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学案(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2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46688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学案(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学案(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学案(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学案(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学案(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学案(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学案(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4 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1.了解隋唐实行科举制度的目的,考试科目、内容及科举制的作用。 2.了解唐朝衣食住 行的时尚和博大宏 放的精神风貌。 【自主学习】请同 学们阅读课文 2023页,回答下 列问题: 1完成右面表格2有位调皮学生让这位 “唐代”骑马女俑吟诵了“北宋苏东坡”的两句词,他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1)(2)3唐代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产生的原因、表现及特点分别是什么?【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科举制与唐朝的社会风貌有什么关系?2学习小组疑点、难点:科举制的含义创立和完善主要科目主要作用 你

2、知道你知道“雁雁塔题名塔题名”是是怎么回事吗?怎么回事吗?酒困路长惟欲睡,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日高人渴漫思茶。敢和我比敢和我比 赛吗?赛吗?【归纳整理】想一想,本课讲述了哪些问题? 你能设计出本课知识结构吗?【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 (2010山东聊城)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 (2010重庆)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A西

3、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3 (2010重庆江津)唐朝读书人要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A辛勤耕作 B作战立功 C经商致富 D参加科举考试 4 (2010湖南邵阳)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创于隋朝,废除于唐朝 B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员的制度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D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 5 (2008福州中考)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A西晋 B东晋 C唐朝 D宋朝 6 (2009内江中考)唐朝的社会习俗从饮食,服饰到音乐舞蹈都体现出什么样的特点?A封闭、保守 B胡汗交融、中西贯通C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 D完全模仿周边国

4、家 7 (2010江苏苏州)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 墨子材料二 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n f)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 禄失之,其族绝矣。 (大意:平民百姓指望它发迹,贵族指望它延续家族的荣华富贵。贫寒家族子弟落第,全家族都会气馁;贵族子弟落第,他家的荣华富贵就止于他这代了)材料三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

5、牢茏,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材料二三均选自唐摭言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2)材料二、三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创立于何时?试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我也会!第 4 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参考答案)【特别提示特别提示】导学案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辅助,千万不能完全一成不变地依据导学案来教学,如果 机械使用导学案,课堂教学过程将毫无生气,也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认定目标】(请同 学们认真阅读下面 的学习目标,明确 本节的学习任务)1.了解隋唐实行科 举制度的目的,考 试科目、内容及科 举制的作用。2.了解

6、唐朝衣食住 行的时尚和博大宏 放的精神风貌。 【自主学习】请同 学们阅读课文 2023页,回答下 列问题: 1完成右面表格2有位调皮学生让这位 “唐代”骑马女俑吟诵了“北宋苏东坡”的两句词,他是为了说明什 么问题?(1)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2)唐代,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 3唐代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产生的原因、表现及特点分别是什么? 原因:盛唐时期国运鼎盛,政局安定,科举选官等一系列制度创新, 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 表现:(表现有很多,教材 P23 上面两段小子就是例子,学生了解 即可) 特点:胡汉交融、中心贯通。科举制的含义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

7、拔管理的制度。创立和完善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了科举制度。明经客,主要测试考生及宋儒家经典的能力, 比进士科相对容易些。主要科目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 专诗赋。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奴地,考察 治理政事的能力。主要作用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 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 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 率。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他们中间的佼 佼者进入统治集团之后,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 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 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老师要对学生 分析这些

8、作用,便于学生记忆) 注意:教材只说了科举制对唐朝的积极影响,全 面评价见学科主页上的“教学资料”你知道你知道“雁雁塔题名塔题名”是是怎么回事吗?怎么回事吗?酒困路长惟欲睡,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日高人渴漫思茶。敢和我比敢和我比 赛吗?赛吗?【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科举制与唐朝的社会风貌有什么关系? 科举制有利于选拔杰出人才,给广大读书人以极大希望, 他们进入统治集团后积极推动改革,促进了唐朝博大宏放的 精神风貌的形成。 (能说明白这个意思即可) 2学习小组疑点、难点:【归纳整理】想一想,本课讲述了哪些问题? 你能设计出本课知识结构吗? 一、科举制 1、

9、创立和完善 2、主要科目 3、影响 二、衣食住行时尚 1、饮茶 2、骑马 三、唐代精神风貌 1、形成原因 2、特点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 (2010山东聊城)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C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 (2010重庆)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D )A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3 (2010重庆江津)唐朝读书人要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

10、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D )A辛勤耕作 B作战立功 C经商致富 D参加科举考试 4 (2010湖南邵阳)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开创于隋朝,废除于唐朝 B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员的制度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D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 5 (2008福州中考)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C )A西晋 B东晋 C唐朝 D宋朝 6 (2009内江中考)唐朝的社会习俗从饮食,服饰到音乐舞蹈都体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BA封闭、保守 B胡汗交融、中西贯通C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 D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7 (2010江苏苏州)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

11、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 墨子材料二 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n f)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 我也会!禄失之,其族绝矣。 (大意:平民百姓指望它发迹,贵族指望它延续家族的荣华富贵。贫寒家族子弟落第,全家族都会气馁;贵族子弟落第,他家的荣华富贵就止于他这代了)材料三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材料二三均选自唐摭言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 不论贵贱,选贤用能(或尚贤)。 (2)材料二、三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创立于何时?试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官吏来源;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 的繁荣;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 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