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操作要点(过精炼)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286297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L操作要点(过精炼)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AL操作要点(过精炼)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AL操作要点(过精炼)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AL操作要点(过精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L操作要点(过精炼)(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作业文件 DL/J-Y-03-07-2010 (A/1)第 页 共 3 页108AL08AL 操作要点操作要点1 1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复吹转炉LF 精炼炉矩坯连铸。2 2 牌号及成品化学成分牌号及成品化学成分类别CSiMnPSAlt 国标0.05-0.110.030.250.0350.0350.02-0.07内控0.05-0.080.030.25-0.450.0250.0150.02-0.06注:注: 内控要求 Cr0.05%;Ni0.05%;Cu0.05%。 3 3 工艺条件工艺条件3.1 使用自产铁块、自产废钢。3.2 使用精炼钢包,要求底吹通畅,包沿清理干净。3.3 使用铬质引流沙,

2、保证大包自开率98%。3.4 出钢时间不小于 3min,否则进行套管或下管处理。3.5 结晶器保护渣采用 ML08Al 专用保护渣。 4 4 转炉工序转炉工序4.1 新钢包、补炉第一炉、氧枪烟罩漏水时不得冶炼该钢种;造渣料等应干燥,不得潮湿。装入制度、造渣制度、供氧制度执行低碳钢冶炼工艺。为保证钢水终点碳的均匀性,终点前,低枪位深吹 90 秒以上。4.2 终点控制:出钢成分目标:C:0.040.06%,P0.015%,S0.020%。4.3 底吹采用 A 模式。4.4 出钢温度:1610-1640。4.5 脱氧合金化制度出钢 1/3 时依次加入铝块、中碳锰铁。出钢前后期必须挡好渣。合金加入量(

3、参考量)为:中碳锰铁:4.14.5 Kg/t 钢铝 块:0.81.4 Kg/t 钢4.7 配成分目标C%Si%Mn%P%S%0.060.030.300.350.0150.0204.8 出钢过程钢包全程吹氩,到吹氩站吹氩(亮面400mm)2min 后,关氩气进行测温、取样(无铝取样器) 、定氧。取样要求: 必须在吹氩点取样。作业文件 DL/J-Y-03-07-2010 (A/1)第 页 共 3 页2 取样深度确保 400mm。5 5 精炼工序精炼工序5.1 钢水进站后,开氩气,加入白灰 600kg,萤石 50150kg,下电极升温。5.2 脱氧剂以电石为主,铝粒配合脱氧,严禁使用硅铁粉和碳化硅脱

4、氧。加电石脱氧时,需散开加入,碳高时以铝粒为主。根据炉渣情况酌情加入脱氧剂,蘸渣样观察渣子颜色,白渣保持时间 10 分钟以上。5.3 送电 710 分钟化渣后提升电极,开大氩气至裸露钢液面 300mm 左右,后关小氩气,先测温,然后取样,继续精炼。取样要求: 取样温度确保 1520以上,严禁低于标准温度取样。 必须在吹氩点取样。 取样深度确保 400mm。 取样后红送至化验室。5.4 渣白后取样,根据化验结果调整钢水化学成分,目标值见下表:牌号C%Si%Mn%P%S%08Al0.05-0.070.030.350.0250.0155.5 成分温度合格后,喂铝线调整 Alt 含量至 0.0450.

5、050。5.6 喂铝钙线 4m/t 钢水(约增铝 0.0030.004,增钙约 40PPM),喂线速度5m/s。要求钙铝比0.08。大翻 10 秒后,吹氩(亮面 300mm)2min,测温、取样(无铝取样器) ,要求钙在大于 20ppm,若小于 20ppm,则喂铝钙线使含量达到要求。之后软吹氩15 分钟。包内加碳化稻壳。确保覆盖住包面,加炭化稻壳禁止向氩气流上扔。 5.7 吊包前取样、定氧。6 6 连铸工序连铸工序6.1 铸坯断面:165*330mm。液相线温度 1528。6.2 中包上水口使用 34mm 规格(配套铝碳浸入式水口) 。6.3 结晶器保护渣采用 ML08Al 专用保护渣,保护渣

6、必须干燥。少加勤加保持黑面操作,液面平稳,波动5mm。6.4 采用塞棒控制浇注,中间包加挡渣墙。6.5 大包先套上长水口,接通氩封保护后开浇。当中间包液面浸过大包长水口下沿时,先加无碳低硅(镁质)碱性覆盖剂,再加碳化稻壳。6.6 全程保护浇注,使用铝碳质大包套管,加密封垫,并保证套管竖直。作业文件 DL/J-Y-03-07-2010 (A/1)第 页 共 3 页36.7 结晶器水量控制在 1405m3/h。 6.8 二冷选用纯水冷却。水表:强冷。6.9 采用铝碳质浸入式水口,水口必须对中。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为 100-120mm。使用塞棒吹氩技术,开浇后拉速提至 1.0m/min 后开氩气进行

7、塞棒吹氩。6.10 开浇前要通水检查喷水情况,保证喷嘴喷水正常,喷淋架必须对中。6.11 中包液面到 350mm 后中间包开浇,正常浇注中包液面高度600mm,换包前中包液面升至 650mm。6.12 中包温度控制要求:牌号第一炉第二炉及以后08Al1560158015451565备注:如钢包是备用包(停用 1.5 小时以上) ,则吊包温度相应提高 10156.13 拉坯速度控制:1.3-1.6m/min(165*280mm)或 1.2-1.4m/min(165*330mm) 。调整主拉速时,要缓慢改变拉速,速度变化量不大于0.1m/min。应保持拉速稳定,拉速波动不大于 0.02m/min。开机、热换中包温度过高等特殊情况时可依生产情况调整。6.14 振动参数: 振动出现故障时甩废或停浇。振幅 4mm 振频 f=(KVc/2S)1000 式中:f- 频率 K-负滑脱 Vc-工作拉速 S-行程6.15 铸坯切头量4 米,切尾量3m。未保护浇注的部分要切除。6.16 浇次最后中间包注余钢水液面200mm。6.17 根据钢水重量,计算拉钢时间,保证关包前 2 分钟内摘下大包水口。6.18 大包浇注一半时用无铝取样器取中包钢水样(正、副各一个样) 。7 7 其它未尽事宜执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其它未尽事宜执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