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小说阅读指导练习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36346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小说阅读指导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小说阅读指导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小说阅读指导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小说阅读指导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小说阅读指导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小说阅读指导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小说阅读指导练习(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考小说阅读指导中考小说阅读指导一一整体感知类题型及答题要点。整体感知类题型及答题要点。1.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写在空格内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写在空格内 儿子的鱼儿子的鱼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 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十四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 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抖,差一点儿 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的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 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男孩

2、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使孩子渐渐被 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 了()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 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 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 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 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男孩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地

3、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 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住鱼网向那孩子走去。 ()“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 求的。”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鱼网。不远外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 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预备着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 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 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 水的怒吼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抱着 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

4、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公斤 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 安全地回到岸边。 ()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 泥地上大口喘着粗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 奇,他问孩子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 的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整体感悟: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手法,叙述了“儿子”捕鱼的故事,细读全文,在下面的 括号里把“儿子”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 拉据战(

5、)与鱼周旋( )捕鱼成功 取证取证 经过 20 个小时,反贪局岳局长带领的三人取证小组走出了西安火车站,这儿离那个小 硫酸厂还有 180 公里。岳局长是在部队当教导员转业的,尽管转业十年了,他还保持着多年养 成的军人作风,办案时话不多。他冲钟伟和李静笑了笑:“走,公共汽车。”姓名 2这七月天,骄阳似火,地烤人,空气蒸人,他们还没有挤上公共汽车就已经汗流浃背 了。这是今天最后一辆去长山镇的车,听说长山镇距离坐落在山角屯的硫酸厂还有一段黄土 山路。三个人被上车的人流挤上了定员 20 人却拉了 32 人的小客车,他们金鸡独立站了几十 里地,车上才空下一个座儿。仨人只好轮换着坐,缓解一下从心里头往外散

6、的闷热和双腿麻 木的疲惫。天渐渐阴沉下来了,一堵墙般的积雨云从天边推了过来,在天空中扩大。傍晚时分, 公共汽车总算进了长山镇。这是一个两侧被黄土高坡夹着的狭窄山谷,一条石子路两侧参差 不齐地排列着镇政府、邮电所、供销社和一些修车店、小卖铺。“先填饱肚子再走。”岳局 长发话。钟伟问了半天,才在一家修车店后边的大院子里找到家饭店。那是过去的大车店改 的,门前散放着几个破旧的折叠桌、几条长凳。一位胖师傅,既是跑堂的,又是厨师,还是 老板。不一会儿,胖师傅端来了三个菜和三碗米饭,三个人埋头吃了起来。岳局长边吃边主 动和胖师傅聊了起来。胖师傅热情地告诉他:“这儿离山角屯还有三十多里路,不通车,行 人稀少

7、。上山角屯就沿着这条路一直走,翻两座山,过一条平时没有水的干河,再走上 一段路就到了。噢,那干河雨天时可是大河啊,水面能有二里地宽,雨过后五天才是 干河。干河有水时没人敢过,今天预报有暴雨,过不了。”岳局长心里一阵阵发紧。胖师傅好像猜透了岳局长的心思,又说:“你们千万不能闯干河呀。解放这么 多年就没有人能闯过去。当年我爷爷被地主逼着闯干河,让洪水卷走了,连尸骨都没找 着。”胖师傅摇着头说。 几声沉闷的雷声在远处响了起来。岳局长看了钟伟和李静一眼,三个人同时站了起来, 急急走进夜幕中。他们必须尽早赶到那个小硫酸厂找到账本。账本若被丢弃或被转移,就无 法指证那个死不认账的贪官,34 万元将被其吞没

8、。三个人迈开大步,过了两座山,进入了平 地。雷声愈来愈近,风凉了。他们加快了脚步。雷声在头顶轰鸣,风起云涌。豆大的雨点,落地砸起尘烟。三个人在飞奔。然而,还 是迟了,他们被“干河”的洪水挡住了唯一通向山角屯的路。不容多想,他们下水了闯 “干河”! 激流夹石,他们感觉到水中有石块打脚,尖利的砂石在划腿山洪咆哮,他们 手拉手前行。摔倒一个,其他两个人合力将他拉起来。一股巨流,把他们三个都冲倒了,已 经无法拉手了,只好各自为战。好在雨刚下,虽然水大流急,河面还不太宽,经过二十多分 钟,他们歪歪斜斜地上了岸。一个个趴在地上喘着粗气,真有死里逃生的感觉。他们有气无力地喘息着,大雨继续在肆无忌惮地往下泼撒

9、,一个炸雷之后的闪电照亮 了对岸:一头毛驴被电线杆砸成了两截儿,被高压电击得直冒烟,一根断了的电线在“干河” 里跳跃,发出“刺刺”的声响。 三个人目瞪口呆,都惊出一身冷汗。检查身上,每 个人腰部、胯部、腿肚子和脚面上都被划伤了,岳局长的腿上有个一尺多长的伤口对伤 口稍作处理,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向前挪动着灌了铅似的双脚。 在山角屯硫酸厂的破旧仓库里,三个人从满是灰尘的杂物中找到了账本,记账凭证上 的收款签字清晰可见。这正是他们要找的。1.小说的故事情节是随取证小组的行踪展开的,请你根据第段的内容,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出小说的故事情节,写在空格中。2.概述故事内容概述故事内容3乡村教师 临近

10、大学毕业的那段日子,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唯有娟子 按兵不动,如无事人一般。 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姐妹都劝她出去活动活动,争取能在城里留下来。哪知娟子却笑笑说: “我要回乡下去。” 我们都吃了一惊,娟子的老家我们结伴去游玩过一次,在大巴山最深处,汽车在二十里以 外就进不去了。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们当时都笑着调侃说那儿是全国最贫瘠的地方。 而现在,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我 们都替她惋惜。 这时,娟子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 10 年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个班级,也 只有一个老师

11、。班上有 13 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将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级。 然而,就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给引燃了。等大家发现时,大火已经快封住了 教室门。 教室里的 13 名乡下娃子都乱了套,但那位乡村教师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静。他一面教孩 子们不要慌张,一面将被大火围困的孩子们一个个往外背。大火已将窄窄的木门完全封住, 老师的衣服、头发和胡子全都烧焦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名女同学。老师再一次冲进火海,那两名女同学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师看了她俩一眼,最后咬咬 牙,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冲。 烧得通红的门框呼地一声砸下,将

12、老师砸了一个踉跄,但他最后还是背着那个女孩从大火 中爬了出来。 他把那个女孩背到安全地带,然后又急急地冲进了早已变成火海的教室。就在这时,轰的 一声,教室烧塌了。老师和最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来 讲完这个故事,娟子眼圈都红了。 我们都猜了出来:“最后救出来的那名女同学就是你,是么?” “是的。”娟子含泪点点头,“但你们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再也没有背出来的 同学是谁么?”我们都摇摇头。 娟子说:“是老师的女儿呀!” 说完这句话,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我们的眼圈也都红了。 最后,我们宿舍有三个姐妹跟着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乡村教师。我是其中一位。 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内容,不超

13、过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内容,不超过 5555 字。字。带缺口的馒头带缺口的馒头血色黄昏,硝烟滚滚。日军五十六师团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 中国军队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的架势。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整个大后方已感触到战争的迫近。距惠通桥不到 50 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过来五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穿 着少校制服的“大胡子”。4两小时前,“大胡子”少校接到上级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 南高地。这时,坚守在惠通桥南高地的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足一 个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四天没有进

14、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 到的命令是必须再坚守 24 小时。卡车在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作 为带队长官,他明白迟到 1 小时的后果是什么。可是,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四辆卡车也被 迫停了下来,前面的路面都布满炮弹坑。全体押车官兵都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 推车,累得气喘吁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路上聚集了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白馍!顿时,饥民们像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冲上去钻进 车厢,抢吃起馒头。“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

15、,嘴角抽搐着,双眼滴血,一咬牙将机枪端 起来对准饥民,只听到哗啦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地盯着车尾,然后痛苦地闭上了双眼。甲在 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饿得双眼深陷,一双脏兮兮的小手抓住一个馒头,嘴里还咬着另 一个馒头,在嘴边啃着的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恐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11“大胡子”少校浑身颤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的 我军弟兄;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下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们跪了下 去,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前边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四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与 鬼子拼刺刀,你们”

16、12 公路上一片寂静,所有的人如石雕一般愣在那里。13乙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 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馒头也递上去:“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馍是送到前边去的,这个馍我咬 了一个缺口,你给前边打鬼子的叔叔们说一声,请他们不要嫌弃,请他们吃饱了多杀鬼 子好吗?”14“大胡子”少校一下抱起小女孩,一个劲儿地点头,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你叫什 么名字?”15丙小女孩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叫尤小翠”。16“大胡子”少校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上白馍,一 定让你吃饱,好吗?”17丁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所有的饥民此时都将抓在手里的馒头 默默地送回了车上,然后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坑的石头。18 车队终于怒吼着沿怒江向前冲去19 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陷车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