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265922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加、乘减混合运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加、乘减混合运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加、乘减混合运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加、乘减混合运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加、乘减混合运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加、乘减混合运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二年级上册)12 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2.通过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建立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模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数量关

2、系,初步掌握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喜欢摆积木吗?有一位小朋友也喜欢摆积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片上摆的积木是什么图形的? 学生观看课件(见图 1),会发现积木的形状是小正方体。 师:仔细观察,这些正方体是怎么摆的?预设 1:横着摆,一行摆 5 个,摆了 3 行,还多了 2 个。预设 2:竖着摆,有 2 行摆 4 个,有 3 行摆了 3 个。预设 3:竖着摆,一行摆 3 个,有这样的 5 行,还多了 2 个。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设计意图】通过图示让学生自主

3、观察信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促使学生形成数学思考,激发探究的欲望。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一)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师:那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 预设:17 个。图 1师: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 1:一个一个数的。预设 2:我可以计算出来。师:用自己的方法在本子上算一算。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二) 组内交流,归纳方法师:愿意把你的方法和小组内的同学分享吗?要求说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三)汇报交流,建立乘加模型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算的? 预设 1:我们小组是这样算的,一横行有 5 个,有这样的 3 行,就是 5+5+5=1

4、5,再加上 2 个,一共有 17 个,列式是:5+5+5+2=17(个)预设 2:我们小组和第 1 组想的一样,先算一行有 5 个,有 3 行,35=15,再加上 2 个,列式是:532=17(个)预设 3:我们小组是这样算的,一竖行有 3 个,有这样的 5 行,35=15,再加上2 个,一共有 17 个,列式是:532=17(个)预设 4:我们小组是这样算的,有 2 竖行,一行有 4 个,24=8;有 3 竖行,一行3 个,33=9,再把它们的和加起来是 17 个,列式是:24=8,33=9,8+9=17(个)教师组织学生边交流,边思考,弄清楚所列算式分别求的是图中的哪一部分,交流中明确先算

5、乘法再算加法。师:刚才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都算出一共有 17 个正方体。仔细观察同学们列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预设 1:5+5+5 是 3 个 5 相加,可以写成 35.预设 2:532 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预设 3:532 这样计算比较简单。 预设 4: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先算乘法,后算加法。小结:像 532 这样,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叫作乘加(板书课题乘加)。师:在乘加算式里,我们怎样计算?预设:在乘加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教师相应小结并板书: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设计意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乘加混合运算,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及探索的空间,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6、,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乘加算式的意义,明白算理,为什么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初步建立乘加的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并简单表述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初步感悟,深化模型初步感悟,深化模型(一)汇报交流,建立乘减模型师:刚才我们求正方体的个数,用了乘加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老师还发现同学们还有不同的方法,哪个小组来讲一讲? 预设:我们小组把第 4 行的正方体也看作 5 个,先算 4 个 5 是 20,再减去 3 个,这样列式:54-3=17(个)。教师组织学生边交流,边思考,弄清楚所列算式分别求的是图中的哪一部分,交流中明确先算

7、乘法再算减法。师:在这个算式里,你发现了什么?预设 1:算式中有乘法和减法。预设 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小结:像 54-3 这样,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算式,叫作乘减(板书乘减)。师:在乘减算式里,我们怎样计算?预设:在乘减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教师相应小结并板书:先算乘法,再算减法。(二)总结方法,深化模型师:刚才我们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求出了小正方体的个数。观察乘加、乘减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1:算式中都有乘法。预设 2:计算时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和减法。小结: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三)解决绿点问题师:我们再看这幅图(见图 2)。图上有许多小圆片,

8、你能算算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全班汇报交流。师:谁把你的方法跟大家交流一下?预设 1:4+4+4+4+2=18(个)预设 2:44+2=18(个)预设 3:45-2=18(个)预设 4:52+42=18(个)小结:在乘加、乘减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和减法。【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经历解题的过程,通过观察、概括、比较、交流、总结等活动,建立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模型,理解运算顺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适时引导,学生的解决问题思路变得有条理、有根据。四、应用模型,解决问题四、应用模型,解决问题1.一共有多少个菠萝?结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并强调运算

9、顺序。2.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图 23.口算下列各题。4.一共有多少人?【设计意图】此环节,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模型解决问题,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也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练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有梯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并简单表述自己的想法,不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五、引导总结,构建网络五、引导总结,构建网络1.回顾梳理。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一节课的学习历程,总结数形结合的方法。2.收获总结。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预设 1:我认识了乘加和乘减,知道了怎样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和减法。预设 2:数形结合的方法真好,我们更容易理解。预设 3:今天我们小组交流学习得很好,我还代表我们小组发言,我很高兴。师:在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设计意图】此环节,引领学生全面回顾本节课的研究过程,引领学生从知识、方法、学习感受多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