资源进行非损耗利用,是一种无污染、无破坏、 全性极强的游览方式。1.2 景区规划的含义规划是对未来事务的合理组织与安排。应该说,旅游活动产生之初并无规划可言。随着 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旅 游业发展已经从城市拓展到乡村,旅游需要规划的思想开始为更多人所接受,旅游规划编制工 作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始深入发展。旅游景区规划的对象从系统中的简单要素到整个复杂系统,规划的方法也由单一的美学 形体规划方法,逐步发展为资源导向、市场导向和产品导向相结合,形体规划方法、经济理论、 环境方法、数学模型方法等综合参与。不仅根据资源和市场进行调节,还

5、充分重视生态环境 和社会的响应。当前,应用系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指导旅游景区规划已成为一种备受 瞩目的方法。1.3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应包含以下基本因素1.3.1 旅游资源景区规划,旅游资源是基础。当前,被誉为“阳光工程”的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 发展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在人类价值取向、消费意识等呈现多元化趋势、 个性化消费颇受青睐的情况下,旅游资源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海、陆、空无所不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已成为激活地方社会经济的“催化剂” 。甚至在某些时期被认为 是“穷乡僻壤”的贫困农村,如今借助其相对良好的生态资源,通过开展“农家乐”等活动, 也使其成为城里人

6、热衷的度假胜地,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核心,要选择有意义的区域、有 价值的自然区域、有特殊生物学、生态或人文价值的区域开展旅游。1.3.2 产业间的整合产业间的整合,不仅包括旅游业同与其直接相关的交通、通讯、商贸等服务业规划的整 合,而更强调提高旅游业与地方传统一、二产业的关联度。虽然建立产业链已是旅游界的共 识,旅游业的发展因其乘数效应也会对传统产业起关联带动作用,但在旅游规划中还往往是就 旅游谈旅游,对与旅游业直接相关产业的内在联系关注较多,而对于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地方 传统产业升级、提高当地居民社会经济条件的具体措施探讨较少,缺少旅游业与当地社会经 济融合的组织规划。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必须

7、充分体现产业间的整合,同时满足游客、供给者、 旅游地居民等多方利益,更符合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等战略目标。要有利于当地人民的生产、 生活和当地经济的发展。1.3.3 区域合作 发展旅游要树立大区域思想,加强旅游区域合作,以旅游资源特色而不是行政区划为背 景来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这既可以避免旅游业中“遍地开花”的低水平发展现象 发生,还可以保持资源完整性,避免同类竞争导致的游客分流甚至是两败俱伤。虽然要突破行 政区域进行具有资源特色的规划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区域协调加强优势互补已成旅游规划发 展的一个方向。 1.3.4 保护与开发的平衡 规划要有利于旅游景区的保护,这是其出发点和归宿。保护多了

8、,影响旅游业的运转,不 利于提高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发多了,生态环境容易失衡,旅游资源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因此,必须寻找它们的平衡点,走“保护-开发-发展-保护”的生态与经济双向良性循环的路子。 要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未来状况予以充分重视,正确分析旅游景区各子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积极规划,长远打算。景区规划不仅要注重满足旅游者需求,还应通过旅游业发展,促进地方 文化经济水平的提高。 1.3.5 自主与配套开发的关系生态旅游是一个大系统,各个景区子系统是这个大系统的有机组成,因此,任何子系统的开 发都只能作为整个风景区的配套建设。 1.3.6 客源市场客源,是景区规划的价值所在,没有客源,也无

9、所谓规划,规划再也没有意义。要从开拓各 类客源市场、扩大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范围出发,做好规划。1.3.7 规划组织部门的多元化旅游涉及多区域、多产业,故在规划组织结构上也应多元化,由主要牵头单位组织多个规 划部门共同完成,充分发挥科技、社会、经济、文化、生态、民俗等方面的优化组合、优势 互补。1.3.8 社会效益规划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效益,理所当然,首先直接受益的当是经营者。当前,我国的 旅游景区规划已经从城市发展到乡村、从大都市推广到小乡镇,越来越多的地区把旅游业作 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增加居民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相对优势资源但 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来说,经济目标仍然是

10、其制定旅游规划、发展旅游业的首要目标, 旅游景区规划必须以当地社会、环境、经济的实际状况为依据,与地区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 密切联系,使得通过发展旅游业能够切实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在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基础上 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增加地方人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大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知识。1.4 旅游景区规划应注意的问题1.4.1 调查与评估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必须进行资源调查和评价等前期工作,没有调查、评价,就谈不上规 划。旅游业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产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气 候、交通区位等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需要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大力支 撑。要

11、认真调查地方经济结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深入研究地方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的联系。同时,在规划的区域范围、促销市场等方面,尊重资源的完整性,深化区域合 作,合理配置、充分利用旅游资源。1.4.2 突破局限,统一引导 从我国现有的旅游规划机构来看,隶属于各行各业,各有不同。不同的行业及专业背景 使其旅游景区规划各有侧重。有侧重,就有偏重,有了偏生,就会产生不足。故在做规划时,必 须统一引导,统一发展方向和目标。比如在做旅游景区规划时,加强引导专项规划研究,通过 制定旅游景区规划对当地一、二产业的发展给予指导性意见,尤其是对于一些拥有一定的特 色旅游资源、但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落后地区

12、来说,通过旅游景区规划,整合地方资源,在 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开展“农家乐” 、农业观光等旅游项目,把旅游业与地方农业发展有机结 合 1.4.3 整合空间,同生共荣在旅游开发中,在行政区基础上进行的旅游规划常会破坏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引起同类旅 游区间的竞争。但如果相关地区和部门能在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基础上实现协调与合作,则 可以维护这种资源特色的完整性,互相促进,同生共荣。因此,进行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应该加 强空间整合,通过区域合作变旅游地竞争关系为互相促进的互补共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各相关 旅游区的共同持续发展。当然,对旅游规划进行空间整合,并不是只求共性,不求特性。相反,共性与特性必须共存。 只

13、有区域间的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共性,才具备整合的基础;同样,只有各区域间的旅游资源 各自具有一定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性,才有可能激发游客的旅游动机,实现各相关旅游区间的 资源优势互补、客源共享、共同发展。2、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途径2.1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生态旅游资源”一词是随着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而出现的概念,它既是以生态美吸引 游客回归自然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客体,又是一个发展生态旅游业的物质基础。生态旅游资 源是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吸引物,满足生态旅游者生态体验的、具有生态化物 质的总称。杨桂华认为,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生态美吸引游客前来进行生态旅游活动,为旅游 业利用,在保护的前

14、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的客体,其内涵包括 4 个基本 点:吸引功能、效益功能、客体属性、保护需要。2.2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途径 保护与开发,是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然而,市场经济本身并不与生 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相兼容。在生态旅游规划经营中,保护与开发是一对同时存在的矛盾双 方,稍微不注意,开发就成了破坏。如何解决、协调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既保证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又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日趋完善,从而实现经济与生态、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景 区规划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保护与开 发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制定相应的法规、

15、政策规范景区规划。本文认为,发展生态旅游是建 立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最佳模式之一。 不受破坏的自然能够保证资源永续,但却不能带来经济繁荣,故只有采取科学的经营管理对生态环境实施保护与开发,才是实现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唯一途径。首先,景区开发与经营管理。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关键在于规划问题。规划不当, 就会出现各种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在规划生态旅游景区时,首先要坚持可持续发 展与市场导向的原则,在深层次正确把握它,在具体操作中合适地应用它。这就必须做到以旅 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国许多生态旅游区,特别

16、是自然保护区 生态保护意识、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由于旅游季节集中和景点(区)的集中,人满为患 的现象已在一些保护区出现。加之一些风景区管理者的短视行为,为一时的经济利益驱动,借 生态旅游之名,在自然景观中滥建人造景观,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修建公路,破坏了景区的 环境。据报导,全国 100 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已有 22 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 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 出现旅游资源退化。加强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可以逐步解决 这些问题。 其次,注重旅游者管理。生态旅游既是一种旅游方式,又是一种管理模式。学术界认为 生态旅游者至少应具备两个特征: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为了享受自然、认识自然、了解 自然、亲近自然;生态旅游者必须负有一定的环境保护责任。而目前不少人对此了解不够,在 景区乱扔垃圾、乱涂乱画、乱踩滥踏。随着实践,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生态旅 游与资源保护的真正含义。目前,因为考虑到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和资源自身的容纳极 限,已有一些景区九寨沟等明确提出控制游人数量,减少开放时间。 最后,注重导游的重要作用。导游是旅游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