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70449664 上传时间:2024-08-0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4.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背景: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2.标志: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3.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3)经济路线: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

2、点。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右图是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照片。请结合所学交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转折的主要表现。提示:解放思想、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确立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新的领导集体的形成等。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二、经济体制改革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实行责任制: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2)机构改革: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3)意义:使农民有

3、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全面展开:1984年以后。(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3)内容: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右图所示是当年生产队社员领取家庭承包责任制合同书的情景。请结合所学交流家庭承包责任制与人民公社体制

4、相比发生的变化。提示: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由集体经营、统一管理到分户自主经营。分配方式发生变化,由平均主义到自负盈亏。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2.过程(1)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2)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4)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

5、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3.意义(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2)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票证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也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由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提示: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一二一、全面认识家庭承包责任制一、全面认识家庭承包责任制1.含义:农户以家庭为单位,

6、向集体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2.实行原因: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和现代化建设的有序进行。3.主要内容:调整经营方式与分配方式实行“大包干”,农民承包经营,自负盈亏。4.实质: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5.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使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右图为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按有红手印的包干合同书。这份合同书主要改变了()A.我国的土地所有制B

7、.对土地的经营管理体制C.社会主义性质D.中国的城乡关系解析:这份合同的主要内容是要对土地进行包干,由原来的统一经营改变为分散经营,改变了对土地的经营管理体制。这份合同的内容并没有改变我国土地的公有制性质,更没有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的城乡关系。答案:B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有学者在评价家庭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的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但也有不足。”下列对“不足”的分析,正确的是()A.没有解决农民的生产经营权B.没有改变农民的土地所有权C.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解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使农民获得生产分配自主

8、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从长远来看,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经营模式不利于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故选D项。答案:D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原因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2.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且已关系到农民的温饱问题,必须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3.农村中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趋势。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

9、必要性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要性1.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2.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并发展了生产力,从而积累了实践经验。3.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解决了社会主义本质、市场的地位等问题,冲破了人们的思想束缚,提出了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4.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有重大突破。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2016河南六市一模)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

10、内在统一的体制。”以上认识的变化()A.表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B.科学阐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C.反映经济体制改革逐渐走向深入D.扫除了中国入世体制上的障碍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20世纪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入,故B项错误;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反映出经济体制改革逐渐走向深入,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扫除了中国入世体制上的障碍,故D项错误。答案:C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导学号52340047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

11、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解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所有经营行为都由政府控制,企业效益好坏与企业自身关系不大。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成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达仁堂一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故其比较茫然,答案选D项。A项与史实不符,B、C两项在材料中看不出来。答案:D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计划

12、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 一二知识架构史料一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较远的其他地方去,电缆厂需要的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订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都要听北京的。这样的体制当时就暴露了弊端。研读由材料信息“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可得出结论: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极大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史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研读由材料信息“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可得出结论: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了思想束缚,有力地推动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也成为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标志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