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验收专家单选题汇总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5297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验收专家单选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市政验收专家单选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市政验收专家单选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市政验收专家单选题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市政验收专家单选题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政验收专家单选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验收专家单选题汇总(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政验收专家单选题汇总市政验收专家单选题汇总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 1 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市政工程最基本的的质量特性是工程使用功能和( C ) 。A.耐用 B.美观 C.使用安全 D.经济性2、通常改性沥青混合料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B ) 。A.低 B.高 C.相同 D.无要求3、刚性路面的破坏取决于( C ) 。A.垂直变形 B.弯拉应变C.极限弯拉强度 D.剪切变形4、机械开挖作业时,在距直埋缆线( A )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A.2m B. 1.5m C. 2.5m D. 3m5、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 D ) 。A.路堑 B.半

2、山峒 C.路床 D.路堤6、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 A )施工。A.5 B.10 C.15 D.207、重力式档土墙主要是靠( A )平衡土压力。A.自重 B.底板反力 C.扶壁 D.墙趾板8、人工开挖多层沟槽的层间留台宽度:放坡开槽时不应小于0.8m,直槽时不应小于 0.5m,安装井点设备时不应小于( B )m。A.1 B.1.5 C. 2 D.39、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C)后,方可开放交通。A.10 B.20 C.50 D.4010、路基的各种病害或变形的产生,都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 A )和冲刷等破坏作用有关。A.浸湿 B.流失

3、 C.蒸发 D.冻结11、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路基施工程序是( A ) 。A.准备工作,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路基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B.准备工作,路基工程,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质量检查与验收。C.路基工程,准备工作,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质量检查与验收。D.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准备工作,路基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12、无压管道是指,工作压力小于( A )MPa 的给排水管道。A.0.1 B.0.5C.1.0 D.1.513、城镇道路施工时,当面层混凝土弯拉强度未达到 1MPa 或抗压强度未达到( C )MPa 时,必须采取防止混凝土受冻的措施,严禁混凝土受

4、冻。A.1 B.3 C.5 D.714、沟槽挖深较大时,应确定分层开挖的深度,人工开挖沟槽的槽深超过( C )m 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超过m。A.1 B.2 C. 3 D.415、刚性管回填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 D )mm 范围内胸腔夯实,应采用轻型压实机具,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 300mm。A.100 B.200 C.300 D.50016、抗渗试块的留置: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构筑物按底板、池壁和顶板等部位,每一部位每浇筑( D )m3 混凝土为一个验收批,留置一组,每组六块。A.100 B.200 C.300 D.50017、柔性管道回填至设计高程时,应在 1224h 内测

5、量并记录管道变形率,变形率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钢管或球墨铸铁管道变形率应不超过 2%,化学建材管道变形率应不超过( C ) 。A.1% B.2% C. 3% D.4%18.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应符合有关规定。实行总承包的工程项目,由( A )负责汇集、整理各分包单位编制的有关施工技术文件。A.总承包单位 B.监理单位 C.各参建单位 D.施工单位、建设单位19.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厚度不宜大于( A ) 。A.100mm B.150mm C.200mm D.300mm20、沥青混合料生产单位应按同类型、同配比、每批次至少向施工单位提供一份产品质量合格证书。连续生产时,每( C

6、)吨提供一次。A.1000 B.1500 C.2000 D.300021.热拌沥青混合料的( B )摊铺温度根据铺筑层厚度、气温、风速及下卧层表面温度按现行规范要求执行。A最高 B. 最低 C. 平均 D. 加权平均22、采用土回填时,槽底至管顶以上 500mm 范围内,土中不得含有机物、冻土以及大于( A )mm 的砖、石等硬块。A.50 B.80 C.100 D.15023.下列关于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要求的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B ) 。A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均匀交错的设置在结构的两端B.张拉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孔道的摩阻损失进行实测,以便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值和实际

7、伸长值 C.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 D.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断丝、滑丝、断筋的数量不得超过规定24.下列有关沥青混合料碾压说法正确是( A ) 。A.初压应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碾压 12 遍。 B.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 C.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对较大粒径的混合料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D.终压应采用振动压路机,并紧接在复压后进行25、下列哪项不属于砌体结构质量控制资料监督抽查的内容( D ) 。A.原材料合格证书 B.检验报告 C.砂浆配合比 D.构件安装记录26、单位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并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将竣工资

8、料、自检结果报( B) ,申请验收。A.建设单位 B.监理工程师 C.设计单位 D.质量监督站27、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类型、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等应通过试验段确定,试验段长不宜小于( A )m。A.100 B.200 C.300 D.40028、对液限大于 50%、塑性指数大于 26、可溶盐含量大于5%、700有机质烧失量大于( C )的土,未经技术处理不得用作路基填料。A.1% B.5% C. 8% D.15%29、各交通等级要求的水泥混凝土( C )标准值不得低于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A.抗拉强度 B.抗弯强度C.弯拉强度 D.抗剪强度30、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在(

9、C )cm 时,路基压实过程中应对管道结构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A. 1020 B. 3050 C. 5080 D. 8010031、回填土的含水量,宜按土类和采用的压实工具控制在最佳含水率( B)范围内。A.1% B.2% C. 3% D.4%32、下列选项中,沿路基横断面方面路基碾压顺序正确的是(D ) 。A.自路基一边向另一边顺序进行 B.自路基中央向两边交替进行C.自路基中央向两边同时进行 D.自路基两边向中央进行33、钢筋混凝土管及(自)应力混凝土管安装,管径大于或等于( C )mm 时,应采用水泥砂浆将管道内接口部位抹平、压光。A.300 B.500 C.700 D.90034、城市

10、排放系统分为合流制和( A )两种。A.分流制 B.满流制 C.非满流制 D.混流制35、土方开挖过程中,应遵循( B )的原则进行开挖与支撑。A. 开槽支撑、边挖边撑、分层开挖,严禁超挖B. 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C. 支撑开槽、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D. 支撑开槽、边挖边撑、分层开挖,严禁超挖36、施工测量开始前,建设单位应组织( C )向施工单位办理桩点交接手续。A.监理单位 B.勘察单位 C.设计、勘测单位 D. 管理单位37、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倾落高度超过( D)m 时应设置减速装置。A.2 B.6 C. 8 D.1038、大体积棍凝土应均匀分层、分段浇

11、筑,下列哪项不符合规定?( C )A.分层混凝上厚度宜为 1.52.0m。 B.分段数目不宜过多。C.当横截面面积在 200以内时不宜大于 3 段,在 300以内时不宜大于 4 段。每段面积不得小于 50。 D.上、下层的竖缝应错开。39、混凝土的( D )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A.运输时间 B.浇筑时间C.间歇时间 D.A、B 和 C40、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 48h 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 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白天气温高于( A )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A. 35 B. 45 C. 50 D.60%41、化学建材管道或管径大于 900mm 的钢管、球墨铸铁管等

12、柔性管道在管沟回填前,应采取措施控制管道的( A )变形。A.竖向 B.横向 C.纵向 D.环向42、不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采用水平定向法施工时,应根据设计 要求选用( B ) 。A.塑料管 B. 聚乙烯管 C.铁管 D.铝合金管43、排水沟施工时,下列哪项不符合要求?( A )A.配合基坑的开挖及时降低深度,其深度不宜小于 0.5m;B.基坑挖至设计高程,渗水量较少时,宜采用盲沟排水;C.基坑挖至设计高程,渗水量较大时,宜在排水沟内埋设直径150200mm 设有滤水孔的排水管;D.排水管两侧和上部应回填卵石或碎石。44、水下抛石需作夯实处理时,水下抛石应预留沉量,其数值可按当地经验或现场试验确定,宜为抛石厚度的( A ) 。A.10%20% B.30%50% C.50%60% D.60%80%45、 ( D )满水试验合格后,还应进行气密性试验。A.清水池 B.澄清池 C.滤池 D.消化池46、曲梁应在梁的跨中设临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