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方法和护理进展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46109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创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方法和护理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无创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方法和护理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无创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方法和护理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无创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方法和护理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创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方法和护理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创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方法和护理进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定义 1.1 概念 血压指血管内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 动的动力。分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当血管 扩张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心室收缩时,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 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心室舒张时,动脉血 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 1.2 影响因素 (1)体型:身体越高,心脏便需要更大压力去泵出血液,令血液能流遍全身。故身 体高大、肥胖者血压较高。(2)年龄:年龄增长,收缩压与舒张压

2、均升高,但收缩压升高更为显著。(3)性别:女性更年期前血压低于男性,更年期后血压升高,茶杯较小(4)昼夜与睡眠:血压哟更明显昼夜波动,表现为夜间血压最低,清晨活动后血压 逐渐升高,大多数在凌晨 2-3 是最低,在上午 6-10 时及下午 4-8 是各有一个高峰,晚上 8 时血压缓慢下降,表现为“双峰双谷” 。(5)环境:寒冷环境血压升高,高温,血压下降。(6)体位:立位血压高于坐位,高于平卧位,这与重力引起的代偿机制有关。(7)身体不同部位:右上肢高于左上肢,因为右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弓的第一大分 支无名动脉,而左侧肱动脉来自主动买的第三大分支,故右侧约比左侧高 20-30mmHg;下肢 高于上

3、肢,由于下肢股动脉管径较粗,血流量大有关(8)运动,血压变化与肌肉运动方式有关,等常熟所为主的运动,如持续握拳,血 压升高;骑车、步行等在刚开始时血压升高,继而由于血流量重新分配,血压逐渐下降。 一般都以收缩压升高为主。(9)血黏度(血液密度):血液越黏稠,心脏需要越大压力泵出血液,故血压越高 (10)血管质素:血管如果变窄,血液较难通过,心脏便需要更大压力泵出血液, 血压升高。(11)其他:精神状态、生活节奏、个人差异、饮食习惯、药物、遗传、天气变化 等等。例如情绪激动、紧张、恐惧、兴奋、吸烟可使血压升高。 总之凡能影响心输出量和血管外周阻力的因素都能影响动脉血压。 每搏输出量的多少直接影响

4、动脉血压,心输出量多,血压升高,输出量少,血压下 降。输出量的多少决定于每搏输出量和每分钟的心搏频率,如每搏输出量不变而心搏频率 增加,则动脉血压明显上升,一般对舒张压影响较大,心输出量增加使舒张期缩短,舒张 压也上升,脉搏压减小。如心搏率不变只是每搏输出量加多,则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 稍有增加,因而脉搏压加大,收缩压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血管外周阻力的改变对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影响,但对舒张压的影响更为明显。外 周阻力减小使舒张压降低,脉搏压加大。外周阻力加大,动脉血压流速减慢,舒张期末动 脉存血加多,使舒张压升高,脉搏压减小。可见舒张压的高低可以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

5、脉硬化会使外周血管阻力过高,从而导致动脉血压特别是舒张压的显 著升高。 二血压测量 2.1 无创血压监测 2.1.1 无创血压监测原理2.2 有创血压监测2.2.1 有创血压监测原理首先将导管通过穿刺置于被测部位的动脉血管内,导管的外端直接与压力传感器相 连接,由于流体具有压力,传递作用,血管内压力通过导管内液体的传递到外部的压力传 感器上,从而可以测得血管实时压力变化的动态波形,通过特定的计算方法,可获得被测 血管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 2.2.2 注意事项 (1)部位选择造成的差异:最常用的部位有桡动脉,因桡动脉位置表浅,易于穿刺、 固定及观察。亦可选用股动脉、尺动脉、颞动脉和足背动

6、脉,新生儿常用脐动脉心。穿刺 部位的选择根据患者的自身条件和病情的需要,一般选择桡动脉和足背动脉居多。穿刺部 位不同测出的血压也不相同,有创测压较无创测压高 520 mm Hg,股动脉收缩压较桡动 脉高 1020 mm Hg,而舒张压低 1520 mm Hg,足背动脉收缩压可能较桡动脉高 10 mm Hg,而舒张压低 10 mm Hg。因此,在分析患者有创动脉血压变化的时候,首先应考虑患者 的穿刺部位所造成的差异。 (2) Allens 试验:动脉穿刺部位首选桡动脉,在行桡动脉穿刺前必须检查患者尺动 脉的供血情况,即 Allens 试验,以确保侧支循环良好。试验的方法如下:将患者受测 的前臂抬

7、高,术者双手拇指分别触摸桡、尺动脉搏动后,嘱患者做 3 次握拳和放松动作, 接着压迫阻断桡、尺动脉血流至手部发白,松开尺动脉压迫,观察手部转红时间,正常 57 s。07 s 表示血液循环良好,815 s 为可疑,15 s 系供血不足,若7 s 判断为Allens 试验阳性,禁止在该侧行桡动脉置管 M J。通过 Allens 试验的筛选可以有效地预 防血栓的形成。 (3)管路连接对血压监测的影响:有创血压测量的准确性首先取决于导管、压力传感 器以及心电监护仪系统的正确连接。其中任何一处出现连接错误均会造成监护仪血压数值 不显示或者显示测量数值不准确。故连接好管路后若没有血压波形,首先确定连接的管

8、路 是否有损坏或者心电监护仪是否有故障,然后检查管路连接有没有错误,重新连接管路, 第三可以更换有创血压连接线。 (4)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对血压的影响:管路连接好以后就要固定压力传感器。将压力 传感器置于右心房水平(腋中线与第四肋间交点处),以抵消监测管道所致的压力变化。若 当压力传感器低于心脏时,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当心脏跳动频率一定时,血压的升高 与高度差成正比;当压力传感器高于心脏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压力传感器的位置 应随体 位变化而变化,每次有体位变动时必须重新校零。 (5)测压管的长度及材质对血压的影响:以往有研究证实,延长管的长度增 80cm 可 使收缩压增加 8 12 mm

9、 Hg,而舒张压无变化,这是因为延长管长度的 增加使测压管路阻力增大。而且临床上如果用廉价的 一次性输液延长管替代标准的测压管可使收缩压下降 1015 mm Hg,舒张压升高 25 mm Hg。原因是富有 弹性的测压管改变了监测系统的顺应性,管道的弹性 越大对血压值测量结果影响亦越大0| (6)穿刺针的固定对血压的影响:穿刺针应妥善固定,对于意识不清、全麻未醒和躁 动不安、不能配合的患者,应该给予相应的制动或者镇静镇痛,防止穿刺针脱落、打折等 造成监测结果的不准确。用碘伏消毒穿刺点处周围皮肤,干燥后用透明 3M 敷贴覆盖固定, 这样既有利于观察,又能做到防止污染。同时应做到每日更换敷贴,污染时

10、随时更换敷贴。 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原则。管路阻塞对血压的影响:当监护仪上出现动脉血 压波形低平,监测数值下降时,可首先量取一无创血压 作为比较,观察是否真的是血压下降。若血压较前无下 降,可重新摆正动脉穿刺部位肢体,防止因压迫阻塞造 成读数不准确。同时应每日评估患者测压管路是否有 血凝块阻塞,为防止血凝块阻塞可用稀释的肝素钠盐水 溶液持续冲洗。肝素钠盐水溶液浓度一般为 1 5 Urnl,以 24 mlh 的速度持续冲洗,每 24 小时更换 1 次肝素钠盐水溶液,并保持压力袋外加压至300 mm Hg2|,以抵制动脉血反流的作用。同时每次通 过有创血压装置采血后或者管路中有血液时,不应冲人 过

11、多肝素钠盐水溶液(一般为 2d),防止凝血功能异常 而致出血,或者发生与肝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如果 出现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低于 8109L 一 10 X 109L),可以用生理盐水或林格液代替。1 列冲洗液。 47 其他因素:有创动脉血压还与患者的自身因素有 关,如:性别、年龄、24 h 动脉血压的波动性、心理因 素、季节变化、 “白大衣效应”及代谢综合征的影响41 等。因此,对于监测结果应全面分析,综合考虑,不可 一味只看数字变化。有创动脉血压的测量对于严重的危重患者和手术患者,无法连续显示瞬间的血压变化,因此对于血压不稳定及失血性休克的危重患者,尤其是手术患者,无创血压的监测尤为重

12、要,与有创血压监测相比,无创血压可以提供连续、可靠、准确的监测数据。目前,临床上监测动脉血压的方式分为有创(桡动脉穿刺)和无创(袖带法)两种。 袖带法的原理是通过检测动脉血管壁的运动、博动的血液或血液容积等参数间接得到血压,主要是用充气袖带阻断四肢动脉,通过柯氏音或示波法来测量血压。这种方法最大的缺陷是不能实时的检测,结果较延迟,也易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和松紧度的影响。有创动脉血压检测即桡动脉穿刺的原理是将套管留置于周围动脉内直接测压的监测方法,能连续监测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血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缺陷是具有创伤性,技术要求高,有使外周动脉管腔部分或全部闭塞、假动脉瘤形成、OLser结节形成、在导管插入的地方形成血栓和脓毒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