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关道也叫滨江关道衙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74160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关道也叫滨江关道衙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哈尔滨关道也叫滨江关道衙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哈尔滨关道也叫滨江关道衙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哈尔滨关道也叫滨江关道衙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哈尔滨关道也叫滨江关道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关道也叫滨江关道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哈尔滨关道也叫滨江关道衙门,俗称道台府。是哈尔滨当时最高级别行政机构,是中国 封建王朝建立的最后一个传统式衙门,初期它职能非常小仅限铁路交涉事宜和督征关税, 没有具体的管辖地域。后期,改为“吉林省西北路分巡兵备道” ,管辖四府、一厅、两县, 开始成为清政府最北方的一个权利中心,掌管哈尔滨及周边府、县的政治设施、财政运作 等事宜。第一任道员是杜学瀛,据有关资料记载杜学瀛之后还有萨荫图。其后有施肇基、 于驷兴、郭宗熙、李家鳌等清政府道员,他们先后在这里办公。滨江道署位于现在的哈尔 滨道外区北十八道街和北十九道街之间。建成于 1907 年农历 8 月 12 日,耗资 30 万贯。 哈尔滨关道是中国

2、传统式建筑于北方地方建筑的混合体,他规模庞大,气势巍然,占地面 积两万八千余平方米,遵循封建礼仪,呈对称布局,左文右武,前衙后寝。他南北轴线长 七十丈,东西宽四十五丈。中轴线上由外至内依次为照壁、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宅 门、三堂;东侧线上有衙神庙、书房、厨房、戈什房、杂项人房。西侧线上有冰窖、督捕 厅、洪善驿、会华官厅、会洋官厅。院墙内有车棚、马厩、茶房、粮仓等。整个建筑群体 错落有致,结构合理。1编辑本段照壁 是一道传统的遮蔽物,设置于衙署对面,是根 据汉族的道教习俗修建的,主要是用于辟邪。我国传统照壁有两种,一种是设于门内的, 用来遮挡人们的视线,避免门内的事物被外界一览无余,另一种就

3、是我们眼前的这种照壁, 古代的告示、宣谕一般就张贴在这里。 哈尔滨关道的大门是道台府中最为雄伟的一座 门,立于两层三级台阶之上,清墙灰瓦,乌梁朱门,门两侧各设石狮一尊,足以显示威严 庄重。大门两侧有东西两个角门,东角门叫入门,也叫喜门,是供道台平时出入的,西角 门叫鬼门,也叫做绝门,通常是关闭不开的,只有在提审犯人是才打开,死囚也必须走鬼 门。 哈尔滨关道的仪门 顾名思义,仪门既礼仪之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等级森严, 必须上下有级,贵贱有差。仪门通常是关闭不开的,只有在道台上任、恭迎上宾、或有重 大庆典活动时才可以打开。而且每任道台上任第一天都有拜仪门的仪式。 位于左右两 侧的被称为“六房” ,

4、吏、户、礼、兵、刑、工,清一色的清砖灰瓦,六个职能部门在中央 叫做六部,在地方叫做六房,依旧是左文右武,吏、户、礼局东,兵、刑、工局西,吏房 管理所有吏员的升迁调任,也就是现在的人事局;户房又称户粮房,主管征粮纳税,上缴 国库,遇灾荒之年还办理赈灾放粮事宜,相当于现在粮食局;礼房主要掌管儒学、教育、 庆典、祭祀等;兵房主要管理征集兵丁、马匹、训练兵卒,向上级输送兵员等;工房掌管 养蚕、织造、兴修水利、铸造银两等。 不过,清朝末年,也就是 1906 年(光绪三十 二年)在派出五大臣出国考察各国宪政后,实行维新,各部 都有变化,吏部直属内阁, 户部改为民政部与度支部(相当于财政部) ,礼部取消,改

5、设典礼院,兵部改为陆军部。刑 部改为法部(相当于检察院) 。工部改为农、工、商部。所以道台府的六房功能、名称也有 所调整,在道署建成之前,1905 年 11 月接印刚半年的塞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就下令道、府、 洲、县各署不设六科,不用门签、另选司书,分股承办,设一名委员负责。所以道署虽有 六房,名称职能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编辑本段大堂 是道台处理重大政事,主持审判 的厅堂,也是举行重大典礼、迎接上级官员的地方,是府衙中州线上三大主体建筑之首, 他的建筑风格及内饰非常壮观。大堂前有抱厦,上悬“公廉”二字,明确昭示着“一心为 公,清廉行政” ,抱厦柱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看阶前草绿苔青,无非生意,

6、”下联是 “听墙外鸦啼鹊噪,恐有冤魂。 ” 道台府大堂 堂中央悬匾额“明镜高悬” ,下方 立有屏风,屏风上绘有海水朝日图,水清,日月,也就是清正廉明,这正是身为一任道台 所应有的品格和气度,屏风上方图有一只展翅翱翔的云雁,这是四品文官的标志,屏前高 出地面约一尺的地方叫做作台,是道台审案时坐的地方,道台审案时,端坐案后正中,正 好是屏风中朝日升起的位置,表示道台如日中天,明察秋毫,案台上通常放有文房四宝、 令签筒、惊堂木等升堂用品,令签是道台用来宣布判决、发号施令用的,一种是黑色,一 种是红色,黑色用于较轻刑罚,就像打板子,红色令签只有在判死刑时才使用,案的旁边有一木架,上置官印及委任状。大堂

7、内陈列道员的仪仗以及“肃静” “回避”等高脚牌, 道台出巡时,衙役们手执“肃静” “回避”等高脚牌在前面开道。这是暖阁,道台和记录员 由这里走入正堂。大堂东西两侧分别是文库和银库,文库存储档案、文书的地方,银库相 当于今天的财务会计室,是存放日常开支及赈灾济荒所需的银票及帐册的地方。 请 看这台车,它是清代主要交通工具,光绪年间曾风行一时,主要用于游玩时使用的交通工 具,不同品级的官员用的车也不同,道光年后很少使用。它现在看起来很简陋,但在当时 是最高级的交通工具,它造型别致,纹理清晰,雕刻精细。编辑本段二堂 是处理一般 民事案件的地方。二堂由正堂,东西厢房和东西耳房组成。堂门上方悬有“清勤慎

8、”三个 大字。 道台府二堂这三个字是政府对官员的基本要求。 “清”有两层含义,一是不贪财, 无受贿,除自己俸禄外不收取一文钱,另一层是行为要合乎道德规范。 “勤”是敬业,勤于 政事。 “慎”是处理政事、刑事要慎重,既要有自己的见解,敢于坚持,还要合法、合理、 合情。两旁柱上有联,上联是“头上有青天,作事须循天理” ,下联是“眼前皆瘠地,存心 不刮地皮” 。这副联文字直白,含义深远,是清代衙署应用的比较多的一幅联,意义在于提 示、警策:作为一方官员要有功德。进入二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大光明”四个字。这 四个大字在北京故宫中我们也曾见到过。慈喜太后常常手书这四个字赏赐给有功的大臣, 这既是对官员

9、的执政要求,也是对他们不要背着朝廷搞结党营私勾当的提醒。两旁悬有一 联:上联是“法行无亲,令行无故” ;下联是“赏疑唯重,罚疑唯轻” ,此联含义是在法令 面前即使对亲戚、朋友也不能照顾偏袒,既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对待赏罚,则需 要人性化,人情化。堂上设三尺公案,两边置放着“肃静” “回避”牌,公 道台府 二堂案上设文房四宝,道台在这里商议处理一般事务。东耳房道员喝茶休息,西耳房收集 的奇异珍宝。东厢房是待客的地方,官员和绅士拜见道员首先在这里等候,门上悬“仁恤” 二字, “仁”是我国传统道德规范中的 五德之首。宽容待人,体察民情。门两边有联“崇 高惟在德、壮丽岂为威” ,意思是“崇高、壮

10、丽”不是外在的东西,而在于官德高尚。西厢 房是道员接待官员、绅士,与他们喝茶闲聊的地方,虽然是喝茶闲聊,但也决不会与政事、 民事无关。所以门牌上方写“恪勤”两字,为的是提示官员要勤于职守,绅士要尽心竭力 地履行社会责任。门牌下方有联,上联是“不要钱原非异事” ,下联是“太要好亦是私心” 。 文字虽一目了然,但琢磨起来,含义十分丰富。在清代末年,腐败成风的事态严重,清官 难当,好事难办,此联很有警示意义。编辑本段三堂 也叫内宅或上房,这里是道台及 其眷属们居住的地方,道台接待上级官员,会见宾朋,在这里他们往往是表示一种态度, 即亲密、信任、感情深厚,它由上房、东西厢房组成。上房门上悬一匾额“退省

11、” ,这是儒 家的“退而省身”的含义,似乎是在标明:在闲暇休息时,要反省自己的作为,是否合乎 于为官之道,为人之义。门柱上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下联是“壁 立千仞,无欲则刚” 。意思为自警示。进门可见上房正中悬一匾额“慎思堂” ,这可看作是 本堂的堂号,也是和“退省”相映的,是提高自我思想精神境界的提示。旁有两幅对联: 居中是“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情怡性” ,这一联是清朝乾隆皇帝所拟之联, 在故宫中有两处悬挂此联。大意是说,为政者要有上天好生之心,为老百姓能生活的好而 起早贪晚不辞劳苦,老百姓喜欢的事就应该是自己喜欢的事,自己 的心性也因此平 和并感到愉悦。另

12、一幅对联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这一联也是 清代名联。清代官衙,私邸用这幅联的也比较多,有些官员用此联自我标榜,有的也是肺 腑之言。堂正中可见山水画一幅。是抒怀写意之作。前面一张八仙桌,两把太师椅,两侧 各设一张茶几,左侧悬挂各式山水画,右侧摆放古玩柜及各式古玩。东耳房是道台的更衣 室,是供道台休息的地方。西耳房是供孩子学习的地方。东厢房是道台娱乐和休闲的地方, 不过即便是休闲娱乐的地方,也要反映出自己节操、追求。当然在这些地方可表现出一些 带有个人色彩的情致。东厢房门额书有“契古”二字, “契”是契合的意思,与古代贤哲情趣追求相一致,门两侧的对联是“契古风流春不老,怀

13、人天气日初长”这一联与其他联不 同,情致意趣也别具一格。观众可以自己体味。西厢房门额为“守道”二字。 “道”在我国 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同学派,不同宗教流派对“道”的理解也不同, 易经中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之说,老子有“道可道,非常道”的论述;孔子有“吾道 一以贯之”的阐述。这里“守道”应该是老子之道,是孔子之道,既有治理政事的内容, 也有其家修神的内涵。门上一联是“守道还如周柱史,著书曾学郑司农”这一联中的周柱 史是指老子,他的道德经流传至今,而郑司农是指郑玄,他是以著书出名的。 编辑 本段衙神庙 匾额为“衙神” ,对联为“触法即欺天十恶不赦,悔过是从头一体宽容” 。 旧社会

14、靠劳作谋生的有“五行八作”之分,这些人都居社会底层。为了使同一行业之间团 结,自尊自重,也使别人尊重。大都设有本行业的祖师或者行业之神。比如鲁班为“八作” 中木匠行业的祖师。衙吏属“五行”中最末一行,共尊汉代相国萧何为神。也就是衙神。 衙神不同于衙门之神,旧时衙门之中供奉的神颇多,如众所周知的诗文大家韩愈,便被奉 为衙门之神的城隍。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衙神,而萧何被尊为神,实际是衙吏之神,属于行 业之神,官员上任赴衙,必须祭拜。每年农历五 月十三是祭衙神之日。 萧何,曾是 沛县一个不入流的小吏。他学识卓异,有政治远见,谋略超群。后来公元 209 年他辅佐刘 邦起兵反秦,在许多大事的决策上起了决定性

15、的作用。如他在刘邦势颓,兵将逃脱甚多的 情况下,孤身一人将韩信追回,既有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并力荐韩信为大将,最终保 证了刘邦的获胜。在汉朝建立后,他又制定律令及各项制度,提出“与民休息”的政策, 对西汉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刘邦封为“赞侯” 。萧何出身衙吏,最终位居丞 相,并封为“赞侯”确实是吏者典范,也是吏虽下而不可轻贱的例子。所以后世衙吏供奉 萧何为衙神。并在衙中建“衙神庙”或“赞侯寺” 。编辑本段书房 书房位于道署建筑群 中轴线左侧的一座相对独立的建筑物,与三堂比邻,三间开正房独居一院,庭中花树相映, 幽静适宜。书房,顾名思义,应是道台读书、写字作画之专用场所,事实则不然,

16、书房常 常接待一些官员,宾朋,绅士,名流。因书房是纯私人活动的地方,在这里接待任何人似 乎都不带有公务色彩,只有友谊,亲情。正因为如此被接待者才倍感亲切。因此书房是道 署一个特殊的所在,道员利用这里处理一些重要公务,协调官场人际关系。书房也如道署 的其他建筑物一样,也有匾额,都是道员自拟或至爱亲朋好友馈赠。大多是抒胸臆,标格 调,写情怀等个人色彩颇浓的文字。书房院内设一读书亭听余联:“花初经雨红犹浅, 树欲成荫绿渐稠” 。编辑本段马厩 道署养马之所,清代马是重要的民用、军用牲畜, 京都紫禁城内便设有御马厩,此外在东南还设有六个备用马厩,并没有厩长至马甲十级管 理人员,马,也分为仗马、花马、驽马、车赢小马等各种用途。各级衙署因公务需要也设 有马厩,马的数量视需要而定,一但被选为公务用马,就要在臀部烙上圆印、入籍,确定 豆(饲料)供应量,豆含草、黑豆等,每年立夏检查一次马匹,除应留马匹外,老、病及 不适用者予以“出青” (淘汰) 。编辑本段江苏常州道台府道台府位置道台府(将军楼)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