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弦牌子曲研究综述(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99260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弦牌子曲研究综述(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单弦牌子曲研究综述(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单弦牌子曲研究综述(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弦牌子曲研究综述(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弦牌子曲研究综述(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弦牌子曲研究综述(下)高 苹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北京 100029)【摘要】 真正在学术意义上对单弦牌子曲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初。 在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下, 其研究成果不断得到丰富, 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单弦艺术的本体的重要基础,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仍有很多领域值得进一步开拓。文章试从四个阶段对其进行梳理和 述评,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单弦牌子曲;曲艺音乐;单弦艺术;曲艺研究一、艺人介绍与口述、曲本研究、目录编撰、曲目汇编等 方面的研究与整理这方面的著述有:荣剑尘、谭凤元、曹宝禄口述,王决、金 受申、王素稔等整理的单弦艺术经验谈(1982);魏喜奎曹

2、 宝禄的热情(1989);赵书曲艺弦师程树棠(1993);中 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藏中国 音乐音响目录(1994);刘光民古代说唱辨体析篇(1996); 张蕴华、罗君生整理单弦岔曲五百首文集(2007)。曲艺文学是文学史和曲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 原因,该领域的研究十分单薄。刘光民的古代说唱辨体析篇 是迄今所见一本介绍古代说唱文学体裁和作品的力作。本书介绍 了从战国到清代的说唱文学体裁共计 18 种,各种裁按照产生或盛 行的时代先后为序编次。 每种体裁都有完整的介绍, 包括历史渊源、 体制特点、代表作品等,读者可以从中找寻该体裁样式发展的历 史线索。每种体

3、裁选取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思想内容有较高 艺术性的作品多首,并附有详细的注释。对于单弦牌子曲,作者 认为:“在艺人中一向有单弦为光绪时艺人随缘乐(本名司瑞轩) 创始的说法,实际上以岔曲头尾插入杂牌子演唱的体制和自弹自 唱的表演方式在他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他不过是使单弦脱离八角 鼓进行单场演出的第一人。”并选取了两篇重要的作品进行文学 分析, 对读者深入提供方便之门。 曲艺是一门依靠口耳相传的艺术, 文献资料不足是现实,作者著书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作者不仅 考证源流,且选文分析且注释,为曲艺文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 视角,也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单弦唱词。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

4、所编中国艺术 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藏中国音乐音响目录(录音磁带部分)收录 所藏磁带录音曲目近 3 万首。该书曲目共分“曲艺音乐”、“戏 曲音乐”十二大类。每条目包含了曲目名称、体裁、表演者、节 目来源、所藏号等信息,并用符号标明盒(盘)式带等资料属性。 其中,单弦牌子曲部分,收录了五六十年代该所录制和钢丝复制 曲目,其中有曹宝禄、张剑平、荣剑尘、德润田、程树棠、白明 秀、宋长玲、李子洲、刘进臣的演唱以及赵玉明、马增惠、马增 芬、阙泽良、谭凤元、石慧儒在第一届全国音乐周民间、古典音 乐实况录音(1958 年),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录音(1958 年), 曲艺优秀节目汇报演出(1960 1961 年)的

5、录音曲目一百多首。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从杨荫浏先生开始,一直致力于全国 各地的实地采风,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积累了丰富的音响和实物资料,可谓家底丰厚。而“转瞬即逝”的音响与历史遗存的 实物相较而言,更富于抢救性的意义。因此,音响资料目录的整 理其学术分量也就可想而知了。二、新世纪至当下新世纪十年来,单弦牌子曲的音乐研究呈现出学科多重视角 的综合性研究趋势,特别是民族音乐学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从学科自身建设到研究对象、方法的不断完善,给这一领域带来 了新视野。这一时期,关于该曲种的研究出现了有从传播学角度 深度进行剖析的, 有从本体分析走向曲种与曲种之间关系考察的。 另外,

6、随着多年来对曲种历史和音乐结构研究的不断积累,出现 了从 “八角鼓艺术” 这个宏观艺术层面来进行曲种探究的研究成果。 归纳以来有以下五个方面:1. 从“曲艺”、“曲艺音乐”的角度进行介绍的有 袁静芳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2000);姜昆、倪钟之 主编 中国曲艺通史(2005) ;冯光钰 曲艺音乐传播(2001) ; 牌子曲类曲种音乐传播(2001)等。 2. 介绍和研究曲种音乐的有 赵其昌单弦牌子曲漫谈(2005) ;阚泽良单弦艺术浅谈 (2008);王宇琪的单弦牌子曲腔词结合关系探微(2010); 杨华单弦牌子曲与长阳南曲渊源关系探讨(2008);胡颖、 刘昕欣单弦与我国民族声乐的融合(20

7、13)。 3. 从田野调查的角度进行介绍的有 张春香一个值得学习的音乐学考察范例1950 1954 年音乐研究所单弦牌子曲采录与整理工作(2010),张振涛按 下录音键:杨荫浏、李元庆与音响资料的建设(2010)。 4. 人物考证、演员口述回忆与介绍的有 张嘉鼎一代单弦名流随缘乐(2006);魏金栋他是一 面旗帜纪念曹宝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2010);王大正单 弦鼻祖“随缘乐”考(一)(二)(三)(四)(五)(2013); 张菁六十年曲苑留芳踪 半世纪茶园存真情单弦名家赵玉 明访谈(2007) ; 曹宝禄 曲坛沧桑我的曲艺表演生涯(2003) ; 罗君生跟石慧儒老师学唱单弦(2009)。 5.

8、 从八角鼓艺术的角度宏观层面涉及单弦的有 王宇琪“八角鼓曲种系统”音乐研究(2011)。 在单弦牌子曲的历史形成中,随缘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这位艺人的资料一般见于曲艺史、曲艺志书所记载的“轶闻” 中,且说法大致相同。另外,清人子弟书中有一篇题为随缘乐79Northern Music北 方 音 乐 Northern Music2014 年第 12 期 (总第 258 期)NO.12,2014 (CumulativelyNO.258)的作品,是目前所见考证随缘乐艺术活动时期及表演情况唯一史 料,无论研究单弦、岔曲、相声,还是子弟书的学者都要研读这 篇作品。20 世纪 80 年代王素稔八角鼓

9、与单弦一文也正是从这 篇作品考证并得出结论,并得到学界的认同,此后,关于随缘乐 的研究考证没有太大的进展,或许是因为资料甚少的缘故,直至 王大正单弦鼻祖“随缘乐”考一文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方面研 究的局面。该文长篇连载,以较长篇幅和丰富内容,全面深入地 考证了随缘乐的生平、演出、作品,最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原 有资料基础上还查阅了京报 北平日报 实报 世界晚报 晨报时言报新北平新民报朝报369 画报 顺天时报等民国时期的报刊刊登的回忆性文章,无论从研究 资料的挖掘和研究视野的角度而言,使关于随缘乐的研究大大地 向前推进了一步。 随着多年以来关于单弦牌子曲个案研究的不断积累, 整体性、 综合性的研究

10、趋势成为了必然。王宇琪的“八角鼓曲种系统” 音乐研究就是从“八角鼓曲种系统”这一整体概念出发,对包 括单弦牌子曲在内的三大八角鼓曲种进行研究的一本专著。作者 从文化背景、发展历史和坐落场合以及音乐特征三个方面论述, 以现存的音乐唱腔为研究对象,深度剖析了腔词、调式、润腔、 乐汇、过门、结构等方面的音乐特征。针对单弦的实际演唱中有 严格区分尖团字的的现象,作者认为,“表演者在使用北京方言 演唱的同时,不断吸收京剧、快书、大鼓等其他姊妹艺术念白和 吐字方法的结果。”而关于单弦的曲牌联缀的音乐结构,在作者 看来, “ (单弦) 以北京方言为依托, 按字行腔, 将北京方言声、 韵、 调的特点经过艺术化

11、加工凝固于唱腔之中;其次,使用相同的定 调、定弦法,相同的润腔以及用特色乐汇贯穿,将众多曲调各异 的曲牌表现出音乐色彩的统一性;再次,运通相同的过门将众多 曲牌衔接为统一整体,纳入到【曲头】若干曲牌联缀【曲 尾】的结构体式之中,最终达到了异中求同的目的。”此外, 作者还以【曲头】【罗江怨】【剪靛花】为例,探讨了这三个代 表性曲牌在不同曲种中的运用和地域特点。该书从宏观八角鼓艺 术的角度窥探单弦牌子曲,注重了曲种的共时性和历史性特点, 综合了以往个案研究的经验,整体性的研究方法对曲种研究有新 的视角。 此外,还有一些非正式刊物对于单弦研究而言也非常值得关 注。八角鼓讯是一种主要介绍“八角鼓艺术”

12、历史、现状为 主的民间曲艺季刊,虽属内部刊物,但该刊物在八角鼓艺术爱好 者中却被广泛传阅。自 1997 年创刊至今,刊中涉及单弦牌子曲的 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研究和介绍性的文章 姜言沛浅谈单弦流派(第 7 期);吴光辉介绍牌子曲兼谈儿化辙韵的曲词(第 10 期);高家兰略谈单 弦牌子曲(第 13 期);王维甫读 后的几 点补白(第 14 期);张卫东旧子弟八角鼓票房中的几种术语 (第 21 期);蒋卯卯单弦传统曲目杂谈(第 26 期);单 弦传统曲目杂谈(续)(第 27 期);张卫东清末北京子弟八 角鼓票房走局的习俗(第 27 期);刘富权浅谈大三弦为单弦 伴奏的要领 (第 2

13、7 期) ;马聚泉 浅谈八角鼓的打法 (第 30 期) ; 良君单弦牌子曲在唐山(第 30 期);张剑平单弦牌子曲讲座摘编 一 至 四 (第 31、32、33、34 期);许克浅谈八 角鼓艺术体系(第 35 期);马岐聊聊石韵(第 37 期); 刘光民整理理绝迹舞台的拆唱马聚泉口述概说拆活(第 37 期);杨红军天津市塘沽区的单弦八角鼓活动概况(第 38 期);赵玉琮点滴介绍单弦八角鼓谭派演唱艺术(第 40、41 期);许克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八角鼓演唱今昔(第 42 期);马岐曲艺训练班的单弦组(第 48 期);迟刚北京八 角鼓艺术在票房中的传承(第 49、50 期);马岐说说“单弦 大联

14、唱”的故事(第 59 期);翟旭亮北京八角鼓的兴衰及历 史背景兼论其在当代的传承与保护 (第 64 期) ;伊增埙从 楚辞到单弦牌子曲溥叔明和 (第 64 期); 马岐北京解放后的第一批曲艺说唱学习班(第 65 期)。 2. 名家介绍和回忆 马岐怀念谭凤元先生(1997 年 10 月创刊号);张玉林 怀念恩师曹宝禄先生(第 2 期);马连生我的父亲马长青 (第 4 期);赵玉琮忆先师谭凤元先生(第 6 期);王维甫张 剑平先生单弦教学法 (第 11 期) ;杨润生 怀念张剑平先生 (第 13 期) ;王毓茹、 王毓叔 缅怀张剑平老师 (第 15 期) ;马岐 追 述“弦圣”韩德福先生(第 27

15、、28 期);舒英记天津著名单 弦演员陈叶女士 (第 31 期) ;蒋卯卯 常派单弦第一传人王凤久 (第 35 期);蒋卯卯常澍田派传人王剑云(第 36 期); 罗君生我的老师赵玉明先生(第 43 期);罗君生我向石慧 儒老师学单弦(第 46 期);张卫东清雅的古典文人 - 溥 叔明先生和他的八角鼓曲文(第 46 期);李志鹏怀念溥叔明 先生兼谈牌子曲 (第 47 期);蒋卯卯单弦大 王德寿山 (第 49 期);蒋卯卯的全月如先生考 (第 52 期); 罗君生记赵玉明老师 (第 64 期)。 3. 曲本和个人创作作品 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赵景深教授收藏的抄本醉鬼回家 (第 5 期) ;常人春作的 细柳教子 (第 9 期) ;何剑峰先生藏清末 只 德堂 抄本八角鼓群曲 万寿香 (第 9 期) ;溥叔明先生的遗作 醉 打山门 (第 5 期) ; 五毒传 (第 10 期) ; 拳打镇关西 (第 14 期) ; 火烧瓦官寺 (第 16 期) ; 倒拔垂杨柳 (第 20 期) ; 刘人文的遗作末拉了买弦儿(第 28 期);刘人文先生遗作单 弦牌子曲末拉了上活(第 29 期);赵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