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结婚的风俗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3196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结婚的风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上海结婚的风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上海结婚的风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结婚的风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结婚的风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结婚的风俗上海结婚的风俗大家都认为上海是一个极具现代感的城市,应该只有现代婚礼,几乎都忘了上上 海海也是有当地结婚风俗结婚风俗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上海结婚的风俗上海结婚的风俗的独特之处旧式婚姻,男女双方的结合,率多为媒的之言,父母之命。上海开埠后,已对 此俗加以摒弃和改良,大多是由男女双方,经人介绍,在约定地点,互看人选。此谓之“相亲”。也有男女双方自己结识之后,约定地点,请双方家长来识看 一下,也称之为“相亲”。双方相看满意后,还要挽请德高望重者来作媒人正式说合,由于此媒人实际并 不担任介绍作用,故被称作“现成媒人”,从中亦可见“婚嫁必得有三媒六证” 之旧俗的影响。早在清末,上海便流

2、行留一种“通脚“的习俗:男女经媒人介绍定亲后,为了要 了解对方的人品和家境,在正式结婚之前,姑娘在媒人的陪同下,带着礼物, 第一次去拜见未来的公婆、长辈和丈夫。从此以后,姑娘便可以随时去婆家(但不能过夜)。起初,这种婚俗仅限于浦西,而且只有女方才拥有这权力,谓之“女通脚“,又 称“过门妇女“。后来,随着浦西又出现“男通脚“,这种风俗也传到了浦东。象这种婚前可相互见面(而且出女方处主动地位)的习俗,在封建社会的中国, 别地是难以做到的。这种“通脚“风俗给了妇女一点选择的余地。如果他们在串门时感到对方的家境、相貌以及道德品行等不满意的地方,便有 赖婚和退媒的举动了。女家表示同意后,男家便要行“小礼

3、”,俗称“裁红”,其中便要送上未来姑 爷的生辰八字等。再隔一段相当的日子,男家又要行“盘礼”,并宴请亲友,藉此向亲邻告之婚 事已定。在浦东乡下,这一“谒岳”仪式是放在女家担嫁妆前一天的,准新郎挑了装着 公鸡、青鱼、猪腿、自鹅以及干果等礼品的“上盘头”到女家去,女家招待准 女婿以茶点,然后告诉他女家有多少嫁妆、需要多少普绳、单杠、落担等,因 为这是要男方准备好以后,第二天来把嫁妆接去,而不是由女家送去的。在浦东乡下 (特别是奉贤一带)男家去女家迎嫁妆,习俗上还有很多花头的。隔夜,女家已把所有嫁妆放在客堂内,就像办博览会一般招徕四邻参观,以显 示自己的富有。这里亮妆尚未尽兴,那里从男家出发来迎妆的

4、一群拿着贴有“囍”字扁担、罗 筐的青年人(人数须成双),已赶到了女家门口,并放响了迎妆鞭炮。按照习俗,男家迎妆者此时一切行动都须听女方父兄的指挥,如迎妆工具要放 在固定的地方:杠棒和扁担靠在场院柴堆旁,罗筐和篮子放在场院上。习俗是此时女家要表示“生气”而不发妆,男家迎妆者则敲锣放鞭炮不停地 “催妆”。这样便引来更多的观看者,使男女家都感到满足。如是约 12 个时 辰后,新娘哥哥征得妹妹同意后开始发妆:先马桶,再铺盖、衣裳箱子, 这时迎妆者站在门外,至多也只能踏进一只脚在门槛里接妆,以免“抢妆”之 嫌。至于发妆先发马桶,因为这在上海习俗中马桶又叫“子孙桶”,旧时妇女生产 都是在家进行,孩子便接生

5、在马桶中,故马桶是预祝新婚后瓜瓞绵绵、子孙繁 延的重要物事。嫁妆接到后,男家小伙们一路挑回去不能中途停歇,有的从女家出来时还须朝 东或朝南方向跑,称之“兜青龙”,习俗以为如此大吉大利。在上海川沙一带,酒席只款待媒人、亲戚,邻里间则分赠以团子。盘礼的“盘” 至少需 4 条,多或 6 条、8 条乃至 12 条。盘中最要紧的是送给未来新娘的首饰, 一般人家用银质的,中产人家用金质的称“全金六更有那富有人家用珠、翠、钻石的,称“全钻六礼”。首饰之外,盘礼还要送 花草,即吉祥草、万年青、茶叶等,前两样是祝福男女结合吉祥长青,后一样 茶叶则是古代茶礼习俗的遗痕,因古人以为“茶不移本,植必子生”,结婚送 茶

6、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礼盘被送至女家后,女家除将盘礼中的首饰,花草全行接受之外,其他的盘礼, 每样都只收受一半,余下的一半再与添加的衣料、鞋帽,以及金表、眼镜等, 一并作“回盘”之物,再行送还给男家。在正式迎娶新娘的前 12 日,由女家行“大盘礼”,上海又俗称“拿衣裳”、 “担嫁妆”。这本是件高兴的喜事,但由于是女儿就此要离开娘家,故习俗要求显得悲戚。 尤其在浦东乡下,准新娘坐在嫂嫂身边,看嫂嫂为自己缝嫁妆用的红绿被头, 待缝毕,便用一大块绸缎被面把被头、枕头打成铺盖,这叫“被捎”。然后爹娘亲手把女儿嫁妆中的被头、衣裳、料子一件件递给哥嫂,由他们一样 样放入箱中,以示女儿从娘家带走的东西,哥嫂都晓得,此谓“填箱”。至此时,母女便开始对哭,这并不是涕泗横流的痛哭,而是一种哭腔的歌唱, 习俗谓之“哭嫁”,并有一定的旋律与内容,称之“哭嫁歌”。如:“娘的宝贝囡啊,爹娘听啥未事拨拉依啊,委屈伲个宝贝囡啊”“我 的亲姆妈啊,囡要到人家去啦,不能孝顺依啦”等等。“大盘礼”送至男家,俗例男家要设筵宴请至亲好友,叫“请装酒”、“看装 酒”,以对女方过门有多少嫁妆作一见证。然后,新郎官便要到女家去谒见丈人,并送去一桌酒筵,以感谢丈人送来的嫁 妆。(责任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