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84834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思路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思路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思路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思路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思路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思路与对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摘 要“农家乐” ,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消费不能满足日益更新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本地资源为基础,优化组合各种生产的新兴旅游产业。它是一种逐步发展的生态旅游、农业休闲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项目。我国该旅游业发展尚不完善,存在问题也存在机遇,本文介绍了促进农家乐健康发展的思路及暴露出问题的应对策略。关键词关键词:农家乐旅游业 健康发展 应对策略1、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概况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概况1.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概念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

2、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满足舒缓现代人的精神,因此受到很多城市年轻人的欢迎。2.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历程“农家乐”旅游的雏形来自于国内外的乡村旅游,并将国内特有的乡村景观、民风民俗等融为一体,因而具有鲜明的乡土烙印。同时,它也是人们旅游需求多样化、闲暇时间不断增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和“文明病”、 “城市病”加剧的必然产物,是旅游产品从观光层次向较高的度假休闲层次转化的典型例子。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历史,开展得比较成功的在部分是一些欧美发

3、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旅游大国西班牙把乡村的城堡进行一定的装修改造成为饭店,用以留宿过往客人,这种饭店称为“帕莱多国营客栈”;同时,把大农场、庄园进行规划建设,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从而开创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以后,乡村旅游在美国、法国、波兰、日本等国家得到倡导和大发展。1996年,美国农村客栈总收入为40亿美元。1997年,美国有1800万人前往乡村、农场度假,仅在美国东部便有1500个观光农场,在西部还有为数众多的专门用于旅游的牧场。目前,法国有1.6万多户农家建立了家庭旅馆,推出农庄旅游,全国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度假,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

4、客200万,能给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入,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4。在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规模,并已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而国内,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它在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指导下应运而生,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目前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均向融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加率和重游率最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

5、游。 我国农家乐最初发源于四川成都,具体位置有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郫县、温江等说。后来发展到整个成都平原,四川盆地,直至全国。真正以“农家乐”命名的乡村旅游始于 1987 年在休闲之都成都郊区龙泉驿书房村举办的桃花节。这次桃花节把农事活动、乡村田园风光、乡土民俗文化、乡村民居和聚落文化与现代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家乐的发展,对促进农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有些地方依托本地农业资源,分片开发出“农家乐”品种系列,像湖南南岳衡山、昆明的团结乡等地的农家乐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农家乐发展起来后,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收入

6、,还有产品信息、项目信息和市场信息,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农家乐成为农民了解市场的“窗口”,成为城市与乡村互动的桥梁。各地游客为农村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使农民及时了解到市场信息,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相接轨。开办农家乐的农民经常到旅客中间调查市场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有的建起了无公害蔬菜基地,有的则做起农产品深加工的生意。3.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类型a农家园林型。以郫县友爱乡农科村、温江县万春镇等西部川西坝子农家民俗旅游为代表。这里位于“国家生态示范区”内,是享誉全国的花卉、盆景、苗木、桩头生产基地, “农家乐”发端于此。它荟萃着川西平原农家休闲旅游的主要特色,展现着“农家乐”的巨大

7、魅力。b花果观赏型。以龙泉驿的书房村、工农村、桃花沟、苹果村等东郊丘陵的农家果园游乐为代表。龙泉山果品远销全国乃至海外,果品收入是龙泉驿区的经济支柱。但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以春观桃(梨)花、夏尝鲜果的花果观光旅游,使其旅游收入已经大大超过果品收入。卖果不如卖花,让人先饱眼福,后饱口福,它反映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嬗变。龙泉山水果在提高其科技含量之后又着力提高其文化含量,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观光农业,开启了宜林山区发家致富的新思路。 c景区旅舍型。以远郊区都江堰的青城后山、蒲江县的朝阳湖、彭州市的银厂沟、大邑县的西岭雪山等自然风景区为代表。低档次农家旅舍价格低廉,游客感觉仿佛把自己的家搬到了风景区,花费

8、居家度日的钱,享受景区的自然环境,景区“农家乐”因而受到中低收入游客的欢迎。 d花园客栈型。以新都县农场改建的泥巴沱风景区、邛崃市前进农场改建的东岳渔庄等为代表。把农业生产组织转变成为旅游企业,把农业用地通过绿化美化,使之成为园林式建筑,以功能齐全的配套设施和客栈式的管理,使之成为在档次上高于“农家乐”低于度假村的一种休闲娱乐场所。向现代化谱写上光彩的一笔。二、当前我国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思路二、当前我国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思路1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重要意义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是一个农业、农村、农民与旅游的交叉性产业,是一个农民受益、市民需求、前景广阔、效益明显的农村新型产业。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

9、业是扩大农民就近就业、增加收入的有效路子,是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促进农村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重点景区建设为龙头,以生态景区和人文景观为依托,以生态休闲旅游为重点,以农家院落和农家特色为主要载体,着眼于农民得利、农村受益,通过政府引导、业主自主经营,把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2.加强规划编制,合理布局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统筹规划,进一步加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旅游发

10、展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保护环境、突出特色、整合资源、龙头带动、协调发展”的原则,合理布局农家乐的发展空间,科学编制农家乐发展体系规划,逐步形成以休闲度假景区为龙头、综合经营户为骨干、单一经营户为补充的农村休闲产业链。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改善农家乐经营环境,突出生态优势和农家特色,对农家乐院落进行改造升级,通过绿化、美化、洁化,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丰富发展农家乐的品牌。依据农家乐的不同发展形式和特点,重视挖掘当地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名人胜迹、道观佛寺等人文景点,策划包装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经营品牌。积极组建民俗风情表演队伍,展示我市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特色,

11、提升农家乐文化内涵。大力开发农家乐旅游商品。充分利用山区丰富的土特产资源、传统饮食和工艺等,开发具有我市特色的农家乐旅游商品,满足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抓好农家乐经营业主、从业人员和导游人员培训,着力提高农家乐旅游经营人员的业务素质。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合作社、行业协会、旅游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组织,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运行规则,不断完善行业自我服务和约束管理机制,加强行业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避免恶性竞争、无序发展。3.采取扶持政策措施,优化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环境在审批农家乐建设项目时要尽量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提倡农家乐经营户利用荒地、滩地、山地等发展农

12、家乐。经批准成立的服务中心(中介组织)可以统一办理税务登记、统一开具发票。休闲度假园区,规模较大、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综合经营户,可申报农业龙头企业,经审定后,在政策上享受农业龙头企业同等待遇。实行挂牌制度。对达到一定标准的农家乐经营单位实行挂牌,享受农家乐相关的优惠政策。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家乐日常经营活动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坚决杜绝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研究制定财政扶持政策。政府安排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资金,用于周边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星级户和特色村评定、经营户培训、信息平台建设、农家乐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补助以及发展农家乐工作的考核奖励等。提供金融支持。结合信用村建设,开展农家

13、乐经营户信用等级评定。根据信用等级,确定一定的授信额度,解决农家乐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小额信贷。允许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家乐协会或服务中心为农户发展农家乐所需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引导和鼓励各金融机构积极为农家乐发展提供贷款,并在利率上给予优惠。整合资源,进一步改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设施条件。要把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设施的改善作为农村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优先将具有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条件的村庄作为村庄整治建设对象,通过“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这一龙头工程的实施,整合“乡村康庄工程”、 “万里清水河道”、 “千万农民饮用水”、 “村镇绿化”、 “千镇连锁万村放心店工程”、 “万村文化阵地”等

14、项目资源,加快建设村庄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休闲场所、旅游项目和配套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优化服务工作。要强化主动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农家乐发展重点乡镇、重点村以及农家乐产业发展较为完整的重点区域,列入旅游行业主管部门旅游产品推荐名录,实行统一包装营销。农家乐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培训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给予同等的优惠政策。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农家乐从业人员的技术等级鉴定,考试合格者颁发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4、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健康发展建立组织机构。建立“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村工作办公室,

15、负责综合协调,落实扶持政策,指导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并搞好政策调研、督促检查和年度考核等工作,切实加强对农家乐工作的领导。a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网络工具,加大对农家乐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旅游部门要牵头组织好农家乐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吸引市内外城市居民参与农家乐休闲旅游活动。b加强行业管理。加强农家乐休闲旅游行业管理,严格审批制度,强化安全意识,引导农家乐业主依法经营,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促进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三、当前我国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三、当前我国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存在的问题1.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不少旅游者比较乐于成群结

16、队或结伴在旅游中选择“吃农家饭、品农家茶”。一些旅游者甚至现场购买“农家乐”里还在饲养的猪、羊、狗、鸡、鸭等畜禽,要求现场宰杀后烹饪。这种做法实际上隐藏着不少问题,现场宰杀的畜禽几乎是没有经过检验检疫部门的检疫,其中暗藏的疾病游客和经营者是无法分辨出来的。而“农家乐”中的厨房、碗筷也缺乏正规的消毒措施,没有卫生防疫部门的监管,很难达到与城镇餐馆相提并论的消费要求和卫生标准。有的经营点甚至还出售明令禁止销售的保护野生动物,如野猪、蛇类、青蛙等动物。2.景区安全令人担忧由于大部分的“农家乐”点规模少、基础设施落后,大部分乡村游客旅游归来后,都在抱怨景区停车难,停车场缺乏安全保卫人员和措施。 “农家乐”不少景区是村集体或私营业主自行开发的,旅游景区的设置、安全设施的规划甚至连最基本的导向指示牌也没有,让游客进入其中就像是无头苍蝇瞎转悠,人流量大的时候特别危险。有的“农家乐”点连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注意事项也没有,有的游客甚至还被狗咬伤、猫抓伤的现象发生。3.服务有待提升点的茶半个小时都上不来,车被堵住个把小时也找不到堵车的车主,有的甚至连固定停放车辆的位置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