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实践辉煌的成就宝贵的经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74126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伟大的实践辉煌的成就宝贵的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伟大的实践辉煌的成就宝贵的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伟大的实践辉煌的成就宝贵的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伟大的实践辉煌的成就宝贵的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伟大的实践辉煌的成就宝贵的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伟大的实践辉煌的成就宝贵的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伟大的实践辉煌的成就宝贵的经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伟大的实践 辉煌的成就 宝贵的经验 纪念珠海经济特区成立 30 周年今年是珠海经济特区成立 30 周年。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与珠海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殷切地对珠海提出“认真总结过去 30 年珠海是怎么干的、干成了什么、有什么经验教训”的重要命题。缜密思考并答好这道命题, 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珠海新一轮大改革大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完成的紧迫任务。30 艰辛探索,努力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发展道路珠海特区诞生于改革开放大潮。1980 年 8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珠海等经济特区正式成立。30 年峥嵘岁月,珠海特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设和发展

2、大致经历了极不平凡的四个阶段,初步探索出一条与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不一样、领先全国的发展道路。摸索摸索创业积创业积累基累基础础。 。从特区成立到 1985 年,这一时期,珠海按照邓小平同志视察珠海并提出经济特区应该办成“四个窗口”的要求,运用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在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兴办了一批纺织、制衣、玩具、建材、电子和食品等“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企业,逐步在摸索一条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的道路。但由于底子薄、基础设施落后和资金缺乏,这一时期珠海的发展相对较慢,工业企业户数一直在 300 家左右徘徊,工业总产值年均2增长仅为%左右,1985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仅为 9

3、.81 亿元。真抓真抓实实干初具干初具规规模。模。从 1986 年2000 年,这一时期珠海提出了“开发大港口、带动大工业、发展大经济、实现大繁荣”的发展思路,确立了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方向,突出强调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通过土地筹资、引进外资和举债投资,掀起了一轮较大规模的交通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热潮,珠海机场、珠海港、珠海大桥和珠海发电厂等一批重要基础设施先后投入使用,逐步形成了珠海城市框架和城市特色。2000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32.35 亿元。发挥优势发挥优势再上台再上台阶阶。 。2001 年2007 年,这一时期伴随着国家实施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宏观调控和经济特区政策优势的逐步

4、弱化,珠海顺应外部环境,积极调整和完善发展思路,努力化解大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实施“以港兴市”、 “功能区带动”和“工业西进、城市西拓”等战略, “大办工业、大办大学园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十五”期间,GDP 年均增速 13.8%,比“九五”时期提高了 3 个百分点, 2007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886.84 亿元,比 2006 年增长 16.5%,为 2004 年以来的最高增速。突突显显特色特色实现实现崛起。崛起。从 2008 年至今,这几年是珠海发展爬坡过坎的转换期,也是为今后崛起和振兴夯实基础的垫伏期。这一阶段,珠海乘着珠三角发展和横琴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的东风,围绕

5、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和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共进,扎实推进交通、产业、城市3三大格局建设,顶住传统发展模式的压力,抗住一时快慢得失的干扰,走出一条与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不一样的道路”,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到 2009 年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 1037.69 亿元。30 历史巨变,特区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新成就珠海特区成立以来所走过的 30 年,既是不懈奋斗的过程,也是不继收获硕果的过程。一代又一代的领导集体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恪尽职守,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为特区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一批又一批建设者

6、从四面八方汇聚珠海,挥洒汗水,无私奉献,成就梦想,为特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使珠海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从一个以农渔业为主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呈现出经济发达、生态良好、社会公平的良好发展势头。30 年来,年来,坚坚持以持以发发展展统揽统揽全局,全局,综综合合经济实经济实力力实现历实现历史性跨越。史性跨越。GDP 年均增长 20.1%,2009 年 1037.69 亿元,比建市前 1979 年 2.09 亿元增长 496.9 倍,人均 GDP 突破 1 万美元,位居珠三角城市前列,比建市前增长 120.6 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26.4%,2009 年 41

7、0.51 亿元,比建市前 0.36 亿元增长 1140.3 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5.9%,2009 年 101.41 亿元,比建市前 0.24 亿元增长 422.5倍;人民币存款余额年均增长 29.0%,2009 年 1962.35 亿元,比建市前 0.93 亿元增长 2110 倍。30 年来,年来,坚坚持走特色持走特色发发展路径,展路径,树树立立领领先全国的先全国的环环保保4品牌。品牌。始终坚持 “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和后代人利益为代价”的指导思想,做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实行土地管理“五个统一”、城市规划管理“八个统一”、环境保护“八个不准”以及建设项

8、目的“环保一票否决权”制度,提高企业落户门槛,引导全市工业园区按照生态工业园区的模式进行建设,实现了开门见山、推窗见绿,生态环境建设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之一。30 年来,年来,坚坚持敢持敢闯闯敢敢试试敢敢为为人先,体制机制和改革人先,体制机制和改革创创新走在全国前列。新走在全国前列。始终牢记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的嘱托,凭着“摸着石头过河”、 “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和魄力,率先在众多方面、众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成立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香洲毛纺厂;建立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酒店石景山旅游

9、中心;在全国首开重奖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的先河;在我国第一个举办带有飞行表演的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校市合作创办大学园区,在校生近 10 万人,成为全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基地。30 年来,年来,坚坚持以人持以人为为本,居民生活本,居民生活实现历实现历史性提升。史性提升。始终把民生作为发展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在全省前列。在全国率先推出“12 年免费教育”;建立覆盖城乡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实施“大病统筹救助、中病医疗保险、小病治疗免费”医疗保障制度,并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人人享有医疗保障”的目标。城乡居民收入与5建立

10、特区时相比分别增长了 70 倍和 35 倍,总体上达到富裕小康水平,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继续在珠三角城市群中保持前列,消费结构进一步走向发展性和消费服务消费升级,由追求数量为主转变为提高消费质量为主,由满足生存需要为主转变为满足享受和发展需要为主。2009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859 元,自有住房比率 93.1%,拥有 2 套住房以上家庭占 32.5%,百户家庭拥有汽车 29 辆。总结 30 经验,勇当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格物而致知。纪念过去是为了成就未来。回首 30 年,弹指一挥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珠海的今天。珠海特区成立30 年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 30 年,是勇立潮头

11、、跨越发展的 30 年,是群众富裕安康、得实惠最多的 30 年,无愧于国家的重托,无愧于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以贯通古今的历史深度,审示和研究珠海特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珠海人民真切感受到巨变带来的挑战机遇,深刻领悟到巨变背后蕴含的规律和奋斗之中凝结的精粹,收获引领下一个 30 年发展的历史智慧,宝贵经验必将成为珠海新一轮大发展的动力源泉。30年年发发展探索展探索历历程启迪我程启迪我们们, ,只有坚持特色发展模式,才能引领新时期特区发展新潮流。要强化视环保如生命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追求经济发展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和谐统一,把保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作

12、为一条不可突破的“底线”,继续探索一条人口少一点、6产业优一点、生态美一点、幸福感强一点的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发展道路。30 年年发发展探索展探索历历程启迪我程启迪我们们, ,只有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要立足“双港”,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咬定青山不放松,心稳神定,心无旁骛,不动摇不放弃,用存量优化经济发展结构,用增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重大龙头项目带动发展道路,推动珠海整体经济不断上新水平,实现新的崛起和振兴。30 年年发发展探索展探索历历程启迪我程启迪我们们, ,只有把改革开放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才能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要

13、坚定不移地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一步,把改革创新开放作为一种常态,营造开放型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区位优势,高举和打好“港澳”牌,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走出新路子,办出新特色,实现新跨越。30 年年发发展探索展探索历历程启迪我程启迪我们们,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动依法治市,才能为发展营造一个文明法治的社会环境。要及时将经过实践检验比较成熟的改革创新开放成果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把现有法规中阻碍改革和社会进步的规定及时修改或废除,为改革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不断创造新鲜经验,在新一轮改革创新开放中继续勇当开路先锋。归根结底,30 年发展探索历程启迪我们,珠海特区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历

14、史巨变的一个精彩缩影,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胜利,必须坚定不移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用新探索新实践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中国具有蓬勃向上的生机和光明灿烂的前景。7慎始敬终,终以不困。珠海为一个时代划出顿号之后,一个新时代将从现在开始重新续写。在特区建设进入新一个30 年之际,珠海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性黄金机遇期,正立足于在珠三角、在全省甚至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格局定位与历史使命,树立国际视野、把握发展大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为主线,继续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坚持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用系统的思维研

15、究问题,用市场的理念寻找出路,用发展的办法破解难题,努力实践一条既主动接受港澳辐射带动、服务区域改革发展,又实行产业差异化发展战略、与周边城市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具有珠海特色的后发崛起强力振兴之路,即“珠海港珠海机场+临海临空经济、口岸经济+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生态城市”的四位一体的科学发展之路。我们笃信,只有高扬起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和既有活力、又有实力、更有魅力的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风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步,就一定能勇夺新一轮大发展的新胜利,以优异成绩向特区成立 30 周年献上厚礼。作者:俞友康 珠海市委政策研究室 副主任电话:2255290;139025305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