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实践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274966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4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实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实践韩方胜( 东海县农业局1 9 9 9 年以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我县连续5 年大流行年发生面积均在3 5 万公顷以上病穴率平均在3 0 以上。严重田块在8 5 以上,个别田块失收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已成为水稻生产中新上升的、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1近年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原因分析1 1虫源基数大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流行年份与灰飞虱发生高峰年份有较密切的联系。从东海县1 9 8 8 。2 0 0 5 年水稻系统田调查看1 9 9 5 年和1 9 9 9 年出现两个灰飞虱发生高峰年份以1 9 9 9 年最为突出而水稻条纹叶枯病也是从1 9 9 9 年开始进入盛

2、发周期。调查表明越冬代灰飞虱在麦田的繁殖倍数在5 0 倍以上越冬场所面积1 0 1 5 倍于秧田因而越冬虫源数量正常年份均可满足病害流行的要求。表l东海县1 9 8 8 2 0 0 5 年稻田灰飞虱系统调查数据表年份7 月8 月9 月合计1 9 8 83 4 01 2 54 6 51 9 8 92 6 01 2 053 8 51 9 9 01 0 8 01 9 57 01 3 4 51 9 9 l1 3 27 22 0 41 9 9 22 2 42 3 46 65 2 71 9 9 31 6 01 2 12 93 l O1 9 9 41 6 41 9 933 6 61 9 9 59 4 72

3、6 2 583 5 8 01 9 9 65 l4 3 88 05 6 91 9 9 79 01 6 21 72 6 91 9 9 89 85 51 5 31 9 9 98 9 72 0 3 3 24 52 1 0 7 42 0 0 02 6 22 1 22 65 0 02 0 0 l6 44 0 04 6 82 0 0 29 82 6 43 6 22 0 0 33 7 45 1 1 67 2 46 5 1 42 0 0 43 1 32 5 21 9 37 5 82 0 0 53 2 4 61 5 3 61 1 6 65 9 4 8注:表格中“”表示未查。1 2带毒率高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的灰飞虱

4、带毒率指标为1 2 ,东海县水稻灰飞带毒率越冬代、一代、二代均超过指标徐军邮编2 2 2 3 0 0 )一倍。高的带毒率和特大发生量,增加了带毒灰飞虱个体的传毒机会。表2 东海县2 0 0 4 2 0 0 5 年灰飞虱带毒率测定采集时间测定时间地点代次测定虫量带毒率( )0 4 4 70 4 4 8青湖镇越冬代1 0 02 20 4 4 晓90 4 4 3 0平明、房山越冬代1 93 3 30 4 f 4 2 90 4 ,4 3 0黄川镇越冬代7 70 4 ,5 ,1 60 4 5 1 2 5黄川镇一代成虫1 0 02 70 4 ,7 l l0 4 ,7 ,1 3石榴镇二代若虫1 0 22 4

5、 50 4 11 1 7O “1 1 1 8全县越冬前代1 0 42 6 90 5 4 1 40 5 4 ,1 5全县越冬代1 0 02 2 1o s 6 | 96 ,1 0全县一代1 0 02 3 50 5 7 1 47 1 5全县二代1 0 02 61 3 连年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东海县水稻品种布局1 9 9 5 - 2 0 0 3 年以早丰九号、武育粳3 号、9 8 0 5 、华粳二号、盐粳系列等品种为主。占全县水稻面积的7 5 以上这些品种田间自然病穴率均在3 5 以上严重田块达到8 5 以上。2 0 0 4 年开始示范种植发病较轻的品种徐稻3 号,2 0 0 5 年推广面积占8 0 以

6、上。1 4 适宜灰飞虱发生的耕作栽培制度东海县9 0 年开始大面积推行稻套麦种植方式9 5年以后每年均在3 万公顷以上分布在单纯的稻麦连作区。据2 0 0 4 年3 月调查稻套麦田灰飞虱越冬代虫量平均每6 6 7 m 2 1 8 万头。高的田块达到1 0 万头以上:耕翻稻茬麦田每6 6 7 m 2 为1 5 0 0 。5 0 0 0 头高的田块8 0 0 0 头旱茬麦田在5 0 0 。1 5 0 0 头高的在2 5 0 0 头左右。2 水稻条纹叶枯病综合防治技术2 1大面积推广抗病品种徐稻3 号、盐稻8 号等品种发病较轻。2 0 0 4 年种植面积2 万公顷。2 0 0 5 年种植面积达到6

7、万公顷以上秧田期调查未见典型病株大田第一显症高峰期的病株率平均为0 1 4 ,第二显症高峰期田间仅见零星病株。在推广抗病水稻品种的同时大面积应用抗小麦条纹叶枯病的小麦品种也十分重要由于小麦条纹叶枯病的发生逐年加重为灰飞虱周年获毒、传毒提供了寄主。2 2 推广旱育秧、适当推迟播栽期我县适宜的落谷时间在5 月5 1 5E t 。一般年份推( F 转第4 0 页)4 0栽插区平均病株率3 3 6 ( 2 2 5 6 3 3 ) 而机插稻仅为0 4 2 ( 0 1 3 0 7 3 ) ;机插稻和抛秧稻都是塑盘育秧播期、秧龄相近,但条纹叶枯病发病也有区别抛秧稻平均病株率为0 3 8 ( 0 0 5 。0

8、 9 ) 而机插稻为零星发生平均病株率仅0 0 4 ( 0 0 0 8 ) 。4 物理防治效果及使用特点因为灰飞虱传毒速度很快,前期使用无纺布、防虫网等覆盖可直接起到避虫断毒作用防病效果非常明显。在本地机插稻秧田条纹叶枯病危害程度比常规手栽稻轻得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机插稻秧田播后覆盖无纺布4 6 天避开了灰飞虱直接传毒。本站试验旱育秧田覆盖无纺布1 2 天后期调查病株率仅0 1 6 。防效达8 6 2 。因此播期早、近虫源和育种的常规手栽稻秧田应积极推广无纺布或防虫网尽可能长时间地覆盖避开灰飞虱传毒高峰可有效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危害。无纺布、防虫网、遮阳网、薄膜等几种覆盖物相同播栽方式覆盖相同时

9、间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效都很好没有差异,但它们的使用特点和经济价值不尽相同( 见表6 ) 。表6 几种秧田覆盖物的使用特点和经济价值品名使用特点价格使用年限无纺布透气、保湿,重量轻,可延长覆盖时间0 5 元m 21 - 2 焦防虫网遮光少、机插秧、旱秧保湿保温效果差1 8 元I m 22 3 钲薄膜保温好,易烧苗,用工多1 2 元m 2I - 2 焦遮阳网遮光少机插秧、旱秧保湿保湿效果差1 2 元m 24 。5 年5 不同时期、不同生育阶段、不同药剂防治灰飞虱效果5 1 冬前用药防治灰飞虱效果冬前防治灰飞虱越早效果越好,一是因为气温高,药效发挥好,二是灰飞虱活泼且虫龄小,易杀伤( 见表7 )

10、。各药剂在冬前防治灰飞虱药效均不能完全发挥,效果都在7 0 以下但相比较而言5 锐劲特S C 用量( 上接第4 4 页)迟播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但大发生年份作用不大。综合分析。落谷时间推迟到5 月2 0 2 5 日,同时结合旱育秧秧龄3 0 天可有效控制秧田期条纹叶枯病的发生。2 3扩行距缩株距、适当增加基本苗数在适当增加每穴苗数的同时,应当适当扩大行距,缩小株距以调节田间通风透光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提高群体总量。确保个体质量,增强稻株抗病能力。5 0 m l 6 6 7 m 2 , 3 0 混灭噻( 抑虱净) W P 用高量9 0 1 0 0 m 1 6 6 7 m 2 效果较好,在6 0 1

11、 - 数2 = 。表71 0 吡虫啉W P 3 0 9 6 6 7 m 2 冬前不同时期喷雾效果试验地点:寨桥前伏旋药时期l O 月3 1 日1 1 月2 5 日效果( )6 7 04 6 95 2 麦田防治一代灰飞虱若虫效果由于麦田一代灰飞虱若虫量非常大,难以控制,多数药剂杀虫效果比较差。经筛选试验。防治一代灰飞虱若虫效果最好的药剂为2 5 高氯辛( 星科) E C 5 0 m l 6 6 7 m z 。药后3 天、7 天防效分别为8 4 8 和7 1 7 ,其次为3 0 混灭噻( 抑虱净) E C l o o m l 6 6 7 m 2 ,药后3 天、7 天防效分别为7 7 0 和6 2

12、3 。5 3 秧田防治一代灰飞虱成虫效果一代灰飞虱向秧田迁移的高峰期集中在5 月底至6 月初,经筛选试验,秧田防效好的药剂较多2 5 星科E C 5 0 m l 、1 5 金好年E C 4 0 m l 或、3 5 吡异W P T 0 9 、3 0 抑虱净E C 8 0 m l 和1 0 吡虫啉W P 4 0 9 + 5 锐劲特S C 4 0 m l 等药剂的防效均保持在7 2 9 8 6 2 之间。1 0 吡虫啉W P 6 6 7 m 2 用量4 0 9 对灰飞虱成虫的敏感性明显下降。防效较差。5 4 大田防治三代灰飞虱若虫效果结果表明,5 0 敌氟腈( 虎蛙) E C 8 0 m l 6 6

13、 7 m :持效性和速效性都较好药后3 天、8 天防效分别为8 1 8 和7 5 2 其次为4 8 新一佳E C 8 0 9 0 m l 6 6 7 m z 防效在6 0 。7 0 。吡虫啉单剂及其复配剂防治三代灰飞虱若虫效果较差。当前灰飞虱和水稻条纹叶枯病正处于暴发成灾期和流行高峰期单一的防治方法还不能完全控病,必须综合应用各种措施全程进行治虫防病才能有效地防止病害暴发流行减轻水稻产量损失。2 4 药剂防治技术麦田防治应在一代灰飞虱羽化前。药剂要速效与长效相结合:稻田防治重在秧田和大田前期。药剂要杀虫剂与抗病毒制剂相结合。2 5 其它防治措施秧田应用防虫网,秧田连片、平衡施肥、精细管理、轻型栽培、及早铲除田边杂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