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农民工住房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嘉兴为例[开题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72607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农民工住房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嘉兴为例[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城市农民工住房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嘉兴为例[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城市农民工住房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嘉兴为例[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城市农民工住房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嘉兴为例[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城市农民工住房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嘉兴为例[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农民工住房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嘉兴为例[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农民工住房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嘉兴为例[开题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题 目 城市农民工住房现状及对策研究城市农民工住房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嘉兴为例以嘉兴为例 一、论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背景(一)背景农民工在改革开放以后,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从事着城市工人不愿去做的最重、最累、最苦、最脏、最危险的工作。他们不仅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农民脱贫致富积累了大量资金,为农村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但在同时,随着农民工群体的日益增大, 他们在城市的居住状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农民工居无定所、寄人篱下。进城农民和城市的其他劳动者不同,他们是一个非正式、非固定

2、、收入低廉、无城市户口、无城市居民待遇和社会保障的群体。从现在大多数农民工居住的现状来看,人均住房面积多年维持在不足4 平方米的水准,且存在着住房设施简陋,住房环境和卫生恶劣,缺少安全保障等问题。随着农民工问题的日益严重,虽然各级政府已经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解决包括住房在内的各种问题,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由于对农民工问题的认识尚存在差异性和片面性,加上现行政策的种种缺陷和不足,使政策制定和政策作用效果均存在着局限性。(二)意义(二)意义笔者选择嘉兴市农民工住房问题作为研究课题,通过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目前学者及实际工作者在农民工住房方面的研究最新成果,以及各地的做法,研究探讨政府在改善城市

3、农民工居住条件责任定位,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农民工与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等方面展开,以期就推进嘉兴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其相关政策与措施提出设想和探讨。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和体系,加快改善农民工的住房条件,为农民工融入城市创造良好条件。(三)(三) 国外对于城市农民工住房现状的研究成果国外对于城市农民工住房现状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的研究视野较为开阔,角度多样。从政治角度说,既关注住房政策的种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从社会学角度说,主要关注住房政策对不同社会阶级的影响和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住房平等问题。从经济学角度,主要研究房租,

4、房价是否合理,房地产产业是否合理,居住民是否担得起住房,住房的流动性等问题。 (朱亚鹏,2008)在新加坡,政府充分发挥职能,实现“居者有其屋” 。政府设有建屋发展局,专门解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问题。政府对购买人群的收入有一定限制。至于商品房,政府只根据政策批租土地。为了让居民都能买的起房,新加坡政府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制定公积金制度,坚持组织小户型,低房价原则。 (姜煜华,2009)(四)(四) 国内对于城市农民工住房现状的研究成果国内对于城市农民工住房现状的研究成果1 1、政府在改善城市农民工居住条件责任定位方面研究政府在改善城市农民工居住条件责任定位方面研究由政府出面干预,加大改革和保

5、障力度,采取相关措施,才能切实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腾 远,2009)同时政府要加强引导,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刘志青,2009)并且我们必须重视的是,地方政府是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第一责任人,政府应该考虑将农民工纳入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范围。 (闻育旻,2008)并且很多国际经验证明,不同的住房困难程度、不同的市场活跃程度、不同的政府财政支出能力决定了不同的住房政策,其中对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主要存在两大政策措施:一是政府直接供应住房的方式,二是政府通过住房补贴的发放等间接供应住房的方式。 (李 晶,2009)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关于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政策。虽

6、然政府也出台了不少政策,但是很多政策并未真正得以执行。因此,我们认为政府不仅要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更要加强政策的力度,落实政策。 (韦 国,2009)并且有些学者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媒体引起社会对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广泛关注,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各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理当顺应民意,承担舆论导向的使命。为改善民生创造良好舆论环境,提供舆论支持,从而发动全社会力量来帮助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解决。 (周衍露,2009)2 2、关于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方面的研究关于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方面的研究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必须从解决农民工的身份入手,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废除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各种社会福利内容。这样才能为

7、农民的市民化建立制度基础。(张道航,2009)同时在全国实行统一居民身份的一元户籍制度,宽农民工进城定居的条件,农民工和城市职工同工同酬同权,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王 凯,2009)另有学者认为为实现长治久安,我国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住房再分配机制(安奉钧,2005)。而且我们更应该注重为农民工住房问题提供法律保障,在修建农民工公寓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民工的切实需要,加大调研力度。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得相关政策真正为农民工所熟悉并利用。(赵 升,2006)更为重要的是要尽快改变农民工在社会上的弱势地位,让他们与城镇居民一样,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关照下,充分享有自己的各

8、项合法权益,全面而自由地获得发展。处在不同迁移阶段和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工,在住房选择上有很大的差异,政府应该提供适用于农民工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模式。(成德宁,2008)3 3、在农民工群体中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探讨在农民工群体中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探讨将农民工等非正规就业人员逐步纳入到公积金制度当中,标志着住房公积金不再是城里人专享的福利,不但打破了一直以来农民工在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方面的空白(刘 倩 2010)。同时也打破了住房公积金制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城市正规就业人员独享福利的成规。因此,地方政府更应该逐步完善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农民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对农民工在城市租房、购房给予资金

9、支持(陈训建,2009)。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要积极宣传住房公积金的意义,同时也要制定完善外来农民工公积金提取和异地转移的相关政策提高外来农民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意识。(王学兵,2008)但是也有学者担心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局限性。我国目前缺乏提高农民工工作单位的住房公积金缴交的积极性措施。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的第一目标是利润。既然国家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的文件中,提出的只是“有条件的地方,农民工也可缴存住房公积金”,在相当一部分城市的公积金覆盖率不到 50%的情形下,如果地方政府没有与此相关的硬性规定,必然导致绝大多数企业给农民工缴存公积金的积极性不高。(饶 晶,2008

10、)所以有相关学者指出要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就必须加强立法,确保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如期缴纳。从法律上督促农民工住房公积金的如期缴纳(黄艳辉,2009)。4 4、在农民工群体中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的研究在农民工群体中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的研究有学者指出有条件的地区必须要以政府为主导、财政出资的形式建设农民工廉租住房,并且为确保实施的顺利完成政府应做好本地区最低收入且住房困难家庭情况的调查摸底,完善个人收入申报制度,以便准确识别出住房弱势群体。(刘 贇,2007)更有学者指出投资兴建农民工廉租公寓,妥善解决农民工的居住问题,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性,带有一定的公共品特征(蒋 旻,2009)。而

11、对于政府出资建设廉租房或免费公寓可以从两个区域入手,一是在城市新区中规划和投资建设适合农民工短期居住的集体宿舍或单身公寓,二是在旧城区改造过程中按照规划由政府出资建设的廉租房中划分出一部分,租给那些长期在该区域范围内从事服务业的农民工(郝俊英,2009)。在今后的房地产市场,低收入者(包括部分农民工)将通过政府的廉租住房或者廉租住房补贴解决住房问题;中低收入人群通过经济适用房购买有限产权住房;高收入人群则通过市场商品房解决住房问题。这将会形成一个比较良性的房地产市场,避免了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曹让宏,2009)同时有部分学者提醒我们必须注意农民工廉租房政策适用群体的标准要适当,不可将真正需要

12、保障的人排除在外。要充分考虑农民工的作息时间、地域分布特点、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多样化的需求,避免不切实际的建设造成住房闲置。(陈思颐,2008)更为重要的是要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政府也不能大包大揽,要注意调动社会方面的力量,多方面决。政府主要是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利用闲置厂房、学校、仓库等改建适合农民工居住的房屋,并在城市规划中予以考虑。(成德宁 2008)5 5、在农民工群体中推进公共租赁住房的研究在农民工群体中推进公共租赁住房的研究对于在城市中属于低收入端的农民工来说可通过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即由政府提供公共租赁住房或发放相应的货币补贴,辅之以其它相关金融政策,从而保障了既不符合廉租住

13、房保障条件和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又买不起限价商品房的低收入人群。 (陈蔼贫,2008)有些学者具体说到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民工居住条件也亟需改善。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培育住房租赁市场,满足城市低下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引导城镇居民合理住房消费,调整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的必然要求。 (吕 萍,2009)但是也有学者指出公共租赁住房只是一个过渡性的解决方法。对于农民工来说,目前通过市场确实解决不了自己的住房困难。因此,政府提供给他们一定的帮助,过一段时间,当这部分群体有支付能力了,他们就离开公共租赁住房,到市场购买或承租住房。 (赵之枫,2008)(五)总结

14、部分(五)总结部分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的生存也离不开城市。但是对于农民工来说,他们不是没有住房需求,而是没有能力,如果能够在能力上给予农民工帮助,给他们提供合适的房源,农民工无疑可以成为推动消费性住房需求的新生力量。但是现今对于农民工住房保障方面来看,政府仅仅是从政治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措施和解决方案,并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农民工解决住房问题。随着农民工问题的日益严重,虽然各级政府已经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解决包括住房在内的各种问题,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由于对农民工问题的认识尚存在差异性和片面性,加上现行政策的种种缺陷和不足,使政策制定和政策作用效果均存在着局限性。所以想要彻底解决农民工住房问

15、题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必须指出只有在充分了解农民工住房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发现问题,对症下药,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然而,我们也不能只埋头解决眼前问题,在政策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其可持续性,顺应城市化进程的大趋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着眼未来,考虑长远,确保政策执行的连续性和长期性。要改善农民工的住房保障现状,不仅仅要靠政府、社会的努力,更需要广大农民工同胞们自己的奋斗。给农民工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能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踏踏实实的工作、生活,而不再像是门外汉,漂浮在空中无处安身。政府、社会、市场“三驾马车”都应积极行动起来,为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秉承都是“一家人

16、”的信念,真正让农民工兄弟实现“安居乐业”的梦想。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研究的基本内容:(一)研究的基本内容:第一,引言,包括本论文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研究的思路及意义。第二,城市农民工住房的相关概念。阐述城市农民工住房的基本概念。以嘉兴为例。第三,嘉兴农民工住房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嘉兴农民工住房构成、服务内容等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再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找出嘉兴农民工住房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根据嘉兴农民工住房的现状,分别从政府改善农民工住房条件,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在农民工群体中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公共租赁住房等方面现实性、可行性进行研究。第五,分析嘉兴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的必要性,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原则和基本思路。重点提出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第六,结论部分对全文做总结,指出了论文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笔者所提出的对策是否能够解决目前嘉兴农民工住房所存在的问题。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