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3届元月高三一模考历史试卷宝山区试题与答案2013.1月家教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3152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2013届元月高三一模考历史试卷宝山区试题与答案2013.1月家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市2013届元月高三一模考历史试卷宝山区试题与答案2013.1月家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海市2013届元月高三一模考历史试卷宝山区试题与答案2013.1月家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海市2013届元月高三一模考历史试卷宝山区试题与答案2013.1月家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海市2013届元月高三一模考历史试卷宝山区试题与答案2013.1月家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2013届元月高三一模考历史试卷宝山区试题与答案2013.1月家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2013届元月高三一模考历史试卷宝山区试题与答案2013.1月家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 普通高考自主生港澳类国际生高考 考研政治之中国近现代史辅导上海历史高级教师,上海高端家教辅导预约电话 T:130 5239 0002 12012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年度第一学期宝山区高三期末教学质量诊断历史试卷高三期末教学质量诊断历史试卷2013.12013.1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7575 分)分) 以下每小题以下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图片中最能体现古代埃及人的灵魂观念的是A B C D2能反映右图所示社会特征的历史文献是 A 吉尔伽美什 B 汉穆拉比法典 C 摩诃婆罗多 D

2、荷马史诗3在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中,对罗马法的研究曾一时盛行。出现这一状况的最根本原因是 A教会势力的减弱 B城市经济的复兴 C传统教育的影响 D罗马法思想深邃4有人认为,西方政治发展史,权力中心经历了神权到王权,又从王权转到民权的过程。 总体看,西方从王权转到民权始于 A15 世纪 B16 世纪 C17 世纪 D18 世纪5赫尔曼梅尔维尔有句名言:“美国人血管里的每一滴血都混合着全世界各民族的血。 ”观察下表,分析该时段美国人口构成呈现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正确的是 1700170018601860 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 (单位:万人)(单位:万人)时时 间间土著人口土

3、著人口白种人口白种人口黑种人口黑种人口合合 计计1700170075.075.022.322.32.72.7100.0100.01820182032.532.5788.4788.4177.2177.2998.0998.01860186016.016.02724.02724.0400.0400.03140.03140.0A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和奴隶贸易的进行致使黑种人口剧增 B对现代文明的不适应,导致土著人口骤减 C欧洲移民源源而来,导致黑色人种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D赋税政策调整和高产粮食作物的引种使人口总数大幅度上升上海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 普通高考自主生港澳类国际生高考 考研政治之中国近现代史辅导上

4、海历史高级教师,上海高端家教辅导预约电话 T:130 5239 0002 26英国学者威廉斯说, “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确定了国王不得违反的某些法规,而对其能够怎样行动却未明确规定”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议会有权倒阁 议会制约王权 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国王仍保有很大权力A B C D7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 次“革命”的主要成果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81909 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 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

5、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 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 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 ”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9有人将一战的爆发形象地比喻为:两个小孩打架将一群大人牵扯进来引发的更大规模斗 殴的过程。其中“两个小孩”寓指A德国和法国 B意大利和法国 C奥地利和塞尔维亚 D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10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 统。在“新政”

6、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动关系法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11. “该组织于 1945 年 4 月由 50 个国家在美国费城召开制宪会 议,10 月 24 日宪章生效。该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 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起了积极作用。 ”以上文字对右图代表的组织表述有误的是 A. 时间 B. 地点 C. 性质 D. 影响12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雅尔塔体制最大的进步是 A主张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共处 B消除了国际间矛盾导致战争的隐患 C建立了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中止了主宰世界的强权政治旧惯例

7、131947 年 3 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说:“在世界历史上的这一时刻,几乎每一个国 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是经常的而不是自由的”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A美苏两国均想主导战后世界的重建 B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形成上海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 普通高考自主生港澳类国际生高考 考研政治之中国近现代史辅导上海历史高级教师,上海高端家教辅导预约电话 T:130 5239 0002 3C战后科技革命使物质财富极大增长 D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正式形成14据外电报道:“波兰外交部大楼走廊挂满了自 1918 年独立后历任外交部长的头像,但 1945 年至 1989 年的 4

8、4 年则空缺。 ”最可能的理由是,该时期 A限于当时条件,外长未留下照片 B波兰已被美苏瓜分,其主权未复 C波兰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要外交活动 D波兰屈从于苏联控制,外交活动不能自主15 “nono moremore warswars,nono moremore walls”walls”联邦德国总理科尔的这个愿望实现是在 A1988年 B1989年 C1990年 D1991年16右图所反映的问题,可以通过下列哪一机构 组织进行磋商解决 A联合国 B. 世界银行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17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 。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

9、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里所谓“周政” ,主要是指周代的 A礼乐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 D分封制度18学术界对黄河在汉代以前是否改道有不同认识。甲学者根据汉书认为汉以前仅有 一次改道;乙学者指出史记中不见改道记载,故汉书不足凭信;丙学者以河北平 原地貌变化和先秦文献载有黄河下游两条河道为据,提出黄河在汉以前曾不止一次改道。 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 史记比汉书早出,乙学者立论可靠 B 汉书后出,收录新材料,甲学者认识准确 C丙学者立足文献和地理考辨,所论相对合理 D三位学者的研究方法与认识都存在较大的缺陷19当我国处于右图所示的历史时期时,西欧社会正处于 A希腊“古典时代” B罗马共和国

10、时期 C即将步入中世纪 D文艺复兴时期 20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 “元”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B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 C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21金庸在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虚构了主角郭靖大侠在南宋末年一直坚守襄阳(今湖上海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 普通高考自主生港澳类国际生高考 考研政治之中国近现代史辅导上海历史高级教师,上海高端家教辅导预约电话 T:130 5239 0002 4大清宣大清宣统统五年,正月初三五年,正月初三

11、 自自变变乱以来,一切新党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竞袭洋夷之皮毛,洋夷之皮毛, 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历为阳阳历历,即服色,即服色 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鲸吞,日甚一吞,日甚一日。日。 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 顶顶戴之人,戴之人,间间有洋帽之人,有洋帽之人,较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不同。北)抵御外族进攻。郭靖所抵抗的“外族”是 A契丹 B党项 C女真 D蒙古2217001830 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 1 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 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12、A以鸦片换取白银 B以鸦片换取丝茶 C以白银换取丝茶 D以白银换取棉布231837 年,两广水师副将韩肇庆结交外商,以巡船援助鸦片走私,并将受赠鸦片作为走 私没收品报告朝廷。结果,韩因缉私有功,得赏顶戴花翎。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A通商口岸的单一 B海禁政策的松弛 C当时吏治的腐败 D贸易体制的落后 24下列维新言论中,最令清末统治者触目惊心的是 A “夫不兴民权则民智乌可得开哉?” B “不受八股楷法诗赋所缚者,可以智矣。 ” C “今以不缠足为富国强种根本,所见尤大。 ” D “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 ”25 “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

13、和手工业者 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 ”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A “灭洋”与“扶清” B反帝与反封建 C爱国与保守 D正义与非正义26右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 1913 年的一则日记(部分) ,由此可见 A作者不认同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7中国近代史上某政府发表宣言:“中国八十余年间,备受不平等条约之束缚。当今 中国统一告成之时,应进一步遵正当之手续,实行重订新约,以完成平等及相互尊重主权之宗旨。 ”据材料信息判断,该政府应当是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中央人民政府 28右图文物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之际 B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前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