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考测及应对策略(打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4609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歌考测及应对策略(打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典诗歌考测及应对策略(打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典诗歌考测及应对策略(打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典诗歌考测及应对策略(打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典诗歌考测及应对策略(打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考测及应对策略(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歌考测及应对策略(打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典诗歌考测及应对策略古典诗歌考测及应对策略高考语文试卷自从 1994 年设诗歌鉴赏题以来,虽然每年在试题形式、赋分标准等方面略有调整,考查却从未停止过。以古典诗词鉴赏的考查为主,包括对所选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以及对作品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是阅读能力中层次较高的一个层级,也是高考中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项。根据这几年学生平时的训练和高考信息反馈,发现诗歌鉴赏题常常会在以下几方面有失误:1、随意曲解诗意。要么任意拔高或贬低诗人的思想境界,要么任意增加或减少诗的意境内涵,这往往也是对该诗歌的理解不全面不准确造成的。2、不能综合运用读诗知识和赏诗知识全面准确地把握全诗。3、答案空泛。缺

2、乏具体实在的内容,写出来的答案都是笼统的大话。4、答案不规范。表述思路不清晰,术语使用不正确,答案没有要点化。从以上几点来看,其实考生对这一考点所涉及的各类题型及其答题模式有一定的了解,但为什么还是出现那样的问题呢?那是因为古诗词本身体裁多样、题材丰富、主题广泛以及灵活多变的创作技巧,这些都增加了广大考生的备考难度,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掌握一些有效的备考策略很有必要。一、重视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积累一、重视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积累1、广泛阅读,加强积累,依托教材,强化训练。要了解不同时代代表诗人的风格及大体流变,不仅做到知人论世,更要因诗入题,以诗解题。平时训练不能再只局限于唐诗宋词元曲,值得注意宋诗与清

3、诗的鉴赏,同时应当兼顾读本的内容,不可废弃。2、继续落实基础,掌握各种鉴赏术语。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抒情方式,清新、淡雅、明丽、含蓄、沉郁、豪放等诗歌风格。综合性开放题型的考查已成趋势,对艺术手法与表达效果(作用)的分析势必要有赖于鉴赏术语的准确表述,这样答题才能到位。如艺术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相生、动2静结合、托物言志、化用典故、对比、反衬、象征渲染等。风格有含蓄委婉、清新自然、飘远闲逸、恬然冲淡、沉郁顿挫、雄浑壮阔、古朴典雅、刚健明朗等。3、明确复习范围:唐宋近体诗(词)以及一部分散曲和小令,决不扩大范围,比如古体诗等。二、引导学生总

4、结和把握解题方法诗歌鉴赏题对考生的鉴赏能力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也逐步加强。为考生最容易失分的试题类型之一,许多考生往往感觉无从下手,在答题时抓不住要害,大多是不着边际地写一通。综观近年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所考查的不外乎三方面:作者借助“什么”,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何种“情感”。这三个方面可以总结为“象”、“情”、“法”三个字,在这个三字秘诀里:“象”即“意象”,也就是作者寄托情感的“附着物”;“情”即作者表达的“情感”;“法”即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而在解答诗歌鉴赏题时,最重要的是就是要抓住四大方面,做到一审意象,二品语言,三找表现手法,四品思想感情。试具体分析如下:1、【审意象

5、】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那就必须先把握意象。意象分为三个方面: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中的现象。(1)人物形象鉴赏需要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基本特征有哪些,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常见诗歌人物形象有:1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2 忧国忧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杜甫。3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王维。4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5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韦应物。36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高适,王昌龄。(2

6、)景象鉴赏需要抓住并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表现手法),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3)物象鉴赏需要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运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或者支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揭示蕴涵在事物中的意义。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主以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物象以及物象所包含的旨趣、物象所体现的情调、物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2、【品语言】品语言是要品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关键语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是诗歌

7、鉴赏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理解字词句,才能准确鉴赏诗歌。因此,重点字词成为考题设置的一项内容。在品味诗歌语言时,要学会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或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住住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择其要者,有以下几类:豪迈雄奇、沉郁顿挫、悲壮慷慨、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等。3、【表现手法】所谓表现手法,简单地说,表现手法就是作者把寄托自己情感的意象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把意象比作珍珠,表现手法则是串

8、起珍珠的彩线。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表现手法和技巧,因而鉴赏古代诗歌的手法和技巧就成了诗歌鉴赏的重要考查内容。一般而言,古4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可以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三类。抒情手法: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古设今(用典)、借形象说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等各种手法。描写手法:包括“正面一侧面”、“实写一虚写”、“动景一静景”、“近景一远景”等不同角度。写常见的描写手法还有衬托、虚实结合、抑扬相生等。修辞手法:像比喻、用典、对比、借代、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都常见,而且比较容易理解领会。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9、。”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借代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调零。4、【品思想感情】诗言志,诗缘情。说白了,诗歌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抒情。无非是作者写作的意象不同,表现手法不同罢了,当然抒发的情感也各有千秋。因此,我们要求考生在鉴赏古典诗歌时要“知人论世”。有的诗人抒发的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有的则是游子思归、念家思亲之意,有的是友宜长存、知音相知之思,不一而足。鉴赏诗歌思想感情还应当从诗歌的意象出发,仔细体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三、引导学生抓住要点逐一突破。1、从诗词的标题突破。古诗词的题目一般都是作者精心拟定的,它往往能揭示诗词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内容、主旨等,是解读诗词最佳

10、切入点。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迅速准确理解诗词的内涵。2、从作者的人生经历突破。诗词的内容和情感,总割不断作者所处的特定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文艺潮流等因素的联系,所以“知人论世”是鉴赏古诗词一个重要的方法。只有充分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性格、成就,才能更好地把握诗词的主旨。53、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诗,“根情,苗言,实义”。而意象是诗歌的情感的载体,它是诗词中具体的人、物、景。不管怎么设题,最终都要回归到“景(物)”与“情”上来,即用什么“景(物)”抒什么“情”,“景(物)”和“情”有什么内在联系等。所以抓住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是理解诗歌的关键所在。4、从诗词的注解突破。在高考古诗

11、词试题中,往往会出现简短的不为人注意的注释。这些注释看起来是生僻难懂处的无意注解,其实很多是命题人的有意提示,是理解诗意的捷径所在。5、从诗词的题干突破。如果命题人不便在注释中给考生以提示,那么往往会在题干中给出一些隐含的信息。这些信息或表明提问的方向,或指出解题的门径,或提示理解诗词的角度。考生应该重视并认真研读它,从而提高答题的效率。6、从答题突破。所有的研读和思考,最终要落实到答题上来,所以如何用规范的准确的语言来组织答案,对考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答题规范要注意“三化”,即答案要点化,要点程式化,程式术语化。一是要根据题目的问号数,弄清有几个问题,从而确定分几层来组织答案:二是要根据题目

12、考察的不同能力点,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和答题程式;三是要在答案中尽可能多用古诗词鉴赏常用的名词术语。四、抓好答题规范训练,根据设题角度有针对性答题四、抓好答题规范训练,根据设题角度有针对性答题虽然题目千变万化,但仔细分析,大致可归纳为 6 种题型。熟练掌握这 6 种题型的答题规范,就能使学生从纷共复杂的试题迷宫中找到出口,收到事料功倍之效。模式一:分析意境型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13、。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6答题步骤步骤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南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步骤二: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步骤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模式二:分析技巧型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

14、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详见下文)。答题步骤步骤一: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步骤二: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步骤三: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模式三:分析语言型分析语言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答题步骤步骤一:用一两上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步

15、骤二: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步骤三: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模式四:模式炼字型模式炼字型7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做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步骤三: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模式五:一词领全诗型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决定了全诗的感

16、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步骤一: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步骤二: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模式六:赏析思想情感型赏析思想情感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主旨。对于本诗内涵,你是如何理解的。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情感或某句诗的含义(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如语境含义、意境含义)。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状志未酬、报国无门、闺中怨恨、念远思家、忠贞爱国。答题步骤步骤一: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思想情感。步骤二: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思想感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固然重要,但更要指导学生注重平常的积累和鉴赏能力的培养,读名家鉴赏作品,涵咏和体味诗词的妙谛,学写鉴赏文章,真正提升审美鉴赏能力。把功夫用在平时,才会在高考诗词鉴赏试题中有意想不到的收获。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