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5245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3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3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3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3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3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3(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重点重点社会学概论新修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概念汇总(郑杭生)概念汇总第一编第一编 社会运行概述社会运行概述1 1社会学定义: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3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

2、,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 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 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 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 4社会

3、运行机制: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 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 5科塞:科塞:“社会安全阀社会安全阀”机制:机制: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 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 6社会整合之: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认同性整合” 、 “互补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 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

4、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 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 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 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 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5、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 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 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指社会有机系统对其自身运行安全的防护与保卫,阻止社会堕入恶性运行、畸形 发展。 1010社会疏导:社会疏导:社会疏导指有目的的运用社会力量对业已出现的社会不满情绪予以疏通、引导和排解, 抑止这种不满情绪的滋长和累积,从而避免灾难性的冲突出现,保证社会运行安全。 1111社会调节:社会调节:指运用社会力量对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进行宏观调整,避免产生危害社会运 行安全因素。 1212 “社会唯实派(实体派)社会

6、唯实派(实体派) ”与与“社会唯名派社会唯名派”: 唯实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 1313社会运行: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 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11414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 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系,也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固定化的持久社会关系。1515 “血缘、地缘、业缘血缘、地缘、业缘”的定义与功能:的

7、定义与功能: 1 1)血缘关系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较重要的血缘关系有:)血缘关系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较重要的血缘关系有:种族:种族:指具有某种相同遗传身体特质的人种分支。氏族:氏族:指原始社会中由血缘关系联系起来的社会集体或社会基本单位。宗族:宗族:指有着共同的祖宗或同一父系,因而使用同一姓氏的人们。家族:家族:指同一血统的几代人所形成的社会群体,也有人称之为“大家庭” 。包括两种血缘关系:直系的和 旁系的。家庭家庭: : 把具有直系血缘联系的群体成为家庭。家庭有核心家庭与扩大的核心家庭之分。前者指只有一对 配偶(即一个核心)的家庭,后者指有

8、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配偶的家庭。功能:功能:就正功能而言,它起着联系社会与群体,使之增强内聚力,从而形成牢固整体的作用;反功能是 其具有“先天的束缚”的倾向。 2 2)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封闭型地域关系指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开放型地域关系指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 功能:功能:正功能是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反功能则是束缚人们的发展。 3 3)业缘关系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它是在血缘和地缘的基础上发展起)业缘关系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它是在血缘和地缘的基础

9、上发展起 来的。来的。功能:功能:正功能,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二反映着社会前进的步伐和整个社会的面貌; 反功能主要表现在,业缘关系的基础是把人局限在某一种职业上的社会分工,限制了人们的发展。1616威廉威廉. .奥格本(奥格本(W.F.OgburnW.F.Ogburn):):“文化堕距文化堕距” 、 “文化滞后文化滞后”: 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速度是不一致的,有快有 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 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 不同步,于

10、是产生差距。 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也不一致,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 速度较快) ,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变迁。 1717非评比性文化(中性文化):非评比性文化(中性文化): 所谓非评比性文化,亦称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这类文化 多与人们的行为方式、习惯、习俗相联系。 中性文化是民族分野的重要标志,它有助于维系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内聚力。中性 文化的大规模变迁,即人们行为方式的大幅度变化,往往引起社会较大的动荡。 1818分析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分析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文化特质文化特质” 、

11、“文化丛文化丛” 、 “文化模式文化模式”: 文化特质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一个社会的文化内容就是各种文化特质的总和。文化特 质可以表现为物质文化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非物质文化的形式。文化特质的特点是,每种特质都可以独 自成一个单位,有它的特殊历史和特殊形式,不会与其他特质相混淆。 文化丛亦称文化特质丛文化丛亦称文化特质丛,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 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文化特质与文化丛构成了文化的基本内容。 文化模式文化模式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

12、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研究文化模式可以获得对于社会文化的总体认识,只有这样,才 能认识到一个社会或民族文化的优点与缺点,才能进行文化比较。 1919 “文化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 ” 、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亦称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 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2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第三编第三编 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社会运行的宏观分

13、析1 1社会组织(广义、狭义):社会组织(广义、狭义):广义的社会组织 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 社会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 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2 2测定目标实现程度及绩效的标准:测定目标实现程度及绩效的标准: 1)有效性。指组织实现各种目标的能力,它意味着组织能以最终实现全部目标的方式来安排和使用它的资 源。 2)效率。指组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消耗的资源与产出的结果之间的比例关系,资源的消耗应当带来相 应的正面的结果。 3)人道主义或人文关怀。指

14、组织应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才能,而不仅追求效率。 3 3 “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定义,其正功能与负功能是什么?定义,其正功能与负功能是什么? 非正式群体 指由一定数量的个人(通常规模比较小)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群体。非正式 群体内部有确定的结构,它们通常有自己的领导、有一系列群体目标、有一套用以规范群体成员行动的价 值和规范,但这种行为的开始和延续初期并没有自觉的目标或方向。从范围上说,非正式群体是组织的中 下级职员联合体,而且一般是在组织规则不严密的地方产生的。 正功能:非正式群体是工业技术和工业科层制的一种派生和一种反作用。 对工人来说:对工人来说: 第一、减轻单调、厌烦和疲劳;

15、 第二、获得非正式地位的机会(可以满足工人对地位的需求,以弥补在正式结构中的地位渴望) ; 第三、情绪反映的充分表露(缓和了工人角色中情感中立和普遍主义原则所带来的紧张) 第四、提供独立的机会。 对管理工作本身:对管理工作本身: 第一、有助于完成工作任务; 第二、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 第三、提高工作满意感。 负功能:抵制变革、目标冲突、遵从行为问题、谣言问题。 4 4. .韦伯:韦伯:“科层制科层制”含义、特征,含义、特征, “科层制管理科层制管理”: “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 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其特征包括:

16、 第一、明确的分工; 第二、明确的职权等级; 第三、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 第四、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 第五、量才用人; 第六、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有职则有权,无职则无权。 “科层制管理”: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管理是指通过“公职”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进行管理。 其所论述的科层制只是一种“纯理型”的组织,合法与合理的职权观点是韦伯科层制的基本观点。 5 5组织权变理论:组织权变理论: 权变,就是随机应变,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强调各分系统之间相互关系模式及其特殊 性。 权变学派一个基本命题是: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以及与总环境的关系依赖于具体情境。权变学派 认为组织系统是由各分系统构成的,需要研究的是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分系统内与各分系统3之间的相互关系。权变理论强调组织的多变量性,并试图了解组织在变化的条件下和在特殊环境中运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