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象调整,胡巍浩2010.6.6Weihao_82@,图像调整的目的,尽可能发挥屏的性能参数(亮度、 对比度、色彩等)尽量让屏的亮度、色彩整体更均匀,变化更均匀设置用户菜单中的图像参数有一个恰当 的调整范围根据不同的信源配以不同的图像模式, 使图像效果更加贴近真实效果,用户菜单图像模式,说明: 标准状态在三种状态中处于中间状态,在灰阶图中几乎不出现饱和现象,容易把握调整值,所以在图像调整中作为基准优先调整图像模式和亮度曲线,Sony图像模式,右图为索尼26寸电视三种图像模式曲线Sony电视特点: *鲜艳模式下对比度高 *黑画面很黑 *三种状态差别明显 *电影模式黑阶亮度略高,图像调整的顺序,gamma,色温,对比度,锐度,亮度,色度,Y GammaR GammaG GammaB Gamma,R Offset R Gain G Offset G GainB Offset B Gain,MaxMidMin,,,,,,Gamma调整,一般由方案提供商自己调整,也可由他们提供工具后由我们自己调整用显示OSD的方式直接在屏幕上显示不同亮度的白场信号,直至测试亮度曲线接近标准2.2Gamma曲线,且各亮度色温值相同。
直接在屏幕上显示灰阶信号,用彩色分析仪和眼睛检验各阶色温是否一致直至各阶色温无偏差为止,Input(%),Output(%),理想的特性,,,,,实际的特性,Output(%),Input(%),色温值的确定——OFFSET,1. 把图像模式调整为标准状态2. 输入全黑画面3. 将工厂菜单中的R\G\B Offset全部调为最小值4. 用亮度测试仪测试屏幕亮度5. 逐渐增加R Offset值,直到亮度有轻微变化,即找到了黑饱和点,如无明显变化则取最大值,记录数据6. 依次调整G和B的Offset值,找到相应饱和点7. 用色阶图(只留信号源中的单个颜色,关掉另外两色) 确认黑饱和点,应为几乎无饱和现象出现,做适当调整色温值的确定——GAIN,1. 把图像模式调整为标准状态2. 输入全白画面3. 将R\G\B Gain值全部调为最大4. 用亮度测试仪测试屏幕亮度5. 逐渐减小其中R Gain值,直到亮 度有轻微变化,即找到了白饱和 点,记录数据6. 依次调整另两个G和B的Gain 值,找到相应饱和点注意: 至此,已经找到了R\G\B三色的亮饱和点,即屏在当前亮度、对比度状态下,屏所能达到的最大亮度。
此时,所得的色温为屏默认色温,而实际色温需要调整R\G\B Gain数值,调整色温状态冷色、正常、暖色至12000K、9300K、6500K7. 调整输入信号为60%白场信号,根据CA210所测色温值,逐渐减小R\G\B Gain中最多两个数值,以使色温达到9300,且△uv为-0.003左右由于屏幕的不均匀性,需要测试9点取平均值8. 按以上方法调整并记录冷色和暖色相应的R\G\B Gain数值9. 用色阶图确认RGB的亮饱和,应为几乎无饱和现象出现,做适当调整注意: 有可能出现多阶饱和,是因为屏本身边缘的亮度低于靠中间的亮度要根据屏的具体情况折中调整,即屏性能不好时,可以出现略微饱和对比度的调整,1. 图像模式各项调整为标准状态数值2. 输入32灰阶信号3. 将用户菜单中的对比度调到100进入工厂模式调整max值,从最大值逐渐减小,直至让灰阶所有阶都可分清即可,取此值4. 将用户菜单中的对比度调到0,进入工厂模式调整min值,从最小值逐渐增大,直至让灰阶所有阶都可分清即可,取此值5. 将用户菜单中的对比度调到50,进入工厂模式调整mid值为(max+min)/2,让灰阶全部可以分清即可。
注意: 对比度值确认只是暂时确认,还需要配合亮度、色温和屏的亮度曲线一起综合调整亮度调整,1. 图像模式各项调整为标准状态数值2. 输入32灰阶信号,将用户菜单中的亮度调到0,进入工厂模式调整min值,从最小值逐渐加大,直至让灰阶出现5阶左右饱和为止,取此值3. 输入黑画面,将用户菜单中的亮度调到100,进入工厂模式调整max值,取让黑画面亮度值为4nit左右的值4. 将用户菜单中的对比度调到50,进入工厂模式调整mid值为(max+min)/2,让灰阶全部可以分清即可注意: 亮度值确认只是暂时确认,还需要配合对比度度、色温和屏的亮度曲线一起综合调整色温、亮度、对比度,色温包含offset值和gain值,offset值主要影响画面的暗阶,而gain值主要影响画面的亮阶亮度调整主要影响画面的暗阶,而对比度调整主要影响画面的亮阶结论: 色温、亮度、对比度相互影响,所以需要循环往复进行调整,调整的目标为在标准图像模式下,32灰阶所有阶都可以分清,R\G\B三色的色阶也要都无亮暗饱和现象出现如果屏的整体亮度偏低,可以在亮阶出现轻微饱和色度调整,1. 把图像模式调整为标准状态2. 输入color bar3. 将用户菜单中值调为0 ,进入工厂模式在画面有色的状态下逐渐减小min值,使画面刚好无任何颜色,取偏向无色的临界值。
4. 输入肤色画面,将用户菜单中值调为50,进入工厂模式,调整mid值,使肤色接近正常肤色,取此值6. 输入肤色画面,将用户菜单中值调为100,进入工厂模式,调整max值,使肤色略重,或看色阶信号相对于50时,增加3~4阶饱和,而灰阶无饱和,取此值7. 用其他画面验证色彩鲜艳程度,再做细微调整注意: 色彩很难被量化,所以关键要用标准机器进行对比测试不同场景的画面都要进行对比,但是最重要的是肤色的准确和动画的鲜艳程度最为重要锐度的调整,1. 把图像模式调整为标准状态2. 输入黑白对比强烈的画面(如白底黑线的格子图)3. 观察过冲程度来确认锐度值 Max---有轻微过冲 Mid---(max+min)/2 Min---没有任何过冲4. 用专门测试锐度的画面(如人头发等)验证锐度值,并做相应调整,动态模式的调整,1. 将色温调整为冷色温模式(12000K)2. 将图像模式调整为动态,相应色温为冷色,观察灰阶和色阶,要求如下: 灰阶:亮阶有2阶左右饱和,暗阶可以比标准状态略黑 色阶:单独色阶可有4阶左右饱和 注:如果饱和过多,则按以下顺序逐渐减小各个数值,但是单个数值调整不宜过大,如果饱和不够多则相应反向调整。
对比度mid对比度max亮度mid色温3. 调整以上数值将会影响标准模式,需要重新验证4. 色度同标准状态,锐度按要求调整到大于标准状态值5. 验证各种画面是否较标准状态更亮丽更鲜艳,并做相应调整注意: 动态模式也称为高亮模式,需要画面亮丽、彩色鲜艳,所以适合用海景、运动等画面进行对比验证柔和模式的调整,1. 将色温调整为暖色温模式(6500K)2. 将图像模式调整为柔和,相应色温为暖色,观察灰阶和色阶,要求如下: 灰阶:亮阶暗阶均无饱和,暗阶可以比标准状态略亮 色阶:单独色阶没有饱和3. 色度同标准状态,锐度比标准状态略低4. 确认最大亮度约为动态最大亮度的一半或200nit左右5. 验证各种画面是否较标准状态更柔和,并做相应调整注意: 柔和模式也称为电影模式,适合于播放整体较暗的画面所以需要最后用这样的画面进行测试其暗画面和色彩真是度,与标准样机进行对比验证实测验证,反复对以上步骤进行调整验证用亮度分析仪器测试不同状态的亮度曲线并绘图比较验证用不同的画面与标准机器进行对比验证三种图像模式尤以动态模式最为重要,所以在基本效果确认后,要重点验证动态模式的效果。
重点观察以下几点:亮画面、暗画面、色彩、清晰度等不同的端口输入需要反复验证,最常用的端口要重点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