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考研虚荣心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279690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克服考研虚荣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克服考研虚荣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克服考研虚荣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克服考研虚荣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克服考研虚荣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每年 8 月既是一些考研人的强化备战期,也是另一些同学刚刚下定考研决心的时候。很多 大三大四的同学们 ,开始面临考研与就业的重要抉择。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 人选择了考研。有的人是因为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希望继续学习深造;有人是为了暂时逃 避工作的压力;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考研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心的需要,这样的考研动机,常 常导致考研复习时没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定的意志,而最终导致考研失败。/名词解读/虚荣心是对虚荣的渴求心理,对自身的外表、学识、作用、财产或成就表现出的妄自 尊大,对表扬或赞美的渴求。表现为以虚假方式来保护自尊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上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

2、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 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往往只追求面子上的好看,不顾现实 的条件,最后造成危害。在强烈的虚荣心支使下,有时会产生可怕的动机,带来非常严重 的后果。因此,虚荣心是要不得的,应当克服。虚荣心的产生与人的需要有关。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分析,人类的需要可 以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的 需要包括成就、力量、权威、名誉、地位、声望等方面。一个人的需要应当与自己的现实 情况相符合,否则就需要通过不适当的手段来获得满足,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要达到 自尊心的满足,就会产生虚荣心。因此,虚荣心其实是一种歪曲了

3、的自尊心。/案例分析/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出镜人物:杨同学背景资料:某大学大三学生,准备跨专业报考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研究生。但是复 习的状态一直不太好。考生心语:其实我对物理不太感兴趣,性格也不适合搞科研,从小就比较外向,坐不 住。但是,现在工作不好找,很多人都说物理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很好找工作,而且要是 能在北大读研,以后留在北京的机会就很大,就可以成为北京人了。考虑到这些,我才决 定考研,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每天复习效率都很低,坐在书桌前,总是静不下心来,看着 同学们找工作、玩游戏,我心里就特别慌,真不知道要怎样才能熬到考研结束!心理解读:这是比较典型的满足虚荣心的考研动机。正因为这种考研动

4、机带有较经的 功利性,所以才使得他缺少足够的动力和意志力,来面对考研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考 研不同于高考,如果说高考是一场群体性的战役,那么考研则更像是单打独斗、分散作战。 高考,在身边可能有很多战友和对手;考研,最大的对手则是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考 研更像是一个人的舞蹈,是一场长期的战役,要能长期忍受孤独和寂寞,在这场战役中取 胜,就需要有强烈而正确的动机,这样个体才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和意志力以克服各种各样 的困难,最终取得成功。决定考研与否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它可能影响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甚至有可能是整个人生,因此有必要慎重考虑。考生们在做出决定之前,一定要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优缺点、优

5、劣势有一个符 合实际的评价,选择一条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不能人云亦云,盲目从众;要正确地 对待名誉,而不是热衷于表面空有的虚名,要尽可能摆脱对表面东西的追求,努力去争取 自己心中最想要的也是最可能实现的目标和理想,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白发苍苍的时候, 后悔叹息。内化考研动机出镜人物:王同学背景资料:女, 某大学大三学生,平时乖巧、顺从,在父母的要求下准备跨专业报考 北京大学的研究生。但是复习效率一直很低。考生心语:我学的是外语专业,应该说本科毕业后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不太难。可是, 我的父母坚持要求我考研,他们希望我能考上研究生为他们争光。我父母是做生意的,他 们说不需要我出去工作赚钱,就希

6、望我能读研,我爸爸以前家里穷,没机会读书,所以他 特别希望我能实现他未了的心愿。我知道我的父母一直都很爱我,我也明白他们的苦心, 不想拒绝他们。可是,我就是管不住自己,复习不下去,该怎么办啊?心理解读:这是典型的一种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而选择考研的动机。在广大的考研 群体当中,因为这样的原因选择考研的人不在少数。这可能跟中国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关, 中国很多的父母为了孩子不惜牺牲一切,但同时他们也经常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 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差,父母就会觉得脸上无光,心情不好,孩子成绩优秀,上 了大学,甚至上了研究生、博士,就成了父母向别人炫耀的一个资本。在这样的环境下, 很多孩子都没

7、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力,长大了还在按照父母安排的方式生活,久而久之就 形成了一种习惯,感觉不顺从就是一种错误。这种考研动机可以说完全是父母强加在自己 头上的,不是发自自己内心的。心理学认为,外在动机对于行为的影响远远小于内在动机, 特别是对于考研这种需要长期意志力支持的事情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因为这种外在动 机而考研的考生,应该及早摆脱为父母而考研的想法,不管最初的原因是什么,既然已经 做出了决定,就该为这个决定负责,更多的分析考研所能给你自己带来的利益,从心理上 真正认同考研,把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只有这样,才能有勇气克服考研路上的诸多 困难,最终取得成功。摆脱名校情结,增强自信出镜人物

8、:张同学背景资料:男,某普通大学大三学生,因觉得自己现在的学校没有名气,想通过考研 成为名校的学生。考生心语:高考的时候,我发挥得不好,不得已上了现在的学校。当时,我们班有很 多同学都上了重点大学,这几年每次同学聚会,我都觉得自己很自卑,所以我想考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在同学们面前扬眉吐气。只是,我担心自己的基础不太好,平时的努力也不 够,总觉得考上的机率不大,所以复习的时候总是会惴惴不安,效率不高。心理解读:持有这样的考研动机的考生为数不少,很多人都想通过考上名校来证实自 己,改变命运。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往往有很多人对于自身的实际情况认识不 清,盲目的选择名校,最终导致考研失败。 “鸡

9、蛋碰石头,自不量力”这是自古以来的教训, 选择考研证实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知 己知彼,百战百胜,不能一味的看重名校。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目标的效价和可能性同 时影响人们的行为,名校的效价自然很高,但如果实现的可能性不大,这样的目标并不是 最优的目标,只有那些“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产生的动力才是最大的,因此,考生 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各种情况综合考虑。另外,一旦你确定了目标,就不要在 犹豫了,自信心是影响成功的关键因素。事在人为,只要有信心,并且肯付出努力,很多 梦想都可以成为现实。避免争强好胜,保持平常心出镜人物:小林背景资料:男, 某大

10、学大四学生,已和某公司签定就业意向,但因为身边很多人读研 了,所以决定考研。考生心语:老实说,我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已经和一家外企达成了入职意向。可是, 我就是不甘心,这几年,身边的朋友都陆续报考了研究生,上次和朋友一块聚会,大家问 得最多的就是, “你打算读研吗?”统计结果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准备报考研究生,更有几位 已经获得了学院的保研资格,让大家羡慕不已。我是我们学院的学生会干部,各方面的能 力都比较突出,学习成绩也好,我就不信我考不上研究生,我决不愿意在这方面输给别人。心理解读:这也是典型的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考研的例子。这是一个自尊心很强 的男生,仅仅是因为“身边的朋友都考研了,决不愿

11、意在这方面输给别人”而决定考研。 心理学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像这个男生一样,凡事 追求完美,争强好胜,什么事都要争第一。其实,这种想法也未必不好,有时候这种虚荣 心也可以转化为积极的动力。只是,如果这种虚荣心过强,很容易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 考研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长期的过大压力对于复习的效果,乃至身体状况都有很 大的影响。因此,有这种想法的考生,在考研的过程中应该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 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考研,把追求胜于他人的欲望变成追求自我奋斗目 标的实际行动,只有这样的自信和自强,才能不被虚荣心所驱使,通过积极的学习和努力, 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