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方式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1263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方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评价延长县七里村镇槐里坪小学 黑向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软件公司的老总面试前来应聘的一名大学生,他没有问任何 问题,而是拿出一个魔方让大学生摆弄成六面六种颜色,一个星期后拿给他看。大学生 走后,站在一旁的朋友问这位老总:“这对你选拔人才有什么帮助吗?”这位老总自信 地说:“我可以据此为他安排合适的职务。如果他周三前就可以拿回来,说明他请教了 别人,他很有人缘,可以胜任客户服务部的工作;如果他当天就可以拿回来,说明他非 常聪明,可以做我的助理;如果周五之前拿回来,说明他勤劳肯干,可以从事低级程序 员的工作;如果他把魔方拆开后一个个安上去,说明他敢做敢为,可以从事市场开拓方

2、面的工作;如果他直接拿刷子把六个面刷出来,说明他很有创意,可以从事软件开发部 的工作;如果他最后告诉我自己不会,那说明他老实,可以从事保管和财务工作” 这位老总对这名大学生的面试让人出乎意料,对大学生的中肯评价更让人拍案叫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应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故事中的这位老总 用多彩的魔方,形象地展示了科学的教育评价可以让一个孩子充满自信的魅力。 何谓“评价” ,顾名思义,即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对人或事物估定价值。现实中, 我们的教师、教育工作者缺失的正是这种“魔方”式的评价理念及评价思维。新课程背 景下的评价,应该是多角度、全方位、生本化取向的动态评价,改变过去课程评

3、价过分 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弊病,重在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尽可能地发挥 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功能。一、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一、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即促进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的发展。二、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二、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 新课程评价对新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目 标体系和评价方式方法等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 向和落实。总体而言,新课程评价体现以下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 新课程实施以

4、来,随着课程功能的转变,评价功能也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不只是 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 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不是“选拔适合教 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提出启示,要认识到儿童的能力结构是多维的,智力 不是儿童能力的全部,要尊重个体的发展差异。“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学生”,新课程 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意综合评价,关注学生诸多能力,同时,要尊重学生差异,实施多元 化的评价方法,为社会培

5、养多样化的人才。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新课程评价,要从传统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将定量和定性 相结合,把学生学习的过程转化为有意义的描述,如“学习日记”、“情景测验”、 “成长记录袋”等,最大限度地呈现学生的学习过程。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新课程要改变以往评价主体单一化的弊端,强调教师、学生、管理者、家长、社区 工作者以及专业人士等共同参与,对学生的学业开展评价。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民主化、 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从而使新课程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 发展的过程,

6、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对话中,增进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了解和理解,易于 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帮助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5、注重过程,终结性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终结性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新课程注意由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 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新 课程评价重心逐步转向更多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 度与精神。质性评价的实施为过程性评价提供了实施的可能,也实现学生三维目标的全 面发展。 三、新课程评价的基本功能及策略三、新课程评价的基本功能及策略 1、评价在于发

7、展学生的潜能、评价在于发展学生的潜能 良好的新课程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激活他们的智能因子,开阔他们的思维视野,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主要策 略: (1)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评价,操作恰当将起到非常 重要的作用。课堂评价从方式上可采用语言评价、肢体评价、表情评价、电脑动画评价 等,当学生做得不错、表现较好时,及时给予他(她)肯定和表扬,哪怕是一丝会意的微笑,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翘起的大拇指,都能给学生以精神的鼓舞和前进的动力; 当学生做得不对,或表现不尽如人意时,中肯地提出建议,给予适当的引导:假如你怎 样怎样,就会做得更好

8、。这样,学生受到鼓舞,就会表现得更加出色。当然,课堂评价 除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之外,还可采取自我评价,以自我比较和内省为主。 (2)作业评价。创新作业评价的方法,将评价从单一的作业评价中解放出来,让 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享受到作业成功的快乐,养成及时改错的良好习惯,在评 价语言符号中学会做人。如,我校在做好语言评价作业的基础上,积极倡导符号、图画 评价,用笑脸、平脸、哭脸表示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是否满意;用花朵、小动物等形象的 图画鼓励学前班与低年级小同学,有的老师还对作业做得好的小同学采用喜欢什么图画 就给他(她)画什么图画的做法,大大激发了小同学的作业兴趣,提高了作业的质量。 对作业中出

9、现的问题,采取暗示批改,即不打“” ,用“?”提醒纠错,直到做对为 止,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高年级学生还可用英语评价、等级评价、星级评价等,如“very good!” “best!” “AAA” “*” 。总之,作业评价尽量体现鼓励性、指导性、针对性,多种形式灵活应用,使之真正起到检查反馈、指导发展的作用。(3)操行评语。一则好的操行评语,就是一份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一份珍贵的 礼物,学生会永久地埋藏在心里。因为,它代表着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是教师对 自己一学期的总体评价,所以,学生非常看重教师给自己期末的操行评语。可采取画像 法、淡化处理法、事例陈述法、自叙法、点评法等。下面是一则评语:

10、老师与你相处了 一个学期,你在运动场上的形象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那腾空而起的跳跃,漂亮!那疾 步如飞的跑姿,漂亮!何必老在周记里担心自己成绩平平而看不到出色的个人特长呢? 请你鼓足信心,一步一步上台阶,老师相信你在学习和其它方面也能不断“漂亮”起来! 像这样,因人而异,突出个性;实事求是,注重客观性;扬长避短,体现教育性;饱含 真情,发挥激励性的评语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是有好处的。 另外,还有考试评价、日常行为评价,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总之,要重视形成性 评价、质性评价和综合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评价在于提高教师能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评价在于提高教师能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发展性评

11、价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更加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也更有利于教师改 进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让教师获得成就感,实现人生价值。 (1)教师的观念进一步更新 在实施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过程中,我们组织教师尤其是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师认 真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领会其精神,认真解读各学科课标,领会其 理念,认真解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 (讨论稿) ,从而领会评价改 革的依据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质量观。通过学习,老师们认识到:对学生的评价要坚 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解放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体现以人为本、促进 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评价理念;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

12、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发现 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 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等。学习促进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又反过来充实理论, 新的观念已在老师们心中扎根。(2)教师的教育教研能力有了长足进步在平时的相互听课和交流中,老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通过学习,许多老师懂 得了:“教学过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要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在 互相学习的基础上,老师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评价的形式越来越多,评价的语言越 来越丰富。老师们的创新给评价注入了新的活力,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活跃了。如,原来 是老师评价学生,后来发展为生生互评,再后来

13、,学生还对老师进行评价,因而课堂上 出现了“老师,你读得真好,我要向你学习”的发自肺腑的童音。再如,为了鼓励特别 突出或进步特别大的孩子,老师们总要号召全班学生:“把掌声送给他(她)!”:全 班孩子齐声说:“棒!棒!你真棒!”现在,学生除了把掌声送给他人,在自己表现突 出时,老师们还号召学生“把掌声送给自己”:“棒!棒!我真棒!”很好地培养了学 生的自尊与自信心。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课堂评价,显示出老师们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 更新,显示出老师们教育教学能力的日渐成熟。老师们还能创造性地进行评价,如星级 评价、等级评价、画图评价、游戏评价等。这些评价方式,不单是形式上的创新,还促 进了老师们对教育教

14、学内容的创新,从而改进了教师的教学实践。(3)评价研究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参加新课程教学实验,老师有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展示平台。校内听课已经形成惯 例,许多青年教师就在这种活动中锻炼成长。例如青年教师任延芳,新生入学才两周, 学校就组织全校老师听一年级新课改研究课,任老师上了拼音教学gkh一课,她用 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让儿童在游戏中与拼音交朋友。又还借助新的评价 方法规范新生的听课行为。整节课,孩子们始终在快乐之中学习拼音,与拼音交朋友。 生动、快乐、有序的新生课堂,让大家感受到了课程改革的魅力。再如青年教师白延梅, 自从承担全校英语教学以来,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一直很不理想(有

15、学生学习不扎实的 原因,也有试题不配套的原因) ,但白老师凭借形象有趣的课件,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多数学生口语非常好,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交流。 抓住这一优势,学校就充分肯定白老师的成绩,鼓励她要对学生和自己充满信心。这样 的评价有助于保护青年教师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同时也鞭策他们不 断进步,迅速成长。白延梅老师在县上组织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大赛”中荣获 三等奖,白延梅、任延芳、雷延明等青年教师多篇教研论文发表于国家、省、市、县有 关刊物上。 (4)教师增强了整合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指出:要“积极开发并

16、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 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或者说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托,对于提高学校的教 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实验教师通过学习和研究, 基本树立了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现代课程观,强化了课程资源意识,正逐步走近资源丰富 的现代课程,将自己的角色从书本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现代资源的综合开发者、利用者。 如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利用周围丰富的文字资源、人文资源、自然资源、风俗习惯、图 书馆、书店以及日益发达的现代通讯工具等学习语文,建立了“大语文观” ;数学老师 引导学生建立了“数学就是生活,我们生活在数学中”的观念;科学和艺术、劳动老师则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现成的器材,萌动科学、艺术、劳动意识,并锻炼相关能力,进行 艺术创造。 (5)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大为提高。 由于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手段的日渐丰富,全体教师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 术的能力迅速提高,绝大多数老师能熟练运用远程教育、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 学设计和教学。可以看出,发展性教师评价,在评价方向上立足现在、兼顾过去、面向未来,不仅 注重教师的现实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