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和线段划分的争议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38395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92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和线段划分的争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笔和线段划分的争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笔和线段划分的争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笔和线段划分的争议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笔和线段划分的争议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笔和线段划分的争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和线段划分的争议(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讨论:笔和线段划分的争议!(基本定论,仍欢迎探讨)(2011-01-07 00:42:34) 近期,一位叫亿安科技作手的缠友知名度在缠界快速提升,并在其博客中最近几篇博文展开对笔、线段划分的讨论,虽言辞桀骜不驯,但并不乏道理。因本人对其中观点持不同意见,故发本文征集广大缠友意见,希望通过此次讨论解决争议,达成一致,因为缠论不能像波浪理论一样最后整成千人千缠。好,切入正题:问题探讨部分第一部分:笔的划分 (本问题经秋叶正红学长解释已顺利解决,具(本问题经秋叶正红学长解释已顺利解决,具体见本文最后问题解决部分)体见本文最后问题解决部分)先温习缠的定义:笔: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构成一笔,上升的一笔,

2、由结合律,就一定是底分型+上升 K 线+顶分型;下降的一笔,就是顶分型+下降 K 线+底分型。在实际分析中,都必须要求顶和底之间都至少有一 K 线当成一笔的最基本要求。笔,必须是一顶一底,而且顶和底之间至少有一个 K 线不属于顶分型与底分型。当然,还有一个最显然的,就是在同一笔中,顶分型中最高那 K 线的区间至少要有一部分高于底分型中最低那 K 线的区间,如果这条都不满足,也就是顶都在低的范围内或顶比底还低,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新笔划分定义:一笔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顶分型与底分型经过包含处理后,不允许共用 K 线,也就是不能有一 K 线分别属于顶分型与底分型,这条件和原来是一样的,这一点

3、绝对不能放松,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能量力度;2、在满足1的前提下,顶分型中最高 K 线和底分型的最低 K 线之间(不包括这两 K 线) ,不考虑包含关系,至少有3根(包括3根)以上 K 线。争议焦点:注意上文中红线部分。争议在于顶高于底或者底低于顶,是仅仅看顶的最高 K线和底的最低 K 线么?如果需要结合顶分型和底分型其他元素,是否需要考察所有元素?看一张近期的上证1分图问题:上图方框中是不是一笔?大家先看作手的博文:给各路亲人和伪大小牛人上一课,看不懂昨天分段的都进来!1、作手观点很明确,认为分型是三个元素的合体,不能单看一个元素,按作手观点,这里自然不成一笔。我的观点是:大家看仔细了,

4、最高的那根 K 线左右两根 K 线都要合并,之后的那根 K 线和顶之后的第4根 K 线也要合并,然后就到了最低的 K 线了,问题出来了,这里合并处理后,显然顶底分型共用 K 线了,因此不符合新笔定义,老定义就不可能了。因此这里无笔。我解盘中这里也未分笔。2、但主要问题并不在此,我今天用此图,目的是探讨上面文中的焦点。再看上图,作手说的顶分左边的元素的确比底分要低,因此作手认为顶比底低,不符定义。3、我们来看一段一位学长之前的研究结果:转:【上升的一笔,由结合律,就一定是底分型+上升 K 线+顶分型;下降的一笔,就是顶分型+下降 K 线+底分型。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到,笔,是有方向的,上升的一笔,必

5、须体现它的上升概念,下降一笔,也要体现它的下降概念。所谓上升,即是渐次增高的意思,在向上一笔刚开始的时候,从底上来的第二 K 线,比底高,便是体现了上升的概念,假如这第二 K 线比底还低,那便不叫上升,原来的底也就不是底了。所以,要上升,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便是成立一个底分型。底是底分型的第一元素,底上来的第二 K 线,是底分型第二元素,这第二元素高点,也是最基本的上升初始高点(有了此高点,才有了方向,没有此高点,不必谈什么上升,这是最低限度的方向保障) 。底最低点到初始高点之间的区间,就是向上一笔的底分型区间, (不考虑底左侧那根 K 线区间,其虽是底分型的元素之一,但不是本笔的方向元素,只是

6、辅助元素)如果后面出现的顶的高点连这最基本的上升初始高点都达不到,或等于此高点,说明此顶还在底分型范围内,没能体现上升的概念,那这个顶就应该不成立了也就不属于上升一笔。缠在77课说过:当然,还有一个最显然的,就是在同一笔中,顶分型中最高那 K 线的区间至少要有一部分高于底分型中最低那 K 线的区间,如果这条都不满足,也就是顶都在低的范围内或顶比底还低,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我觉得这句话有不完善的地方,因为,只要存在任意两根相邻无包含关系的 K 线,上述的区间差就会存在。假如顶那根 K 线与底那根 K 线区间只差一分钱,那这笔马上就成立了,这样的笔转折力度是不是值得怀疑?假如顶底两 K 线的区间差

7、就能决定一笔的成立与否,那为何还要定义底分型顶分型是笔的组成部分?直接定义顶底及独立 K 线是一笔的组成部分就好了。可见,底分型顶分型的存在是有其重要意义的,其决定了顶底间方向的基本关系。所以,考查顶底区间差,不应只考查顶和底这两根 K 线,而应考查顶分型与底分型区间。也就是说,在向上一笔中,顶分型最高那根 K 线的区间高点至少要有一部分高于底分型区间高点,向下一笔中,底分型最低那根 K 线的区间低点至少要有一部分低于顶分型的区间低点,不然就没有体现上升或下降的概念,就不应算有方向的一笔。思路总结:向上一笔中,顶的高点不应低于或等于底分型区间高点,独立 K 线的波动可以高于或等于顶高点。向下一

8、笔中,底的低点不应高于或等于顶分型区间低点。 】我认真思考了这位学长的看法,虽我未找到缠师对此的看法,但我认同这个观点。因此,上图中,如果不是因为共同 K 线的问题,这一笔就是成立的了。也就是说,顶、底分型的第一元素不作为参考,应以下降(顶分)或者的上升(底分)的那根 K 线作为区间参考点,和最高 K 线、最低 K 线共同组成分型区间。是否正确,请缠友讨论!第二部分:线段的划分(本以为线段问题已经解决,今天和缠友讨论,发现并非如此,线本以为线段问题已经解决,今天和缠友讨论,发现并非如此,线段的划分标准上仍存在不明之处,继续探讨。段的划分标准上仍存在不明之处,继续探讨。)线段的基础知识部分内容较

9、多,在这里不贴原文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争议焦点:在线段的第二种破坏情况下,以向下的线段为例,之后的第二特征序列底分型的元素是否要和之前第一特征序列顶分型比较高度。还是只需底分型成立,之前的线段终点就确立。 (向上线段反之)看一张近期的上证1分钟走势图:(首先说明一点:429到430走出5笔,最后一笔采用宽松笔原则。 )上图中作手认为429430这一段不成立,原因见其博文:http:/ g6,其特征序列元素为 g5d6、g6d7、g7d8,由于 d7高于 g5很显然第一和第二两个元素之间有缺口,属于第二种情况,这时 g6的顶分型不能确认;再往下看,对于 d8处的底分型,其特征序列元素为 d7g

10、7、d8g8、d9g9,很显然 d8处的底分型是第一种情况,这样 g6处的顶分型可以确认,同时 d8处的底分型也可以确认,因此这两个图都是三段,d5-g6是一段 g6d8是一段 d8g9是一段。我的意见:显然,虽然这张图和我上面的图有一定区别,但都是第二特征序列的底分型,其他特点都是满足的。如果按作手思路,因 g9高于 g6,这样 d8g9就不是线段了。再来一张学长的图:看图2:6处底分型为第二种情况,因此必须看11处顶分型是否成立,910、1112合并为1110,因此其特征序列为78、1110、1314,顶分型成立,因此6处底分型也成立;再看11处顶分型,显然是第一种情况,成立;因此图二是三

11、段,16是一段,611是一段,1114是一段。但如按作手观点,14低于6,线段也是是不成立的。哪一种判法是正确的,请缠友共同研讨!之后作手又发了一文,并引用缠主原文,原文图形具体情况现在我手上没有数据,光看图不能精确验证,因此不能作为依据:所有对分段有异议的请过来,包括校长问题解决部分第一部分:笔的划分缠师原文:CPI 公布成突破契机这一部分:当然,站在本当然,站在本 IDID 理论的角度,由于这次的底分型范围的上沿也在理论的角度,由于这次的底分型范围的上沿也在46724672点,所以点,所以41954195点上来的走势最终是否延伸为笔,关键也在点上来的走势最终是否延伸为笔,关键也在46724

12、672点的站点的站稳。因为笔的最基本条件就是顶和底分型之间必须有不重合的部分,稳。因为笔的最基本条件就是顶和底分型之间必须有不重合的部分,1 1月月2323日那个底分型,就是因为后面不能突破站住日那个底分型,就是因为后面不能突破站住1 1月月2222日高点日高点48184818点,点,所以使得不可能延伸为笔,进而原来的向下笔继续延伸,形成后面的所以使得不可能延伸为笔,进而原来的向下笔继续延伸,形成后面的下跌。下跌。配上图形,大家就能够理解分型区间了。配上图形,大家就能够理解分型区间了。文中“底分型范围的上沿也在底分型范围的上沿也在46724672点点”就是指上图中2的位置那里的底分型右边元素箭

13、头处的高点。文中“就是因为后面不能突破站住就是因为后面不能突破站住1 1月月2222日高点日高点48184818点点”是指上图中1的位置那里的底分型左边元素箭头处的高点。由此可见:在分笔时,顶底分型两段的元素都是区间考察元素,在顶分型中,区间就是顶的最高点到顶分左右两个元素的最低点;在底分型中,区间就是底的最低点到底分左右两个元素的最高点。除了定义之外,这也是判断笔的重要参考依据!也就是缠曰:笔的最基笔的最基本条件就是顶和底分型之间必须有不重合的部分。本条件就是顶和底分型之间必须有不重合的部分。第二部分:线段的划分(注:以下部分仍为探讨部分,结论不作为依据,继续探注:以下部分仍为探讨部分,结论不作为依据,继续探讨讨)缠师原文:2007-08-13 21:40:22老师好。大家现在对今天的32-33为什么不是三段有争论。毕竟符合其中的底分型成立的定义。希望老师能讲讲。=请先搞清楚底分型是从哪里开始算起,哪里开始结束。在这种前面是下跌的,对应的第二是上涨的,其特征序列就是看向下的,这第三个向下的,已经跌破原来第一段的底,怎么能属于第二段里的特征序列?特征序列的底或顶,首先必须要都属于这个特征序列才行,这是前提条件。其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