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与泪的海外记忆 温州鞋走向国际市场的梦与痛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4771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与泪的海外记忆 温州鞋走向国际市场的梦与痛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火与泪的海外记忆 温州鞋走向国际市场的梦与痛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火与泪的海外记忆 温州鞋走向国际市场的梦与痛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火与泪的海外记忆 温州鞋走向国际市场的梦与痛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火与泪的海外记忆 温州鞋走向国际市场的梦与痛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与泪的海外记忆 温州鞋走向国际市场的梦与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与泪的海外记忆 温州鞋走向国际市场的梦与痛(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火与泪的海外记忆火与泪的海外记忆 温州鞋走向国际市场的梦与痛温州鞋走向国际市场的梦与痛本报特派记者 陶建杰9 月 17 日,西班牙东部小城埃尔切的中国鞋城,约 400 名不明身份的西班牙人聚集街头,烧毁了一辆载有温州鞋集装箱的卡车和一个温州鞋商的仓库,造成约 800 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这是西班牙有史以来第一起严重侵犯华商权益的暴力事件,世界为之震惊。仅仅六天后的 9 月 23 日,当地又爆发了一轮针对中国商人的示威游行。示威者扬言以后将每周举行一次抗议示威,以抵抗中国商人的廉价产品给西班牙本地商人带来的不公平竞争。所幸各方努力之后,目前双方的情绪正在逐渐平静下来。然而,埃尔切的大火虽然熄灭

2、了,事情却远远没有结束。人们心中充满了疑惑:为什么又是温州鞋?联系到 2001 年 8 月至 2002年 1 月的俄罗斯扣鞋事件、2003 年冬罗马烧鞋风波、2004 年尼日利亚温州鞋被列入“禁止进口商品名单” 、今年 2 月俄罗斯内务部出动大量警力查抄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温州鞋,损失约 3000 万美元等一系列事件,人们不禁想问,近几年来在国际市场上攻城拔寨又屡陷困境的温州鞋究竟怎么了?日前,本报记者来到温州。西班牙果然闹事了!“我去年在西班牙考察,当时就发现温州鞋在那边势头很好,已经占领 80%以上的市场了,根据以往的经验,我预感迟早要出事。”65 岁的温州老鞋商林达夫早有先见9 月 2

3、0 日早上 7 时,普通的日子,天空有点阴沉。金博鞋业有限公司的林达夫和往常一样,很早就来到位于温州西郊中国鞋都产业园区的办公室。当他捧起每日必读的温州日报时,突然,一行大标题跃入眼帘:“温州鞋西班牙遭遇恶待 有人纵火烧毁 16 个鞋类集装箱,我使馆已与当地警方交涉” 。“西班牙果然闹事了!”林达夫的第一反应俨如先知。林达夫是温州金博鞋业资历最老的员工,今年 65 岁,涉足鞋类行业已经有 20 多年时间了,管理着这个有 300 多人、年产值 1000万元以上的鞋厂,连公司老板都尊称他为“老师傅” 。在他看来,西班牙发生的烧鞋事件在预料之中。“我去年在西班牙考察,当时就发现温州鞋在那边势头很好,

4、已经占领 80%以上的市场了,当地鞋和我们比根本没有竞争力,根据以往的经验,我预感迟早要出事。 ”9 月 27 日上午,林达夫在办公室对记者说, “只是没想到西班牙人会采用如此激进的做法。 ”作为温州鞋商,林达夫和外国人打交道已经有 10 多年了。他最大的体会是:“中国鞋便宜,对外国制鞋产业冲击很大,他们就认为我们倾销。西班牙这次也是这个原因。 ”对林达夫来说,西班牙烧鞋事件不过是这些年来温州鞋进军海外市场过程中众多波折中的一次,毫不稀奇。几年之前他在匈牙利的经历与这次颇有异曲同工之处。“(19)94 年的时候,我去欧洲转了一圈,发现那边鞋子市场潜力很大,于是我们厂就开始通过外贸公司把温州鞋卖

5、到奥地利和匈牙利,匈牙利是当时欧洲最大的鞋类批发市场,辐射乌克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我们的鞋子便宜,一开始生意很好,每天都有四五个集装箱的交易量。 ”林达夫回忆说,但是好景不常,“后来匈牙利本地鞋商扛不住了,开始向政府施加压力,从(19)96年起匈牙利就对中国鞋类和服装征收高额税收,原来一个集装箱才2000 美元的关税,到(19)97 年的时候就涨到 20000 多。很多中国商人被迫离开了。 ”接下来,1998 年 7 月 16 日发生在布达佩斯四虎市场的一幕,也让林达夫和他的金博鞋业决定彻底离开匈牙利, “那天上午,匈牙利政府搞了四支队伍来市场查关税,即使手续齐全,也会莫名其妙

6、地被罚款,以售价为基准,征收 80%的税款,我们想争论,结果被打了。 ”说到这里。林达夫微微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把烟头在烟灰缸里使劲地掐灭了。 “我们同样档次的鞋(价格)比他们要低 30%-50%。 ”他随手拿起身边的一双米色女式长靴, “这双鞋我们卖 9.8 欧元,西班牙自己做的至少要 20 欧元。前阵子我听过西班牙鞋业被我们冲击挺大的,就估计到他们会有反应。 ”复旦大学尹翔硕教授用国际贸易理论解释了这次西班牙烧鞋事件。他说:“消费者从低价贸易中得益,但当地鞋商的利益却遭到损害,这其实是华商与西班牙当地商人矛盾积累和激化的产物。 ”火与泪的海外记忆“西班牙事件只是温州鞋在开拓海外市场中的

7、一个小插曲,我们的鞋子便宜,肯定会冲击其本国制鞋业,这是国际贸易竞争中的必然。 ”温州东艺鞋业总裁陈国荣说在很多温州商人的记忆里,西班牙烧鞋事件不是他们走出国门后遇到的第一起暴力事件。事实上,从 2001 年开始,温州鞋海外遭抵制事件年年都有发生:2001 年 8 月至 2002 年 1 月,俄罗斯曾发生过一次查扣事件,温州鞋卷入其中。那次查扣货物历时最长,整个浙商损失大约 3 亿元人民币,个别企业损失达千万元以上。2003 年冬,20 多家温州鞋企的鞋类产品在意大利罗马被焚烧。损失不详。2004 年 1 月 8 日,尼日利亚政府发布“禁止进口商品名单” ,温州鞋名列其中。2004 年 2 月

8、 12 日,俄罗斯内务部出动大量警力查抄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华商货物,包括温州鞋商在内的中国商人此次损失约 3000 万美元。对于陈国荣来说,他生产的“东艺”鞋挺进国际市场过程中遇到的曲折已经有很多次了。他每年至少有 3 个月时间是在国外度过的,1991 年开始跑哈尔滨、绥芬河,后来跑莫斯科、迪拜,1997 年后跑罗马和纽约。1998 年,正当“东艺”在俄罗斯市场如日中天,俄经济危机爆发,卢布汇率一路下跌,对俄外贸、边贸一时跌入低谷。陈国荣一直记得当时在工作笔记上写下的那句话:“在乌鲁木齐的俄罗斯客商一夜间无影无踪,简直像下了一场雪一样冷冷清清!”“国际市场的风云就是说变就变。我们立即在莫斯

9、科和北京设立对俄贸易办事处,以打样订货的方式避免盲目生产。 ”那年,陈国荣亲自带着外贸业务员奔波于杜塞尔多夫、米兰、博洛尼亚、拉斯维加斯各大国际鞋革展会, “有时候连续一个星期几乎每天都在飞机上,加起来睡觉的时间不超过 10 小时,我当时掉了 15 斤肉!”9月 27 日下午,坐在温州宽敞的办公室里,而今略显发福的陈国荣回忆着当年艰辛的日子,无限感慨。后来发生的事情更加让陈国荣感受到了国际市场的险恶。2001年 8 月 23 日,莫斯科地下体育场仓库,价值 10 亿多元的中国出口货物被俄有关方面扣押并迅速转移,其中以温州鞋类居多, “东艺”鞋被卷入其中。此次商乱,使得对俄出口企业纷纷撤离,较小

10、的企业面临崩溃,对东艺的影响也不言而喻。陈国荣在莫斯科整整待了一个月。 “俄罗斯的灰色清关太厉害了。一个月我几乎走遍了莫斯科所有的市场,终于找到了出路:以后必须采取合资、联营及在俄罗斯投资建厂等多元化经营策略才能够最有效地避免风险。 ”如今,东艺产品已销往全球近 30 个国家和地区。 “进入海外市场就是艰辛啊!质量标准、工艺、卫生等都需要通过第三国的认证,关税和配额更是限制了我们的市场拓展。 ”陈国荣分析, “西班牙事件只是温州鞋在开拓海外市场中的一个小插曲,我们的鞋子便宜,肯定会冲击其本国制鞋业,这是国际贸易竞争中的必然。 ”“低价帽”害惨温州鞋“一些出口新军为了挤入国际市场,多以低价策略为

11、先导,而且没有长远打算,不注重产品开发,最终使中国鞋在国际上戴了一顶低价帽 。 ”温州市鞋革协会秘书长朱峰说“价廉物美会害死温州鞋。 ”这是温州市鞋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朱峰常挂在嘴边的话, “西班牙事件就是例证。 ”9 月 26 日傍晚,朱峰在温州鞋革协会办公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记者问他:“难道温州制鞋业赖以发家的四字真经真的会变成穿肠毒药?”朱峰说:“如果创不出国际品牌,温州鞋业一定会出问题,而且首先从外销鞋开始。 ”相关数据显示,早在 2001 年,温州外销鞋产量就猛增了 40%,已经逼近总产量的 30%,仅从温州海关出关的皮鞋就价值 4.6 亿美元。温州排名前 10 位的鞋厂里

12、好几家以生产外销鞋为主,如“东艺”、 “泰马”等。而包括“泰马”在内的几家温州鞋厂也和沃尔玛签订了生产协议,为这个全球零售业霸主大量生产供超市出售的廉价皮鞋。朱峰说,温州鞋厂在国内很少进行削价竞争,但在国外市场,价格战已经打得昏天黑地。 “我在乌克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市场考察时看到,温州卖到那里的真皮皮鞋比其他国家生产的革鞋都便宜,普遍不超过 20 美元。 ”记者在“东艺”造鞋车间也看到,一双出口俄罗斯的真皮长筒女靴将只卖 130 多元人民币。 “像这样的情况很容易招致反倾销调查。 ”朱峰说。事实上,出口价格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鞋业发展的最主要瓶颈。低价鞋给贸易保护主义者以口实,国外反倾销已成为

13、我国鞋类出口的重大障碍。据统计,从 1979 年到 1998 年,我们轻工产品共遭到国外反倾销立案调查 40 件,其中涉及最多的就是鞋。从 1995 年 2月到 1997 年 10 月,欧盟委员会对我国纺织面料鞋和皮鞋分别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达 4.5 亿美元。1998 年 2 月,欧委会裁定我国皮鞋对欧盟出口价格每双不得低于 5.7 欧元,而此前我国销往欧盟的皮鞋的平均单价为 5.47 欧元,上调幅度达 4.2%。“近几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波兰和斯洛伐克相继对我国鞋类实行保障措施。波兰政府宣布 3 年内对中国产的胶鞋、皮鞋和纺织面料鞋每双征收 1.5 欧元至 4 欧元的海关附加税,斯

14、洛伐克政府规定中国鞋进口数量每年不得超过 200 万双。 ”朱峰叹了一口气,“西班牙事件也凸现了这种严峻形势!” 有关部门统计显示,2001 年我国鞋类出口企业已达 5043 家,但是出口金额在 10 万美元以下的竟有 2249 家,达 44.6%。 “我们上规模的企业很少,一些出口新军为了挤入国际市场,多以低价策略为先导,而且由于规模小,没有长远打算,不注重产品开发,最终使中国鞋在国际上戴了一顶低价帽 。 ”为了使温州鞋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事实上温州鞋革协会早在2003 年就开始筹办“鞋类出口委员会” 。筹备组由东艺、泰马、吉尔达等外销鞋大户组成。去年 3 月,鞋类出口筹备委员会在柏林进行了

15、第一次大动作, “组织 13 家企业联手在柏林开了一个新市场,统一了价格、装修和竞争策略,这样我们就以集体的形式参与竞争,会更强一些。 ”朱峰表示,以后肯定要推广这一模式, “西班牙事件加速了我们的筹备进程。 ”品牌之痛“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品牌。我们还没有世界知名品牌,这是中国鞋在国际竞争中的最大困难。而没有品牌,也必然出现类似西班牙的排斥行动。 ”这是康奈常务副总经理周津淼的观点关于品牌, “康奈”皮鞋总裁郑秀康有一个精彩的论述:“我认为品牌是由品和牌组成的,品就是产品、员工的人品,两者相加就是品,牌就是把自己的产品排进行业中,要不断地往前排。 ”郑秀康至今难忘上世纪 90 年代初一个商场经

16、理对他说, “不是你的鞋不好,是你的出身不好。 ”当时上海的厂家、商家到温州来考察,称赞温州很多鞋产品质量比他们好,但是要在上海搞销售,只有打上海的牌子才能顺顺当当地卖出去。这件事刺痛了郑秀康, “我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让温州的品牌重新响起来。我也认识到绝不能只走借牌销售的路子,要重塑温州品牌。 ”于是,郑秀康设计了“康奈”昂首挺胸的人头像商标。郑秀康至今对“康奈”二字依然很得意, “康奈的名称很有寓意, 健康发展、其奈我何 ,我们温州商人只要好好做生意,别人对我们也就无可奈何了。 ”多年来,包括康奈在内的众多温州鞋商一直为创建世界品牌努力着。但结果却并不令人乐观。“西班牙事件中,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品牌。我们还没有世界知名品牌,这是中国鞋在国际竞争中的最大困难。 ”康奈常务副总经理周津淼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韩国的教训或许可以让我们明白国际竞争中品牌的重要性。上世纪 60 年代,世界鞋业的制造中心在意大利,70 年代向日本、韩国转移,80 年代向台湾转移,90 年代后登陆中国大陆。韩国的制鞋业在上世纪 70 年代得到了最大的发展,到 80 年代成长为它的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