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应该以生产为核心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45163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RP应该以生产为核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ERP应该以生产为核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ERP应该以生产为核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ERP应该以生产为核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RP应该以生产为核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RP 应该以生产为核心,这点是业界公认的。特别是机电行业,对生产作业计 划排程有很高的要求。但如何以生产为核心?却极少有详细的论述。根本原因 在于“详细生产排程”这个技术瓶颈。一个生产计划中的生产要求一般很简单,就是“在什么时间需要什么产品” ,但要把它自动分解为复杂、具体的生产作业过程,这就是详细生产排程,这 才是 ERP 系统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 ERP 系统真正的核心功能。只有从复杂、 具体、详细的作业计划中,才能体现出“ERP 企业资源计划”中的“R资 源”的存在;也只有从这个详细作业计划的“可行性”与“优化性”上,才能 体现出“P计划”的价值。有了“资源”,有了“计划”,才是真正

2、的 ERP 系 统。一般说,生产作业计划越详细,它给出的信息越丰富、越有价值,相应计 算起来也就越困难。生产作业计划越粗略,越接近主生产计划,信息越少、价 值 就越低。企业总是希望自动得到尽可能详细的作业计划,尤其是机电行业的 企业,作业计划决定了每个零件的使用时间;半成品、产成品的产出时间;设 备、班组、 人员的占用时间和生产负荷等等,几乎处于生产管理的核心地位。 但是 ERP 在这方面遇到了真正的技术瓶颈。就我们目前所见,几乎全部的 ERP 生产管理都是从 四则运算的主生产计划入手,重点利用 BOM 解决 MRP 物料需求 计划,之后再解决生产过程的记录和统计。恰恰在企业最需要的详细作业计

3、划 方面最薄弱、最无所 作为。如想证明一下这个现状,去考察一下上了 ERP 的任何一个企业,会发现一 个有趣的现象企业里无论 ERP 搞得怎么如火如荼,似乎都与生产调度人 员 无关。车间里或者生产线上的生产作业计划、生产过程的调度和管理仍然是在 用最初最原始的那种老方式多数时候是经验,有时候是感觉在起作用,加 上少量 的以 EXCELL 为工具的报表运算,虽老虽笨但是有效。ERP 功能再强管 得再宽似乎也管不到这里。结果,表面风风火火的 ERP 与企业最关键的生产过 程发生 了断层,从这个断层衍生出来的一大堆问题成为众家 ERP 软件难解之死 结。那么,这到底有什么难的?为什么众多的 ERP

4、企业都无法提供这种基本功 能?ERP 技术瓶颈到底在什么地方?回答这个问题,就要首先研究一下机电行 业的生产特点:机电行业的生产特点主要总结如下:1.按用户订单生产,订单的变化比较频繁,临时插单,撤单等不确定因素 较多。2.生产工艺流程复杂,一个产品通常都有很多道工序,不同工序之间有紧 密的逻辑关系,结构复杂。3.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中间品、半成品、产成品品种多样,一般一个产品 都有成百上千个零件。4.对物料的库存管理要求很高,生产过程中需要随时了解每种零件和物料 的数量,既要求满足生产,又要降低库存积压。5.一个产品生产过程可能有多台设备,多个模具,多个班组、生产线可选, 如何优化抉择,发挥资

5、源最大生产能力是生产管理中比较复杂的工作。6.完成一个产品可以有多种生产方式,不同设备、不同物料、不同班组会 导致工艺流程的不同,具体如何优化选择生产方式是一个复杂的工作。7.多数企业都有委外加工方式生产,如何优化管理并与自行加工形成合理 搭配,是机电行业共同面对的生产问题。8.对生产成本要求很严格,要求对生产过程精确统计成本,严格成本控制, 但是由于生产过程过于复杂,成本统计很难精确。9.资源产能情况比较复杂,多种资源的产能互相影响,互相配合,生产应 充分发挥企业所有资源的最大产能。注意,满足所有这些特点,最终要从一个个具体详细的生产作业计划中体 现出来。那么,目前企业是如何制定这个作业计划

6、的?ERP 又应该如何制定这 个计划?这就要从企业中直接干此工作的岗位生产调度的职责说起。一个企业的生产调度人员,首先是要对该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烂熟于心, 也就是全面了解企业到底是怎么进行生产的,熟悉其中每个细节,这是当一个 生 产调度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同样的,ERP 要想干同样的事情也必须达到同样 的前提条件:全面了解企业究竟是怎样进行生产的,每个细节都不能差!这对 一个人来 说可能并不算难,但对于一个 ERP 系统来说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有人称之为企业建模,这远不象建立 BOM 那么简单,其中涉及到的除了物料, 还有工序、 资源、时间、逻辑关系、规则、技术参数、成本等等错综复杂的生

7、产信息,要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在一起,形成一套全面反应企业生产过 程的基础数据,为以 后的计算生产排程做好准备。这是详细生产排程遇到的第 一个技术难点。建立生产模型,让软件接受企业的详细生产过程,这的确很麻烦,但并非 是无法完成的,真正的难点在于下一步:根据模型和生产请求得到详细的作业 计划,也就是详细生产排程。ERP 的真正技术瓶颈就发生在这里。详细生产排程的结果是“生产作业计划”,是针对每个人员每个设备的生 产资源的工作计划。作业计划必须满足在生产工艺上不能有半点差错。首先, 工 序之间必须满足特定的逻辑关系,以及要求某些工序必须连续、同时、或者 间隔进行等等,这是对作业计划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作业计划必须满足资源 能力限制, 一个资源在一个时间内只能干一件事情,生产作业计划中不能有资 源冲突;最后,作业计划必须满足物料供应的限制,没有原材料不能开始生产。 也就是说:作业计 划必须同时满足多种复杂的约束条件,前面提到的机电企业 生产特点都要在计划中得到体现,这是一个很困难的约束理论问题。TOC 约束理论早已有之,只是需要 比较高级的算法和数学理论,在这方面需要进行长期 投入才会有所收获。因此国内理论界对此的研究还很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