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1 实施 无锡市消防条例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4044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06-01 实施 无锡市消防条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06-01 实施 无锡市消防条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06-01 实施 无锡市消防条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06-01 实施 无锡市消防条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06-01 实施 无锡市消防条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06-01 实施 无锡市消防条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06-01 实施 无锡市消防条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06-012012-06-01 实施实施 无锡市消防条例无锡市消防条例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26 号 无锡市消防条例已由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 2012 年 2 月 28 日制定,经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 2012 年 3 月 27 日批准,现予公布,自 2012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2012 年 3 月 27 日无锡市消防条例(2012 年 2 月 28 日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制定2012 年 3 月 27 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

2、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 江苏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防火、灭火和相关应急救援工作,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第五条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站建设

3、、消防装备建设、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消防监督管理、灭火、应急救援、执勤训练等消防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消防工作实际需要。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在征收的建设工程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公共消防设施、设备建设、维护与管理。第六条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消防公益事业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单位和个人捐助消防公益事业。消防公益性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鼓励公民参加消防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消防志愿服务活动。第七条 对在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消防安全责任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

4、处和各级各类开发区应当建立和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与下一级人民政府和本级人民政府派出机关、派出机构、有关部门签订年度消防工作责任书,并考核完成情况。第九条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消防安全委员会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研究、监督、指导本地区消防安全工作,协调解决本地区消防安全重大问题。第十条 市、县级市、区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同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公安派出所按照规定负责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等工作。发展和改革、规划、建设、安全生产监督、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市政和园林、交通运输、质量技术监督、工

5、商、教育、民政、财政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实施本条例。第十一条 市、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发展和改革、规划、公安等部门编制消防规划,并纳入城乡规划。镇人民政府编制的镇总体规划应当包括消防内容。市、县级市人民政府根据消防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并将公共消防设施纳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同步组织实施。第十二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各级各类开发区应当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指导辖区单位开展群众性消防活动,督促有关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协助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及火灾事故善后处理工作。第十三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居民、村

6、民社区管理、服务体系等自治内容,制定防火安全公约;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协助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第十四条 住宅区和其他共用建筑专有部分的消防安全由业主负责,共有部分的消防安全由所有业主共同负责。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对住宅区物业进行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管理区域内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未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对住宅区物业进行管理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业主、使用人签订防火协议,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对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维护管理。第十五条 机关、团体、

7、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消防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配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完善消防设施,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责任。第三章 消防宣传教育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消防宣传教育年度计划,设立消防安全教育基地,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消防安全意识。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对有关单位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向公众开放消防站,提供消防宣传资料,开展消防知识宣传,定期组织消防志愿者和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第十八条 教育部门应当将学

8、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教育计划,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在职培训内容,指导和监督学校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并进行考核。民政部门应当将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减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各类福利机构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指导和监督有关单位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岗位培训考核内容,并督促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科学技术、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和消防法律、法规纳入科学普及和普法教育内容。其他相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能,依法组织和监督指导相关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第十九条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

9、应当开设消防宣传教育栏目,适时免费刊播消防公益广告。第二十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在社区、村庄的公共活动场所设置固定消防宣传设施,利用广播、视频设备适时播放消防安全常识,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第二十一条 各类学校应当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火灾预防、用火用电知识和火场自救互救、逃生常识教育,组织师生到消防安全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第二十二条 物业服务企业、公共交通运营单位、公众聚集场所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单位应当利用户外广告、电子显示屏、楼宇电视等设施,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第二十三条 企业和事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10、员,人员密集场所保安人员,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负责人以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监理人员和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对其进行消防安全知识专门培训。第四章 消防设施建设、维护与管理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消防规划落实消防站、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供水等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及时予以补足和更新,并由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消防设施、消防装备进行验收和检查。第二十五条 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消防组织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和责任区灭火、应急救援等工作需

11、要,配备消防装备。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市政消火栓的监督和使用,并进行统计编号和建立档案。市政消火栓的建设和维护管理由供水单位负责,所需资金由当地人民政府承担。新建、改建、扩建市政道路时应当对市政消火栓同步设计、施工和验收;建设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将相关施工图纸报市、县级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市政消火栓实行专用制度,除灭火救援、消防训练和绿化、市容等公共用水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供水单位应当保障灭火救援用水,灭火救援用水损耗由当地政府负责补偿。第二十七条 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在住宅小区消防车通道、消防车登高作业场地设置禁止占用的明显标识,确保通道畅通

12、。利用小区道路施划停车位不得占用消防车通道,不得影响消防车登高作业,施划前应当报辖区公安派出所备案。禁止在消防车通道以及消防车登高作业场地擅自停放机动车辆。第二十八条 按照消防技术标准设置消防控制室的单位,应当落实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每班不得少于两人,值班操作人员应当取得消防行业特有职业(工种)资格。第二十九条 鼓励、支持消防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广使用先进的消防技术设备和新型防火材料。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单位应当接入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确保正常使用,不得擅自关闭或者拆除。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管理单位应当承担安装调试、中心值班、信息处置等技术服务职责,将联网单位火灾报

13、警系统运行状况及故障情况及时反馈至用户单位,并报告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第三十条 下列建筑或者场所应当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一)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每秒三十升的厂房和仓库;(二)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木结构历史建筑;(三)居住与非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生产、储存、经营混合设置在同一建筑内的场所;(四)人员密集场所;(五)法律、法规或者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其他建筑或者场所。第三十一条 鼓励社会单位、居民家庭安装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下列未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建筑或者场所应当安装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一)老年公寓、寄宿制学校、幼儿园、福利院等人员密集场所

14、;(二)无人值守的通信、电力机房等重点场所;(三)法律、法规或者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其他建筑或者场所。第五章 火灾预防第一节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第三十二条 人员密集场所应当在建筑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疏散设施的醒目位置设置消防安全标识,在场所的大厅、主要通道等公共活动区域设置疏散示意图或者通过张贴图画、广播、视频等方式,告知维护、使用消防设施、器材以及紧急情况下逃生自救的方法和要求。公共娱乐场所休息厅、录像放映室、歌舞厅内应当设置声音或者视频警报,保证在火灾发生初期,将其画面、音响切换到应急广播和应急疏散指示状态。第三十三条 公共娱乐场所、高层公共建筑禁止使用瓶装液化气。餐饮场所的餐厅确需使

15、用燃气的,应当采用管道供气方式,并采用防火分隔设施与其他场所隔开。第三十四条 禁止在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营业时间进行电焊、气焊等动火施工。第三十五条 人员密集场所的厨房烟道、燃油管道应当每季度检查清洗一次,并做好记录。第三十六条 歌舞厅、夜总会、电子游艺厅、网吧、多功能酒吧应当设置在建筑物地面一至三层;需要设置在建筑物其他楼层的,应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特定要求,履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职责,按照核定总人数配备防烟面罩和一定数量的应急手电、逃生绳等设施。第三十七条 商品交易市场的开办者应当配备消防专(兼)职管理人员,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场内经营者的日常管理。场内经营者使用的电气线路和用电

16、设备,应当委托具有资格的施工单位和持有上岗证的电工负责安装、检查和维修。禁止在市场内擅自拉设临时线路、违规使用电器设备。第二节 高层建筑、地下空间消防安全管理第三十八条 建筑高度超过一百米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应当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设置避难层(间) 。避难层(间)应当设置明显标识,防排烟、应急照明等消防设施应当保持完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第三十九条 建筑高度超过一百米、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一千平方米的公共建筑,按照消防技术标准设置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或者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确有困难的,建设单位应当单独或者与相邻单位共同设立消防执勤站点,并配置相应的灭火救援设施。第四十条 高层建筑内的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根据需要配备应急手电筒、防烟面具等逃生器材及使用说明。鼓励高层建筑所有人或者使用人自备救生绳、口哨、手电筒等自救工具。第四十一条 高层建筑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对建筑物依法进行局部改造或者内部装修前,应当事先告知物业服务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