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缺乏孝敬之心不能拿理工科说事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35397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缺乏孝敬之心不能拿理工科说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生缺乏孝敬之心不能拿理工科说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生缺乏孝敬之心不能拿理工科说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生缺乏孝敬之心不能拿理工科说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生缺乏孝敬之心不能拿理工科说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缺乏孝敬之心不能拿理工科说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缺乏孝敬之心不能拿理工科说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缺乏孝敬之心不能拿理工科说事学生缺乏孝敬之心不能拿理工科说事日前,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发现很多理工科学生没有情感,连孝敬父母的情感都没有,这是很恐怖的。教育回归常态,就是让人回归人样。作为人大代表,且是一所大学的校长,在发表观点时,必须有调查的事实做依据。我国一些大学生,确实有不少缺乏感恩之情,因此很多大学都开展感恩教育,但是,却没有资料显示,只有理工科学生没有情感,而文科学生就有情感。我国无论是理工科学生,还是文科学生,都在基本的知识教育之外,或多或少地缺乏生活教育、生命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等。不能说所有的理工科学生,都具有科学精神,文科学生都具有人

2、文情怀。理工科和文科学生只是学习科目上有差别而已。其实,把学生分理工科和文科对待,会出现两方面问题,一是涉嫌对学生的学科歧视,近年来这方面问题有所好转,但还是会有人称女生不适合理工科,文科无用等论调。这都是不理性的观念,如果这类观念由国外某个大学校长说出,定然会引来教师和学生的抗议。哈佛大学前校长萨默斯就曾因在一次会议上提到,“女子在科学和数学领域成功的几率小于男子的原因是男女先天性别差异”而引起轩然大波,最后因此被迫辞职。郑校长称“我发现很多理工科学生没有情感,连孝敬父母的情感都没有”,这是一种比较直接地对理工科学生的歧视,这种言论有些偏颇和以偏概全。我国基础教育针对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缺

3、乏的问题,当前采取的措施是文理不分科,这就是典型的学科思路认为理工科学生学了文科科目,就会增加人文情怀,文科学生学了理工科科目,就会增加科学素养,而这里面其实忽视了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我国基础教育都是应试教育,学生学习高考科目的目的是应试,而非提高素养,由于只关注高考科目的学习,所以其他比如生命教育等就会有所缺失,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郑校长认为理工科学生缺乏情感,开出的药方是“艺术教育”。他说,“艺术教育是给人情感的教育”,这是没有错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艺术教育应该是所有学生都需要的教育,而且这类教育,如果还是走知识化、技能化的路线,那么,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可能没有多大帮助。我国目前参加艺

4、考的学生每年都很多,是不是这些人的艺术修养都很了得?还有就是,学生的情感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外,还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如果单靠学校教育,怕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对于我国学生的问题,必须有客观的调查,同时必须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找准病根加以治理。类似这样的学生情感问题,应该有一定的样本,且对样本进行分析,比较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这才是科学、理性的态度,基于这种分析的建言献策,才更有价值和让人信服。日本华人如何放鞭炮刘云枫 日本有 3 个中华街,神户一个,长崎一个,横滨一个。长崎中华街历史最悠久,横滨和神户的中华街,则是明治维新之后设立的。2013 年暑假期间,我去了

5、一次神户中华街。神户中华街也叫南京町。町,街也,是日本汉字。神户中华街的设立,是非常规的。神户开港之后,其他国家如英、美、法等,都和日本签订了双边条约,而当时的大清和日本没有任何条约。所以,中国人只能居住在日本政府指定外国人居留地的西侧,但本着普惠原则,明治政府对这些大清子民,和对待其他列强一样,一视同仁。华人是最擅长做生意的。昭和初年,南京街货物云集,客商纷纭,吸引了大量日本人以及各国“异人”(明治初年,日本人也才接触欧美人,觉得他们和亚洲人长得不一样,就叫“异人”)。二战期间,南京街和神户其他地区一样,遭受盟军的大规模空袭,被夷为平地。南京街走向了衰落。1981 年,南京街在神户政府倡导下

6、,实施了振兴计划;1982 年,整修了道路和广场;1985 年,长安门落成;1988 年和 1993 年,又分别建了石狮子和卧龙殿。1995 年阪神淡路特大地震,把长安门给震塌了,第二年又修好了。这是神户南京街的简单历史,写在中华街的一面墙上,中、英、日、韩四国文字,我用手机拍下来,作为资料。早期去日本的华人,都是聚居的。新一代留学日本的华人,分散在日本各地。据统计,目前在日本长期工作和生活的中国人,有 70 多万人。在日本的华人,还保留着中国人的传统,放鞭炮。不过,不像在国内一样,四处乱放,而是只在中华街上。在中华街上,也不能像中国“土著”一样,肆无忌惮地放,而是日本式地放鞭炮。怎么放呢?两

7、个人抬着一个大铁皮桶,把鞭炮放在铁桶里边放。为了让街坊四邻都能听见,就抬着铁皮桶,绕着中华街巡游。这是个好办法。第一,铁皮桶有音箱的功能,鞭炮更响亮了;第二,破碎的纸屑、尘土,都在铁皮桶里,不会对他人、环境造成损害。当然,这个办法,不能放二踢脚,也不能放烟花。入乡随俗,在日本就要日本化。比如烤鸭,在北京,烤鸭是论只卖的,最少半只。在日本,北京烤鸭是论片卖的,和生鱼片一样,三五一团,七八一簇,就是一份日本式的北京烤鸭了。日本华人为什么这样放鞭炮,要问日本的“俗”是什么?“俗”,是“潜规则”,不讲明,但不意味着不明确。正因为人该皆知,明说,反倒是多余了。这点,很像计算机领域的默认设置。日本的“俗”

8、,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无论你多么有个性,只要不影响第三方,随你;反过来,不管别人多么出格,只要没有影响到你或者给公共环境造成损害,你就无权干涉。放鞭炮有三种负外部性。第一,噪音;第二,空气中的粉尘;第三,地面上的垃圾。噪音很严重,不过,它是瞬时性的,放完了,也就过去了。麻烦的是粉尘和垃圾,会经久不去。按照“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原则,放鞭炮的,要事后清除垃圾和空气中的粉尘。与其事后打扫,何如事前防范呢?华人是聪明的,于是,就想出了上述办法。在中国,放不放鞭炮,争执不休。支持者说,这是传统,要保留。还说,不这样,没年味儿。我认为,没有哪一个传统,是从来就有的;也没有哪一个传统,是不可改变的。没有火

9、药之前,不放鞭炮,中国人也过来了,是不是?不好的、坏的传统,为什么就不能改?改成什么样呢?也不复杂。办法就是:谁污染谁治理。你尽可以大大方方、随时随地放,但是,放完之后,你要负责把你产生的垃圾,打扫干净,恢复原状,而不是搞得满地狼藉。另一种市场化的做法是,把事后清理成本,加在鞭炮价格中。消费者在指定时间和场所燃放,也不用善后。打扫“战场”、清理垃圾的工作,由花炮销售商来承担因为,买鞭炮的人,已经支付了“环境损害费”。屏蔽此推广内容我所在的小区前面,有一大块空地,燃放鞭炮留下的垃圾,10 多天过去,都无人清理。每次走过,我都会想起日本华人放鞭炮的情景,为此,写了这个短文。正月还没过完呢,供放鞭炮

10、的人以及有关方面,参考吧。教育应为人生幸福奠基去年盛夏的一天,去看望了一位老领导,围绕教育问题谈了好久。老领导 高屋建瓴,超越教育的视野,对当下教育问题的点评入木三分。他幽默地说, 现在已经有两个“子”成为人们痛苦的重要来源房子和孩子。从某种意义 说,买房子也是为了孩子。他们当年最直接的痛苦是饿肚子,现在人们最直接 的痛苦就是孩子的教育。教育为什么让人痛苦?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 “以人为本”。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帮助人的成长,让人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人,应该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我们的教育方向错了。我们的教育是从社 会出发的,我们的教育理念没有全面地以人为本,而是“以教

11、为本”、“以分 为本”。扪心自问,有多少教育局长、学校校长是把学生的健康、学生的幸福 放在第一位?他强调,每个人的健康幸福是全社会美好进步的基础。离开了个 人的健康幸福,就谈不上社会的和谐发展。从教育的内容体系来看,主要是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如何认识自然,如何 认识社会,如何认识自我。他指出,我们的教育对认识自我是不重视的,这也 是没有“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三字经一开始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苟不教,性乃迁”。就是讲人,讲认识自我。正确的做法,是应该以人为中心 来组织教材。但现在我们的课程,我们的教材,都不是从人开始。如我们的音 乐课,一开始就是讲乐谱,讲技法,为什么不讲讲我们为什么要唱歌?为

12、什么 不讲讲音乐与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关系?甚至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程,这是一门离 开人就不可能存在的课程,却也照样转来转去转不出社会的圈子,对于许多人 生的问题避而不谈,如怎样谈恋爱,什么叫快乐,有了烦恼怎么办。这些问题 很少登上我们学校的大雅之堂。我是谁,我要走向哪里,这些根本的人生哲学 在学校里没有位置,导致学生们“讲社会头头是道,说自己都不知道”。老领导对于教育问题的反思,引起了我极强的共鸣。 人,因教育而成为 人,教育,因人而存在,双方彼此依存。因此,教育毫无疑问首先应该教会学 生如何认识自己,如何珍惜生命,如何热爱生活。所以,关于生命的教育,应 该成为教育最重要最基础的课程。这也正是我发起

13、的新教育实验正全力投入新 生命教育板块研究的出发点。人活着,为了幸福。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人们创造幸福。在“以教为本” 、“以分为本”的教育中,胜利者似乎能够赢取所谓的幸福。但这种幸福与心 灵相距甚远,是功利的,也是脆弱的。我们新教育实验始终以“过一种幸福完 整的教育生活”为愿景,我们一直认为:教育应该为人生幸福奠基,因此,教 育如果不能让人们未来幸福,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此同时,教育也应该是幸福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如果不能让孩子当下幸福,教育 也就失去了通往未来的可能性。最终,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必将让人们懂得自我、自然与社会 之间的关系,必将为人们赢得幸福完整的人

14、生,必将真正实现教育和幸福之间 的正向循环。继承传统文化何须跪拜最近有网友发帖称,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学校不仅要 求学生向孔子像下跪磕头,还规定在校学生冬天每天凌晨 5 点必须起床诵读 道德经和孝经。帖子里配的照片显示,学校操场上,上百学生身穿各 种棉衣、羽绒服,面向同一个方向跪成一片,并且有磕头的动作。提起“国学”,言必称孔孟,开口子曰诗云,闭口之乎者也,着汉服,穿 木屐,拜孔子,跪先贤,仿佛不这样就不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就不是孔孟之 道的继承人。上个月,上海市嘉定区民办斌心学校举办的“孝敬文化节”上, 800 多名学生更是在老师的指挥下,齐刷刷地在父母面前下跪磕头,并在父母

15、 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发,永远留念。如此等等,均是披着国学的外衣强行灌输复 古文化的另类行为。许多人总对形式有着远超过内容的嗜好,一身行头和脑袋里想什么,其实 完全是两码事。衣冠本无固定的模式,更与爱国与否无甚关系。同样,礼仪举 止也不仅仅限于长跪叩拜之上。握手、鞠躬乃至行注目礼都是礼仪上的与时俱 进。心中有先贤远比形式上的跪拜强。心中没有先贤,即便跪个三日三夜也无 济于事。继承传统文化最忌表面化,最忌搞形式。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 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外,还包含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 等等。而且,传统文化也不仅仅局限于论语等几部著作。仅就孝文化来讲, 今天的“常回家看看”就

16、是弘扬一种孝文化,不必如二十四孝图中鼓吹的 某些糟粕东西一样,割肉奉亲、卧冰求鲤。跪拜磕头也是一种早已被摒弃的糟 粕,而今被一些学校拾起,当作敬仰先贤和父母的礼仪,实在是有作秀之嫌, 有复古之实。这样的形式主义应该禁止。今人该怎样研读世界史 “出乎史,如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时 5 年,煌煌 76 种 90 册之巨的宏大的汉译世界史出版工程日前竣工。 这套由商务印书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以及东方出版中心联合推出的世 界历史文库,一经问世即引起史学界的关注。 世界问题也是中国问题世界问题也是中国问题据介绍,与国内其他的同类历史书相比,世界历史文库的特点在于不 仅收入了广受注目的国别史、全球史、当地史,更注重拓展和创新,引领对历 史新角度空白点的挖掘,既涵盖了比较新颖比较热门的地理史、海洋史,又补 足了在国内属于稀缺品种的若干国别史。 在研讨会上,来自史学界的与会学者表示:在全球化时代,关注世界各国各地区文明发展的源流、现实和未来, 不仅仅是新世纪人文学科的一个重点课题,也是许多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强烈兴 趣之所在。甚至,关注别国热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