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策略与营销反思(三)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4533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策略与营销反思(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动物策略与营销反思(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动物策略与营销反思(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动物策略与营销反思(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动物策略与营销反思(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物策略与营销反思(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策略与营销反思(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策略与营销反思动物策略与营销反思( (三三) )动物界有着过多的智慧行为,那是常年在自然界里生存的法则表现,经历了数以万年的验证。生存是动物的首要法则。而这条法则对于企业来讲一样实用。先谈生存,后谈发展,这是每个企业都要面对的现实。我们见过太多早衰的企业,也见过太多依旧辉煌的企业,不论未来会将如何,至少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努力,努力实现更长的生存时间。 动物策略与营销反思即是本人希望以动物界的细微趣事为引子,来谈论企业营销这样一个大话题。 11、鸭嘴兽的“蓝海” 这世间有很多动物是喜欢在浑浊的环境里躲藏自己的,淡水蟹就是这样的。因为在浑浊的河水中通常看不清东西,因此可以逃避天敌的追踪,安全地

2、躲藏。 但纵然是在非常浑浊的水中,鸭嘴兽依然可以轻易地逮住躲在沙泥中的小动物门,包括淡水蟹。如同特异功能一般,鸭嘴兽在水中游泳的时候是闭着眼睛的,不需要看,不需要听,它能够把蟹“看得“一清二楚,是依靠“鸭嘴“周围的微孔能感受到猎物肌肉运动所产生的电场,那些动物的微弱电场帮助鸭嘴兽很简单地发现他们的藏身之处。 相对于在清澈水环境中捕食的其他动物来说,鸭嘴兽无疑拥有发现“蓝海”并制胜于“蓝海”的能力。 在一些行业里,因为各类参与者过多,所以很多事务都已经非常透明,企业也就丧失了获得更多利润的空间。 水至清则无鱼,这道理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希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那就只有两个方向,一是寻求浑浊的水源,

3、二是将现有的水搞浑。 浑浊的水源不一定容易找到,但是对于营销高手来说,将水搞浑,重新塑造一个适合鱼蟹虾生活的空间还是比较简单的。 中国不乏这类营销高手。 如同当年保健品市场的概念层出不穷,就是这些营销高手的杰作,非常简单的一个医学道理,使劲地搅拌几下,于是转身变化为XX 因子,产品立刻变得前卫起来。 又如地产,也是这般了,如果只是表白自己是卖房子的,恐怕很难获得更高利润,于是就有这边推出湖水概念,那个推出山林概念,这边推出亲近高尔夫,那边推出远眺海岸线,无非都是为了将水弄浑,让利润在浑浊中暗暗地出现。 不去清水里捕鱼,那里只有不可上菜的小鱼苗。多练练感受得到电场的能力,把水搅浑,在“红海”里创

4、造一个“蓝海” 。 12、青蛙的怪癖 一直记得小时候生活在乡村里,周末总是一班小朋友一起去钓青蛙。并非完全为了给家里的鸡鸭增添营养,主要是在享受互相炫耀钓青蛙的本领。左手一个用铁丝撑成圆形的塑料袋,右手一杆木棍,系了一条条细细的缝衣线,线尾拴了个青蛙腿。 看那青蛙蹲在禾苗边上,于是就垂下钓竿,让那青蛙腿模仿虫子动,或一动一动,或一跳一跳,或顺着禾苗往上爬,使出各种本领来引诱青蛙。一般来说,青蛙只一跳就叼住诱饵,我们便迅速将钓竿往上提,左手的袋子过去一接,便将青蛙装了进去。 后来才明白青蛙有个怪癖,正是这怪癖让我们在童年的时候不知道捕杀了多少青蛙。它必须以活物充饥,否则就会绝食。造成这一怪癖的原

5、因并非青蛙挑食,而是它的眼睛根本就看不见不能动的食物。对于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青蛙视而不见,如同坐在出了故障的电视机前一样,只看灰蒙蒙的一片。一旦有什么活物从这一灰色的屏幕前掠过,倒是休想逃出青蛙的大眼,因此,青蛙对于运动中的猎物往往是十拿九稳,手到擒来。 青蛙之怪癖在营销上来说应当是一种专注。 如同青蛙专注于捕捉会动的动物一般,一个企业,如果能专注于某个方向,那必定是可以取得卓越成绩的。 我们所熟悉的著名品牌中,可口可乐是专门生产可乐的;红牛饮料一直都在功能饮料行业;海尔一直在做家电;万科毅然将万佳超市出售,为的也是走专注之路;华为这么多年仍然坚持压强原理,只希望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做到业界最

6、佳。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的全球领导人,具有近 20 年咨询从业经验的乔治波利,他建议企业家走专门化企业之路。IBV(即 IBM 设立的商业价值研究院)最新的研究成果“专门化企业”(Specialized Enterprise) ,比我们通常所谓的专业化更进了一步:无论内部职能还是业务能力,企业只做自己做得最好的事,剩下的都交由外部做得更好且更便宜的供应商去做。 和此前众人所熟悉的用木桶理论一样,该理论可以这么来解释:“只做自己的最长板,再用做出来的和买来的长板捆成一个最大的木桶” 。 长期专注于企业的主要方向,利用在长久时间持续形成的竞争优势,领跑在某个行业,最终成就企业做大做强、长盛不衰

7、的成长梦想,这应该是每个企业的梦想,唯一难点是在这个实现过程中,企业能否做到和青蛙一般,对斑斓世界的千般诱惑视而不见? 13、小鱼的活法 在快鱼吃慢鱼,大鱼吃小鱼的鱼类世界里,叶形鱼是其中一种非常奇特的鱼。 这是一种生活在南美洲的小河里的小鱼,它的外形像极红叶树的老叶,鱼头的前端生着一个形状和叶柄相似的小突起,看上去像一片飘零的落叶。尤其是当它穿行在小河两岸边的水草丛时,真像岸边树上掉下的一片叶子。仔细观察,才发现这种鱼在身体构造上也非常独特,它们的鳍很小,透明无色,通过非常频繁地摆动鳍,让它们在水里游动的姿势就象是在顺水漂浮。 叶形鱼常常一动不动地躺在水底、即使是被网捞起时,也毫不动作,捕鱼

8、者必须仔细挑出捞到的树叶,才能从中发现一些是“活”的叶形鱼。 叶形鱼虽小,但也以捕食更小的鱼和昆虫为生,它们长时间的不动声色,慢慢地靠近猎物,然后来个突然袭击,十拿九稳。 在营销中,叶形鱼代表的其实是一些小企业的活法,三大特点构筑起他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其一,因为机构小,便可以自由地适应环境,如同落叶鱼一般,将自己隐藏成水中的落叶。其二,因为小而不起眼,接近市场的机会大,小企业的行动如果比较隐蔽,则更难引起关注,便可以顺利赢得发展的机会。其三是小企业需要存活,必须要对事业专注,在某个方面有独特成就。 在风险万分,瞬息千变的市场氛围里,小企业缺乏更多的资源,也缺乏厚重的沉淀,因此善于伪装自己,规

9、避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就是小企业的活法,避开与强大竞争对手的直接对抗,积极地寻找市场空隙是其在竞争中得以继续生存并成功的原因之一。在强大无比的大企业面前,小企业只有看清形势,从事有特色的营销才能站稳脚跟。 正如多年前的浙商一般,总是在不起眼的行业里找准自己的出路,走出不同寻常的成功之路,他们做袜子、打火机可以做到全球市场,众多的企业都瞄准一个小而专注的方向,铺开的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14、鲶鱼的冲撞 多年前读过的一则小故事,说的是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够让其活着运回岸上,价格就会比死沙丁鱼高出好几倍。但由于路途遥远,往往沙丁鱼运到半路就会死掉,很少有人能够将沙丁鱼活着运回来。

10、只有一艘鱼船每次都能成功地带回活的沙丁鱼,船长因此赚了很多钱. 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船长在沙丁鱼里放入了鲶鱼。鲶鱼是好动的鱼,在沙丁鱼群里疯狂乱闯,于是沙丁鱼群就被冲撞得四处乱跳,因此带动了所有鱼儿不停的游动,让水里充满活力与氧气,沙丁鱼因此就活着运了回来。 这在企业管理里被称为“鲶鱼效应“的经典案例,已经被广泛运用在企业管理中。 在营销中,鲶鱼效应同样有着巨大示范作用。一个已经培养起来的市场,如果营销模式长期不变,就会缺乏新鲜感与活力,如同成群的沙丁鱼一般,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就会因为缺氧而死亡。而企业也会因为缺乏竞争而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衰微,逐渐走向衰弱。 以零售业为例,近年来满百送券的

11、促销方式已经被各地的百货公司运用得非常熟练。但也正因为此,大多企业都走入同一个思维方式,只要是希望做促销活动,就是满百送券。尽管每次活动开始的时候市场显得很活跃,但实际上所有零售企业营销人员都清楚其实已经是非常的疲软,缺乏竞争力。 又如数年之前,国内保健品市场异常火爆,但旋即就陷入营销模式单一的怪圈,最终走向疲乏,整个行业都趋近死亡。 再如福建的运动鞋品牌,尽管目前在国内都享有较高品牌效应,但他们的营销推广思路依旧是单一的模式,这也体现出核心竞争力过于单薄的事实,因此如果在整个行业内不多方进行竞争力提升,很有可能重蹈其他行业的覆辙。 如果一个行业开始出现这样的市场情况,必须引进鲶鱼来对市场进行

12、冲击,改变一下疲乏市场的竞争状态。 如同深圳的服装业,与着无数的品牌,但大家都走着同样的方向,突然冒出一个设计师品牌天意,在国内、国际频频爆出优秀创意,给深圳服装带来众多新的思考,于是整个行业开始朝向更加良性的发展方向发展。 水至清则无鱼,市场太安静了,那就是一个行业低靡的时候。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只有在市场狠狠地被冲撞,企业才会更加健康地生存和发展。这就是鲶鱼的特别作用。 (本系列文章已经在中国工业报名牌周刊连载,谢绝转载,违者必纠。 ) 陈志华,知名营销策划人,在各专业杂志发表营销理论研究超过二十万字。对零售品牌迅速占领市场有丰富实战经验和独特的观点。与我交流:Email:,谢绝未经授权而进行的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