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劳动力配置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6042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劳动力配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宏观劳动力配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劳动力配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劳动力配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宏观劳动力配置宏观劳动力配置第一章第一章 一、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研究意义一、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研究意义 (一)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属于自然规律 (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首要的经济规律 二、宏观劳动力配置问题的特殊性二、宏观劳动力配置问题的特殊性 1、影响和决定宏观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2、宏观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研究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从经济和制度的角度来研究劳动力资源在宏观 层面上的配置,从利润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研究其在产业、地区、行业间的配置;二是根据消 费需求决定生产,消费秩序决定着生产秩序,生产秩序又决定着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分配秩序的基本 理论,分析劳动力

2、资源的配置规律。 3、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特殊性还在于劳动力资源本身的特殊性。 4、社会性。 5、经济性。 6、变动性和相对稳定性。 三、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研究方法三、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研究方法 (一)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方法(一)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论具有以下特征:1、综合性。2、整体性。 3、定量性。 (二)实证分析方法(二)实证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实证分析方法认为人的行为是在 一定的前提条件下产生的,前提变了,行业也就随着变了。 (三)规范分析方法(三)规范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是用一定的价值观去去评价经济主体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好坏、制度和政

3、策的效率高低, 它的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从宏观劳动力配置的角度分析研究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地区间、行业间配置的过程中,同样 要遵循有利于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提高的原则。 四、宏观劳动力配置宏观劳动力配置正是以劳动经济学理论方法为指导,研究劳动力资源在宏观层面上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并实现社会福利的增长。第二章第二章 一、劳动力劳动力是劳动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宏观劳动力配置研究内容的核心概念。劳动力这一概念通常有三种解释:一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二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即劳动者;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即社会劳动力。其中第一种解释表达了劳动力最基本、最主要的含义。劳 动能力

4、存在于活的人体中。 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二是劳动力存在于人体之中。三是劳 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四是劳动力与劳动不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也被称为全国各地资源、劳动资源,它是指一定范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点上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称。 劳动力资源包括现实劳动力资源和潜在劳动力资源两部分。 劳动力资源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等资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能动性。 2、具有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 3、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 4、具有时效性。 三、 “帕累托有效帕累托有效”状况是一种最佳的资源配置

5、状况。所谓” 、 “帕累托有效” ,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2状况:此时整个社会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都已经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得到了合理的分配,任何一个 经济主体都不可能在不降低其他经济主体效用的情况下来提高自己的效用。 (“帕累托有效”是一个理 论上的抽象概念,在实践中更富有指导意义的概念是“帕累托改进” 。 所谓“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是指在现有的资源配置基础上,对各种资源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比例、 规模、素质等加以调整,以促进整体效用水平的提高。 四、劳动力配置规律劳动力配置规律是指劳动力在各产业、各部门、各行业、各劳动岗位之间的分布次序和数量变动的规律性。 五、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马

6、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 5 个不同的层次,个不同的层次,(1) 、生理需要、生理需要。它是个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的需要。 (2) 、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防止盗窃和不受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 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金等需要。 (3) 、社交需要。、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 许。 (4) 、尊重需要。、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内在自尊心的需要。 (5) 、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感到生活和工作的真正意 义。 六、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是市场经济

7、条件下劳动力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劳动力个人所有是劳动力资源六、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劳动力个人所有是劳动力资源 配置的前提。配置的前提。 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优化结合关键在于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其重要原因在于: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优化结合关键在于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其重要原因在于:1、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过程。 2、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是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前提。 3、劳动力的人个所有体现了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 八、八、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劳动者从事产品生产的能力和效率的指标。 劳动

8、生产率有两种计量方法:一是以单位劳动时间(小时、工作日、周、年)内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二是以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九、影响和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众多,但是,可以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三大类:物质技术因素、社会九、影响和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众多,但是,可以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三大类:物质技术因素、社会 经济因素、自然条件。经济因素、自然条件。 (一)物质技术因素(一)物质技术因素物质技术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有:影响主要有: 1、 劳动手段。2、能源。3、劳动对象。4、生产工艺。5、生产力布局。 (二)社会经济因素 1、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它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

9、用,主要休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二是劳动者的专业技术知识,三是劳动者的实际生产经验。 2、 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3、 劳动组织。 4、 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 5、 劳动者的生活条件。 (三)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三)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一些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天然资源等也会影响到劳动生产率。 社会生产关系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社会条件之一,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不同,产品的分配形式也不同,最终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也不同。 十、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制度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十、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制度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10、 (一)是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 (二)是制度具有“公共品“的特点。 (三)是制度与组织不同。 十一、产权结构通常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十一、产权结构通常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3排他性拥有者和使用权者享受资源带来的成本和收益的权利。 可转让性产权可以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进行转让。 强制性产权是受到保护而还容侵犯的。 *十二、劳动力市场中的主要制度十二、劳动力市场中的主要制度目前,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制度包括户籍制度、工资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就业制度。 十三、什么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十三、什么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力的配置也会发生变化

11、。合理的劳动力资源 配置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效益的保障,是增加社会财富的重要方面。调整劳动力资源配置也 是优化生产力布局的措施。合理的劳动力配置保证社会成员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的使用价值总量得 到平衡和满足。劳动力资源配置影响着社会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变动以及人们的 生活与思想方式等堵方面。反过来,这些因素也影响和决定着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和配置内容,其 中社会生产力水平对劳动力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十四、判断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的标准十四、判断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的标准 1、 劳动田径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 2、 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是否得到节约。 3、 自然

12、资源是否得到较充分的开发利用。 4、 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 5、 劳动生产率是否得到提高。第三章第三章 一、传统体制下的劳动力配置方式和特点一、传统体制下的劳动力配置方式和特点 “统包统配”这种劳动力计划配置方式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如下: 1、 对全社会范围内的劳动力资源实行统包统配。 2、 单一化的企业用工形式。 3、 对劳动力的统一调配和调剂。 4、 低工资、高福利的僵化工资制度。 5、 劳动力配置的城乡分割。 6、 劳动力几乎没有流动的自由。 7、 农村劳动力被户籍制度束缚在土地上,不能够自由流动。 二、传统的配置方式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来实现对劳动力资源的计划配置的,主要包括两个制度:

13、二、传统的配置方式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来实现对劳动力资源的计划配置的,主要包括两个制度: 第一,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第二,统包统配制度。 三、传统劳动力配置方式的弊端(其绩效低下具体表现在)三、传统劳动力配置方式的弊端(其绩效低下具体表现在) 1、导致用人单位人浮于事和企业富余人员的产生。 2、劳动效率低下。 3、阻碍了劳动者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四、与市场配置相比,计划配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四、与市场配置相比,计划配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劳动力不表现为商品。 (二)是劳动力要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由计划部门统一安排,企业和个人都没有权利进行分配。(三)是工资不能起到调节供求的作用,

14、只是与粮食、布匹等票证配合使用作为取得消费品的凭证。 五、劳动力资源通过影响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而对经济增长绩效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资源禀赋结构资源禀赋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体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六、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存在的原因六、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存在的原因 (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劳动力退出障碍互为因果 (二)体制内劳动力配置者的既得利益刚性 (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严重滞后 (四)劳动力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都严重失衡4七、国有部门企业表现出与其体制的固有特点相适应的内部职工群体的共同品质特征主要包括:七、国有部门企业表现出与其体制的固有特点相适应的内部职工群体的

15、共同品质特征主要包括: (1)职工工作岗位相对长期固定但职工专业技能差,业务能力主要来自连续的经验积累,因而工作年 限一直是职工收入分配的重要变量指标。 (2)职工工资水平低且刚性化,结果导致该部门劳动力再生产主要依靠企业福利来维持。 (3)职工对计划环境的逐步适应过程同时表现为职工对企业依附的加深过程和对市场风险厌恶的累积 过程。第四章(重要)第四章(重要) 一、一、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是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劳动力流动指劳动者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为主要动机而产生的移动。通俗地讲,劳动力流动就是劳动力因变换工作岗位、职业或工作区域而产生的移动。 二、劳动力迁移主要有三种形式:二、劳动力迁移主

16、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劳动力在本地更换行业,二是劳动力地域性迁移(易地在同一 行业就业) ,三是劳动力行业性迁移(易地在其他行业就业)。 三、劳动力流动分为以下若干类型:三、劳动力流动分为以下若干类型: 1、岗位之间的流动。即劳动力在单位内部各工种职位之间的流动。 2、职业之间的流动。即劳动力从一个职业转移到另一个职业。 3、单位之间的流动。即劳动力在就业单位之间的变换,而不管其职业是否变动。 4、产业之间的流动。即劳动力跨行业、跨产业的流动。 5、地区之间的流动。即劳动力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的流动。 6、国际间的流动。即劳动力跨国界的流动。 四、流动的三种类型四、流动的三种类型 1、以个人决策为基础的自由流动。 2、以政府决策为基础的计划流动。 3、混合决策型劳动力流动。 五、托达罗模型具有以下特点:五、托达罗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1)小私有制;(2)资本有限;(3)就业者文化技术水平有限;(4)劳动生产率很低;(5)福利 极差。 六、传统部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以下利益:六、传统部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以下利益: 1、城镇传统部门的经济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