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研之西医综合部分重点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4041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考研之西医综合部分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1考研之西医综合部分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1考研之西医综合部分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1考研之西医综合部分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1考研之西医综合部分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考研之西医综合部分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考研之西医综合部分重点(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1 考研之西医综合部分重点考研之西医综合部分重点一、诊断及内科学考查目标西医综合诊断及内科学的考试范围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诊断学及内科学教材。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二、诊断及内科学考点解析这节我们来解析一下诊断及内科学。诊断学大纲没有变化。内科学2011 年的考试大纲中,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第七章):高血糖高渗状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是新增知识点,需要引起重视。下面我们就按大纲进行详细解析。诊断及内科学第一部分诊断学重点掌握一些典型的

2、症状,会对我们复习内外科时有所帮助,还有肠、胆、肾绞痛鉴别,一般检查,胸部检查,实验室检查中的一些指标的正常值。第二部分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胃食管反流病病例及临床表现。自身免疫性胃炎和多灶萎缩性胃炎的区别,这是考试重点。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的区别,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肠结核 85%好发与回盲部。溃疡型肠结核与增生型肠结核的对比。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表现。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之间的鉴别。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表现。肝硬化失考试重点,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都要熟练掌握。原发性肝癌中注意考试中常考的几个易混概念,如:胆管癌、肝癌、微小肝癌、小肝癌等。肝癌的转移途径及临床表现。

3、AFP 的临床意义。肝性脑病的氨中毒学说及假神经递质学说。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胰腺炎这部分可与外科学急慢性胰腺炎一并复习。急性中毒的抢救原则。有机磷中毒注意区分 M 样、N 样症状。第三部分循环系统疾病重点掌握心衰,各型心律失常,心绞痛和心梗,心绞痛与心梗临床表现的鉴别,心梗的心电图,心瓣膜病的临床表现,高血压的病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并发症及临床意义。心衰这部分是考试重点,尤其是慢性心衰。记忆交替脉、奇脉、水冲脉常见疾病。心律失常这部分内容既是考试重点又是难点。注意各种波形的临床意义及正常值。房早、交界性早搏、室早的比较。这章掌握各型心律失常的特点及治疗。心绞痛与心梗是考试重点需全面掌握

4、。心脏瓣膜病中二尖瓣关闭不全与二尖瓣狭窄的鉴别,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与主动脉瓣狭窄的鉴别。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表现及治疗,高血压临床分型。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之间的比较。心包炎章节中注意一些常考的英文体征。第四部分呼吸系统疾病重点掌握支扩的临床特点,各型肺炎,肺结核,慢支的治疗原则,支气管哮喘,呼衰,痰液性质与疾病,COPD 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分级及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注意总结一些常见疾病体征及常见临床疾病。慢性肺心病的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治疗中注意利尿剂和强心剂的应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平喘治疗中各平喘药代表药物、作用机理。支气管扩张临床特点及治疗,注

5、意其与肺脓肿的区别。呼衰为考试重点内容,呼衰的诊断标准,酸碱失调及电解质紊乱的判断,呼衰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注意几种肺炎的鉴别: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病毒性肺炎、绿脓杆菌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常考点:不易形成空洞、最易发生大叶性肺炎、易发生感染性休克。肺脓肿的感染途径和病原菌。各种肺炎的首选治疗药物。肺结核为考试重点,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在治疗中注意记忆常考药物。胸腔积液的的积液性质和主要病因,漏出性胸水和渗出性胸水以及良恶性胸水的鉴别。闭合性、张力性、交通性气胸的比较及治疗。第五部分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总论中注意一些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如

6、蛋白尿、血尿、水肿及一些常见症状。需要记忆一些综合征的易混概念,如: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尿道综合征等。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隐匿型肾炎的鉴别,上述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这部分内容为考试重点。尿路感染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急性肾衰的病因分类及临床表现,慢性肾衰的分期、临床表现。本部分复习时注意与外科学相关内容联系。第六部分血液系统疾病重点掌握各系细胞发育规律,贫血分类,铁的体内代谢,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再障的临床特点,白血病,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注意几个常考小体的概念、病理特征、常见疾病。MDS 的

7、各型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白血病这章在本部分为考试重点内容,常见白血病类型,白血病的临床变现、治疗、化疗方案,慢粒和慢淋的鉴别。淋巴瘤的临床表现,HL 与 NHL 的鉴别,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第七部分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重点掌握甲亢,CUSHING 综合征鉴别诊断,糖尿病,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甲亢部分常考,Graves 病的临床表现,甲亢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糖尿病为考试重点,其分型、临床表现、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鉴别诊断及治疗。Cushing 综合征的分类特点及鉴别诊断,注意常考的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第八部分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总论中注意分类,主要症状体征。重点掌握类风湿关

8、节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科的考试是一个考的非常细小的科目,因此虽然有大的重点章节可以划分,但是出题时,并不会特别遵循这一原则,所以希望同学们一定全面仔细的看书复习。2011 年考研西医综合大纲变化详解:病理学一、病理学考查目标西医综合病理学的考试范围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病理学教材。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二、病理学考点解析这一节我们将继续为大家进行大纲解析系列中的病理学。病理学2011 年大纲与 2010 年相比没有

9、变化。病理学的重点在于记忆病理的特征性的改变及其代表的疾病和部位。每个章节均是如此。下面我们对病理学中大纲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解析。病理学第一部分细胞与组织损伤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这章是考试的重点,需要同学们全面掌握,尤其是对相关概念和常见部位、组织或器官。概念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理解萎缩概念时应注意:是实质细胞而不是间质细胞,一定是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的缩小,萎缩的器官不一定都有体积减小。各种变性的定义及好发部位。细胞坏死的定义及好发部位。注意凋亡和死亡的区别。第二部分修复代偿与适应重点掌握肉芽组织,细胞再生能力。第三部分局部血液与体液循环障碍这部分重点内容是血

10、栓和栓塞的分类及组成特点。注意几个易混概念,如:血栓、栓塞、栓子、缺血、坏死等。栓塞的分类及好发部位。第四部分炎症重点掌握炎症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病理学分型。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增生,其中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炎性反应的内容是难点也是考试的重点。急性炎症的分类及病理学特点。判断某种疾病是纤维素性炎还是化脓性炎一般对于考生比较难判断,因为不可能书上每种疾病都讲到,只要了解该疾病基本病理过程就容易作答。第五部分肿瘤本章为考试重点,其考点往往在于对一些特殊肿瘤的考查,同学们需全面复习。要熟记一些常考概念,如: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非典型增生等。常见肿瘤及

11、其特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常考临床检验值及意义。第六部分免疫病理重点掌握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还要注意免疫病的一些概念。第七部分心血管系统疾病重点掌握风湿病的发病机制,高血压的发病因素及病理特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特征及危险因素、心肌病的概念,心肌炎的分类及特点、特殊类型的心肌炎。风湿病中注意分期及各期病理特点,尤其要重点分析 Aschoff 小体,其常考且较细。几种风湿性心脏病的比较。注意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内膜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比较,并从比较中可以看出三者均可出现疣状赘生物。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及基

12、本病理变化,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易混概念,如: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粥瘤、动脉瘤。心肌临床特点病的分类及特点,注意对比记忆。第八部分呼吸系统疾病重点掌握肺气肿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病理特点、肺心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硅肺的基本病理变化,硅结节的特点,各种肺癌的特点。注意慢性支气管、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的比较。肺炎部分注意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鉴别。肺癌的组织学类型的比较。第九部分消化系统疾病重点掌握慢性胃炎的类型及病理特点。A、B 型胃炎的区别。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是考试重点,肝硬化坏死类型、定义、临床意义及好发部位。肝硬化病因及发病机制。消化系统肿瘤中一些基本概

13、念易混淆,请同学们归纳总结以便记忆。早期食管癌的特点。早期胃癌、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大肠癌的分期。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特点。第十部分造血系统淋巴样肿瘤的分类,分类较混乱,但往往是考试重点,记住一些常考的 T、B 细胞型分类。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鉴别。Burkitt 淋巴瘤。免疫表型和核型分析。十一部分泌尿系统疾病各类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学改变是重点内容,与内科的泌尿系统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需注意。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急进性肾炎的分类及特点。脂性肾病、膜性肾病、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区别。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的比较。第十二

14、部分生殖系统疾病重点掌握乳腺癌常见病理类型。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的比较。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与绒毛膜癌的对比记忆。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及特点。第十三部分传染病及寄生虫重点掌握结核结节的病理特点,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的特点及鉴别,伤寒病理变化。菌痢的分型及特点,注意与伤寒的鉴别。肠阿米巴病与菌痢的区别。急慢性血吸虫卵结节的致病机理及特点。流脑和乙脑的鉴别。梅毒中树胶样肿注意与结核结节的鉴别。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第十四部分其他重点掌握甲状腺癌的组织学分型及临床表现。以上就是对病理学部分大纲进行的解析,有些知识需要同学们归纳总结比较。希望大家可以在一些重点内容的基础上更深一步做好复习。2011

15、 年考研西医综合大纲变化详解:生理学一、生理学考查目标西医综合生理学的考试范围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生理学教材。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二、生理学考点解析生理学大纲有细微的变化。新增了两个知识点,分别是:(1)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二章):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增加: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2)神经系统(第十章):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其考察的重点分析如下:第一章绪

16、论考纲没有变化,重点考察的就是正负反馈调节、自身调节的区别以及相对应的例子。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而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必须记清楚这些代表性的例子,尤其是正反馈和自身调节的例子。还要注意联系后面章节区分哪些是正反馈哪些是负反馈,举例说明如血液凝固过程、分娩过程、排尿排便反射等这些都是正反馈,再如减压反射、肺牵张反射、甲亢时 TSH 分泌减少等都是负反馈,同学们应总结出一些例子,在解题时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些生理过程中,既无闭合回路又无调定点的不属于反馈调节。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这一章比较重点,每年都会有本章的考题,大的重点就是物质的交换和动作电位。这将会涉及到今后各个章节的学习,同学们必须深入的理解加以牢固记忆。几种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如果比较起来记忆在解题时更容易区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要理解去记忆。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局部电位的例子,如微终板电位、终板电位、EPSP、IPSP 等都是局部电位,同时大家还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局部电位和局部电流的区别,局部电位是指没有达到动作电位水平,而局部电流则是指动作电位的传播方式,要注意区分二者。第三章血液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