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采暖系统地暖将在建筑供暖中迎来商机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2112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采暖系统地暖将在建筑供暖中迎来商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电采暖系统地暖将在建筑供暖中迎来商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采暖系统地暖将在建筑供暖中迎来商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采暖系统地暖将在建筑供暖中迎来商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由于北方市场主要省市相继颁布了禁止在市区使用燃煤作为采暖能源的规定,传统的 燃煤锅炉因环境污染已逐步被新的采暖方式所代替,在近几年出现的新型采暖方式中,电 采暖在节能、节地、降低管理维修费用方面,突显优势1.传统采暖方式的弊端1.1 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传统供暖方式主要是由市政热力管网供暖,在远离市政管网的 地方一般都是开发商或建设者通过锅炉(燃煤、燃气、燃油、电)建立一个局域或区域供暖 系统来供热。这种传统的供暖方式在商品时代的条件下,出现了许多无法调节的矛盾。北 方多数城市皆存在冬季采暖费收费难的问题,加上有人恶意欠费,致使物业公司或供热公 司收不齐采暖费,造成被迫停止供暖或延期供暖,使用

2、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物业、供热 公司之间产生无法调节的矛盾。1.2 对于传统的供暖系统来说,其初始投资大,使用效率低,运行费用高,后期管理成 本和维修成本高,而且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加,维修费用会逐步增加。1.3 对于集中供热系统来说,存在着管网的热损耗,对资源是一种浪费。尤其在入住率 较低的情况下,物业公司很难维持采暖系统的正常运转,而且,随着能源产品价格的不断 上涨,传统的采暖费用必定会随之上涨。1.4 国家将逐步取消福利供热。集中供热将实行分户计量,最终做到采暖按计量收费 (见河北建设信息中心建设要闻),那么,集中供热与其他的独立式采暖方式在运行费用上 的差别会越来越小。1.5 传统的集

3、中供热采暖方式,受到供热时间的限制,不能随着环境的温度变化来调整 供热时间,不但给用户造成了不便,而且对能源造成了一定的浪费。2.电采暖的发展趋势2.1 从国际市场看,在能源价格波动中只有电力受影响最小,是世界上最稳定的能源, 在世界发达国家(美国、德国、芬兰等),电采暖是主要的采暖方式。2.2 从国家政策方面,国务院颁布了电价改革方案 ,召开了全国电价工作会议,并在全国各个领域内逐步执行峰谷电价制度。在我国很多省市已开始执行峰谷电价, 从河北省发改委和物价局了解的消息,河北省 2004 年就出台了相关文件,我市今年推出峰 谷电价政策。2.3 从电力市场看,我国是一个以自然水力发电为主,火力发

4、电为辅的国家,电力资源 稳定,在冬季和夜晚存在着发电量过剩而无法存储的浪费现象,只要充分合理利用电力资 源,国家收益,用户受益,开发商省力,电力的使用率愈高,其使用成本愈低。2.4 全国电力紧张已大幅缓解(见 2006 年 2 月 20 日燕赵晚报),来自国家电网的消息, 我国从 2005 年到 2020 年,15 年间将建 30 座核电站,到目前为止我国正在建设的有 7 座 核电站,已经开始陆续发电。3.电采暖的优势3.1 对开发商而言可以缓解开发商的资金压力,电采暖一般都是在建筑主体封顶,外围护结构施工完 以后安装,便于开发商的资金周转。电采暖的综合投资成本低,有以下几方面初始投资(发热电

5、缆、智能电暖气)低于集中供热的投资。施工周期短,施工方便,施工费用低。后期管理成本、维修维护成本低(发热电缆、智能电暖气基本无维修费用),开发商没 有物业补贴费用。没有室外管网和锅炉房、换热站,可节约 3%5%的规划用地,提高出房率,降低了 房屋的单位造价。降低了二次置业和多次置业者养房成本,对其具有吸引力,在房屋销售上应该是一 个卖点。在投资减少的基础上,提高居住的舒适度,能提升产品的品味。3.2 对用户而言以人为本,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使用,分室控制,随时开关,不受集中供热的时间约 束,也不会因为其他用户拖欠暖气费而影响自己的取暖。节省室内空间,便于布置家具,提高使用面积。干净美观,足暖头凉,舒适度高,利于身体健康。家中长期无人时可将温度调到防冻档,既解决了室内管道的防冻问题又节省了采暖 费。安全无忧:无滴水之忧,触电之虑。4.常用的几种电采暖方式目前的电采暖市场从功能上可分为储热式和非储热式。储热式的有发热电缆、储热电 暖器等,非储热式的有电热膜、直热电暖气、电辐射板等。储热式的电采暖可以充分利用 低谷电价,夜间储存热量,白天散热且不耗电, “低谷蓄热,全天供暖”,运行费用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