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期妇女甲流防治指南(试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5461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孕产期妇女甲流防治指南(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孕产期妇女甲流防治指南(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孕产期妇女甲流防治指南(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孕产期妇女甲流防治指南(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孕产期妇女甲流防治指南(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孕产期妇女甲流防治指南(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孕产期妇女甲流防治指南(试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ynchnqfnjilifngzhzhnn(shxng)孕产期妇女甲型 H1N1 流感防治指南(试行)由卫生部于2009 年 12 月 30 日发布。供医疗卫生机构在甲型 H1N1 流感防治工作中使用。孕产期妇女甲型 H1N1 流感防治指南(试行)孕产期妇女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特点是病程进展快、病情重,应当给予高度重视。根据 2009 年 10 月 12 日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甲型 H1N1 流感诊疗方案(2009 年第三版)(以下简称诊疗方案),特制定孕产期妇女甲型 H1N1 流感防治指南,供参考。一、孕产期妇女甲型 H1N1 流感的

2、预防(一)对象。1.所有孕产期妇女均为重点预防对象。2.孕产期妇女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在患甲型 H1N1 流感后更易发展为重危病例,应予以高度重视:(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 HIV 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者;(2)肥胖者(体重指数40 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 30-39 可能是高危因素)。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H1N1 流感防控知识及措施的宣传,提高孕产期妇女的防治意识。健康教育和宣传的要点包括:(1)促进健康行为,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

3、饮用足够的液体和食用有营养的食物等。(2)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人。(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酒精类洗手液同样有效。(4)尽量避免外出尤其是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流感流行地区的孕产期妇女必须外出时尽可能戴口罩,且应尽可能缩短在人群聚集场所停留的时间。(5)及时处理使用后的口罩,避免重复使用口罩。如为可重复使用的口罩,使用后必须严格消毒和烘干。(6)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使用过的纸巾丢入垃圾箱。(7)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8)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良好通风状态。(9)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告知家人与其接触时戴口罩,同时尽快就诊。2.孕前指导。准备

4、怀孕的妇女最好在甲型 H1N1 流感流行期间采取避孕措施,推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H1N1 流感疫苗的事项。孕产期妇女的家属及看护人员、从事孕产期保健的工作人员等应优先接种甲型 H1N1 流感疫苗。孕产期妇女有关接种甲型 H1N1 流感疫苗的事项按照我部的相关规定处理。二、孕产期妇女甲型 H1N1 流感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甲型 H1N1 流感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参见流感诊疗方案 。孕产期妇女感染甲型 H1N1 流感后更多表现为气促,更易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病情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甚至危及孕产妇生命,死因多为肺炎及随后出现的急性呼吸

5、窘迫综合征。孕产期妇女感染甲型 H1N1 流感后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辅助检查应根据孕产期情况进行产科常规项目检查。孕妇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时注意做好对胎儿的防护。三、孕产期妇女甲型 H1N1 流感的诊断甲型 H1N1 流感的诊断参见流感诊疗方案 。四、孕产期妇女甲型 H1N1 流感的临床分类、处理原则和住院原则甲型 H1N1 流感的临床分类、处理原则和住院原则参见流感诊疗方案 。孕妇感染甲型 H1N1 流感进展较快,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密切监测病情,必要时住院诊治,由包括产科专家在内的多学科专家组会诊,对孕产妇的全身状况以及胎儿宫内安危状况进行综合评估,KKM

6、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H1N1 流感转诊病例的医院必须具备救治危重新生儿的能力。五、孕产期妇女甲型 H1N1 流感的治疗(一)一般治疗和抗病毒治疗。甲型 H1N1 流感的一般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参见流感诊疗方案 。孕产期妇女在出现流感样症状之后,即可尽早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斯他韦(达菲)和扎那米韦(乐感清)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发热对孕妇和胎儿均有不利影响,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泰诺)退热。(二)产科处理。1.重症病例和危重病例的处理。孕期的甲型 H1N1 流感重症病例,应结合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和合并症发生情况及病人和家属的意愿等因素,充分综合考虑终止妊娠的时机

7、和分娩方式。2.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处理。(1)待产期的甲型 H1N1 流感病例应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单独隔离。(2)分娩期的甲型 H1N1 流感病例应戴口罩,防止新生儿感染甲型H1N1 流感。分娩过程中加强监护,并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与患者有接触的医务人员和其他人员均应戴防护面罩和手套,穿隔离衣。使用隔离分娩室或专用手术间,术后终末消毒。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H1N1 流感的产妇和新生儿,可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新生儿应立即转移至距离产妇 2 米外的辐射台上,体温稳定后立即洗澡。(4)患甲型 H1N1 流感的产妇产后应与新生儿暂时隔离,直至满足以下全部条件:服用抗病毒药物 4

8、8 小时后;在不使用退烧药的情况下24 小时没有发热症状;无咳嗽、咳痰。(5)满足上述条件的产妇,可直接进行母乳喂养。在哺乳前应先戴口罩,用清水和肥皂洗手,并采取其他防止飞沫传播的措施。在发病后 7 天之内,或症状好转 24 小时内都应采取上述措施。(6)鼓励产后母乳喂养,母乳中的保护性抗体可帮助婴儿抵抗感染。为避免母乳喂养过程中母婴的密切接触,隔离期间可将母乳吸出,由他人代为喂养。(7)甲型 H1N1 流感的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属于高暴露人群,按高危儿处理,注意观察有无感染征象,并与其他新生儿隔离。(三)出院指导。甲型 H1N1 流感的出院标准参见流感诊疗方案 。曾患甲型 H1N1 流感的产妇出院时,应告知产妇、亲属和其他看护人预防甲型 H1N1 流感和其他病毒感染的方法,并指导如何监测产妇及婴儿的症状和体征。出院后加强产后访视和新生儿访视,鼓励产妇继续母乳喂养。大头医生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