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大纲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50774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大纲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学概论》《大纲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会学概论》《大纲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社会学概论》《大纲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社会学概论》《大纲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大纲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大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社会学教学大纲社会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社会学概论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SociologySociology ConspectusConspectus课程编号:课程编号: 701480200学时数:学时数: 6464 其中实验学时数:其中实验学时数:0 0 课外学时数:课外学时数:0 0 学分数:学分数: 4 4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一、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它从社会整体出发,系统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功能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基础性、实证 性的具体社会科学。它具有理论性,对社会

2、现象进行理论解释,对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廓清不同的理论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社会 学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在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科学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科学的社会知识,掌握社会学基本理论,加深对社会现象的新认识,提高学生分析与研究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2使学生具备较熟练的社会调查分析技能,为今后从事社会调查与研究、社区工作、社会规划与管理、社会评估与预测等方面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并能

3、够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为学习其他社会科学提供理论基础 和知识准备,同时也会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基本要求: (1)对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用所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分 析各种社会现象,培养科学的社会观,增强分辨各种社会思潮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2)能运用社会学的观点、方法分析一些社会 现象和社会问题,具有自觉地、科学地参与社会决策、社会规划和社会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学习社会学,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有效、 更健康地参与社会生活,以提高个人和社会生活的质量。 本课程的重点是如何理解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

4、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 会科学, 难点是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分析其与哲学、历史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章 社会学研究对象 (6 学时)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特征、发展简史和功能,认识学习社会学这门课程的意义,掌握社会学与其它相近学科之间的区别 与联系。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阅相关资料,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简史有初步而清晰的了解。 第二章 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4 学时)掌握社会运行条件、社会运行机制的内涵与原理。 第三章 社会和社会运行 ( 4 学时)掌握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活活动为基础儿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社会具有整

5、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 继承和发展功能。 第四章 文化与社会运行(4 学时)掌握文化的概念及文化的主要类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等,分析的结构、功 能、作用。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4 学时)掌握人的社会化的概念、条件、过程、机制和基本内容及作用。运用社会化分析青少年犯罪等社会问题。 第六章 社会角色 (4 学时)掌握人的社会角色的概念、类型、扮演过程和基本内容及作用。运用社会化角色失调等社会问题。 第七章 社会互动(6 学时)掌握人的社会互动的概念、目情景和过程;社会互动的维度和类型。运用社会互动理论分析集合行为。 第八章 社会群

6、体(4 学时)掌握人社会群体的概念、结果和作用过程;社会群体的类型及特征。运用社会群体理论分析一些社会行为。 第九章 家庭、婚姻(4 学时)掌握家庭,婚姻与性是人类“初级生活圈” ,家庭作为连接个人生活与社会运行的中介,体现着和作用于双方的关系。了解家庭的五种相关物。3第十章社会组织(4 学时)掌握人的社会组织的概念、目标及组织结果;组织管理的理论。运用社会组织理论分析一些企业的组织模式、管理方式以及组织结构有多种形式, 如直线职能式结构、矩阵结构及事业部组织结构。运用社会组织结构理论分析一些企业的管理和运行。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4 学时)考察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是分析宏观社会结构及

7、其运行的重要内容。对社会分层现象的研究有两大理论传统进行系统的把握。理解合理的社会流动 对社会整合和社会运行具有积极的协调作用。 第十二章 社会设置(3 学时)掌握社会设置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形式,它是使社会运行体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结在一起的一种主要方式,是社会运行机制的重要构件;能够运用 社会设置的功。 第十三章 社 区(3 学时)理解“地域社会”的含义,理解“社区”与“社会”的联系和区别,应该考虑到这一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发展理论对于我们当前的城乡社会 协调发展第十四章 城市化(3 学时)掌握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以及我国一般称“城镇化” ;理解伯吉斯提出的“同心环带”模型,后来又产

8、生了“扇形”模型及“多核心”模型 等。城市空间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社会学家往往用“城市性”的概念来概括现代社会的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分析城市问题多种多样。 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3 学时) 了解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的内涵、原因及其特征;了解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流派;认识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脉络,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主要目标及特征。掌握的基本内容社会变迁的内涵、社会现代化的内涵、现代化理论及其发展。早期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当代 信息社会理论、后工业社会理论和全球化理论、中国现代化历程及其特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及其特征。 三、三、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教

9、学方式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式学时分配辅导答疑比例01第一章 社会学研究对象讲授602第二章 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讲授403第三章 社会和社会运行讲授404第四章 文化与社会运行讲授、讨论405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讲授、案例分析406第六章 社会角色讲授、讨论407第七章 社会互动讲授、讨论6408第八章 社会群体讲授、讨论、案例409第九章 家庭、婚姻讲授、讨论410第十 社会组织讲授、案例分析411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讲授、讨论412第十二章 社会设置讲授32:113第十三章 社 区讲授、社会调查31:214第十四章 城市化讲授、讨论32:115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

10、化讲授、讨论3四、四、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要求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要求 1课外作业:根据教学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做三次课外作业,具体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内容以教学中的热点、难点为主。2课堂作业: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和进程,针对教学中的相关问题,组织学生课堂发言、辩论、讨论等。3.出勤考核,教师以点名、抽查、随堂即兴出题考试的方式检查学生上课出勤情况(平时成绩的依据,占平时成绩的 60%) 。三次点名不到者,这 部分分数为零。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核心课,对于社会工作其它课程具有统领性作用。无先修课程,后续课程是民族社会学 、

11、农村社会学 、 发展社会学 、 教育社会学 、 网络社会学等。 六、考核方式六、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1、总评成绩组成比例为:平时成绩占 30%,期末考试成绩占 70%。 2、平时成绩组成:出勤情况占 60%,以课堂点名或者随堂做题的方式(不得低于三次) ,每缺一次扣除平时成绩 20%;三次不到者,这部分成绩为零分。 课外作业占 20%(本学期应布置 3 次) ;课堂讨论发言占 20%。 3、期末考试由试卷形式进行。 七、教学参考书目七、教学参考书目(标明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等) 基本教材: 社会学概论新修 ,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修订第三版。 参考书目:5

12、1.社会学教程 ,王思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第二版。 2.现代社会学 ,吴增基 吴鹏森 苏振芳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第二版。 3.现代社会学教程 ,张敦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4.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 ,谢立中 阮新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5.社会学 ,安东尼吉登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6.社会学原理 ,奚从清、沈赓方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第四版。 7.社会学二十讲 ,杰弗里亚历山大, 华夏出版社,2000 年。 8.社会理论的基础 ,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1999 年。 9.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 ,安东尼吉登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1998 年。 10.乡土中国 ,费孝通,三联书店,1985 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