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法制宣传 托起明天太阳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4657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法制宣传   托起明天太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强化法制宣传   托起明天太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强化法制宣传   托起明天太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强化法制宣传   托起明天太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强化法制宣传   托起明天太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强化法制宣传 托起明天太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法制宣传 托起明天太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强强化法制宣化法制宣传传 托起明天太阳托起明天太阳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像春天出土的小草一样有着勃勃的生机,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喜欢探索,勇于尝试,用他们这个年龄特有的眼光看问题。同时,他们又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然而,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上升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如何在青少年中开展好法制教育一直是法制宣传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不断地探索行之有效的、被广大青少年所接受的法制宣传方式也就成了司法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传统的针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中,上法制课、参观少管所、法律知识竞赛、展板宣传等都是常用的方式,这些方式在法制宣传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也把法律精神灌输给了千千万

2、万的青少年。这些方式在现今的法制宣传中还在被广泛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行为特征也在不断地变化,叛逆心理、自我意识、创新意识都在逐步增强,有些传统的方式已不再适应当前在青少年中开展法律宣传的需要,不能较好的收到预期的效果,那么,有没有新的方式来适应青少年对法制学习的需要呢?笔者认为,把团体工作的方法和法制宣传相结合不失为一种可以尝试的途径。、什么是团体工作?团体工作起源于十九世纪的欧美,二十世纪初传入我国。团体工作是帮助个人通过不同的团体经验,加强其社会功能,以促进个人、团体及社会的发展,是一种有组织的预防问题的方法,内容包括教育的、职业的、个人的、社会的信息提供,而这些信息是在正常的教

3、学内容中未被教导的。在青少年中用团体工作的方法进行法制教育就是提2供学生精确的法制信息,并协助他们做好适当的计划与生活选择,是一种以预防为取向的团体服务,最终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团体工作的方法只是一个载体,工作者可以设定目标,通过各种有目的的游戏来达成目标,而这些游戏所能起到的作用就由团体工作学科来研究、提供及证实。事实上,这种工作方法在美国、英国等发达的欧美国家已经被广泛运用,在我国香港、台湾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把团体工作的方法运用于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可行性首先,团体工作方法的理论已经成熟。团体工作作为一种工作方法,从产生发展至今,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团体工作是现代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和

4、教育学等各种社会科学的产物。支持团体工作的理论有:人类行为发展理论;生态学观点;符号互动论与互动分析;场论与团体动力;团体过程理论;人类价值观理论。这些理论的产生发展,为团体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保证了依靠团体工作方法开展的活动的效果。其次,学校是一个现存的团体。我们在南京市江宁区淳化中学组织开展了一次经过精心设计的、在团体工作方法指导下的、面向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活动。参加活动的团体是该校初中二年级(1)班的全体62 位同学。此次活动共有 5 个游戏,每个游戏的设计都是在团体工作理论的指导下,与法律知识紧密结合,目的是为达到法制教育最好的效果。、团体工作的方法运用于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优点及作用

5、1、对边缘青少年而言,这种法制宣传方式显出了比传统法制宣传方式更好的特点。所谓边缘青少年,是指有违法犯罪的倾向但又未实施违法犯罪行3为的一部分青少年。这一部分青少年最大的特点是平时就是老师嘴里的问题学生,家长的头疼对象,同学们眼里的坏孩子。他们向来融入不到集体生活当中,往往社会上又有诱惑他们的各种因素,家长没法管教,而其叛逆心又特别强烈。仅仅依靠传统课堂式的法制宣传已经很难对他们产生影响,而事实上,他们又是潜在的青少年犯罪因素,对这部分青少年引导不当或社会上的不良诱惑很容易使他们触犯法律构成犯罪,因此,事实上,杜绝青少年犯罪的源头,不仅仅是教育惩罚那些已经构成犯罪的青少年,更重要的是,正确引导

6、这些边缘青少年,使其远离犯罪。在这种意义上,寻找一种针对边缘青少年的切实有效的法制宣传方式显得极其重要。由于这种团体游戏设计上的普遍参与性,就让这些边缘青少年有机会加入到团体活动中,通过游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把法律意识根植于其内心,最终达到法制宣传教育的目的。在淳化中学的实践过程当中,活动结束后,我们走访了一位老师们嘴里的“问题学生”,这名学生平时经常旷课,还和社会上一些无业青年在一起玩耍,集体活动一般都不愿意参加,老师多次找他谈话都无济于事,这次,在看了我们的活动计划后,活动的趣味和新颖性也吸引了他。刚刚参加完活动的他满脸的兴奋,还没有从游戏愉快紧张的气氛中走出来。在活动过程中,有他在的一个

7、小组,获得了两个游戏的胜利,他正和同学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询问他对这次活动的感觉如何,他俏皮又略带腼腆地说:感觉好极了!2、由于游戏新颖婉约、寓教于乐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青少年多方面的行为,最终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利用游戏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教育是在不经意间进行的,没有说教,更没有指责,没有对与不对的评判。例如,在这次开展的活动中,4有一个游戏叫“你说、我说”,游戏的内容就是选取典型的案例,提出几个提示性的问题,让参加游戏的青少年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发言,让他们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触动他们的内心,从而不仅学习而且接受法律知识。从活动结束后的评估反馈表上显示,大部分

8、同学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游戏,对我的影响很大。 ”另外,青少年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叛逆心理很强,利用参加游戏的名义进行宣传教育,能够调动他们参与游戏学习的积极性,很好的避开了他们的叛逆心理,可以说,只要是参加了游戏,就是受到了教育。3、团体工作的游戏方法改变了传统法制教育单方面宣传,青少年被动接受,效果不好的现状。传统的法制宣传方式,无论是上法制教育课、展板宣传,还是现身说法,共同的特点就是将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置于被动的地位,宣传教育的过程只要求他们接受信息,对于这样的宣传,很难考评教育的效果,容易浪费资源,不能及时和青少年产生互动。而采用精心设计的游戏进行宣传,在保证了游戏的科学

9、性和效果的基础上,最主要的,是把接受教育的青少年置于主动的地位,他们成为了法制宣传的主角,让他们有机会开口说、动手做、认真想,而主持者在整个活动中只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这和以往的法制宣传是不同的。一旦参与者由被动变成了主动,法制宣传的效果就明显了。不仅如此,在游戏的过程中,由于青少年和同伴,青少年和主持者都产生互动,从青少年的言行中,主持者和教师能够发现问题,及时制定帮教措施,引导其远离犯罪。在淳化中学开展的这次活动中,5一名同学在游戏过程的发言中反映出了“打人算不了什么大事”的想法,我们及时发现了他的错误认识,在游戏之后,我们和老师进一步深入,找该同学聊天,发现他的家庭里存在家庭暴力,其父经常打骂他和母亲,在其影响下,该同学也产生了“打人不算大事”的想法,而该同学平时也经常打架。针对这个同学的情况,为他制定了帮教措施,计划用一段时间对该同学进行个案辅导,帮助他彻底改变错误思想,树立正确法制观念。淳化司法所2012 年 8 月 29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