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一轮复习光学练习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3386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中考一轮复习光学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海中考一轮复习光学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海中考一轮复习光学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海中考一轮复习光学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海中考一轮复习光学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中考一轮复习光学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中考一轮复习光学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 13(a) (b) 图 141、 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 30,则反射角为 ( )A 15。B 30。C 45。D 60。2、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应大致在_。在图 13 中,光屏中心呈现了清晰的 烛焰像,此时像距为 _厘米,所成的烛焰像应该是图 14 中的图_选填“(a) ”或“(b) ”。3、小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6 所示). 小明用的镜片是 透镜,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 ). 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和镜片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清晰的像,然后测出蜡烛到镜片的距离是

2、20 厘米,则烛焰到光屏的距离约是厘米,此透镜是焦距是 厘米. 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 14 所示,图中 A 是 (填器材名称) , 放在“烛焰”上的手指 被烧痛(选填“会”或“不会” ).5、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 为反射角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反射面的两侧 C反射角等于入射角D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 6、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厘米,把烛焰放在主光轴上距离凸透镜 30 厘米处,凸透镜成的 像是 立的。将它移至距离凸透镜 15 厘米处的过程中,凸透镜成像的大小逐渐 。 若要在光屏上得到与烛焰等大的像,烛焰应放在

3、距离凸透镜 厘米处。7、当烛焰离凸透镜 40 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当烛焰离凸透镜 10 厘米时,所成的像-( ) 。A 一定是虚像。 B 一定是缩小的像。C 一定是放大的实像。 D 可能是缩小的像。 8、如图 17 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M 的位置垂直放一块_,实验时,点亮 蜡烛 a,移动 M 后面没有点亮的同样的蜡烛 b,直到从前面不同位置看去,M 后面的 b 好 像被点亮似的。观察比较 a、b 的大小,可以得到像和物体的大小_。当蜡烛 a 慢慢 靠近 M 时,观察到蜡烛像 b 的大小 (选填“变小” 、 “变大”或“不变” ) 。若在图 6M 后面挡一张黑纸

4、, (选填“仍能”或“不能” )看到蜡烛 a 的像。9、某同学在用厚玻璃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发现能成两个像,如图 7(a)所示。于是用三块材料相同、厚度不同的厚玻璃分别进行实验,并将现象分别记录在如图 7(b)、(c)、(d)所示的方格纸上。图中 A1、A2(B1、B2和 C1、C2)为物体 A(B 和 C)分别在厚玻璃中通过前、后反射面所成的像。请仔细观察装置和实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结论:(b) (c) (d) 图 7(1)比较图 7(b)或(c)或(d)中前反射面所成的像与物到前反射面的距离关系,可以初步得出: 。(2)进一步分析比较图 7(b)和(c)和(d)中同一支蜡烛形成的两个像间的

5、距离与玻璃板厚度的关系,可以初步得出: 。 10、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 固定透镜位置,对调蜡烛和光屏位置后,光屏上 ( ) A 一定不成像。 B 可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C 可能成缩小、倒立的像。 D 一定成放大、倒立的像。11、在研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时,甲组同学安装的器材如图 13 所示,他们在实验中只能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残缺的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乙组同学安装的器材如图 14 所示,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在不改变烛焰和光屏位置的前提下,当把凸透镜移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烛焰的像。他们是把凸透镜向 (选填“左” 、 “右”

6、 )移动到该位置的,新出现的像是 (选填“缩小” 、 “放大” )的 (选填“实” 、 “虚” )像。图 13 图 14图 17Mba(a)12、自动监控与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 1 米处的人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控制中心。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透镜,焦距可为_(选填“0.5 米”或“0.1 米”)。 13、一个人从远处走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 ( ) A 不变。 B 逐渐变小。 C 逐渐变大。 D 先变小后变大。14、人的眼球和照相机的镜头都属于 透镜,使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调节照相机上 的 和感光底片之间的距离,可以使一定距离处的物体在底片上清晰成像;人眼

7、是 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形状来改变它的 ,使不同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 15、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要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 实验时,应保持 和 的位置不变,再移动光屏找像16、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另一侧距透镜 28 厘米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清晰的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0 厘米 B30 厘米 C20 厘米 D10 厘米 1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张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 格处的内容。18、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像大小的特点,小华同字分别将物体 A、B 置于玻璃板前,然后用与 A、B 完全相同的物体 A 、B寻找像的位置

8、,如图 8(a)、(b)所示。接着,他改变A 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如图 8(c)、(d)所示。实验结果,观察到 A 、B总能与 A、B 的像完全重合。请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分析比较图 8(a)或(b)及相关实验结果可得: (21) 。(2)分析比较图 8(a)和(c)和(d)及相关实验结果可得: (22) 19、图 13(a)所示的实验仪器称为 (1) ,此时它的示数为 (2) 牛。在图 13(b)中,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厘米,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应是倒立 (3) 的实像(选填“缩小” 、 “等大”或“放大”)。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向左移动时,应将光屏向 (4)

9、 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选填“左”或“右”)。20、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当人从远处靠近平面镜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的像变大,像向平面镜靠近 B人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不变 C人的像大小不变,像向平面镜靠近 D人的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不变 21、 在图 8 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 OB 画出入射光线 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22、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 12 厘米,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1) 。在图 12 中,若光屏中心呈现了清晰的 烛焰像,此时物距为 (2) 厘米,所成烛焰像应该 是(3) (选填“

10、放大” 、 “等大”或“缩小” )的实像。 23、离凸透镜 30 厘米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20 厘米 B 30 厘米 C 40 厘米 D 50 厘米24、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 _是反射光线,_是折射光线.25、如图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MN进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其中一种介质是 空气,则入射角为_度,MN的_侧是空气(填“左“或“右“)26、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 ,某小组同学利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图 8BN60O图 12(f1f2f3) 、同一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等进行实验。他们

11、分别用三个凸透镜进行了三组实验,实验步骤和操作均正确,并将每次实验的物距 u、像距 v 以及所成像的大小情况等分别记录在表一、二、三中。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与 2 与 3 或 4 与 5 与 6 数据中物距 u 与像距 v 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4) 。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5) 数据中物距 u 与像距 v 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增加而增大。 进一步分析比较各表中的数据,寻找物距、像距与成像大小的联系,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a)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3、5、6、8、9,可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物体在凸透镜

12、中成缩小的实像时, (16) 。(b)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7 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初步的结论: (17) 。27、如图 3 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 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电压表的示数相同,则 ( )A 灯 L 可能变亮。 B 灯 L 一定熄灭。 C 电阻 R 一定断路。 D 电阻 R 可能短路。 28如图 4 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甲和 p乙的关系为 ( )A 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p乙。 D 以上都有可能。V1V2LR图 3S图 4 甲乙SR1R2PAV图 11(a)图 11(b)29、个底面积为 2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为 0.12 米,内盛有 0.1 米深的水,如图 10(a)所示,另有质量为 2 千克,体积为 1103米3的实心正方体 A,如图 10(b)所示,求:(1)图 10(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图 10(b)实心正方体 A 的密度。(3)将实心正方体 A 放入图 10(a)的水中后,水面上升的高度。30、在如图 11(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 S,当滑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