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初稿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36301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32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初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432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初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432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初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432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初稿1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432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初稿1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32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初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32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初稿1(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第一章第一章 地质及矿压观测资料地质及矿压观测资料1.11.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4321 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2.12.1 地质资料地质资料1.2.11.2.1 概述概述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该面位于井田后亭子村附近。回采对地面后亭子村有一定影响。2、毗邻关系4321 工作面(煤柱)为东西走向,东为西二采区 421 区段煤柱、西二材料道,南为412 区段、411 区段、311 已回采区段,西为 4313 煤柱工作面及井田边界,北为4262、4252、4242、4232、4222、4213 已回采区段。1.2.21.2.2 图纸图纸1、回采工作面平面布置图:1:10002、煤层

2、顶底板综合柱状图:1:10003、工作面巷道实测剖面图:1:1000 4、井上下对照图:1:20005、地质说明书(见表 1-1)表 1-1 文字说明书煤煤层层名名称称1 煤水平名称水平名称1005采区名称采区名称西二采区工作面工作面名名 称称4321地面标高地面标高(m)(m)12501390工作面标高工作面标高(m)(m)1089 1056地地面面位位置置该面位于井田后亭子村附近。井井下下位位置置及四邻及四邻采采掘掘情情况况4321 工作面(煤柱)为东西走向,东为西二采区 421 区段煤柱、西二材料道,南为 412 区段、411 区段、311 已回采区段,西为 4313 煤柱工作面及井田边

3、界,北为4262、4252、4242、4232、4222、4213 已回采区段。回回采采对对地地面面设设施施影影响响回采对地面后亭子村有一定影响。71386概概况况走向长走向长(m)(m)765倾斜长倾斜长(m)(m)164.5面面 积积(m(m2 2) )96246第 2 页2.3煤层结构煤层结构06煤煤层层总总厚厚(m)(m)简单煤层倾角煤层倾角(度)(度)10稳定程度稳定程度不稳定煤煤层层情情况况根据 4321 回风顺槽掘进过程中探到的资料分析,4321 工作面从转载巷至回风顺槽 500 米处,煤层较厚达 2.3 至 2.8 米之间,煤层结构为(从底板向上)0.80.9 米煤、0.1 米

4、泥岩、0.4 米煤 0.15 泥岩 0.70.8 米煤、0.3炭质泥岩(局部为煤和炭质泥岩互层)、在上为泥质;501 米至 765 米煤层较厚达 2.1 至 2.3 米之间,煤层结构为 1.7 米煤、0. 10.4 米细砂岩、0.30.6 米煤、顶板为泥岩;00根据 4321 运输顺槽掘进过程中探到的资料分析,4321 运输工作面从转载巷至回风顺槽 300 米处,煤层较厚达 2.1 至 2.6 米之间,煤层结构为(从底板向上)1.31.7 米煤、0. 10.3 米泥岩和细砂岩互层(极不稳定)、0.500.7 米煤 0.3 炭质泥岩(局部为煤和炭质泥岩互层)、在上为泥质;300 米至 520 米

5、煤层较厚达 2.1 至 2.6 米之间,煤层结构为 1.6 米煤、0.010.2 米细砂岩或泥岩互层、0.8 米煤、顶板为泥岩(顶板破碎);530米至 713 米煤层较厚达 1.9 至 2.3 米之间,煤层结构为 1.51.8 米煤、0.010.2 米细砂岩、0.20.5 米煤、顶板为泥岩;Mad(%)Ad(%)Vdaf(%)Std(%)Ogr。Ad(MJ/kg)煤岩类型牌号煤煤质质情情况况4.0116.5545.250.654000丝质亮煤CY41表表 1-21-2顶底板顶底板名名 称称岩石名称岩石名称厚度厚度(m)(m)岩岩 性性 特特 征征泥质3.35灰色泥岩:具滑面,上细下粗,下部含粉

6、砂。粉砂岩0.8浅灰色粉砂岩:显似水平层理,含炭。直接顶泥岩3.7灰色泥岩:略含炭质,上部含粉砂,中部含炭,且多光滑面,与上层渐变,局部含砂。煤层煤层顶板顶板底板底板情况情况粉砂岩00.5浅灰色粉砂岩:夹细砂岩条带,显黄色斑点弱风化,分界明显。第 3 页伪 顶炭质泥岩0.3黑灰色,夹亮煤条带。1 煤煤1.82.8暗煤,粉末状,碎石,夹亮煤条带,含黄铁矿薄膜,顶部 20cm 为半暗煤。1、2 煤层间距砂质泥岩、细砂岩2.69.0浅灰色粉砂岩,夹细沙岩条带,上部含煤质,见植物化石碎片,含少量云母,中部夹 56cm 亮煤条带,下部显斜波状层理。2 煤煤1.71.9暗煤,上下部为块状碎块状,中部为粉末

7、状含 25cm 黄铁矿结核及薄膜,夹亮煤条带。2 煤和 3煤层间距碳质泥、泥岩互层0.20.5灰色泥岩:略含炭质,上部含粉砂,中部含炭,且多光滑面,与上层渐变。3 煤煤1.51.8暗煤,上下部为块状碎块状。底板炭质泥岩0.31.2黑灰色、局部含砂质泥岩。地地质质构构造造情情况况该面地质构造中等,影响回采的地质因素主要为断层大于 1 米断层见(附表 1)。1 煤层顶板为泥岩,顶板松散,易冒落。4321 工作面地质构造比较简单,在掘进工程中探到在巷道局部顶板上部(3.0 米泥岩)有一层 0.5 米左右的砂质泥岩局部含淋水,但是本工作面裂隙发育、断层赋存较多,不排除裂隙水通过断层导入工作面,工作面的

8、重点工作是防治水,要求回采时必须加强工作面和巷道水文地质的观察和管理,在回风和运输巷要有充足的排水实施;4321 工作面相对于地面无河流、水库等大的地表水体,编制防治水措施,做到“先探后采”。 水文水文地质地质情况情况及防及防治水治水措施措施 最大涌水量最大涌水量0.05m3/h正常涌水量正常涌水量0.001m3/h瓦瓦 斯斯煤煤 尘尘煤尘爆炸指数 52.3%煤的自燃煤的自燃煤的自然发火期最短 36 个月地地 温温影响影响回采回采其它其它地质地质情况情况地地 压压第 4 页煤 层夹 矸直 接 顶直 接 底普氏硬度普氏硬度(f)(f)13241223表表 1-31-3块块段段号号走向长走向长(m

9、)(m) ( (游标值游标值) )倾向倾向长长(m)(m) (常(常数)数)斜面斜面积积(m2)(m2)煤厚煤厚(m)(m)容容 重重(t/mt/m3 3)工业储量工业储量(t t)回采回采率率(% %)可采储量可采储量(t t)储储量量 计计 算算1215162348302.21.381040222121123148832.31.3861143333086238302.31.3858687合合计计22385298219375问问题题及及建建议议1、该面小断层发育,受其影响,煤层厚度变化较小,顶板岩石裂隙发育,易冒落,回采过程中应加强顶板、底板维护,提高工程质量,防止冒顶。2、工作面煤层受采空

10、区动压影响,顶板破碎,压力较大,回采过程中重点加强支护,防止发生冒顶,提高工程质量。3、1 煤层顶板为泥岩,易冒顶,回采过程中必须坚持“先探后采”,加强顶板支护管理。4、4321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一直在西二皮带巷、西二总回风上部回采,工作面和西二总回风层间距在 2.6 米左右;此外,在回采过程中一次要经过以下废弃巷道:4123 回风、4262 运输联络巷和 4262 回风联络巷;4112 运输、回风、材料道、通路;4252 运输、回风、材料道、通路;4242 运输、回风、材料道、通路;4232 运输、回风、材料道、通路;4222 运输、回风、材料道、通路;4212 运输等废弃巷道上方回采经过,

11、由于废弃巷道回采时间过长,很难确定当时回采对顶板的破坏情况,防止发生贯通情况,要求回采时必须编写在废弃巷道上方回采的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必须延 1 煤底板回采。附附图图1、4321 综合柱状图2、4321 工作面剖面图3、4321 工作面设计图 1: 1000序号位置走向倾向倾角落差备注F1回风顺槽 190 米N6WSE402.4F2回风顺槽 230 米N12WSE332.2第 5 页F3回风顺槽 310 米N10ESE682.0F4运输顺槽 120 米N32WNE742.01.2.31.2.3 地质特征地质特征1、煤层及顶底板、地质构造、水文见地质说明书 。 (地质说明书附后)2

12、、工作面储量依照工作面设计及地质资料,该工作面面长 164.5 米,煤层厚度 2.1 米,煤层容重取 1.4,工作面地质储量为 223852 吨,可采储量为 219375 吨。3、瓦斯、煤尘、自燃发火情况:根据该工作面准备时煤层揭露情况看,局部煤层厚度变化较频繁;煤尘有爆炸性;煤层以自燃发火,最短发火期 3 个月。4、矿压观测情况:根据已回采结束的西采区工作面矿压观测资料,初次来压步距 6-9 米,周期来压步距 7-12 米。5、存在问题及意见:该工作面从揭露情况看,煤层倾角变化较大,一般 0 度左右,局部超过 10 度。另外煤层底板炭质泥岩起浮不定,地质构造较多,这对移架工作会带来一定难度。

13、工作面两道压力较大,巷道变形严重,要做好两道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第 6 页第二章第二章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2.12.1 采煤方法采煤方法2.1.12.1.1 采煤方法的选择依据及采煤方法的确定采煤方法的选择依据及采煤方法的确定根据技术部提供的工作面地质资料和现有的采煤技术手段与设备性能,经过充分的经济技术比较,确定该面采用后退式综合机械化倾向长壁式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采煤法,全部垮落管理采空区。2.1.22.1.2 采高的确定采高的确定煤层平均厚度 2.1 m,采高确定为沿煤层顶底板回采,采高控制在 1.92.3 米之间。2.22.2 回采工艺回采工艺2.2.12.2.1 落

14、煤落煤1、落煤方式工作面采用 MG2*125/571-WD 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煤沿工作面双向割煤,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2、采煤机的进刀方式工作面采用煤机自开缺口,割三角煤端部斜切进刀方式。其过程如下:(1)当采煤机割至工作面端头时,其后的输送机槽已移近煤壁,采煤机机身处尚留有一段下部煤 图 2-1(a);(2)调换滚筒位置,前滚筒降下、后滚筒升起并沿输送机弯曲段返向割入煤壁,直至输送机直线段为止。然后将输送机移直 图 2-1(b);(3)再调换两个滚筒上下位置,重新返回割煤至输送机机头处图 2-1(c);(4)将三角煤割掉,煤壁割直后,再次调换上下滚筒,返程正常割煤,图 2-1(d)图

15、 2-1 工作面端部割三角煤斜切进刀(a)(b)(c)(d)AAAAAAAA1 2211 212A-AA-AA-AA-A第 7 页(a)起始 (b)斜切并移直输送机 (c)割三角煤 (d)开始正常割煤1-综采面双滚筒采煤机;2-刮板输送机3、落煤工具 (一)工作面落煤:选用 MG2*125/571-WD 型可调高双滚筒采煤机,采煤机的主要技术特征(见表 2-1) 。表 2-1 MG2*125/571-WD 型采煤机主要技术特征表 名称技术参数名称技术参数适应采高 (m)1.52.1电机型号MG2125/571-WD 型滚筒直径 (m)1.4电机功率( KW)及电压( V )2125660/11

16、40牵引方式机载交流中压 变频调速、齿 轮销轨式无链 牵引防尘方式内外喷雾卧底量(mm)330重量( t )28牵引速度( m/min)712生产能力( t/h)460截深(m)0.60外型尺寸(mm3)11278x1990x1400 mm2.2.22.2.2 装煤装煤煤机割下的煤一部分直接落入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另一部分通过煤机螺旋滚筒与输送机的铲煤板联合将煤炭装入工作面刮板输送机。2.2.32.2.3 运煤运煤1、工作面采用一部刮板输送机运煤,输送机型号为 SGZ730/400 ,长度 165m(见表2-2) 。表 2-2 SGZ-730/400 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主要技术特征表设计长度165m电压1140V第 8 页输送量4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