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偏瘫的中医理论探讨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328797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痉挛性偏瘫的中医理论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痉挛性偏瘫的中医理论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痉挛性偏瘫的中医理论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痉挛性偏瘫的中医理论探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 3 32 3 益气活血化瘀法影响N S E 水平与脑保护作用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 e u r o n s p e c i f i ce n o l n s e ,N S E ) 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楮酵解代谢酶。其同工酶“ 型特异地分布于神经细胞内的分泌细胞内故称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 S E ) 。B o r o n e 吲等发现缺血后血浆中N s E 显著上升因血细胞N s E 的含量比脑至少低3 0 倍,故血中N S E 水平的升商反映了神经系统损伤。W u n d e l i c h 川等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 S

2、 E 水平。发 觅N S E 与脑梗死范围及病情严重程度紧密相关认为N S E 是早期判断急性脑梗死的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良好指标。肖氏啪1 等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 天内血清中N S E 含量明显高于非脑梗死患者,N S E 台“ 量逐渐下降趋势与病情控制和机体吸收有关对其脑保护的机制研究认为可能的机理是:黄芪注射液提高患者伤后细胞免疫功能【2 】: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作用口2 】;有效保护和维持具备正常功能的线粒体,增加线粒体在胞质的代谢面积并加强物质代谢,明显改善缺血、缺氧时的脑组织水肿增加头部血流量I 抑制脑缺血、缺氧后的腊质过氧化损伤,减少一氧化氯( N 0 ) 的产生调节神经细胞及

3、细胞膜的功能活动:另外,黄芪可减少缺血、缺氧血管内皮细胞次嘌呤的产生,减轻脑水肿及血管狭窄,从而保护血管的正常功能搿1 灯盏细辛注射液抑制缺血府灌流时蛋白激酶C ( P K C ) 的激活减少P K C 激活引起的细胞内钙超载、血管收缩、细胞骨架成分降解。减轻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显著减少缺血边缘区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减缦缺血区神经元损害惭I 3 结论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既有古代文献基础,又有现代药理学研究的证据以此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血液循环状态。降低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减少脑缺血映氧引起的脑损伤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4、,体现出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早期的脑保护作用值得引起临床上的重视和进一步的研究痉挛性偏瘫的中医理论探讨广东省中医院神经一科( 广州5 1 0 1 2 0 )陈党红黄培新肌张力增高见于许多疾病中,例如脑卒中、帕金森、脑外伤、脊艏损伤等尤以卒中后为多见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肌群的肌张力增高以及由此导致的肌肉运动协调异常。严重影响了中风病人的生存质量是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主要难题,严重影响病人的E t 常生活自理能力。有关本病的研究不断见诸报道,本文仅就其发病机理作一探讨1 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中风后并发肢体痉挛的根本原因是机体脏腑阴阳失调,阳气亢进无制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叶天士称

5、之为身中阳气之变动并认为这种肝风内动“非外来之风”。正常情况下,机体处于阴阳平衡之中,而阴阳一旦失衡则会导致种种疾病的发生如素问- 六微旨大论) 指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这是对正常生命机体脏腑、气血协调能力的概括若承制失常,则亢盛为害损坏形体,生化衰竭因此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会导致体内的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正常排泄而出现脶阳偏胜偏虚的状态2 肝肾亏虚水不涵术中风的发生与肝肾紧密相关张介宾言:“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正以阴虚而言也,人生于阳而根于朋。根本衰则人必病,根本败则人必危矣t 所谓根本者即真阴也”。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园老年积损正衰,肾精不足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或因平常摄生不

6、慎耗伤肝肾之阴,以致胡虚阳亢;或因情志不畅,五志过极气火交并于上,肝肾阴精不足不能制阳,则肝阳升而无制,亢而化风# 或由于中焦脾胃失于和降,致使阳升而挟肝风,故此本病的发生总不离肝肾因高年久病脏脏功能减低肾明不足,复园肝为风木之脏藏血主筋,体阴而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垒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牌土以培之。病则阳升风动,动痰、化火、乱气、扰血,横窜经络,脉络痹阻t 筋失所养轻则筋惕肉踊肢体震颤,重则偏身麻木肢体拘急强劲而关节屈伸不利即如叶天士言:“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刘河间认为主病在“肝”认为:所谓中风 口噤筋脉紧急者,肝主于筋以甘草甘能缓急,温能润燥。早导引按摩,自不能者,令

7、人以屈伸3 3 4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按席,使筋脉稍舒缓而气通行”并应泊以“缓急润燥”,批驳了把肢体拘挛分寒热的观点,认为应将辨证论治与辨症论治相结合。对- T - = N 风后肌张力增高原因,中医主要责之于肝肾,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痉项强,皆属于风。临床常用方剂如羚羊钩藤汤、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地黄弓I 子、太定风珠及牵正散等无一不是着眼于肝肾两脏,或养阴熄风,或平肝熄风或镇肝熄风临床上随偏热、瘀、痰随证加减。3 营卫失和痰瘀阻络营气行于咏中,是血液的组成部分,是脏晡、经络等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灵枢。邪客说;“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

8、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聃”灵枢邪客篇也指出:“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机关,不得届伸。故拘孪也”张景岳盲:“筋急者当寅其无血”。并认为中风后出现肢体硬瘫属筋骨之病卫气行于脒外,对脏腑、经络、鹰理起温煦作用:营卫相关,生理上互为互用,病理上亦互相影响中风病的发生与营卫运行失常密切相关。由于肝肾阴液不足。易致肝阳暴张风火相煽进而营卫运行受阻,卫气不得直通致火毒内生,又进一步灼伤阴液导致阴液亏成,火热灼津为痰,痰热内阻,致营卫运行更加不利,络脉气血不得畅通则营卫之气不能通经络肢节,肢体关节失其满养温煦,而拘率状态难解,晟终导致了筋脉失满的恶性循环状态景岳全书非风日;“偏枯拘急、瘘弱之类本

9、由阴虚言之祥矣,然血气本不相离故胡中有气,亦有血。何以辩之? 夫血非气不行,气非血不化凡血中无气则病为纵缓废弛。气中无血则病为抽掣拘挛”。故中风后常见的肢体拘挛不利的原因一则为风阳内动挟痰走窜经络脉络不畅或闭阻:二则营卫不足,运行无力,气虚无力运血,血行不畅而瘵滞脉络在临床中常见患者表现痰声漉漉,肢体僵痉。手足躁扰大便干结,面色红,唇舌色红,舌苔黄脉弦滑或弦硬的肝风痰火阻滞脉络证候一或形体偏瘦,肢体强硬,面色黄白唇色淡暗,舌淡苔白,脉细弱的气血不足证候;正如医贯- 中风要旨云t “其手足牵掣口限歪斜。乃水不荣筋筋急而圾也”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华岫之按:“若肢体拘挛半身不递,口眼歪斜舌强言蹇,二便不

10、爽,此本体先虚。风阳夹痰火壅密,以致营卫脉络失和”故痉挛性偏瘫虽然发病时以肝肾阴虚为先但是急性期过后营卫失和,络损不通、筋骨拘挛不利就成为疾病的主要矛盾因此,营卫调和是损伤络脉修复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故在中风痉挛形成后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傻营卫调和营卫和乖J 。温煦、濡葬功能得复则受损络球得以修复,此印为临证常用之“养阴柔筋”之法总结上述可知中风后出现肢体痉挛的原因其本在于阴阳失调、肝肾不足,而营卫失和,痰瘀阻络是一个重要发病因素脑卒中后硬瘫初以肝肾阴虚为本随着病情的发展营卫失和筋失溜养而导致的偏瘫侧肢体拘挛日渐成为矛盾的焦点;故在治疗方面宜区别发病不同时期、不同病因瘸机而施以不同药物经络方面

11、从少用、太阳、督脉、阳维、阴维论治,在脏腑方面则从肝、肾及肝肾同源、脾胃论治。临床依据伴随症状而有不同加减。或偏于治风,或偏于养血或偏于滋阴或重于祛瘀但不论采取何种治法均要坚持辨证论治、分型分期治疗的原则,以滋阴柔肝活血化痰通络为宗,通过整体调整而纠正阳气亢进无制的病理状态使肝风平息,调整机体的明阳使之平衡,瑷终达到缓解肌肉痉挛的目的对中风病证候研究的思考2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 5 1 0 1 2 0 )杜侃卢明杜宝新指导:黄培新“迁候”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是连接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医疗的“纽带。辨证是中医学独特的认识疾病、诊断治疗疾病的造径和方法因此t 在中医学科研的初始。人们便以探讨证的实质作为切入点证候的规范化亦作为证的研究的基础,主要是结合流行病学、循证医学、数学、神经信息学等。更多的是证候的量化以及微观研究”。目前,中医学尚缺乏公认的诊疗评价体系:而证候的研究应紧密联系实际。符合现代临床需要啪1 中风病证候的规范化研究回顾注:2 基金资助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0 2 0 3 L Q 0 0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