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其人及其评价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035188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雍正其人及其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雍正其人及其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雍正其人及其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雍正其人及其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雍正其人及其评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雍正其人及其评价雍正其人及其评价历史系历史系 04 级本科一班级本科一班 张芷瑜张芷瑜几年前,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出了根据作家二月河的长篇小说雍正皇 帝改编的四十四集电视剧雍正王朝。随着电视剧的播出,人们对雍正有 着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很多人都想了解历史上的雍正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雍正皇帝,名胤祯,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初封雍亲王,45 岁继承帝位 ,年号“雍正”,58 岁暴亡,庙号“世宗”。其长相与才能,清世宗实录 与东华录是这样记载的:“上天表奇伟,隆准颀身,双耳望垂,目光炯然, 音吐洪亮,举止端凝。幼耽书诗,博览弗倦,精究理学之原,旁彻性宗之 旨。天章睿发,立就万言。书法遒雄,妙兼众体。

2、每筹度事理,评鹭人才,因 端竟委,烛照如神。韬略机宜,皆所洞悉。”人臣论君主多有谀词是自然的, 舍其长相不论,而所说才能倒是符合雍正实况的。雍正继位之后,社会上就流传着他矫诏篡位的种种说法:雍正是否害死了康 熙帝?雍正是否矫诏篡位或假诏继位?雍正是否弑兄?雍正是否害怕年羹尧、隆 科多泄露谋夺帝位而杀人灭口?雍正是否因害怕乃父亡灵的谴责而改在易县修建 泰陵?而史书中的有关记载,语焉不详,雍正自己的辩解,又越抹越黑。因此, 雍正即位,至今仍是一个未解的历史之谜。但是,不管人们怎么说,雍正作为 康熙末年储位斗争的胜利者,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历史迈着神秘、凝重、艰难 的步伐进人了雍正时代。首先,雍正是一

3、个敢于改革、颇有作为的封建帝王。雍正即位,立志“振 数百年颓风,为此,针对康熙末年的种种积弊,从恢复中央集权,强化皇权入 手,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稳定,然后着手进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社会改革。一方面,他以高压政策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着意于反对朋党的斗争, 消除康熙末年夺嫡之争造成的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以及随之而来的统治合法性 危机。为此雍正镇压和惩处了塞思黑、阿其那集团和隆科多、年羹尧集团,继 之又严厉整饬以李绂、杨名时为代表的科甲朋比现象。与此同时,不放过一切 机会,对社会上关于他矫诏篡立的怀疑和攻讦进行反复辩解和打击。雍正六年 ,抓住曾静投书谋反案,雍正出奇料理,颁布宜讲大义觉迷录,兴起了一 场

4、清算吕留良“华夷之辨”的文字大狱。综观雍正一朝的文字狱,真正因文字 获罪者少,而多数是同当时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政治案件, 如汪景祺、钱名世、查嗣庭等案即是如此。要特别指出的是,从吕留良之狱开 始,清朝文字狱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成为统治者整治民心风俗,钳制人民思想 ,进行文化专制的工具。从此,文字狱与封建专制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 从庙堂之上蔓延到了陋巷细民之间。此外,雍正在思想领域,大搞“神道设教 ”,推崇迷信,用愚昧来维护统治。其次,雍正是个典型的政治家。有人说,雍正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尤物。他 能忍,时时告诫自己戒急用忍,处乱不惊。他曾说:“朕经历世故多年,所以动 心忍性处实不

5、寻常。”他深谙“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在重大事务中,以 坚忍的毅力锻炼耐性。因此,在康熙末年两废两立太子及众阿哥夺嫡纷争的激 流漩涡里,他动心忍性,韬光养晦,很好地掩饰、保护、排解自己的政治欲望 ,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他有清醒的政治头脑,灵敏的政治噢觉。对于政治形势 、政治气候及其走向,能明察秋毫,审时度势。他可以不为名声所累,想怎么Comment LU1: 关于雍正之死这 段与本文关系不是很大,可以删 除。干就怎么干,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他自信果决、雷厉风行;他也阴险、残 忍,心狠手辣,富有统治权术。与雍正即位之谜一样,雍正之死也是一桩历史悬案。据清世宗实录和 大学士张廷玉在自撰年谱中记

6、载,雍正死前几天,虽然身体不适,但依然问政 不辍。雍正十三年(1735 年)八月二十日,“圣躬违和,犹听政如常”。二十二 日,白天亦未异常,而到了晚上二鼓时分,张廷玉等忽闻宣诏甚急,疾驱至圆 明园,人见始知“上疾大渐,惊骇欲绝”;子时,“太医进药罔效”,雍正一命 呜呼。由此记载推测,雍正必为暴亡无疑。那么,具体原因是什么呢?由于官方 文书对此讳莫如深,因而民间众说纷纭。有人说,雍正死于中风;有人说,雍正死于丹药中毒;有人说,雍正是被人刺 杀的。由于史料不足,三种说法至今仍然并存。说雍正死于中风,完全是一种臆测,没有拿出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说雍正死于丹药中毒,也没有直接的论据,其根据有三:一为雍

7、正早就对 道家的药石感兴趣;二是雍正宫中养过道士为其炼丹治病;三是雍正死后第三 天,刚刚继位的乾隆皇帝便传谕驱逐宫内僧道。在百事待理之中,乾隆将此事 视为当务之急,其中必有大故。随着清代档案的挖掘和研究,一些史学工作者 认为雍正吃丹药中毒致死的可能性最大。说雍正死于被刺,是流传最广的一种 说法。传说刺杀雍正的侠女是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吕留良案发之后,满门抄 斩,吕四娘幸免于难,决心报仇,立志“不杀雍正,死不瞑目”。吕四娘随大 侠甘风池苦习武艺,练就了一身绝技。终于扮成宫女,混入宫中入侍,将雍正 杀死,又割下了雍正的头。对于此说,有的史学家认为是可能的,不然就无法 解释张廷玉在雍正死前人见时的“

8、惊骇欲绝”,也无从解释自雍正以后,妃嫔 侍寝,须先脱去内衣,以长袍裹体,由宫监背入,又将外罩除去,裸体人御的 惯例。因为据清宫人传说,这并不是为了贪图肉欲,而是防备裹挟凶器人内行 刺。雍正其人其事,从他即位之日起,直到今天将近三个世纪中,不时为人们 所议论和评价。但是,历史的评说,并非任何时候都是公正无偏的。乾隆即位之后,曾比较乃祖乃父的政治,说是:乃祖,“久道化成,与民 休息,而臣下奉行不善,多有宽纵之弊”;乃父“整顿积习,仁育而兼义正,臣 下奉行不善,又多有严刻之弊”。可见,乾隆对他们的评价是有褒有贬。至晚清民国之时,由于反清排满思潮的需要,演义小说乃至戏剧、影视作 品里,都把雍正丑化成一

9、个暴君。随着时过境迁,对于文艺作品极尽渲染之能 事,史学家们不得不站出来为蒙受冤假错案的雍正平反昭雪,于是出现了一大 批有关雍正的论著。综观以往史学家的评价,不像文艺界那样几乎是一边倒, 一片谴责之声。如柴萼在梵天庐丛录中认为:“清代史事,以康雍乾三朝为 中坚,而雍正时之振刷尤为一代特色。”孟森也说:“世宗承圣祖宽大之后, 综核名实,一清积弊”;至于雍正,更是“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如世宗者”。在历史上,对历史人物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古代中国大多以伦理道德来 衡量人,以之为大节,把事功往往视作小节,这种观点影响深远,流传至今, 人们仍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它。如今版辞海“清世宗”条就是重视以伦理 道德

10、评价雍正的代表。其论述雍正历史要点是:1、以阴谋取得帝位;2、以高 压手段对付与争位有关的诸兄弟,害死允祀、允唐;3、康熙的亲信多遭贬斥; 4、杀戮隆科多、年羹尧;5、改变康熙对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笼络政策, 屡兴文字狱;6、用藩邸亲信鄂尔泰、田文镜、李卫;7、建立军机处,取消诸Comment LU2: 这段关于对雍正的 评价研究动态较好!王对下五旗军队的统帅权,加强君主专制;8、实行摊丁入亩政策;9、推行改 土归流措施;10、平定青海和硕特部贵族叛乱,镇压准噶尔贵族骚扰;11、与 俄国订立布连思奇界约和恰克图界约。前六点先从伦理道德上作文章 ,讲雍正刻薄寡思、品德恶劣。结果先使读者对雍正有

11、了个坏印象,然后再讲 他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这就使人们忽视了他的改革事业和顺应、推动历史 发展的重要方面,失去了应有的历史地位。80 年代后,以冯尔康的雍正传、台湾学者庄吉发的清世宗与赋役制 度的改革、旅日华人学者杨启樵的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等论著为代 表,指出雍正励精图治,勇于改革,一定程度上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形成 那个时代比较清明的政治,促成国力的强盛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些论著认 为雍正是奋发有为、对历史发展作出贡献的君主,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帝 王之一。尤其是雍正的改革成就,使他无愧于改革家的称号。其地位应予以足 够的肯定,所谓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帝的整饬,满清恐早

12、衰亡。“青史凭谁定是非”。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表明这样一种观点,即一 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其中含义之一是说我们所描写的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我们 当代人所理解的历史人物,不可能不打上“当代”的印记而只是历史人物本身 。另一方面,史学家品评历史人物,欲还历史本来面目也是非常困难的。这 是因为,为了了解一个人,我们去翻阅史书,以获得对这个人的印象。但严格 说来,这个印象却是史家通过史书给我们留下的,是掺杂了史家情绪因素的、 受史家知识水准和独特视角局限了的未必客观的印象。这印象很难说与真实的 历史有多少距离,但可以肯定,它不等同于历史事实本身。因此,要求史学家 在求真求实方面,必须具有更为审慎严谨的态度。对于雍正,我们只能恪守这 样的观点,不必在不知道真假的情况下便匆匆忙忙地去争论好坏,因为我们对 于统治者可以随意篡改的所谓正史的不信任,甚至可以超过对于野史的怀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