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元(修订版)美学重点部分复习资料(湛江师范学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72610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立元(修订版)美学重点部分复习资料(湛江师范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朱立元(修订版)美学重点部分复习资料(湛江师范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朱立元(修订版)美学重点部分复习资料(湛江师范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朱立元(修订版)美学重点部分复习资料(湛江师范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朱立元(修订版)美学重点部分复习资料(湛江师范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朱立元(修订版)美学重点部分复习资料(湛江师范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立元(修订版)美学重点部分复习资料(湛江师范学院)(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朱立元美学重点部分复朱立元美学重点部分复习资习资料(湛江料(湛江师师范学院)范学院)一、填空一、填空1、审美现象的结构:最表面的一层是、审美现象的结构:最表面的一层是 形式层形式层 ,形式层的后面是,形式层的后面是 意蕴层意蕴层 ,意蕴的后面是,意蕴的后面是 “存在存在”层层 ,中国美学称为,中国美学称为 “道道” ,西方美学称为,西方美学称为 “存在存在” 。P8 82、审美现象的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审美现象的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审美意识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思想、美学学科美学学科。三者演变形态是:最先有。三者演变形态是:最先有审审美意识的形成美意识的形成,其次是,其次是从审美意

2、识发展到美学思想从审美意识发展到美学思想,最后,最后由美学思想发展成为独立的美学学科由美学思想发展成为独立的美学学科。P163、1750 年,以德国哲学家年,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鲍姆加登的的美学美学问世为标志,美学独立,鲍姆加登被称为问世为标志,美学独立,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美学之父” 。P174、Aesthetica 即即“感性学感性学” ,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美学美学” 。P185、美学学科性质的确定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美学学科性质的确定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审美现象的特殊性审美现象的特殊性,二是,二是审美现象反思方式的特殊性审美现象反思方式的特殊性。P226、中国传统

3、思想的精魂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魂是天人合一,人与世界一体天人合一,人与世界一体。P377、 “美学美学”一名较早见于一名较早见于 1875 年德国传教士年德国传教士花子安花子安的著作(的著作(教化议教化议 ) ,他,他 1873 年出版的年出版的大德国学校大德国学校论略论略中谈到了中谈到了西方美学课程的设西方美学课程的设置。另一种说法说置。另一种说法说“美学美学”一词是由从日本学者中一词是由从日本学者中江肇民江肇民的翻译转的翻译转引进来的,有引进来的,有维氏美学维氏美学 ,1883 年出版。年出版。 P468、冯友兰把人生分为由低到高四种不同的境界:、冯友兰把人生分为由低到高四种不同的境界:自

4、然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天地境界。P809、宗白华则分境界为六种:、宗白华则分境界为六种:“功利境界主于利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宗教境界主于神,艺术境界主于美艺术境界主于美。 ”P8110、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精神存在特征体现在、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精神存在特征体现在惊异惊异、体验体验和和澄明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中。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中。P11611、色彩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色彩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 表情性表情性 和和 象征性象征性 两个方面

5、。两个方面。P12612、人们在生活中对各种不同线条丰富的感受经验,是线条之所以能转化为审美条件构成因素的重要基础。、人们在生活中对各种不同线条丰富的感受经验,是线条之所以能转化为审美条件构成因素的重要基础。13、在审美活动中,主体越是忽视自身的现实存在,就越是有助于对象的存在。这种状态,、在审美活动中,主体越是忽视自身的现实存在,就越是有助于对象的存在。这种状态,庄子庄子称之为称之为“坐忘坐忘” ,杜夫海纳杜夫海纳则称之为主体的则称之为主体的“非现实化非现实化” 。P13114、审美对象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活动的对象,根本在于它具有、审美对象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活动的对象,根本在于它具有 非实体性非

6、实体性 和和 开放性开放性 的特征。的特征。P13215、生物本能说影响最大者首推达尔文的观点,他通过对动物生活的实际观察,提出、生物本能说影响最大者首推达尔文的观点,他通过对动物生活的实际观察,提出动物也有美感能力的动物也有美感能力的观点观点。P13716、从本能角度探索审美发生问题的,还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他认为,人的本能中最基本、最核心、从本能角度探索审美发生问题的,还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他认为,人的本能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就是的就是性本能性本能。P13817、文化创造实质:、文化创造实质:“性的精力被升华了,就是说,它舍却性的目标,而转向他种较高尚的社会目标性的精力被升华了,就是

7、说,它舍却性的目标,而转向他种较高尚的社会目标” 。P13818、弗雷泽弗雷泽著有著有金枝金枝一书,他认为原始巫术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以一书,他认为原始巫术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以“相似律相似律”为基础的为基础的“顺势巫顺势巫术术”或或“模拟巫术模拟巫术” ;另一种是以;另一种是以“接触律接触律”为基础的为基础的“接触巫术接触巫术” 。P13919、审美经验的最根本的实质是它的、审美经验的最根本的实质是它的实践性实践性。审美活动审美活动在根本上都是人们人生实践的组成部分。在根本上都是人们人生实践的组成部分。P27320、审美经验现象呈现出不同于其他理性认识活动的特点:、审美经验现象呈现出不同

8、于其他理性认识活动的特点:不自觉性和突发性不自觉性和突发性、非逻辑性、非逻辑性、创造性创造性等。等。P28021、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感知感知、想象想象、情感情感、理解理解。P283222、黑格尔将、黑格尔将感知感知称为称为“认识性的感觉认识性的感觉” 。P28423、根据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关系的变化,我们可以把审美经验划分、根据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关系的变化,我们可以把审美经验划分为呈现阶段为呈现阶段、构成阶构成阶段、段、评价阶段评价阶段。P30324、古罗马时期的文艺理论家、古罗马时期的文艺理论家贺拉斯贺拉斯在在诗艺诗艺中提出中提出“寓教于乐寓教

9、于乐”的创作原则。的创作原则。P39425、德国美学家、德国美学家席勒席勒于于 1795 年发表年发表审美教育书简审美教育书简 (又(又美育书简美育书简 ) ,由,由 27 封书信封书信组成,在西方美学组成,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概念,标志着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出现。概念,标志着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出现。P39626、席勒:分裂的任性分别受制于两种活动,一种是、席勒:分裂的任性分别受制于两种活动,一种是感性冲动或物质冲动感性冲动或物质冲动,一种是,一种是形式冲动或理性冲动形式冲动或理性冲动。27、蔡元培蔡元培提出了提出

10、了“以美育代宗教以美育代宗教”著名主张。他把著名主张。他把美育美育称为称为“美感教育美感教育” ,有,有美育与人生美育与人生一书。一书。P40828、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朱世纪三四十年代,朱光潜光潜在在谈美感教育谈美感教育中明确提出了中明确提出了“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的观点。的观点。P41029、审美理想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处于、审美理想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处于最高最高的位置。的位置。P9330、审美、审美能力或鉴赏力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内在方面,是审美趣味内在方面,兴趣和品位兴趣和品位是审美趣味外在表现。是审美趣味外在表现。P9531、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真正

11、与人相通的活动。是真正与人相通的活动。P6532、审美发生的特殊标志:、审美发生的特殊标志: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P15133、悲剧的分类:、悲剧的分类:命运悲剧命运悲剧、英雄悲剧英雄悲剧、性格悲剧性格悲剧,也可以是,也可以是日常生活悲剧日常生活悲剧。34、审美教育的内涵: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内涵:审美教育是人格教育是人格教育,是情感教育是情感教育,是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35、巫术礼仪活动应该是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巫术礼仪活动应该是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中介因素。36、美学的哲学基础是:(、美学的哲学基础是:( ) 。二、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

12、1、审美现象历史性、审美现象历史性指审美现象本身以及人们对审美现象的反思都不是从来如此,永远不变的,而是指审美现象本身以及人们对审美现象的反思都不是从来如此,永远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类生存的历史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它们既有历史的延续性,又有不同时代和语境造成的差异性。随着人类生存的历史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它们既有历史的延续性,又有不同时代和语境造成的差异性。P122、审美关系、审美关系就是根植于人生在世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自由情感关系。就是根植于人生在世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自由情感关系。P643、审美经验、审美经验亦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

13、生亦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喜悦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喜悦感。P684、人生境界、人生境界主要标志着人在生存实践中的精神修养及思想觉悟程度,是人对宇宙和人生的自觉和对主要标志着人在生存实践中的精神修养及思想觉悟程度,是人对宇宙和人生的自觉和对生命意义、幸福感的感悟水平,包括着人生实践中的审美的境界。生命意义、幸福感的感悟水平,包括着人生实践中的审美的境界。P765、审美需要、审美需要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一种渴望在对象化的活

14、动中能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一种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独特精神要求。自己的独特精神要求。P936、审美理想、审美理想又称美的理想,它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就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又称美的理想,它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就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P937、审美趣味、审美趣味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

15、审美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审美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内在方面,兴趣和品位是审美趣味外在表现。趣味内在方面,兴趣和品位是审美趣味外在表现。P9538、价值、价值用以揭示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之间一种特殊关系的重要范畴,它从根本上表征着人的自由用以揭示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之间一种特殊关系的重要范畴,它从根本上表征着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本能式的生命活动的本质属性。自觉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本能式的生命活动的本质属性。P1049、审美惊异、审美惊异人在一定的现实境遇中由于客体对象的直接契合所产生出来的一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人在一定的现实境遇中由

16、于客体对象的直接契合所产生出来的一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特殊心境。的特殊心境。P11810、审美体验、审美体验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P11911、澄明之境、澄明之境就是光明、敞亮的境界,它与遮蔽、晦暗不明相区别,所谓走向澄明之境,亦即揭开遮就是光明、敞亮的境界,它与遮蔽、晦暗不明相区别,所谓走向澄明之境,亦即揭开遮蔽、去除迷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