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把握总基调 巩固发展好形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5483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把握总基调 巩固发展好形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面把握总基调 巩固发展好形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面把握总基调 巩固发展好形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面把握总基调 巩固发展好形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面把握总基调 巩固发展好形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把握总基调 巩固发展好形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把握总基调 巩固发展好形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全面把握全面把握总总基基调调 巩固巩固发发展好形展好形势势学学习习 政府工作政府工作报报告告 的体会的体会今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做好政府工作,巩固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好形势,意义十分重大。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期望、利益和要求,充分体现政府恪尽职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决不懈怠、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是全面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行动纲领。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

2、,全面贯彻落实。良好开局良好开局 鼓舞人心鼓舞人心2011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一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47.2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9.2%。二是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扭转。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 7 月份达到高点 6.5%后连续回落,12 月份上涨 2 4.1%,全年上涨 5.4%。三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稳定迈上

3、一个新台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稳定提高,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54544 亿元,同比增长 25.4%。四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新增就业 1221 万人,城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民收入增速为 1985 年以来最高。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保障工作显著加强。五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财税、金融、价格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全年进出口保持较大增幅,对外贸易趋于平衡。总的来看,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这些成就来之不易。过去的一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复杂

4、多变,政府工作经受了严峻挑战和考验。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没有结束,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减弱与通胀压力加大并存,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增长动力不足,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震荡,国际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强化。各种风险触发点明显增多,西亚、北非政局动荡,日本发生地震、海啸、核辐射灾害,美国主权债务评级遭下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扩散蔓延。这些事件相继发生、叠加影响,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3 从国内看。除一些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外,影响经济稳定运行的不利因素较多,宏观调控面临许多“两难”选择。最突出的是,物价过快上涨成为经济运

5、行中的主要矛盾,经济增长又出现下行压力。一些领域存在风险隐患,2010 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达到 10.7 万亿元,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时期,一些在建项目出现资金缺口等等。可以说,过去的一年我国发展环境的重要特征是,长期矛盾和短期矛盾相互交织,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相互关联,如果政府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就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坚持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力度和节奏,有效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1 年宏观调控的突出特点是,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做到调控审慎灵活、调整适时适度,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

6、前瞻性。第一,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全面加强价格调控,综合施策,坚决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势头。第二,坚持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重点扩大消费需求,构建长效机制,积极优化投资结构,着力增强经济自主增长动力。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第三,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因地制宜指导监督各城市落实房价控制目标。第四,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隐患,及时对地方政府 4 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认真开展清理整顿和规范工作。坚持有扶有控,力促结构升级,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产业的竞争力。贯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结

7、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政府工作的鲜明特点。第一,继续把“三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和农民大幅增收。第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交通运输产业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第三,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目标责任,加大资金支持,推进重点工程,积极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第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实施促进西藏、新疆等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事业。201

8、1 年,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继续成为政府工作的显著特点和亮点。全国财政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达到 2.82 万亿元,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成绩斐然。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教育公平扎实推进, “两基”目标全面实现,建立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初步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免费 5 开放范围进一步扩大,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民基本医保体系初步形成,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公立医院改革、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有序

9、进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坚持民生优先,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近些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日益鲜明的重要特征,过去的一年表现尤为突出。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大幅增加,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 77.8%,农民工总数达到 2.53 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 1.59 亿人。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政策力度显著加大,农村居民收入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普遍较大幅度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 2000 元提高到 3500 元,国家扶贫标准大幅提高。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面扩大到

10、60%以上,社会保障体系向制度全覆盖迈出重大步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力推进,全年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 432 万套,新开工建设 1043 万套。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改革开放任务,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攻坚力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扎实推进。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推进政府 6 预算、决算公开,98 个中央部门和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省市公开“三公”经费;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在全国范围实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继续完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到全国,启动境外直

11、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展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启动试点。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方案启动实施。出台实施上网电价和非居民用电价格调整方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开展。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升。坚定信心 稳中求进2012 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稳中求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

12、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7 中央提出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我国发展面临更为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们解决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缓解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为迫切、难度更大,又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

13、强忧患意识,知难而进,求真务实,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必须坚定对国家发展前途的信心。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阶段,从需求看,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从供给看,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我国仍然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尽管随着经济总量基数扩大,各种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我国经济增长的难度在加大,但如果我们能够保持政策措施得当,能够充分运用各种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能够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一定能够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

14、国际影响力。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必须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 8 是适当降低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保持政策的基调不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稳定市场预期;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更加注重勤俭节约;大力实施结构性减税,优化税制结构,改善市场环境,减轻企业与居民税负;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继续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货币政策要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

15、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调节好货币信贷供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及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就是要坚持突出主题、贯穿主线、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既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的波动,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又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科技进步和效益提高,为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稳”是为了更好地“进”,真正体现科学

16、发展观的要求。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 9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抓住重点抓住重点 开拓开拓进进取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顺利推进各方面工作最重要的基础和保证。去年四季度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的任务日渐突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要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改善城乡消费环境,鼓励和引导居民消费。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化的背景下,要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控物价。虽然我们扭转了物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