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毕业论文-供应管理中的信息流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36229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供应管理中的信息流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供应管理中的信息流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供应管理中的信息流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供应管理中的信息流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供应管理中的信息流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供应管理中的信息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毕业论文-供应管理中的信息流(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皖 西 学 院论文题目:供应管理中的信息流专 业: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2011 年 月 日摘 要信息流是供应链管理中的关键要素。普通的信息流往往是在顾客和补给部门的订货、库存管理、收货、发货和配送等过程中产生的。过去,这种信息流是局限于建立在手工和半自动化的基础上,因而导致了效率的低下,信息的不可靠性增强,以及由于信息的误导而导致预测的不精确,从而增加了库存、运输、退货等成本,降低了顾客满意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突破了国与国的范围而日趋剧烈,同时顾客的消费需求也在朝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企业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必须改变原来传统的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信息

2、技术、进行供应链的优化和重组,实现供应链上各个节点的信息共享,从而缩短订货提前期,降低库存水平,提高搬运和运输效率,减少递送时间,提高订货和发货精度以及回答顾客的各种信息咨询等目标,提高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本的不断降低,使得上述的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成为可能。许多企业已经与顾客和供应商之间进行计算机与计算机的联结,通过多媒体技术,及时、精确地传输图像、声音和文字等信息,方便地进行数据的存取,因而极大地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顾客满意度。关键词关键词:信息流;信息系统;多媒体技术;供应链目 录1. 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现代物流管理技术112.2. 条形码技术(条形码技术(Barcod

3、e)112.1 条形码符号的类型22.2 商品条形码与物流条形码22.3 复合码22.4EDI32.5GIS32.6GPS43.物流管理物流管理43.1 物流管理的目标43.2 物流管理的三个阶段53.2.1 物流计划阶段的管理53.2.2 物流的实施控制阶卑管理63.2.3 物流评价阶段的管理.7结 论10致致 谢谢1111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2121.1. 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物流技术是与物流全过程的实现紧密相关的,物流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物流活动各项功能的实现和完善,关系到物流成本的高低。物流技术是与物流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包括现代运输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自动化

4、搬运技术、包装技术、流通加工技术、物品识别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硬技术以及物流规划、评价、设计、策略等方面的软技术,此外还包括移动通信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 、地理信息技术(GIS) 、条形码技术(BC) 、射频技术(RF)及 EDI,等等。如果没有这些现代技术就没有现代物流。全面系统化是物流技术的发展方向。其中运输工具发展的方向是多样化、高速化、大型化和专用化,并且在节能、环保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现代仓储观念由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现代化仓库已成为促进各环节平衡运转的集散中心,仓库结构有代表性的变化是高度自动化的保管和搬运结合成一体的高层货架系统,货架可高达 3040 米,

5、货格多达 20 万30 万个,用计算机进行集中控制;自动进行存储作业,用于验货和库存管理的高速自动分拣系统(Automated-Sorting-System)和自动存储与检索系统(ASRS-automated-storage-and-retrieval-systems)减少了由于大量人力介入而导致的仓库管理方面的错误。由于搬运作业的复杂性,搬运技术和相应的设备也呈现出多样化,AGV(automated-guided-vehicles,一般译为自动制导车) 、LGV(1aser-guided-vehicles,一般译为激光制导车) 、AHV(autonomous-handling-vehicle

6、,一般译为智能搬运车) 、机械手和机器人等也开始在这一领域得到应用。新型包装材料的比重更轻、机械性能更好、质量更稳定、价格更便宜。下面简要介绍条形码技术、EDI、GIS、GPS 在物流领域的应用。2.2.条形码技术(条形码技术(Barcode)在物流活动中,为了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商品、自动读取有关商品信息,条形码技术被广泛应用。条形码是用一组数字来表示商品的信息,是目前国际上物流管理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技术手段。条码技术对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是非常显著的,是实现库存管理的电子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以使企业把对库存的控制延伸到销售商,实现库存的供应链网络化控制。2.1 条形码符号的类型条形码符号的类型条

7、形码符号的类型称为码制,各种类型的条码符号都由符合码制规则的“条”和“空”组成,都有固定的容量和字符。现在国际上公认的码制有三种,即:EANl3 码,交插二五码;:EAN/UCC-128 码。2.2.商品条形码与物流条形码商品条形码与物流条形码条形码按使用方式分为直接印刷在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和印刷在商品标签上的条形码。按使用目的分为商品条形码和物流条形码。(1)商品条形码。商品条形码是以直接向消费者销售的商品为对象、以单个商品为单位使用的条形码,属于 EAN(European-Article-Number) 、UPC(Universal-Product-Code)系列。它们都印在一长约 4cm

8、,宽约 2.5cm 的矩形方块内,其中有粗细不等,黑白相间的竖条,在竖条下端有 13 位数字组成,最前面的三个数字表示国家或地区的代码,EAN 已将 690、691、692 分配给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接着的 4 个数字表示生产厂家的代码,其后的 5 个数字表示商品品种的代码,最后的 1 个数字用来防止机器发生误读错误。(2)物流条形码。物流条形码是物流过程中的以商品为对象以集合包装商品为单位使用的条形码。标准物流条形码由 14 位数字组成,除了第 1 位数字之外其余 13 位数字代表的意思与商品条形码相同。条形码是有关生产厂家、批发商、零售商、运输业者等经济主体进行订货和接受订货、销售、运输、保

9、管、出入库检验等活动的信息源。由于在活动发生时点能即时自动读取信息,因此便于及时捕捉到消费者的需要,提高商品销售效果,也有利于促进物流系统提高效率。2.3.复合码复合码为了加强对物流商品的单品管理,提高物流管理中商品信息自动采集的效率,全球条码技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International)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于 1999 年联合推出了一种全新的适于各个行业应用的物流条码标准复合码。复合码是由一维条码(EAN、UPC、交插二五码和 EAN/UCC128 码)和二维条码(一个条叠加在另一个条码的顶部而成)叠加在一起而构成的一种新的码制,能够在读取商品的单品识别

10、信息时,获取更多描述商品物流特征的信息。目前,复合码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孽识散装商品(随机称重商品) 、蔬菜水果、医疗保健品及非零售的小件物品以及商品的运输与物流管理上。在物流系统中,越来越多的应用证明,采集和传递更多的运输单元信息是非常必要的。物流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可分为两类:运输信息和货物信息。运输信息包括交易信息,如采购订单编号、装箱单及运输途径等。货物信息包括包装及所装物品、数量以及保质期等,掌握这些信息对混装托盘的运输及管理尤为重要。而目前现有的商品条码(EAN/UCC 条码,只有 1213 位数字信息)受信息容量的限制,无法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采用复合码以后可将 2300 个字符编人条码

11、中,解决了人们在处理微小物品及表述附加商品信息的标识问题。复合码中包含这些信息的好处在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可以随时采集所需信息而无需车线数据库的辅助,另外将货物本身信息编在二维条码中还能够给电子数据交换(EDI)提供可靠的备份,从而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性,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效率和质量。2.4. EDIEDI 是 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 的缩写,译文名称有“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这是一种在处理商业或行政事务时,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完成计算机到计算机的数据传输的方式。采用 EDI进行数据交换,可以有效地、安全可靠地

12、对库存进行管理。为了能够实现对库存进行实时地监控,了解库存补给状态,采用基于 EDI 标准的库存报告清单能够提高运作效率,每天的库存水平(或定期的库存检查报告) 、最低的库存补给量都能自动地生成,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对库存的监控效率。2.5.GISGIS 是 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 的缩写,其中文的意思是“地理信息系统”,它的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显示范围大至洲际地图,小到详细的街区地图。显示的内容包括人口、销售情况、运输路线等。利用 GIS 进行物流分析,必须先制做出 GIS 物流分析软件,在该软件上集成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

13、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然后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有关物流分析。其中,车辆路线模型可解决从一个起点将货物运往多个终点,需要使用多少车辆和每辆车的最佳行驶路线,以期降低物流成本和保证物流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网络物流模型可击决物流网点合理分布和寻求分配货物的最佳路径;分配集合模型可解决确定销售市场范围和服务范围的问题;设施定位模型可解决一个或多个设施的位置问题。2.6. GPSGPS 是 Global-Positioning-System 的缩写,其中文意思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该系统能在海、陆、空运输中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在物流领域利用 GPS 技术可对公路上运输货物的卡车进行

14、定位跟踪调度,使空放或迂回的情况减少。对于在铁路上运输的货物或集装箱,只要知道运载货车的车种、车型、车号,就可以利用 GPS 技术得知所要寻找的货车在哪里运行或停留。3.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物流管理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美国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对军用物资实行物流管理。他们运用系统分析和应用数学等方法对输送、储存等活动进行有效地控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自此以后,物流管理很快地被应用到产业界,像对待生产一样,他们对物流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手段,使资本主义物流呈现出新的水平。20 世纪 60 年代后,物流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美国经营学家彼特拉卡认为,物流管理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1965 年以后,日本在提高物流技术的同时,将物流管理进一步综合化、系统化,使物流管理水平一跃为世界的领先地位3.1 物流管理的目标物流管理的目标现代物流管理实质上是对物流系统的管理。物流系统投人的是物流成本,产出的是物流服务。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协调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的关系,寻求二者之间最佳的平衡点,通过对物流系统各要素进行综合管理,寻找各种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