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合思想与自然生态的保护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333976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和合思想与自然生态的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儒家和合思想与自然生态的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儒家和合思想与自然生态的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儒家和合思想与自然生态的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儒家和合思想与自然生态的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家和合思想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和合思想与自然生态的保护(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儒家和合思想与自然生态的保护陈德述 现代科学证明,人与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 生存的,人与自然如果失去平衡,就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危机,带来灾难。反思 中国传统文化,在儒学中不仅具有人与之间的和合、人与社会的和合,而且还具 有人与自然的和合共处的思想。儒家的人与自然和合的思想具有极为丰富的自然 生态保护意识,它对于今天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 意义。 一、天人和合是儒家关于生态意识的哲学基础 儒家的和合思想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所谓和合,指宇宙中的事物是由不同因 素、不同要素,甚至是异质的元素所构成的,这些不同的、异质的因素之间是处 在相互联系的、相

2、互作用之中的,并且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 的相互作用、和谐与合作推动着宇宙事物的发展。如果这些不同要素之的平衡、 协调被破坏,那么必将影响事物的发展,甚至可能导致它的灭亡。在儒家看来, 和合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有中道和合、交泰和合、消息和合、既济和合、生克和 合等。在天与人的关系中,儒家强调天人合一,这是构成儒家生态意识的哲学基 础。 第一,天人合一观是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基本的思想。我们的祖先很 早就在思想人与天、地的关系。“天”是什么?是有意志的人格神?还是一种自 然现象?它与人、社会是什么关系?孔子创立了仁学,把人从天命神学中解放出 来,建立了以人为本的哲学体系,从而也就

3、摆脱了天命论的影响。儒家关于天的 学说,其主导方面是把天作为自然现象来看待的。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说: “天生有三辰,地有五行”,即认识到天是一种自然现象。三辰指日、月、星;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三辰和五行都是客观的物质形式。国语越语 说:“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柔而不屈,疆而不刚”。孔子也把天当作自然 来加以肯定,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战国时 儒学的集大成者荀子进一步发挥天即自然的思想,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就之以乱则凶”(2)。到了汉代,王充在论衡中把 对天的认识,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他说:“天者,气也”(3)。还说

4、:“实 者天不在地中,日亦不随天隐,天平与地无异。然而日出上、日入下者,随天转 运,视天若覆盆之状,故日上下然,似若出入地中矣”。“夫天之高下,犹人之 察太山也,平正四方,中央高下皆同。今望天之四边若下者,非也,远也,非徒 下若合矣”。“天日行一周,日行一度二千里,日昼行一千里,夜行一千里”(4)。 吕坤说:“自然之谓天,阳亢必旱,久旱必阴,久阴必雨,久雨必晴,此之谓自 然”(5)。总而言之,以上观点把“天”看成是一种自然现象。儒家在此基础上建 立起人与自然生态平衡的理论。 天人合一是儒家哲学思想的基本理论之一。儒家认为:天和人是处在和谐的 统一体中。因为人秉受天地之气而生。王充说:天由气构成

5、,天地间的阴气与阳 气媾合生成宇宙万物和人类,“犹夫妇合气,子自生也”(6)。吕坤也强调天地万物由气构成,他说:“天地万物只是一个气聚散,更无别个”(7)。人和自然皆由 气构成,人只是自然的一部份,因而就要受天地规律的支配。左传成公十三 年:“民(民者,人也)受天地之中(中和之气)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 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命”者,宇宙的必然法则。董仲舒认为:“人 受命乎天也”,取天之仁德而具有仁爱之德(8)。清初思想 家王夫之指出:“天无一日而息其命,人无一日而不受命于天,故曰凝命在受命” (9)。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天人是合德的,“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 天地合流”(1

6、0)。周易系辞传亦指出:“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 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鬼神者指天地之间神秘莫测的变化规律。 人的行为与天地变化的规律相符合时,就能趋吉避凶。清初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戴 震在原善中说:“人之神明出于心,纯懿中正,其明德与天地合矣”。由于 人与天地万物是合德的,所以,孟子指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 知天矣”(11),尽心、知性、知天就是合乎规律的。中庸 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以后程颐解释说:“孟子曰:尽其心,知其性。 心即性也,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主为心,其实只是一个道理”。

7、人与天地 都有一种共同的本性。吕氏春秋情欲篇也指出:“天地不能两,而况于人 类乎。人之与天地同, 故古之治身与天下者,必法天地也”。由此,得出一结论, 天地自然和人在本质上一个东西,人和万物是同一的。所以人的行为不能违背天 地自然的规律,必须遵循天道规律,要法天地之则,才算是合符规律的。 由此可见,所谓天人合一包含着以下的内容:第一,天是一种自然现象,天 地万物和人都是由气这种物质构成的,所不同的只是秉受的气有所的不同而已, 人所秉受的是宇宙的精华之气;第二,自然和人都受宇宙法则的支配,天地万物 受“道”的支配,人受“命”的支配,“道”和“命”都是一种必然之法则,即 是说作为万物之灵的、具有能

8、动性的人也不能随所欲;第三,由于人与天地合其 德,所以,人就可以由尽心、知性、知天这三 个步骤来认识天人合一的规律,从而达到“穷天人之际”的目的,认识天人合一 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的致用。 第二,天人感应是儒家天人和合思想的一个方面。感者,交互作用;应者, 由于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作出的反应或回答。国语越语说:“人事至矣,天 不应也,王姑待之;天应至矣,人事未尽,王姑待之”。到了汉代,董仲舒大讲 天人感应之说,他提出了“同类相动”的理论作为天人感应的理论依据。所谓 “同类相动”是指某些自然对人体产生的某些反应。如“天将阴雨,人之病故为 之先动,是阴相而起也。天将欲阴雨,又使人欲睡卧者,阴气也。有忧亦使

9、人卧 者,是阴相求也;有喜者,使人不欲卧者,是阳相索也。”(12)自然界的变化, 如太阳的活动、月亮的盈虚、气候的变化、地磁场以及土壤的化学成分都必然会 对人体产生影响。董仲舒把这种同类相动的现象推广到天人关系上去,他指出: “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 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 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13)董仲舒强调,国家的统 治者的政令、立法以及一切行为都必须要以天心之仁爱为准则,否则就要受到天 的惩罚。人生活在世界中,人和自然万物必然是处在交互作用之中的,人依赖于自然而生存,

10、人为了生存而运用自然和征服自然,而自然受到运用、改造之后它 也要反作用于人类。当这种作用与反作用处在和谐状态时,自然生态保持着平衡 状态。天与人总是处在这样的交互作用中的,所以,儒家的天人感应论虽然包含 有迷信的成份,其中含有如果违背天道自然的规律之后,必然要受到恁罚的思想, 在这些思想中含有科学思想的成份。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天人感应学说,是有其 合理因素的,不可全盘否定。今天,我们应该批判其中的迷信成份,改选和发展 其中的科学成份,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将是十分有益的。 第三,与天地参的理论。儒家认为:人与天、地并列为三,即人与天、地处 于平等的地位,人并不是驾凌于自然之上的统治者或控制者。周易

11、的八卦是 由代表天、地、人三才的爻画所构成的,上为天,中为人,下为地。人与天、地 并列,它们之间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即阴阳对待和变化的规律。中庸指出: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 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因为天地之性与人之性有异亦有相同之处,它们 都是秉受天地之气而生而成。朱熹认为,人和物有共同性的一面,他指出:“性 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生者,人之所得于天之气也。人物之生,莫不有是性, 亦莫不有是气。然以气言之,知觉运动,人与物莫不异也”(14)。这一切说明, 人并不是超自然的独立于自然之外存在怪物,而是与自然和谐同一的,人与自然 界的相异处,

12、它而只不过是自然界的灵物而已。 第四,物我同类论。宋代理学家张载提出“民胞物与”的理论,他说:“乾 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15)。“民”者,人也。“与”,同类、朋友的意思。 即是说,乾坤为父母,人在天地之中是最藐小的,天、地、人三者混然共同处在 同一个宇宙中。他们是气的不同聚合形式,天地之性,就是人之性。所以,人类 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同类、朋友。同胞、朋友就应该去爱他、爱它,而不是 残害它。 二、儒家关于保护自然生态的方法 儒家从人与自然和合的生态理论出发,提出了如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种种 思考,这些思考,即是在今

13、天仍然有其价值。 第一,要把人与人之间相爱的思想推广到去爱物类。孟子提出“仁民爱物” 的思想。民者,人也。仁者,爱人。要象爱人那样去爱物。孔子是很爱物类的, 他“钓而不网,弋不射宿”(16)。孔子钓鱼时只用鱼竿,不用网;用箭射鸟时, 不射归巢停宿的鸟。要爱我们周围环境中飞禽走兽,草木鱼虫等等。儒家提倡 “成己成物”,孟子提出“推恩”的原则,即自己想要得爱,就要去爱别人,人 类要想得到爱,就得去物类;想要使自己有所发展,也得别人有所发展;人类要 有所发展,也得物类也有所发展。人类要推恩到物类中去,去爱物类。同时还要 把爱物类的思想变成为“利物”的行动。周易乾卦彖辞主张,人类对待 万物要象天地那样

14、无私,“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天道 施仁,使万物各按其自己的规律,生长发育,各受得其利。也要坤道那样,“厚 德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使物都各自亨通发育。总之,要实践乾坤之德,使天下万物都各受其利,各自发育、生长,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丰富 的物质资料,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所以,只有使万物各受其利,才能保持自然 的生态平衡。 第三,发育万物。中庸说:“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若你使万物发育 生长,你的功德有天那么高。还说:“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 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 焉,货财殖焉”。这也就是合符天道的本

15、质所在,孟子说:“苟得其养,无物不 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17)宇宙万物如果能得到培养,它必然会成长繁衍; 如果它遭受到破坏,它必然会消亡。中庸还指出:天地万物各安其自己的地 位,各按其自己的本性发育。孟子强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 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还说:“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五十者可衣帛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 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18)。孟子这里讲的是发展农业的事 情,但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识。为了发育万物,绝对不能破坏万物的成长, “山林非时不升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

16、以成鱼鳖之长;不 不卵,以成鸟兽之长。”(19)也即说,只要发育万物,不但能满足人类生存的需 要,也可以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为了使万物能够得发育生长,必须要保护它生存的环境。荀子说:“川渊者, 龙鱼之居也”,“山林者,鸟兽之居也。”(20)河流渊池是鱼类生长的地方,山 林是鸟兽生长的地方。所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21),“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20),“树成荫而众鸟息 焉”(21)山水、川渊、风雨是维持万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有了这些条件才有 可能绿树成荫,鸟兽成群,水族繁衍。孔子说:土地“深(掘)之,而得甘泉 焉,树之,而五谷蕃焉,草木殖焉,禽兽育焉;生则立焉,死则入焉,多其功而 不德。”(22)土地是生态系统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它当然包含山林水泽、植被、 鸟兽鱼虫,它是万物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相反,如果人类破坏了 生态环境,不仅万物不能生长,人类也就无法生存。“川渊枯则鱼龙去之”, “山林险则鸟兽去之”(20);“土敝则草木不长”,“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