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常识主干知识整1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41387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常识主干知识整1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经济常识主干知识整1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经济常识主干知识整1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经济常识主干知识整1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经济常识主干知识整1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常识主干知识整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常识主干知识整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经济常识主干知识经济常识主干知识第一课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商品和商品经济一、商品 1、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作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这是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其次,劳动产品只有 用于交换,才能成为商品,退出了流通领域,就不是商品了。 假冒伪劣产品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也不具有合法性,不能成为商品。 (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 (3)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是:一、社会分工。二、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1)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必须具有使用

2、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商品。 不同类商品的使用价值有质的区别,在量上无法比较,因此,不能用使用价值来作 为商品交换的依据,也不能认为使用价值决定(或影响)商品的价值和价格。 人们通常说的“优质优价” ,并不是说质量决定或影响商品的价格,而是就同类产品 来说,质量好的通常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更多,价值量往往更大,另外,质量好的 商品往往受到购买者的青睐,供不应求,所以价格通常会更高。 商品往往具有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商品购买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 满足自己的需要。 (2)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表现出来,体现着人们相互交换劳动的关

3、系。 帮你解决帮你解决一切难题一切难题包括企业和个人一切的一切包括企业和个人一切的一切 http:/ 现在现在= 免费注册免费注册=(用你的姓名抢注)享受会员功能极力推荐。补充一下信息实名认证要用到身份用你的姓名抢注)享受会员功能极力推荐。补充一下信息实名认证要用到身份 证相片用手机照下来然后上传上去就行了,实名认证是对用户资料的真实性进行验证审核。证相片用手机照下来然后上传上去就行了,实名认证是对用户资料的真实性进行验证审核。 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用货币表现的价值就是价格。价值是劳动形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劳动都能形成价值,

4、只有劳动产品用于交换, 才能形成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交换,实现商品的价值,获得利润。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要实现商品的价值, 商品必须具有合格的使用价值。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一个常考的考点,掌握这一考点,要结合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 商品生产者、消费者、国家为什么都重视商品的质量?如何提高产品的质量?为什 么要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3、商品的价值量。 (1)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2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

5、劳动生产率无关。 (3)商品的价值总量=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 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商品的价值量也是一个常考的考点。要注意比较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不能 死记硬背,而要能够通过(2) 、 (3)中的两对基本关系推导出其它的关系。考查这些关系 一般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计算时一要分清步骤,二要记住正比变化用乘法,反比变化用 除法。要注意思考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生产者、国家有何意义?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劳 动生产率越高,企业经济效益就越好吗?在分析劳动生产率(或劳动时间)变化

6、对商品 价值量的影响时,要特别注意是个别还是整个社会(或者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二、货币 1、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注意:货币产生以后,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衡量并通过货币表现出来。商品也从 此才有了价格。 2、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货币还有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掌握这一考点,首先要明确执行每一种职能时所需的货币形态。其次,要注意理解价值 尺度是指用货币来表现或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主要体现在商品的标价上;流通手段是货 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体现在用现金购买商品上(赊账则不是,为支付手段);贮藏手段

7、是把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储存起来;支付手段则是用货币来清偿债务,支付工资、利 息、税收、租金等;世界货币是指它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某些国家的纸 币也具有一定的世界货币的职能。 3、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的本质是货币符号,但它 具有法定货币的地位,代替金属货币执行货币的职能(世界货币职能除外)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不是唯一的) ,其发行权属于国家,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 负责人民币的发行。国家有权决定纸币发行的数量,纸币的面额,但不能规定纸币的购买 力。纪念币也是国家的法定货币,可以流通,对其职能则要具体分析,纪念纸币的本质是 货币符号,金银纪

8、念币的本质为一般等价物。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否则就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1)通货膨胀。含义: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 涨。直接表现为物价普遍上涨。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危害:影响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经济秩序。 解决措施:根本上说要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同时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量 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 (2)通货紧缩。 含义: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物价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 表现: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

9、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3增加,收入下降等现象。 实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危害:导致市场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市场销售不振,影响企业生产积极性,使生产 下降,失业增加,经济增长乏力。但应该看到,一定范围内的通货紧缩也能起到加剧市场 竞争的作用,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挤掉经济中的泡沫,促使企业改进技术和改善产品、 服务的质量,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一面。 措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的消费政策,扩大国内投资和 消费需求,努力扩大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三、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 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

10、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存在于商品 生产,商品交换和资源配置中。 要正确理解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是从商品交换长期、整体的趋 势来看的,并不是说每一次交换双方的价值量要完全相等。 合理的价格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唯一的表现形式) 价格之所以会上下波动,主要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价格之所以围绕价值波动,是因为价格由价值决定。 3、价格与供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促使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供给,同时消费者会 减少需求;价格

11、下跌,生产者获利减少,促使生产者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供给,同时消费 者会增加需求。 4、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由价值决定(根本因素) ,同时又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此外还受消费政策、国际环境、人们的预期等因素影响) 。注意:价值决定价格和市场决定价格并不矛盾,前者是说商品价格的高低根本上说是 由其价值量的大小决定的,后者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主要应该在市场竞争中形成, 而不是国家去制定。市场竞争中形成的价格归根到底还是由价值决定的。 5、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这种调节作用实际上就是通 过价格的上下波动,引起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变化实现的。 )

12、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用个别劳动 生产率和价值总量的关系分析说明)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结合市场竞争的作用分析)价值规律的作用集中到一点,就是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6、如何按价值规律办事: (1)要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2)要采用先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3)要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树立良好信誉和形象,创名牌产品。第二课第二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相关知识衔接:1、生产力决定

13、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 适应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 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5、只有公有制经济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 要求。 6、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既存在差别,又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 7、生产关系包括三方面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的分配制度、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 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其它两个方面。 一、社会

14、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一种公有制 形式,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首先,在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其次,国有经济要 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它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主导着国民 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 防实

15、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随着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逐步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国有经 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会有所下降,但这不会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会削弱国有经 济的主导作用。 (3)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是公有制经济的重 要组成部分。劳动者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的股份合作制,是一种集体经济组织,在分配方 式上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 (注意它不同于股份制) 。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它坚持在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 这种经营体制发挥了集

16、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促进了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 或者其它方式进行流转,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推进农村经 济体制创新,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2008 年 6 月 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我国集体林权制度虽经数次变革,但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 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制约了林业的发展。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明晰产权。5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a、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的必然要求。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确立 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是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 生产力。b、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战略举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