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巧用字理巧用字理 游戏激趣游戏激趣 识写有法识写有法——浅谈识字教学的策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识字量应达到 3500 个左右,小学第一学段(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量应达到 1600 至 1800 个左右该学段明确提出了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一识字学习目标这种“喜欢”、 “愿望”和“感受”是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集形、音、义于一体的字理文字,其本身就独具魅力,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每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一幅画,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新课改的舞台上,我们可以看到识字课一扫“机械式”的知识传授, “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有趣,立体多元的启发式教学,师生共舞,课堂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笔者在这浮华背后看到了些微暇眦:突破识字量,偏离重点;形式不断翻新,走马观花:忽视字形、义的紧密结合,识记效率低那么,如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感受祖国汉字的魅力,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呢?一、巧用字理,一、巧用字理,轻轻松松识识字字所谓字理,即汉字的构形理据。
“字理识字”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通过对汉字造字方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来把握汉字字形与义、音的关系,从而达到识字目的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个方块字,散发着奇妙多姿的形象之美例如:“鸟(鳥)与乌(烏)”“鸟”字须点睛, “乌”字不用点睛就能使您的灵魂得2到净化(许慎《说文解字》释“乌鸦,孝鸟也 ”因为乌鸦有反哺功能,乌鸦老时,眼睛会瞎,而小乌鸦觅食喂之所以鸟须点睛,乌则不)二、开展游二、开展游戏戏,快,快乐识乐识字字教育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学习知识,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 ”由此可见,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各项学习活动,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加速目标的达成1.排排排排队队汉字以类相从,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笔者根据汉字这一特点,将同类偏旁的字和形近、音近字排在一起,让学生给它们排排队,不是同偏旁的不要排如复习三点水旁的字,教师不按顺序出示“清、河、湖、江、晴、静、睛”七张卡片师:水的朋友在哪里?(出示“江”,开火车读卡片)生:水的朋友在这里,江,江水的江 (碰到不是三点水旁的,学生摇摇头 )一组开完,师:队伍排对了吗?(排对的要求:音读准,不把不同偏旁的字排进来)全班:对对对,三点水旁的排对了。
2.对对对对碰碰很多的合体字是由两个独体字组成让学生制作“对对碰”卡片,口念“对对碰”口诀,耳熟能详,铭记于心 (此法从学生背《乘法口诀表》《凑十歌》启发而来)3如:相(一人至四人都可玩,并且以抢答的形式三、四人玩更有兴致,还可以在速度、字数上加以挑战 )玩法:木——目——相(一人左右手各拿“木”“目”字卡边念,其余人答,答对了加以表扬)3.找座位找座位很多生字就像是双胞胎甚至是三胞胎,长着差不多的面孔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思而学生在没有理解字义的情况下使用,容易造成混淆反复强调、抄写只会降低学生识字的兴趣,造成厌倦心理 “找座位”游戏使用频率高而起效快请看游戏片段:区别形近字:坐——座教师将这两个汉字先写在黑板上,并在相应的字上标上座位号:①、②,请全班同学看黑板回答师:小明坐在凳子上休息全班有的说①有的说②师竖起大拇指:说①的同学找对了,说说为什么?(指名说)生:因为坐是动作,所以是两个小人坐土上的坐 (生很激动边说边做动作,很形象)师:教室里有 40 个座位全班有的说①有的说②师一脸惋惜:不好意思,说①的同学找错了谁来帮一帮 (没等老师点名,该生按捺不住:老师不是说过了嘛!座位的“座”那个广字头就像是椅靠背!)4这项游戏之所以不是指名答而一定要全班回答,是因为学生都有从众心理,发动集体带动个人,而不至于个别学生至身事外。
能否让游戏保持新鲜度,教师的评价语是关键教师要善于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以及丰富的表情来调动学习的劲头如:哎呀呀,又错了!恭喜你,找对了!说①的同学真遗憾!……此项游戏是学生对句子中包含的形近字做出即时反应,不断更换语境反复训练下去,学生对形近字就不再惧怕了4.猜猜猜猜乐乐(1)做一做,猜一猜此项游戏可以师生,生生互动完成一人做该字的动作,另一人猜比如教学《操场上》要认的生字“打、拍、拔、跳、跑、踢”,可以带学生到操场上,把包含这些字的词语写在卡片上,由一位同学看词语做动作,其他同学猜猜对了,就把词语卡片奖给他,由他带着同学领读(先拼拼音,再读词)通过动作的示范,学生清楚地知道提手旁的字是和手有关的,而足字旁的字就是和足有关进一步知道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2)编一编,猜字谜“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目;“十张口,早就有”——古;“一点一横长,老鼠挂两头”——六诸如这样有趣的字谜还有很多,鼓励学生仿一仿,试着编一编让大家猜5.汉汉字字变变变变变变最早的汉字其实就是图画在原始社会,人们就是通过“画画”来5记录劳动成果的随着历史的进展,图画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简化,最后便由文字性的图画简化成为图画性的文字,也就是汉字。
根据汉字“取象表意”这一突出特点,开展“汉字变故事”活动,既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又发展了形象思维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如“熟”变成的故事是这样的:儿子拿来一口好大的锅,把锅放在炉子上,准备烧香喷喷的肉丸给妈妈吃点了四次火总算烧熟了,丸子可香可好吃了!6.连连连连看看汉字中的独体字绝大多数是象形字,每一个文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把图画和汉字相联系,图文结合,以“连连看”的游戏形式来巩固汉字,识字能力就在这游戏中加强了玩法:可以运用多媒体制作成课件,也可以影印在纸上玩规则:根据汉字找到相对应的古字、图画,用线连起来每连对一个得 5 分,连的对数越多正确率越高则得的分数就越多,分高者为胜出7.夺红夺红旗旗在黑板上画一座山峰,山顶上飘着一面红旗,山坡上贴上生字卡片,或是多媒体制作“夺红旗”课件每读对一个生字,就会前进一步,最终到达山顶成功夺取红旗形式:开单、双轨火车,先夺者为胜认识汉字就像是在交朋友,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成了好朋友汉字就是在不断地复现中加深记忆,留下痕迹让学生沉浸于游戏情境中,或是在脑中搜集各方面信息合成生字,或是根据已知的生字通过肢体、语言表露,字音、字形、字义已然融合于大脑思维中,如同电脑,可以随取随用。
6三、有章可循,写好字三、有章可循,写好字新课程标准要求:一二年级会写 800—1000 个汉字为了使小学生能及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明确提出低年级识字要“多认少写”, “认写分开”然而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认”而轻“写”以突破识字量为目标,平均用力,偏离重点,导致整节课的时间不知不觉都耗费在分析、识记字形上,有时不得不在课堂最后的 2 分钟内对生字书写作简单指导,结果草草收场书写时间留给课外,学生得不到及时点评与反馈,大大降低了书写质量:书写“双姿”(即“坐姿”与“执姿”)不规范、书写错误率高、间架结构不合理等写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字帖非常重要,这也就是“读字帖”这个读,不仅用嘴巴读,还得用眼、用心来读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寻找关键笔画以及汉字特征,汇报交流,总结经验这样的“读”,这样的“认真观察”,其实就是在分析、识记字形学生通过这样的一种学习,感受汉字的形体之美以及所蕴含的文化气息,感受汉字是最古老而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字,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人生聪明识字始”写字是巩固识字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是识字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环节因此,低年级每节课要保证有 5—10分钟的书写时间。
1.“五步一五步一环环法法”教写字教写字崔峦老师在《认写分开 及早阅读 加强写字》一文中说道:“对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刚刚入学初学写字的学生,写字指导一定要到位,一笔一画的起笔、止笔,一笔一画的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7个部件的高矮胖瘦,部件之间的穿插挪让……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 ”实践中,由于汉字字型复杂,结构多样,笔画变化多端,学生掌握难度高江苏省宜兴市荆溪小学的徐永红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种较为有效的写字教学方法,即“一看二描三写四评五改”的五步一环教学法一看,看字形特点和范字布局二描,描红认真,手写心记三写,仿写准确,注意双姿四评,多种评价,体会字美五改,积极改进,完善提高这五步中每一步的环节都环环相扣,相得益彰2.“三度四适法三度四适法”学写字学写字在写字教学的问题上,崔峦老师还提出“力求使每个学生不仅把字写对,而且写得端正、整洁”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观察力不强,掌握写字技巧难运用“三度四适法”写字,不仅能很快掌握写字技巧,而且能使写出的字都达到形神兼备效果 “三度四适法”是黑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出的一种创新写字法所谓“三度四适法”即笔锋三度法与结构四适法: 笔锋三度法——是笔法技巧:用来写出笔画的笔锋效果。
(1)角度(45°—简便直接地写出笔画的 45°斜棱)—斜 45°笔尖;斜 45°执笔;笔尖底长条左上右下斜 45°落笔、平行运笔、折笔(不画弧)、收笔(横、垂露竖、点)简单点说,笔画 45°斜棱是 45°顿笔顿出来的 (2)力度(指用笔的轻重,用来写出笔画的粗细锋尖):笔画粗处用笔重些;笔画细处用笔轻些 (3)速度(指行笔的快慢,也是用来写出笔画的粗细锋尖):力度与速度两个方面是综合在一起运用的也就是说:用笔重处慢些;用笔轻处快些;锋尖处更加轻快地扫出 8结构四适法——是结构要领:用来安排好零部件的搭配关系,写好字形结构(我们通常把笔画叫零件;把偏旁部首叫部件) (1)比例大小适宜:指独体字笔画的大小(长短)、合体字部件的大小(高低、宽窄)搭配要合适 (2)距离远近适当:指零部件之间的距离要均匀 (3)位置偏正适中:指零部件摆放的位置要合适 (4)弯折倾斜适度:指笔画的弯折倾斜度要适度 运用以上方法让“教”与“学”有机相结合,长期训练下去,学生的书写能力又何愁提高不上?写字好比是盖房子,砖瓦都具备了,要是每一块砖瓦之间搭建不协调,就会破坏房子的整体美感,就算砖瓦再精美也没有用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运用多媒体讲解“羊肉串,豆腐干”式汉字排列,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整体。
什么是“羊肉串豆腐干”式排列?就是用课件出示写成的两排汉字,一排是大小、位置都不同的,另一排是每个字大小差不多、位置摆放整齐的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第二组字是学习的榜样通过对字体的旋转、放大、对比,发现每一个字不管大小、长扁,都是方形的每个字好比是一块豆腐干,块块豆腐干排在一起整整齐齐,就像是被一根竹签串成羊肉串似的写词语、句子的时候,就要观察写的字能否用“一根竹签”穿起来,字有大有小穿得就不漂亮了这样形象的比喻,就算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也能明白,操作起来简单又方便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汉字记载了文化不断演进的历史,凝聚着先人哲学思辩成果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我们,秉承新课改理念,让识字课生动不浮夸,扎实不呆板,多些文化渗透,多些学习乐趣 “巧把金9针度于人”让学生习得识字的方法,在生活中处处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