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十—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3621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十—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甘肃省十—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甘肃省十—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甘肃省十—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甘肃省十—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十—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十—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十甘肃省十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甘肃省十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实现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特制定本规划。一、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形势分析“十五”期间,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成效显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许多

2、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有力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全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文化资源开发步伐逐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优势文化品牌逐步做大做强,竞争力明显提高;现代传媒、出版发行、文娱演艺、文化旅游业发展较快,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逐步建立;民营文化企业异军突起,多元化投资格局初步形成。2001 年至 2004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长速度分别为9.0、9.5、11.4、15.7,呈逐年加快的态势。2004 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 25.29 亿元,占全省 GDP 的 1.62,全省现有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约 22 万人

3、,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的 1.45。“十一五”期间,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极好的机遇。我省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革命文化遗存丰富,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鲜明,现代文化具有一定实力,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持续的事业投入使文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多年来发展文化产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力量,为今后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为发展文化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内在

4、动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省文化资源分布比较分散,开发成本高;改革任务重,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有待革除;产业规模小,业态层次低,竞争力有待提高;动漫游戏、电玩软件等新兴产业领域尚未涉足,产业升级的任务很重;文化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主体有待大力培育;文化经济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投资渠道比较单一等。因此,必须解放思想、坚持改革、锐意进取,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实现我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

5、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努力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管理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我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二)基本原则1、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6、高度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充分考虑文化的产业属性,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讲求经济效益,努力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2、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有效发挥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引导、扶持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依靠市场机制,吸引更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参与开发文化产业。3、坚持以改革促发展。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体制,转换机制,着力抓好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等关键环节,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文化企业改革,

7、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4、依托事业基础,促进产业发展。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充分依托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投资积累和人才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开发,拓展经营领域,壮大自身实力,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5、开发优势资源,实现重点突破。以现有文化资源为依托,挖掘和培育新的文化资源,选择具有优势资源、产业基础扎实、市场前景看好的重点行业和区域,集中力量优先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要注重保护文化资源,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6、实施品牌战略,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充分挖掘现有文化品牌的潜力,努力培育一批新的知名品牌,以资源优势保障品牌开发,以品牌开发推动市场开放,采取“请

8、进来、走出去”方式,把着力点放在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上,带动我省文化产业全方位发展。(三) 主要目标“十一五 期间,甘肃文化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增长速度高于全省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率达到 15,现代传媒、出版发行、文娱演艺等支柱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力争达到20。到 2010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比 2005 年翻一番。初步形成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富有甘肃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三、重点行业发展集中力量发展现代传媒业、出版发行业、文娱演艺业、文化旅游业四大重点产业,构建以现代传媒业、出版发行业、文娱演艺业、文化旅游业为支

9、柱,体育健身、网络文化、艺术品和广告会展业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一)现代传媒业发展目标:到 2010 年,力争实现增加值 13亿元,年均增速达到 20。主要任务:1、深化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和甘肃广播电影电视总台(集团)内部改革,完善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积极探索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 。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确保党和人民喉舌性质的前提下,优化组织结构,转变经营方式,实现规模化经营、集团化运作,不断扩大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2、进一步优化报业结构,调整、整合都市类报纸,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细分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重点扶持办好甘肃日报),加快设备更新改造,投资建设

10、网络信息平台和印务中心,提高办报质量和经营水平,扩大影响力和发行量。3、积极推行制播分离,实施品牌战略,按照“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要求,不断提升节目质量和受众市场占有率,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技术改造,实现节目制播、传输、接收数字化,大力推进全省县以上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进程,开展新的增值业务;提高营销策划水平,拓宽赢利渠道,形成广告、影视剧、网络服务、音像制品等多业并举、共同发展的传媒产业链;加大网络整合力度,建成省、市、县三级光缆网络,扩大全省广播电视传输覆盖,使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 94和 95以上;建立数字电影发行放映体系,积极开发电影市场。4、加强新闻网站

11、建设,开办论坛、英语栏目,健全新闻网站管理体制,建立网上评论和网上监控两支队伍,规范舆论导向和行为,逐步形成网上舆论强势。(二)出版发行业发展目标:到 2010 年,力争实现增加值 10.5亿元,年均增速达到 20。主要任务:1、深化改革,加快资源整合,促进集团化建设。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快推进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度开发读者品牌价值,延伸和完善产业链,进一步做大做强。创造条件组建甘肃新华发行集团和甘肃印刷集团。2、调整图书出版结构,改变出版环节过多依赖教材、教辅的现状,策划出版甘肃通史 、 甘肃农村小康建设丛书)等一批重点图书,整体提高我省图书出版的质量和

12、效益。调整期刊结构,合理定位、突出特色,增加甘肃期刊在国家重点期刊和核心期刊的比例,大幅提高期刊在出版发行业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开展版权贸易。3、引导大型国有印刷企业推进股份制改造,促进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支持中小印刷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包装装潢印刷企业,提升我省印刷业总体水平。4、加强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等文化产品市场和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要素市场建设,完善现代流通体制。建立全省大型图书物流配送中心,加强重点县市和基层图书发行网点建设。放手发展民营发行业,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发行实体

13、。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和网上书店,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三)文娱演艺业发展目标:到 2010 年,力争实现增加值 9.5 亿元,年均增速达到 20。主要任务:1、加快国有院团改革步伐,整合全省演艺资源。积极推行编导人、制作人制,逐步推进艺术人才自由职业化进程。改革经费投入机制,重点扶持具有地方特色和国家水准、实行事业体制的艺术院团,积极推动其它艺术院团逐步转制为企业。加强同传媒业的合作,推动舞台表演艺术产品向电子、图书等传媒产品的转化。积极鼓励社会办团,形成公有、非公有等多种艺术表演组织形式竞争发展的格局。2、以敦煌舞为重点,重点推出敦煌系列舞台表演艺术精品,挖掘和发展陇剧、皮影、花儿等地方特色艺

14、术和以“花儿组曲”为代表的民族交响乐,推出一批新创剧目、重点剧目和精晶剧目。3、积极引进国内外有特色的健康文娱项目,加大传统文娱形式的创新力度,规范发展电子、网络娱乐,提高文化娱乐业的品位、档次和科技含量,加快娱乐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步伐。4、加强演出中介服务网络建设,推行演出经纪人制、演出季制。通过文化交流与商业演出相结合、双边与多边文化交流相结合、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相结合方式,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国内外演出市场。5、利用艺术院团人才资源优势,鼓励社会办学力量注入资本,规模发展艺术培训业,建设艺术人才基地。(四)文化旅游业发展目标:到 2010 年,力争实现增加值 15 亿元

15、,年均增速超过 15主要任务:1、在有效保护文物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推出一批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和产品。精心打造天水历史文化旅游区、陇南三国文化旅游区、平凉崆峒文化旅游区、甘南藏族文化旅游区、定西生态文化旅游区、张掖裕固族文化旅游区、敦煌文化旅游区、嘉峪关长城文化旅游区等八个文化旅游区,打造天水一兰州一敦煌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大漠风情和甘南临夏兰州白银黄河风情、民族文化、草原风光文化旅游精品线,重点建设国家公布的兰州临夏岷县宕昌迭部若尔盖和兰州定西会宁静宁六盘山两条红色旅游精品线。注意开发大型现代企业的旅游资源。2、改革文化旅游景区

16、的管理体制,整合全省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文化旅游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加强文化旅游业同传媒、演艺、娱乐业的合作,逐步形成集文物展示、流通、复制、仿制、出版、文物影视拍摄与文化旅游产品生产销售、文艺演出、休闲娱乐、观光等一体化的产业体系。3、建设和完善甘肃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提高文化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五)其它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到 2010 年,体育健身、网络文化,力争实现增加值 4 亿元,年均增速超过 15。主要任务:艺术品和广告会展等其他文化产业 1、体育健身业。要大力发展体育健身娱乐、竞赛表演、培训和体育彩票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方位开发和培育体育市场,逐步形成以体育服务业为基础,多业并举、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体育产业体系。2、网络文化业。要全力推进网吧连锁经营,引导提升服务层次、拓展新的增值服务。同时要积极发展网络游戏、软件开发等高业态层次产业门类。3、艺术品业(含文物复仿)。要以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为重点,以书画业和文物仿为辅助,建设特色艺术品生产经营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