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5140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大纲(初级)2005 年 11 月目? 录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 考试大纲(初级). 1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1一、考试大纲编制与使用说明. 1二、考试性质. 1三、考核目标. 1第二部分 考试内容. 2一、 理论热身. 21.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22.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及方法. 2环节 1 教学规划. 3一、 教学设计流程. 31. 前端分析. 32. 教学方案设计. 3二、 在计算机中处理教学方案. 41. 电子教案的特点及制作工具. 42. 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

2、作电子教案. 4环节 2 资源准备. 5一、 理论热身. 51. 教学资源基本概念. 52. 教学资源的类型. 53. 常见信息化教学资源格式. 54. 教学资源的选择原则. 5二、 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存放. 61. 教学资源获取的途径及方法. 62. 教学资源的存放. 6三、 教学资源的整合. 71. 教学课件的分类. 72. 主要用于演示的教学课件的制作. 7环节 3 教学实施. 7一、 理论热身. 71. 教学设施的作用. 82. 教学实施过程基本概念. 8二、 教学设施. 81. 硬件设施. 82. 软件环境. 9三、 教学过程. 91. 教学信息呈现. 92. 教学过程组织形式. 93

3、. 信息交流与反馈. 9环节 4 教学评价. 10一、 理论热身. 101. 教学评价的功能和类型. 102. 教学评价的理念. 10二、 对学生评价数据的处理. 11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112. 数据的解释与呈现. 11三、 对教师评价数据的处理. 121. 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中获取数据. 122. 教学反思. 12第三部分 试卷结构. 121? 试卷类型. 122? 试卷题型. 133? 试卷内容比例. 13?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一、考试大纲编制与使用说明1本考试大纲是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教师20049 号)中对教学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而编制的,目的是为了考查中

4、小学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初级能力水平。2本考试大纲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注重继承我国优良的传统考核思想,借鉴国外先进的考核理念,参考了国外开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我国研制适应国情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过程中的有益经验。3考试大纲的编制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以“任务驱动”为指导原则,把基于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教学设计、开发、应用与管理作为主要任务,按照完整的教学环节(教学规划、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组织大纲。每个环节都包括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和相应标准三个部分。 “考试范围”是指在该环节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考试要求”是对具体考试范围中教师所应掌握的初级能力的界定, “相应标准”是

5、涉及到的考试范围对应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条目。4以“任务驱动”方式组织的考试,是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通过完成教学过程中的各个任务,体现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过程。5考试时间约为 2.0 个小时(120 分钟) ,采用上机考试方式,试卷满分为 100 分。二、考试性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NTST)是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的全国性考试,对象为全国在职的中小学教师。考试合格者将获得由教育部签发考试合格证书。三、考核目标达到初级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中小学教师,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达到如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掌握教学设计的

6、基本流程与方法3了解教学媒体的特点,恰当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4会运用网络工具搜集教学资源,并能简单整合教学资源(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给定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条件下,有效选择教学策略、教学媒体,补充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利用文字处理软件来处理教学文档2能选择和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形成用于演示目的的教学课件3能处理教学实施中遇到的一般性硬件故障问题4能尝试使用技术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会使用成熟的评价量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正确认识到信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有使用教育技术的切身体验,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活动 2能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应用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第二部分 考试内容本考试内容按

7、照完整的教学环节(教学规划、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进行组织(如图 1) ,大纲由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和相应标准三大部分组成。环节 1:教学规划环节 2:资源准备环节 3:教学实施环节 4:教学评价图 1 教学流程中的四个环节一、 理论热身考 试 范 围1.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意义(1)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n? 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 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意义2.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及方法(1)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n? 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评价(2) 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方法考 试 要 求1. ?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恰当地解

8、释“教育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并能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 ? 能够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步骤3. ?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恰当地描述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相 应 标 准1. ? 意识与态度/重要性认识/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2. ?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3. ? 知识与技能/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4. ? 知识与技能/基本知识/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5. ?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环节 1? ?教学规划一、 教学设计流程考 试 范 围1. ?前端分析(1) 学习者

9、分析n? 学习者知识水平、年龄特征、认知特点(2) 教学环境分析n? 硬件设施、软件平台与工具2. ?教学方案设计(1) 教学目标阐明n? 教学目标的描述(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情感性目标)(2) 教学内容分析n? 教学范围的确定n? 教学重点的提炼n? 教学序列的组织(3) 教学组织策略n? 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的组织顺序)n?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示范模仿法)n? 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授课、协作学习、自主学习)(4) 教学媒体选择n? 教学媒体的分类及特点(按作用于人的感官不同分类)n? 教学媒体选择的基本原则(目标实现原则、内容符合原则、对象适合原则)(5)

10、教学评价考 试 要 求6. ? 能够根据自己所处的学科、学段分析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7. ? 能够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现状制定教学目标8. ? 能够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重点提取9. ? 能够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下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相 应 标 准10. ?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11. ? 知识与技能/基本知识/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12. ?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13. ?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14. ? 应用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

11、计有效的教学活动15. ? 社会责任/有效应用教育技术,努力使不同背景、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学生均能利用学习资源得到良好发展二、 在计算机中处理教学方案考 试 范 围1. ?电子教案的特点及制作工具(1) 电子教案的特点n? 方便修改、利于共享、形式多样化(如可以加入文字、图片、表格)(2) 电子教案的制作工具n? 文字处理软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多媒体软件的使用2. ?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电子教案(1) 输入教学方案内容(2) 美化电子教案n? 根据要求设置教学方案的文字格式(字体、字型、字号、颜色)n? 根据指定要求插入图像,包括插入剪切画和从文档和网站中插入图像n? 根据指定要求设置单一序列

12、的页码及页码位置n? 根据要求插入指定行数和列数的表格,并在表格中正确输入教学内容考 试 要 求16. ? 能够列举出 2 至 3 种制作电子教案的工具17. ? 能够使用软件对已有的电子教案进行修改相 应 标 准18. ? 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处理的方法19. ? 应用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20. ? 应用与创新/科研与发展/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环节 2? ?资源准备一、 理论热身考 试 范 围1. ?教学资源基本概念(1) 教学资源的定义(2) 教学资源的范围n? 各种教育媒

13、体n? 可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社会条件、自然条件2. ?教学资源的类型n? 挂图、标本、模型n? 素材(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n? 课件n? 文献资料n? 教育网站3. ?常见信息化教学资源格式n? 可执行文件( *.exe? *.com)n? 教学文档(*.txt? *.doc? *.ppt? *.xls? *.wps? )n? 音频格式(*.wav? *.mp3? *.rm? )n? 视频格式(*.mpeg? *.avi? *.ram? *.wmv? *.mov)n? 图像格式(*.bmp? *.gif? *.jpeg)4. ?教学资源的选择原则n? 教育性、科学

14、性、技术性、艺术性考 试 要 求21. ? 了解常用的教学资源类型22. ? 熟悉常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格式23. ? 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地选择教学资源相 应 标 准24. ?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25. ? 意识与态度/应用意识/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26. ? 应用与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27. ? 应用与创新/科研与发展/能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二、 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存放考 试 范 围1. ?教学资源获取的途径及方法(1) 教学资源获取途径n? 数码相机、扫描仪、录音机在获取教学素材中的应用n? 软盘、硬盘、光盘、移动存储设备n? 局域网、互联网(2) 教学资源获取方法 利用键盘上的 Print Screen 及其组合键截取屏幕上的图像 利用 Windows 操作系统提供的“录音机”录制教学音频素材 IE 浏览器应用于查询、收集与保存教学资源n? 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查询与选择适用的教学资源网站n? 使用浏览器“收藏夹”和“历史”对常用的教学浏览信息进行保存网络教学资源的下载与保存(3) 在获取教学资源时树立版权意识2. ?教学资源的存放n? 教学资源的存放形式n? 本地磁盘n? 移动存储设备n? 本地教学资源的组织与管理n? 利用文件夹对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