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表演艺术对演员的要求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44601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的表演艺术对演员的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优秀的表演艺术对演员的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秀的表演艺术对演员的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的表演艺术对演员的要求(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剧情网|分享最新电视剧分集和电影剧情介绍 http:/优秀的表演艺术对演员的要求优秀的表演艺术对演员的要求表演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创作的工具材料,以及创造的产品即人物形象, “三位一体” 统一于演员自身。影视表演艺术即是演员在摄影机前以自身为创作手段来体现影视片内容 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是故事片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演艺术的核心就是解决演员 与角色间的矛盾。影视演员应掌握和磨炼自身的外部表现工具 形体、五官、声音、言 语以及各种技能,并掌握一整套表达人物情感、思想的内部心理技巧。影视演员依据剧作 家提供的剧本,在导演指导下进行二度创作,将人的艺术形象从剧作体现到屏幕上。表演 艺术的创作主要

2、表现在独特的再体现和鲜明的性格化,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隐藏在剧作字 里行间的深邃的作者意念,并对剧作的人物形象作有个性的补充和体现。这种再创造,要 求影视演员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较高的艺术修养,具备较深的理解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形 象的表现力,能运用正确的表演创作方法和娴熟的演技去塑造人物形象,并深入和熟悉各 种生活。优秀的表演艺术要达到演员与角色的统一、生活与艺术的统一、体验(内部)与体 现 (外部)的统一。影视艺术和影视观念的演变和发展带来影视表演风格的演变和发展。无声片时期受哑 剧表演的影响,主要依靠夸张的形体动作。有声片时期,更多借鉴话剧表演的风格。随着 影视艺术逐步走向成熟,影视表演也日趋

3、独立,产生了生活化的影视表演风格。影视美学 的多元化,影视风格样式的多样化,必然带来影视表演风格的多样化。不同的片种:喜剧、 闹剧、悲剧、传记、科学幻想、神话等,必然对影视表演提出不同的要求,产生不同的风 格:生活化的表演风格、戏剧化的表演风格、喜剧夸张的表演风格等。各种演剧理论:斯 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 、梅耶荷德的“生物机械学 有机 造型术” 、莱因哈特的表现主义风格等,都对影视表演产生过影响,形成不同的影视表演风 格流派。影视表演与话剧表演同属表演艺术,在创作原则、创作方法和表演方法上都存在许多 共同的规律性。这决定了话剧演员与影视演员可相互流通人材。许多国家都

4、产生了一批优 秀的“两栖演员” 。然而,影视表演和话剧表演又从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受到影视和戏剧 各自不同的艺术特性和美学原则的制约。影视艺术的种种特性:逼真性、时空观、蒙太奇 以及影视特有的生产过程,必然带来镜头前表演的种种特点。1.屏幕的逼真性要求表演的生活化。影视反映现实极其逼真,将真实的现实环境(实景 偷拍时有时包括现实中的人)纳入自己的形象体系。影视演员是在与现实相一致的真实景物 中进行表演的,这就要求演员的表演与真实环境融为一体,做到自然、真实、生活化。要 以生活为原型,从中选择、提炼,再以生活的形态艺术地加以表现。此外,摄影机的近距 离拍摄和麦克风前的录音仿佛使演员处在放大镜和扩

5、音器下进行表演,最易暴露虚假,最 忌讳程式和过火的表演。这就要求演员非常自然地在镜头前动作,需要的不是舞台上那种 与观众保持一定距离所必要的强调和夸张,而是生活化的逼真,是含蓄与控制。当然,在 不同样式和风格的影视片中,对演员的表演有不同的要求,影视表演并不完全排斥夸张。 但是同戏剧表演相比,生活化确是影视表演的首要要求。2.综合艺术中蒙太奇处理下的表演。演员在摄影机前的表演并不是观众感受到的最后 形象。最后形象的完成还要经过两个重要阶段的再创造:一是摄影师拍摄时的艺术处理;二 是导演的蒙太奇综合处理和剪接上的再处理。包括摄影机的创造作用,音响、色彩、光影剧情网|分享最新电视剧分集和电影剧情介

6、绍 http:/的艺术效果以及不同景别、镜头的变换和蒙太奇的处理等。影视的这种综合性质,对演员 的表演既是帮助,又是制约。影视演员是依据导演的分镜头剧本进行创作的,其表演必须 在导演的总体构思下通过综合手段体现出来。因此表演时必须考虑到屏幕的综合效果并掌 握好表演的总体感。3.镜头感趋于内向的表演。影视演员表演时面对摄影机镜头,必须建立“镜头感” , 包括演员对镜头画面效果的具体感受,适应不同景别及各种摄影技巧的处理,适应影视持 有的场面调度等。比如远景 (或全景)与特写(或近景)这两极镜头显然要求演员运用不同的 动作幅度和技巧,以不同的表演分寸和手段来体现。前者往往着重形体的表现力;后者则要

7、 求丰富的内心体验和细腻的面部表情。影视的特写和近景是演员在屏幕上塑造人物形象, 尤其对人物进行心理刻画的特有的重要手段,不仅能摄取细微变化的面部表情,包括眼睛 的闪动,睫毛的颤抖,甚至一个不易察觉的眼神等;而且能揭示出人物的潜在感情和复杂的 心理活动。影视演员必须熟悉特写镜头的特性,努力掌握好拍摄特写镜头的规律和技巧。4.影视生产特点制约下的表演。其一是非连续的创作。影视演员在屏幕上表演的逼真 性常常是在实拍中极大的假定性下完成的。蒙大奇的分切拍摄,使演员的创作既不连贯, 又无顺序。因此,开拍前演员皮将角色孕育得非常成熟,包括人物的基调、性格及其发展, 规定情境的变化及各种人物关系的掌握,节

8、奏、角度的配置以及对各场戏和镜头的设想、 处理等。其二是一次性演出的艺术。影视是给千百万观众观摩的仅有“首次演出”的艺术, 影视演员的创作一次定型,一经实拍,表演就永远固定在胶片上。因此,演员要在开拍前 充分做好案头工作,重视和抓紧影视中的排演,以便开拍时进入应有的创作状态,在拍摄 现场抓住最良好的表演瞬间,将最佳的表演固定在胶片上。第三是特殊条件下的创作。杂 沓的拍摄现场要求演员创作上高度的注意力集中。技术性的拍摄生产要求演员学会在“无 穷的等待”和反复的“技术性排练”中节省和积蓄精力,以便保持旺盛的创作热情投入实 拍。还必须适应摄影机前无观众的表演,掌握好拍摄时与假想对象的交流以及借地位、借 视线等特殊的拍摄要求。5.形体、技能的特殊要求。演员应掌握多种技巧,如骑马、开车、游泳、格斗、射击、 歌唱、舞蹈及乐器演奏等。以便适应各种角色的要求。影视的逼真性和蒙太奇手段等特点,使影视创作中产生了非职业演员。但这并没有改 变演员创作的基本原则,也不能否定影视表演的艺术价值。一般来说,非职业演员难以胜 任需要高度表演艺术技巧、性格色彩复杂的各种角色。职业演员必须担负全面刻画各种人 物性格的任务。影视特性使表演产生两种类型:本色表演和性格表演。对这两种表演的评 价存在着不同的见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