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治疗SARS的临床思路与疗效分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35380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中药治疗SARS的临床思路与疗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中药治疗SARS的临床思路与疗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中药治疗SARS的临床思路与疗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中药治疗SARS的临床思路与疗效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中药治疗SARS的临床思路与疗效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中药治疗SARS的临床思路与疗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中药治疗SARS的临床思路与疗效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典型累例及分析我省首例非典型肺炎患者张宏,于2 0 0 3 年4 月2 8 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4 月2 8 日患者证见发热,汗出热不解,咳嗽,呼吸困难,腹胀,舌红,苔黄厚,脉滑数。热毒壅肺,兼挟湿邪。拟麻杏石甘汤加清热解毒、燥湿化浊之品金银花、连翘、鱼腥草、藿香、苍术、贯众等、服二剂,患者热退,证见咳嗽,胸闷,舌红,苔黄厚,守上方去贯众、苍术,加桑白皮、葶苈子以清泻肺热, 继服二帖,患者发热除,咳嗽止。患者于5 月4B 诉午后低热,汗多,四肢乏力,舌红,苔薄白,拟改用清暑益气汤合竹叶石膏汤以清热生津、益气止汗,三帖后,患者诉午后发热已除,仍见汗出,口干,四肢乏力,舌红,苔薄白,脉数,知

2、邪热已除,津气耗伤,改用生脉散合玉屏风散益气生津、固卫止汗,服三帖,患者汗多已止,口不干,四肢乏力已缓解,继服上方加玉竹、黄精调殚。中医中药治疗S A R S 的临床思路与疗效分析全小林李爱国张志远段军陈晓光华传金赵东徐远 石效平李平田心林凡曹永彤陆进常明王云亭(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1 0 0 0 2 9 )自2 0 0 2 年1 1 月底中国广东地区暴发流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I n f e c t i o u sA t y p i t i c a lP n e u m o n i a ,I A P ) 以来,全球多个国家,尤其是中国大陆、东南亚等地都出现了暴发流行,2 0 0 3 年2 月

3、底美国C D C 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 e v e r eA c u t eR e s p i r a t o r yS y n d r o m e ,S A R S ) 。由于这是一种全新的烈性呼吸道传染病,人们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仍处在探索阶段,虽然其病原学基本明确,一些针对性的药物也在研发之中,但由于其发病机制不明,所以临床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前一阶段广泛应用的激素、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药物的联合使用也逐渐受到质疑,并且由于这类药物的滥用更增加了疾病的复杂性。我们从中医的温病理论出发,通过对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4 月初收治的6 0 多例S A R S 病人的观察,初步总结出

4、四期十二方的中医治疗方案,在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1 6 例新发S A R S 病例上运用,现将其初步的临床治疗报告如下,以期为S A R S 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案。一、材料与方法1 病例来源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自5 月8B 开始收治的掰发S A R S 病人。2 诊断标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 试行) :( 1 ) 流行病学史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属受传染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发病前2 周内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出现继发感染疫情的区域。( 2 ) 症状与体征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 3 8 ,偶

5、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注意:有少数病人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病人。( 3 )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自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2 3 8 ( 4 ) 胸部x 线检查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多叶或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若检查结果阴性, 1 2 天后应予复查

6、。( 5 ) 抗茵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疑似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 2 1 。1 十1 2 2 + 1 2 ,3 条或1 2 1 2 + 1 2 2 + 1 2 4 条或1 2 2 + 1 2 3 十1 2 4 条。临床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 2 1 ,1 + 1 2 2 + 1 2 4 条及以上1 2 5 条,或1 2 ,1 2 + 1 z 2 + 1 2 3 十1 2 4 条。医学观察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 2 1 2 + 1 2 2 + 1 2 3 条。( 6 ) 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符合下列标准中的1 条即可诊断为“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呼吸困难,呼吸频率 3 0 次5 t 。,

7、低氧血症,在吸氧3 5 升分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 p a t h ) 5 0 。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 O D S ) 。具有严重基础性疾病或合并其他感染或年龄 5 0 岁。注:全部病例均由北京市C D C 确诊后转入。3 一般资料( 1 ) 性别分布:1 6 例患者中,男性“例,女性5 例。( 2 ) 年龄分布:最小年龄2 6 岁,最大6 3 岁,平均3 6 8 2 8 1 1 3 0 0 岁。( 3 ) 基础病变:4 人合并基础病变,分别为高血压病、2 型糖尿病、硬皮病。4 临床资料( 1 ) 发热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次为咳嗽、肌痛、乏力等。表1 患者入院时主要临床症状( 2

8、 ) 表2 患者治疗前体温情况( 最高体温,)3 8 “ C - - 3 9 “ C3 9 - 4 0 “ C 4 0 鱼型翌:! 型兰! :! ! 塑一j 塾翌一2 3 9 ( 3 ) 表3 患者治疗前胸部X 线! 盟塑:墅! 型! ! :! 型! ! :! ! 型垄( 4 ) 重症病例:治疗期间人选病例无一例患者转为重症。( 5 ) 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记录入院病人人院前、入院时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象学检查、治疗措旋、转归及医疗费用等信息,为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6 ) 治疗方案:我们将s A R S 的发展过程分为四觌,即发热期、喘咳期、喘脱期和恢复期,

9、其中发热期又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壮热期、热毒期。重症s A R s 临床可见两期或三期重叠。据此 我们拟定了十二个口服中药方剂( 分别为s A R s1 号方到S A R S1 2 号方,其中s A R s4 号方用于已经使用了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因此本组病例都没有应用S A R s4 号方) ,同时配合静点中药进行治疗。( 1 ) 发热期6初期( 邪在肺卫) :发热1 2 天,症见发热,咳嗽,头痛,全身酸痛等,舌红、苔白或白腻,脉滑数。治则:疏风清热、解毒化湿。口服中药汤剂为:s A R 81 号方( 芦根、金银花、蝉蜕等) ,同时用双黄连粉针荆、鱼腥草注射液静脉点滴。、( D 壮热期( 邪

10、热壅肺) :发热3 5 天,症见高热,咳嗽,口渴,多汗等,舌红、苔黄厚或黄腻,脉滑数。治则:清热宣肺、解毒活血。口服中药汤剂为:s A R S2 号方( 炙麻黄、生石膏、杏仁等) ,同时用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热毒期( 气营两燔、毒瘀互结) :发热5 天以上,症见持续高热,面红赤,咳嗽,气促等,舌深红或红绎、苔黄厚而千或黑。脉滑数或沉弦数。治则:清气凉营、解毒援血。口服中药汤剂为:s A R S3 号方( 生石膏、生地、水牛角等) ,同时用醒脑静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 2 ) 喘咳期( 肺热壅盛、痰瘀互结) :症见热已退或热退未尽,喘憋,咳嗽气促

11、,气短明显等,舌红、苔白或黄而粘,脉数有力。治则:泻肺平喘、通腑活血。口服中药汤剂为:s A R s5 号方( 黄芩、桑自皮、全瓜萎等) ,同时用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 ( 3 ) 喘脱期宗气外脱:症见呼吸频数,心率加快,汗多,神疲等,舌红或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力。治则:益气固脱、活血化瘀。口服中药汤荆为:s A R s 6 号方( 太子参、黄芪、山茱萸等) ,同时用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静脉点滴。元气外脱:症见呼吸浅促。心率加快,大汗出,四肢凉冷等,舌淡红或淡紫,脉疾数无力。治则:温阳固脱、括血化瘀。口服中药汤剂为:S A R S 7 号方( 吉林人参、淡附片、黄芪等) ,同时用丹参注射液,

12、参附注射液静脉点滴。( 4 ) 恢复期心脾两虚:症见心悸心慌,气短乏力,自汗。神疲,食欲不振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 停用激素后心率仍快) 。治则:益气健脾、养心安神。口服中药汤剂为:s A R s8 号方( 黄芪、茯苓、紫石英、五昧子等) ,同时用丹参注射液,参脉注射液静脉点滴。心肾不交:症见失眠心烦,急躁易怒,心悸不宁,手足心热,夜间口干明显,多汗,舌红、苔白而干,脉细数( 心肌酶谱增高) 。治则:交通心肾、养血安神。口服中药汤剂为:s A R s9 号方( 黄连、阿胶、生地、炒枣仁等) ,同时用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静脉点滴。肝经湿热:症见两胁胀满,脘痞不舒,食欲不振,倦怠乏力,汗出

13、粘腻,舌质偏红、苔黄厚2 4 0 腻,脉沉滑数( 肝功化验异常) 。治则:清肝泄热、解毒化湿。口服中药汤剂为:S A R S1 0 号方( 草河车、垂盆草、茵陈、五味子等) 。同时用苦黄注射液或茵栀黄注射液静脉点滴。火毒伤阴:症见面红目赤,手足心热,心烦不安,咽干口渴,便干尿黄,舌深红、少苔或苔白厚而干,脉细数( 应用激素后赢糖升高) 。治则: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口服中药汤剂为:S A R S1 l 号方( 黄连、天花粉、南沙参、石榴皮等) 。5 ) 肺络徵积:症见咳嗽气喘,动则尤甚,胸闷太息,疲乏无力,舌暗红、苔白,脉沉细( 胸片或C T 示肺纤维化) 。治则:益气润肺、化痰通络。口服中药汤

14、剂为:S A R S1 2 号方( 太子参、麦冬、浙贝母、地龙等) 。5 出院标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出院参考标准: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 ) 体温正常7 天以上;( 2 ) 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 3 ) X 线胸片有明显吸收。( 4 ) 激素用量低于强的松1 0 毫克B( 5 ) 病程满2 l 天6 统计方法:定量资料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x 2 检验。7 结果( 1 ) 退热情况:1 6 例患者应用中药后在1 到7 天内退热,平均退热时间为4 4 4 1 4 6 天,且热退后体温一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临床观察没有发现反复的现象。裹4 热程及退热时间(

15、 2 ) 症状好转情况咳嗽:平均缓解时间为5 2 7 1 4 9 天。呼吸困难:平均缓解时间为5 1 5 1 8 7 天。全身违和症状:平均缓解时间为6 3 7 2 4 9 天。( 3 ) 血常规检查表5 治疗前后血常规检查而F 面F 面F 一一低于正常值前21 2 53 2 453 1 2 50 8 600一后21 2 53 8 300一一00一高于正常值前00一一00一一00一一后21 2 51 4 7 716 2 53 1 353 1 2 53 8 5 7正常范围内前1 48 7 45 8 8l l6 8 7 51 , 4 81 61 0 01 9 1 9堕! ! ! :塑! !墅:翌生里j 旦塑立型! 二L注:血常规正常标准:W t K 3 :4 1 0 * t 0 9 L ,L Y M :1 3 * 1 0 9 L ,P L T :1 0 0 3 0 0 “1 0 9 L( 4 ) 肝肾功及心肌酶谱:发病初期及治疗过程中可见到不同程度生化改变。2 4 1二= 一一舰例数45A S T例数22例数22”1 百分比1 2 51 2 5C K例数30。D H嚣。5 2 ,。:,C K M B嚣。;,:e U N嚣。:,:例数21“ 百分比1 2 56 2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