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经典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45240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经典复习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经典复习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经典复习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经典复习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经典复习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经典复习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经典复习题及答案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复习题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复习题1.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B.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C.离波源近的质点振动快,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慢D.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的波也立即停止2.一列横波在t=0 时刻的波形图如右图中实线所示,t=1 s 时刻波形图如图中的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判断/m-3-4-2-2-11 22340/cmyxA.该列波的周期一定是 4 s B.波长一定是 4 mC.振幅一定是 2 cm D.波速一定是 1 cm/s3.两列波长相同的水波发生干涉,若在某一时刻,P点处恰好两列波的波峰相遇,Q点处两列波的波谷相遇,则A.P点的振

2、幅最大,Q点的振幅最小B.P、Q两点的振幅均是原两列波的振幅之和C.P、Q两点的振动周期相同D.P、Q两点始终处于最大位移和最小位移处4.关于波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一个周期内,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是一个波长B.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运动方向总是相同的质点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C.一个周期内介质质点通过的路程是一个波长D.两个相邻的波峰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5.一列波在第一种均匀介质中的波长为1,在第二种均匀介质中的波长为2,且1=32.那么波在这两种介质中的频率之比和波速之比分别为A.31,11 B.13,11C.11,31D.11,136.如图是同一机械波在两种不同介质

3、中传播的波动图象.从图中可以直接观察到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介质一 介质二A.波速 B.频率C.周期D.波长7.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其振幅为A(m),波长为(m) ,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在该时刻,某一质点的坐标为(,0),经四分之一周期后,该质点的坐标为2O/m/cmyxA.(,0)B.(,A)54C.(,A)D.(,A)548.如图所示为振源的振动图象,该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长为 4 m,则这列波的频率和波速分别是00.0250.0750.05 0.1yt/cm/s4-4A.20 Hz,40 m/sB.10 Hz,40 m/sC.20 Hz,80 m/sD.10 Hz,20 m/s

4、9.下列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B.对同一列波,缝、孔或障碍物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C.只有横波才能发生衍射现象,纵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D.声波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是由于声波波长较长10.如图所示的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OBACDEFGHI 1 234 5 6785-5x/my/cmA.质点A、C、E、G、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相等B.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相等C.质点D、H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D.质点A、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相等,它们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第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二、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5、2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有人站在火车轨道旁,一列迎面高速驶来的火车正在鸣笛,则他听到的鸣笛声频率_汽笛声原频率;当火车高速离去时,他听到的鸣笛声频率_汽笛声原频率(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所发生的这种现象叫_.12.有一弹性绳AB,使绳的一端振动半个周期后立即停止,于是在绳上形成一个“脉冲波” ,如图所示.根据波形可知当波从A向B传播时,绳上质点开始起振时的速度方向是向_(填“上”或“下” ).3AB 13.一列简谐波向右传播,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波速为 4.8 m/s,其他相关数据可由图中读出.那么,在传播过程中,质点P在 1 s 内通过的路程为_

6、m.2-20y cmmx0. 61. 0P/14.如图所示,在直线PQ垂线OM上有A、B两个声源,A、B分别距O点 6 m 和 1 m,两个声源同时不断向外发出波长都为 2 m 的完全相同的声波.在直线PQ上从到+的范围内听不到声音的小区域共有_个.M A B O P Q15.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 1.00 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 s 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 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_m.三、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

7、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两列横波在x轴上沿相反方向传播,如图所示,传播速度都是v=6 m/s,两列波的频率都是f=30 Hz.在t=0 时,这两列波分别从左和右刚刚传到S1和S2处,使S1和S2都开始向上做简谐运动,S1的振幅为 2 cm,S2的振幅为 1 cm.已知质点A与S1、S2的距离分别是 =2.95 m, =4.25 m,当两列波都到达A点时,A点的振幅多大?AS1AS2SSvv12A17.如图甲是一列向左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2 s 时的波形图,其中O是波源,图乙是波上某一点P(在 04 m 中的某一点)的振动图象.求:(1)此波的波速,并说明P质点的位置;(2)

8、画出t=0.4 s 和t=0.55 s 的波形图.乙乙/m2 2 42-2-2/cm/cmyyxt/s0. 0. 1 2 OO18.一列向右传播的波在t1=0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t2=1.1 s 末,P点第三次出现4波峰.该波的波速为多少?x/cmyP 02468答案答案1解析:机械波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振动的波源与能传播振动的介质.所以有机械振动不一定能形成机械波,而有机械波则表明一定存在机械振动.波在传播时介质中各质点均在波源的带动下依次振动,无论远近质点振动的快慢即频率均由波源决定,都是相同的.机械波一经形成即独立于波源,当波源停止振动后波将继续传播而不会停止.答案:B2解析:从

9、图中可知,波长为 4 m,振幅为 2 cm.由于波的传播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所以波速有许多可能的数值.同样它的周期也有许多可能的数值.故正确的答案为BC.答案:BC3解析:题意已经明确指出这两列水波发生了干涉.在某一时刻,P点处两列波波峰相遇,Q点处两列波波谷相遇.这两点均是振动叠加之后振动加强的点,所以P、Q两点的振幅均是原两列波的振幅之和.虽然这两点始终是合振动加强的点,但并不意味着P点一直在波峰不动,Q点一直在波谷不动,它们也在做简谐运动,而且两点的振动周期相同.故答案是 BC.答案:BC4解析:波长的定义为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即振动同相的两

10、相邻质点的距离.在开始振动时间相差一个周期的两相邻质点振动同相,即 A 对.只有同相的质点的运动方向才能始终一样,因而 B 正确.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质点并不随波迁移,C 错.在横波中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D 对.答案:ABD5解析: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频率是不变的,因而频率之比应为 11.由v=f知,在频率不变时,波速与波长成正比,即v1v2=31.答案:C6解析:同一机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不会改变(由振源决定) ,波长和波速改变.而从图象中能直接观看到发生改变的量当然是波长,故 D 选项正确.答案:D7解析: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质点并不随波发生迁移,只在自

11、身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因而无论经历多长时间,质点的横坐标不发生变化.由波的传播方向和波形,能判断出此时坐标为(,0)的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下,经T后,它运动到负最大位移处,即 1/4415周期后纵坐标y为A,而横坐标仍为.答案:B8解析:由振源的振动图象知振源振动的周期(即波的周期)T=0.1 s,故波的频率f=10 Hz,由v=f知波速v=410 m/s=40 m/s,所以只有 B 是正确的.T1答案:B9解析: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所以选项 A 对 C 错.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是有条件的,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所以选项 B 是正确的.

12、声波的波长在 1.7 cm 到 17 m 之间,一般常见的障碍物或孔的大小可与之相比,正是由于声波波长较长,声波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所以选项 D也是正确的.答案:ABD10解析: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质点A、C、E、G、I在该时刻的位移都是零,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是向右的,容易判断出质点A、E、I的速度方向是向下的,而质点C、G的速度方向是向上的,因而这五个点的位移不总相等,所以选项 A 是错误的.质点B、F是同处在波峰的两个点,它们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同,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相等,故选项 B 是正确的.质点D、H 是处在相邻的两个波谷的点,它们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所以选项 C 也是正确的.虽然质

13、点A、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振动步调也完全相同,但由于它们不是相邻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同的两个点,它们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不是一个波长(应为两个波长),所以选项D 是错误的.答案:BC11解析:当观察者与波源发生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波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多普勒效应,所以题中现象是多普勒效应.由多普勒效应的规律可知,当观察者与声源相向运动时,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增大,反之减小.答案:大于 小于 多普勒效应12解析:当波从A向B传播时,波形的最右端是波的“最前列” ,它的振动方向可以通过波形的移动判断出是向上运动的.答案:上13解析:由图象可知波长=0.8 m,振幅A=0.02 m.由v=f、

14、T=,得到T= f1 v 8 . 4 8 . 0s= s,所以1 s 内质点P完成全振动的次数n=6,它在1 s 内通过的路程s=0.086 61 Ttm=0.48 m.答案:0.4814解析: =5 m,由几何知识知,在PQ直线上的任一点,到A、B的路程AOBO差均小于 5 m.由于听不到声音的点是到A、B的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故在到+范围内只存在 s=1 m,3 m,5 m 的点,共有 5 个.答案:5615解析:假设两峭壁间的距离为s,测量员离某一峭壁距离为s1,离另一峭壁距离为s2,则s=s1+s2.第一次听到回声t1=1.00 s,第二次听到回声t2=t1+t=1.50 s,由此

15、可得 2s1=vt1,2s2=vt2,s=425 m. 221vtvt 答案:425 16解析:可以将S1、S2看成频率相同、振动步调相同的两个相干波源,再由两列波传到A点的路程差,确定两列波在A点叠加后,A点的振动是加强还是减弱.因为= m=0.2 m,则=0.1 mfv 306 2而 s= =1.3 m=13AS2AS12可知波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A 点的振动减弱.所以 A 点的振幅为A=A1A2=2 cm1 cm=1 cm.答案:1 cm17解析:(1)由波的图象可知其波长为 4 m,由振动图象可知周期为 0.2 s,根据波速的公式可得出波速为 20 m/s.由振动图象可知,P点的起振

16、方向是向上的,所以P点是x=2 m 处的质点.答案:(1)20 m/s,xP=2 m (2)图略18解析:由t1=0 的波形及波传播方向知,此时刻P点向下运动,故T+2T=1.1 s,求43出T=0.4s又=4 cm,故v=/T=10 cm/s.答案:10 cm/s19解析:由题意知,a、b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与波长的关系有两种可能:若a、b两位置如图 则 =abab4所以=4=4.2 mab波速v=f=4.2200 m/s=840 m/s若a、b两位置如图 则 =a b ab43所以=1.4 m34ab波速v=f=1.4200 m/s=280 m/s.答案:840 m/s 或 280 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