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之路径选择[1]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40498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率市场化之路径选择[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利率市场化之路径选择[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利率市场化之路径选择[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利率市场化之路径选择[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利率市场化之路径选择[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率市场化之路径选择[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率市场化之路径选择[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率市场化之路径选择第一财经日报 2011 年 01 月 12 日韩婷婷;周静雅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顺序是,先放开银行间利率,后放开客户利率;先放开外币利率, 后放开本币利率;在存贷款利率上,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利率;在存款利率方面, 先放开大额存款利率,后放开小额存款利率。这是我们利率改革的基本框架焦瑾璞 从国外利率市场化进程来看,利率市场化需要积极、稳步、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完成。 因此,在国内可以考虑一定的试点推进,比如在贷款对象上,可以从中小企业、“三农”企 业先开始宗良 可能的图景是:央行先选取 12 家银行以及一定范围的企业,先进行利率市场化试点, 观察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然后再

2、向前推进。所以整个过程也会是循序渐进的;按照目 前的推演,市场化程度较高、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产权约束强的股份制银行可能是第一步 的首选巴曙松利率市场化就是一把双刃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部分商业银行在市场化竞争中将逐 步被边缘化,甚至淘汰出局;而部分银行则会抓住机遇,不断追求变革与进步,进而实现 自身发展的质的飞跃胡新智利率是最基本的市场化货币政策工具。一切货币控制工具最终都是通过利率手段起作 用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演讲中指出,下一步要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 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动利率市场化。这显示了人民银行在“十二五”期间推进利 率市场化的决心。但在当前市场环境和配套制

3、度建设情况下,应采取怎样的策略、选择什么路径全面推 进利率市场化?选择怎样的推进方式与时机,方能避免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体系和实体经济 的冲击?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日报专访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 席焦瑾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中国农业银行战略管理部总经 理胡新智以及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困局第一财经日报:在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中即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改革,但五年过去了,国内利率市场化推进的速度仍比较慢,在你们看来,主要原因是什 么?攻坚环节何在?焦瑾璞:目前推进中的难点在于存贷款的基准利率是不是真的可以放开,其中包含很 多尚未看清楚的

4、问题。首先,存贷款基准利率放开之后,大小银行之间的竞争将呈现怎样的态势,形成怎样 的格局,是一大问题。如果工农中建等大型商业银行要争夺存款,就可以凭借大行资金成 本低、吸储能力强的优势提高存款利率,而其他中小银行为了生存必将进一步提高存款利 率,但成本增加后要如何与大型银行竞争,是个待解的问题。其次,合理的存贷利差到底是多少?我国利差水平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这主要由于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 2000 年前后,国内为帮助银行消化不良资产,轻装上阵,设定 了较高的利差。但这之后一直没有调回到正常水平。特别是工农中建上市后,较高的利差 为国内银行业带来了很高的利润。假如真的放开存贷款利差,这个合

5、理的水平在哪里?市 场自发形成的利差将是多少?都还是看不清楚的问题。再次,金融机构是否真的有自我定价能力,这涉及到定价机制问题。定价必须有一个参照物,在西欧国家可以参照伦敦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在此基础上加减,在美国也有类似 的参照体系。在国内,我们有上海同业拆借市场,但该市场仅仅运作了几年时间,这是否 可以作为利率市场化的参照物,目前还看不明白。但既然目前对上述问题都没有十足把握,不妨在逐步推进的基础上,把步子迈得大一 点。条件永远都不会成熟,不能等待条件成熟,而要用实践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进展。宗良:利率市场化的形成是一个综合因素,目前来看国内的现状有四点:一是外部市场的主体因素。企业内在财务约束

6、机制不健全,利率高低跟贷款没有太大 关系。利率对企业的投融资影响比较弱,企业一般以能否贷款或者贷款额度为标准,而不 是以贷款利率为标准;同时,金融机构对国有大企业议价能力不够。二是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存在缺陷。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中间收入占比约为 10%,利差收 入占了营业收入的 90%左右,同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确定(缺乏)大幅快速提升的条 件;尤其是我国中小银行偏多,收入结构简单;因此各界很担心的一点是,利率市场化后, 银行利差收窄,会使银行业出现风险,甚至会影响金融的稳定。三是市场竞争因素。目前我国贷款利率下限管制,存款利率上限管制,金融企业之间 面临激烈竞争;一旦存贷款利率有了浮动空间,最后

7、结果往往是一样的,所有银行争相竞 争或者全部回避,比如目前个人按揭贷款七折优惠政策,浮动的后果也可能是一刀切而已。四是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结构造成的,这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中国尚处于后工业 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阶段,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旺盛,基础设施并未完备,中国经济未来一 段时间内都会保持快速增长。在资金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一般国家选择利率的适当管控。 而且在我国,银行融资在社会融资体系中占比近 80%,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不宜在短期内过快削弱。路径选择日报:周小川日前在演讲中指出,下一步要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有规划、有步 骤、坚定不移地推动利率市场化。这显示了人民银行推进利率市场

8、化的决心。那么,推进 利率市场化应采取怎样的策略和路径?焦瑾璞:有关利率市场化改革多年来一直在推进。到目前为止,应该说债券方面,特 别是非金融企业债务工具的大规模发行及其利率,以及银行间市场的短期融资券、同业拆 借利率的市场化都已经实现了。但是,也可以看到,五年下来,央票利率近似短期金融市 场的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利率近似中长期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货币市场、债券市场 与信贷市场的利率仍然分割,贷款下浮下限除个人住房贷款外没有扩充,存款利率上浮也 未启动。接下来,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顺序是,先放开银行间利率,后放开客户利率;先放开外 币利率,后放开本币利率;在存贷款利率上,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

9、款利率;在存款 利率方面,先放开大额存款利率,后放开小额存款利率。这是我们利率改革的基本框架。宗良:“十一五”期间,我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取得一定进展,外币的利 率市场化也已经基本完成。同时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有了一定空间,央行对于利率的调控、 引导水平进一步提高。未来一段时间,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基本倾向于在一定范围内扩大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 间,建立行业的自律机制。但总体而言,从国外利率市场化进程来看,利率市场化需要积极、稳步、有计划、有 步骤地去完成。因此,在国内可以考虑一定的试点推进,比如在贷款对象上,可以从中小 企业、“三农”企业先开始;在区域上,可从中西部地区推进;在金融机构选择上

10、,可选择一些影响不太大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先行试点;先试点再有序推动,既能稳步进行,也 能避免对银行业、对经济发展冲击太大。巴曙松:周小川讲话中,阐述了推进策略:即采取“划定范围、提供激励、自律秩序” 下,把利率市场化向前推进。希望优秀、达标、有定价能力的行为规范企业,首先会在利 率市场化中获得更大的定价权。大致看来,可能的图景是:央行先选取 12 家银行以及一定范围的企业,先进行利率 市场化试点,观察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然后再向前推进。所以整个过程也会是循序渐 进的。银行试点方面,周小川的讲话中称,“首先选择有硬约束金融机构,放开他们的定价权, 在一定程度把财务软约束机构排除在外。”按照目

11、前的推演,市场化程度较高、公司治理结 构完善、产权约束强的股份制银行可能是第一步的首选。从影响范围看,在经济发达地区 经营水平较高、管理素质较强的城市商业银行也可能被选择。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完全的利率市场化预计仍然需要时间,并取决于对试点情况的观 察和评估。如果通过利率的市场化可以引导商业银行转向有定价能力的中小企业领域,则同样可 以促使商业银行保持较高的利差水平,同时也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较之原来集中在大 客户的贷款业务模式,银行的实际贷款利率还有可能上升。同时,同样也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中国当前商业银行业务同质化程度较高的条件下, 银行之间的竞争容易导致过度竞争,一旦存款上限、贷款下限全

12、面放开,同质化的竞争可 能导致实际贷款利率的下浮和存款利率的上浮,银行的利差短期内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压力。 最终可能导致部分定价能力差的银行受到显著冲击,乃至面临退出的风险。另外,中国的银行监管部门正在讨论一系列十分严厉的监管指标要求,包括提高资本 金质量和水平、控制杠杆率水平、加强流动性比率监管以及要求拨备/贷款比率达到 2.5% 以上等要求,这都在客观上要求银行业保持较大的利差水平,才可能承担这些监管指标实 施所可能带来的影响。日报:对于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推进,商业银行作为一个整体常常持较为强烈的反对态 度,因为一旦实施,有可能缩小利差,并对银行系统产生较大冲击。那么,如何为银行提 供激励?国

13、内银行业应当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和应对策略?巴曙松:考虑市场利率市场化的时候,经常会被问这个问题。特别是在国有银行改革 以来,央行刻意保持比较大的利差水平,通过利率管制让银行有比较好的盈利状况。当然, 对实体经济和银行内部的改进而言,保持比较大的利差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对大银行的冲击是直接的,直接影响利差水平,因此,只 能是慢慢试点、总结,再推进。比如,小范围试点利率市场化作参照系,促使银行主动提 高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定价能力。根据不同客户的风险,主动定价,提高定价能力,只有 示范推动才有动力,如果刻意保持非常大的利差,这些大型国有银行可能就没有足够的动 力提高利率

14、定价能力。这应该是互相推进的循环过程。商业银行对于利率市场化全面推进虽然常持有反对态度,但我认为,对于被选中作为 试点银行的积极性仍可能是高涨的。除了其他方面的政策选择外,在当前的环境下,受到试点银行欢迎的激励可能是信贷 投放规模的市场化放开,或者是实施差别化的准备金水平等,具体的激励措施可能还在讨 论研究之中。对于定价能力强的银行来说,放开贷款利率约束可以增强其利率浮动的主动运用,贷 款利率水平可能较之现在水平上升。但是,如果银行的定价能力缺乏,在多数银行贷款只能下浮 10%的情况之下,试点银行只要做出一定幅度的下浮,就可能很容易撬动自身市场规模的扩大,或者试点银行也可 以更多运用积极的定价

15、策略面向中小企业获得更大的利差水平。在多数银行存款不能上浮 的情况之下,试点银行只要做出一定幅度的上浮,就可能很容易吸收到低成本、相对稳定 一些的存款。从这一点上讲,选择风险控制能力较强、定价水平较高的中小银行是央行选择试点银 行的必然选择。胡新智: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后,存贷款利率不仅要随着信贷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而 且还要随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而波动,资金在金融市场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流动更加随机, 因此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更为困难,而且易形成利率风险。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那些定价能力弱、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差的中小银行将受到利率 波动更为明显的冲击。因此,如何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科学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16、管理体 系,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新课题。形象地说,利率市场化就是一把双刃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部分商业银行在市场化 竞争中将逐步被边缘化,甚至淘汰出局;而部分银行则会抓住机遇,不断追求变革与进步, 进而实现自身发展的质的飞跃。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在产品定价、收入结构、风险管理、 人才培养等方面苦练内功,争取短期内实现发展模式的新突破。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产品定价机制,实现内部存贷款定价的科学化。伴随着改革的推 进,存贷款利率的波动幅度必将不断扩大。一方面,虽然存款利率市场化实现了银行上下 调整存款利率,实现主动资产负债管理的可能。但我认为,在市场竞争压力下,更多的将 出现商业银行上浮存款利率,上演“揽储”大战的情况,由此将增大银行经营的成本压力, 挤压利润空间。另一方面,银行有必要立足自身情况,结合成本收益分析、客户盈利分析 等科学方法,不断探索能综合反映风险补偿、费用分摊、客户让利幅度、产品收益相关性、 违约和展期等因素的贷款定价模型。其次,要积极发展中间业务。2010 年上半年,16 家上市银行的息差收入占比高达 79%, 而同期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仅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